如果我是位有31年教龄54周岁的中学教师,现在提前退休到民办学校任教合算吗?

很多人忽视了题目中的一个条件是:提前退休。

提前退休,不同于直接辞职转向私立学校,而是有一份养老金收入保障的。如果能够提前退休,当然会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但是,目前来讲教师并没有太多提前55岁退休的政策依据。

2015年中组部下发文件,明确将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退休年龄提升到60岁。不过可以根据本人申请,能拿55岁自愿退休。

不过仅限于女性,男性是没有的。男性的退休年龄一路既往是60岁。

教师的其他退休年龄政策,并没有像公务员一样可以30年工龄可以退休,工龄满20年提前5年可以退休。

目前,仍然执行的是失去劳动能力可以提前退休。所以,很多职业疲劳感很强的老教师,职称已经几乎不可能再提升,想退休也没有办法。

如果是女性,选择55岁退休去私立学校,真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可以拿一份养老金,挣一份工资。

这实际上相当于退休后继续从业,不过用人单位是不可能缴纳社保的了,挣的也不叫工资,属于劳务费。不会影响养老金待遇。

损失与获益的比较

相对而言,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工资也能拿到在岗工资的80~90%。再挣一份额外的劳务费也是很不错的。

如果提前退休,我们的损失是什么呢?

第一,是5年的在职在编待遇。5年期间我们的薪级工资会晋升5档,一般也能够每月多领500元左右。但是毕竟机关事业单位的基本工资表,两年一调整,具体的提升数额并不确定。5年之后甚至工资能增加百分之三四十。

第二,在15年会多缴纳5年社保,退休待遇也会提升。如果我们提前退休的话,每年增加的养老金速度肯定赶不上延迟退休增加的养老金钱数。毕竟一个领着养老金,一个继续缴费,养老金待遇肯定会拉开差距。

另外,实际上我们去私立学校工作从业时间会更加自由,但是相应的工作不能得到肯定的保障。毕竟在编人员一般是不会随意开除的。而劳务关系可以随意终止。

获益会是什么?

获益当然最主要的就是私立学校给的劳务费待遇了。毕竟一边领着退休金一边领的劳务费,两项的待遇之和肯定会比在职工资要高。而且,毕竟属于退休后工作,工作时间可能会更轻松。

当然,如果私聊学校给的劳务费单不够高,而教学任务比较重,尤其是跟年轻教师看绩效比效果的话,那就要考虑考虑自己的体力精力能不能跟上了。毕竟公立学校的人事管理更加人性化。

综上所述

能提前退休当然还是提前退休的好,机关事业单位的教师退休待遇并不低。退休之后,最重要的是时间归自己支配了,不一定非要跟这家私立学校打工,如果自己够优秀,跟其他学校也一样,甚至自己办培训机构都可以。

如果我是位有31年教龄54周岁的中学教师,现在提前退休到民办学校任教合算吗?

从教三十九年,退休四年的我给老弟一句忠告:坚持下去,千万别动,再“熬”几年就平安落地了。我知道这个年龄组的人在学校处于尴尬的境地,至于怎样尴尬就不多说了。三十六拜都拜过了,不差这一哆嗦了,调整心态,养好身体,享受几年轻松的日子。去私立学校的想法放在退休以后再说,如果到时候身体健康再去也不迟。我退休后在私立学校干了二十八个月。去私立学校,我的体会是:你要有一个“忍辱负重”的性格,强大的心理承受力才适合。投资私立学校的老板不是为了“事业”,而是为了钱,付出多少需要加倍的回报。这个“回报”需要学生家长来完成,其中也需要你去帮助他实现。说疯狂敛财可能有点过,当你“违心”地去“助纣为虐”的时候,你那颗善良的心是否“心安理得”就不得而知了。我坚持了,但实在是看不下去就退出来了。如果有时间研究一下“资本家”怎样获得“资本”的,可能你会有新的想法。祝你平安快乐!

如果我是位有31年教龄54周岁的中学教师,现在提前退休到民办学校任教合算吗?

提前退休可以考虑,如果是为了到民办学校任教,建议慎重。

1、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模式差别很大,你不一定适应。

大部分民办学校为了逐利会做出许多违背教育理念的事情,作为一名老教师,接受是非常困难的。

我父亲退休以后,曾经被一民办学校聘请,做了一段时间就辞职了。虽然他不肯说,但是我们知道民办学校虚假的一套实在让他煎熬。

2、公办学校老师琐碎事多,但民办学校更辛苦。

我有几个年轻同事在私立学校待过,他们都感觉特别辛苦。我父亲当年在民办学校,每次我去看他也是感觉他异常疲惫。你已经五十多岁,那样的工作强度和时间长度,即使有一个好身体,坚持也不容易。

给你的待遇是需要你帮助学校赚取更多的利益的。

3、私立学校学生更难管理。

私立学校的学生大多是父母没办法兼顾的,留守儿童更是大量存在。这些孩子大多缺乏家庭温暖,一方面会让你心疼,另一方面又会让你头痛。

如果真的想体验一下民办学校,还是坚持到退休的好。

如果我是位有31年教龄54周岁的中学教师,现在提前退休到民办学校任教合算吗?

首先明确告诉您,提前退休的想法,是错误的,是不划算的,是没有必要的。

您比我小两岁,您的想法,我也曾经有过,但是,只要一算账,您就会发现,这个想法是多余的。

按照我自己的情况,现在在职,每年各项收入不少于十六万元,由于,大部分收入,都是补贴和公共享有,一旦退休,这一部分全部没有。退休后的收入,大概六万多一点,您想,您到私立学校能给您多少钱?就是一年给二十万也不划算呀。

原因很简单,您现在退休,一年少拿十万以上,您的身份还是在职,每年工资正常调整。到真正的退休,工资还有一个幅度的增长。

退休之前的工资,是计算您退休工资的依据。也就是说,您退休前工资越高,退休工资也就越高。您提前退休,肯定比您正常到时间退休,工资基数一定低,如果有政策因素,可能会出现低很多。那样,您少拿退休工资,不是一年两年,而是真正的一辈子,您说,这损失的能少吗?

所以,就算私立学校每年您二十万,算总账,您还是损失很多。

另外一个方面,私立学校的钱,是好拿的吗?俗话说“你要他的钱,他要你的命”!

在私立学校,按照您这样的年纪,估计减少十年寿命,一点也没有虚夸。用命还钱,关键是,您根本没有换到钱,这不是太愚蠢了吗?

已经熬到这个年龄了,这么多么,一直艰难都熬过来了,何必急在一时呢?好好调养调养,让身体棒棒的,退休以后,在做新的打算,发挥余热,不是更好吗?

现在的形势,谁也不能保证会一成不变。也许国家真的意识到,教育必须大力投入,教师必须尊重,教师工资需要有更大提高。您在职,全都可以享受。如果您提前离开,当了逃兵,不是肠子都要悔青了吗?

所以,想一想,算一算,一切杂念都自然会摈弃。

祝您天天快乐,身体棒棒,愉快退休,前途似锦。

如果我是位有31年教龄54周岁的中学教师,现在提前退休到民办学校任教合算吗?

54岁,提前退休,也不可惜了,退休金少不多少,还能到民办学校去挣一份工资。看似一举两得的好事,但是,能行吗?

身体必须好。民办学校不养闲人,他们掏钱雇佣一个人就有一个人的用处。说白了他们学校就是企业,目的是追求利润。他们聘用人,目的就是给他们创造利润,创造价值,尽最大可能地获取你的价值。所以,相对公办学校来说,民办学校的工作非常辛苦,你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

民办学校给老师的报酬,完全根据工作量和工作业绩决定的,不像公办学校大锅饭那样。假如只担几节课,没有班主任,你的工资肯定不会太高。假如你的教学业绩很不好,那么你的工资就大打折扣了。流多少汗水,出多少力,就能拿多少工资。公平合理,让你没有怨言。

现在你54岁了,有此打算, 肯定是名师。否则,民办学校不会喜欢你的。民办学校招聘的大多都是年轻人, 朝气蓬勃,有闯劲,有干劲。更重要的一点是,用年轻人 工资低。他们也用老教师,用的是德高望重,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高薪聘请,当做招牌,便于招生。假如你在公办学校干了30多年,没有足够的知名度,就是聘用你,工资也不会太高。

如果你是名师,民办学校向你抛了橄榄枝, 那肯定行。如果你自找上门,毛遂自荐,我想你的工资不会太高。

人过50,没有朝气了,在公办学校干了30多年,已养成了习惯。再到公办学校去,一切从头再来,能行吗?真为你担心。

如果我是位有31年教龄54周岁的中学教师,现在提前退休到民办学校任教合算吗?

合算

我们可以算一笔帐:第一种情况:假如你留在原校继续工作,除了每月的档案工资,你还有如下收入:1、住房公积金,教龄31年,你应该是中小学高级教师职称,你的公积金应该在每月约3000元,其中1500元从你个人账户中出 ,即财政每月补贴你1500元;2、政府每月绩效考核1000元;3、绩效工资中年底考核部分,约每月500元;4、养老保险账户增加部分,因持续工作,个人账户在增加,日后退休金必然增加,你还可以工作六年,对以后退休工资每月约增加500元,假如退休后可以活到75岁,则总收入500*12*15=90000元;用90000元/6年/12个月=1250元,即:你除每月工资之外,一共还有4250元收入。

第二种情况是你选择提前退休,再返聘到民办学校工作。你还能被返聘到民办学校任教,那么,说明你的教学和管理能力都很强,否则,不会有人再聘用你,这样推测,民办学校给你的工资应该不低于7000元,民办学校实行绩效制,加上绩效考核,应该不低于8500元,减去提前退休的损失每月4250元,你每月净增收入还有4500元。

仅从经济收入来看,这笔帐很容易算通,即提前退休到民办学校工作更合算。但也要注意到从工作环境,人文关系方面看,你在原学校更有优势。公办学校强调论资排辈,你在学校已属元老,加之教学能力很强,自然受人尊重,即使工作或管理偶有疏忽,学校领导也会多包涵。民办学校强调实力绩效,你与校方纯属雇佣关系,全新的工作环境,从零开始的人际关系,是否能够适应,也应多加考虑。

总之,如果仅从经济收入上看是合算的,但也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方能做出正确抉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