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理财了?
我们国家是储蓄大国,人们一直以来就对理财非常看重。在人们印象中,理财主要是通过货币增值的方式实现,谁给的利率高给谁。实际上我们选择理财产品要考虑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三大性质。
目前的理财方式主要包括银行存款,银行理财,专业公司平台理财,民间借贷。
银行理财银行存款是大家最熟悉的方式。我们国家的银行一直是比较厚道的给我们的利率一直都不低。
2015年国家推动利率市场化,不再对商业银行存款利率设立上下限限制。现在国家基准利率三年期定期存款整存整取是2.75%,普通大型商业银行是在基准利率上上浮20~30%,大型商业银行的大额存单能够上浮40~55%,个别地方性中小型银行和民营银行能够给出100%的上浮优惠,最高利率能达到5.5%左右。
银行存款的好处,在于能够享受到国家的存款保险制度的保护,50万元以内,本息可以得到保障。可以说银行存款的安全性最高。
银行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产品国家从2018年开始要求打破刚性兑付,要求银行做好客户的风险识别,要求实现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风险原则。
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会比定期存款要高,多数是中短期的理财产品,相应的利率一般在2~4%之间。
主要投资于货币基金、债券基金,风险都有标识,一般没有高风险这样的产品。当然风险越高,收益率越高,要求的准入门槛也越高。
很多理财产品都要求向合格投资者发售。合格投资者则是具有两年以上投资经验,金融净资产超过300万或者金融总资产超过500万,或者连续三年收入超过40万。
金融理财平台像支付宝、微信都有相应的理财平台,我们购买也是跟银行差不多的理财产品。不过还有更多的股票型基金。风险很高,但是收益率更高。
民间借贷其实更多人关注的是P2P平台。2018年是P2P平台的爆雷之年,几百家平台公司破产、逃逸或者倒闭。投资者苦不堪言。主要还是相关平台管理不完善,通过高息拉客,最终导致风险爆炸。
普通的民间借贷一般也能拿到10~20%的高利息。如果借款人拒不支付利息,法律可以保障24%以下的利息。如果当事人支付了利息,法院可以保障36%以内的利息不用返还。
今年315也曝光了714高射炮等违法借贷。尤其是一些人非常了解法律政策,很有让你签订虚假借条等证据,就让我们走法院也无法维权。这些违法的借贷千万不要碰。
综上所述如果有200万元,每年有5%的利息,相当于一年能够带给我们10万元的现金流,这样的现金流对于不少人来说,可以实现财务自由了。
只要通过合适的理财方式,我们就能够形成稳定的现金流,最终实现财务自由。这也是为什么大家现在越来越喜欢理财了。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理财了?
现在的确有很多人开始理财了,大家都想要理财的主要原因有二个:一方面,中国人的钱包开始鼓起来了。过去计划经济时代,人们工资收入水平并不高,每个月吃穿开销之后,也剩不了多少钱了。所以,大家没有理念的意愿,最多把钱存入银行和买点国债就行了。
另一方面,过去人们习惯于把钱存银行,也没有其他的投资理财的渠道,现在除了大额银行存单、银行理财产品、国债都可以买得到,而且激进点的还可以炒股、买债券基金、保险等方式进行理财。更有甚者投资古董和茅台酒以期待能增值。总之,现在投资范围开始扩大了,人们有了多重选择后,就开始要理财了。
而当人们知道了各种新型的理财渠道,并且知道了钱能生钱后,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了理财领域,而且现在社会上也流行着一句口头禅:“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也就是说,只要你好好的打理自己手里的财富,完全可以起到保值增值的作用。相反如果你放任不管,那就是手中的钱会越来越不值钱。
那么现在为什么有更多的人要进入到理财领域呢?首先,社会收入差距拉开,很多人想通过理财渠道来提高收入。随着收入差距的拉大,现在很多朋友都觉得光拿一份死工资,永远发不了财,只能依赖于通过理财的方式,来使自己的命运发生改变,最终实现财务自由。于是很多朋友就会去想,我们炒股和买房能否实现财务自由呢?抱着通过理财改变命运的心态,很多人都进入到投资领域。
再者,通胀的压力之下,学会理财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国内货币政策的持续宽松,导致了物价在不断上涨过程中。从表面上看,国内的CPI还维持在3%以下水平。但实际上,我们发现日用品、农产品的价格年年都在涨。而把钱存银行这种理财方式早已过时,人们不得不去寻找新的投资渠道去应对通胀来袭。
再次,现代人要面临高房价、看病贵、学费高等三座大山,而且还要留点钱为日后养老之用。所以很多人都养成了每个月存点钱的习惯,以抵御各种大型支出和突发风险之用。但是,这些钱都是需要自己去打理的,光把钱存在银行里面是负利率,跑不赢通胀的水平。所以,只能慢慢学习各种投资理财技巧。希望在应急之时,还能派上大用场。
最后,现在理财也越来越简单了。以前发了工资后,每个月都要跑银行。现在你相理财,只要一部智能手机就搞定了,只要下裁银行APP或者支付宝、微信,各种理财信息都可以映入眼帘,可以做到随时购买,方便快捷,再懒的人也能轻松理财,现在理财也不用再去银行了。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现在大家手里面都有了一些积蓄,再加上投资渠道的拓宽,这给投资理财行业兴起奠定基础。而之所以很多人越来越关注和重视理财了,这主要是:理财可以使你的财务保值增值;理财可以让你有可能实现财务自由;理财可使你在应对大型支出时,更有底气;理财更可以抵御通胀来袭。正所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你不理财,财运难来。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理财了?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理财了?原因是几个方面的:
一是从2008年开始全世界各个国家开始量化宽松,用多印钞票来刺激经济的发展,货币是在贬值的,钱是越来越不值钱了,钱存在银行里的利息是跟不上货币贬值的速度的。
二是我国房价近十年的大幅上涨,引发了全国人民的炒房热情,形成了巨大的房地产泡沫,进一步加速了货币的贬值。
三是在高房价面前城里的白领依靠工资过日子,已成了低收入的阶层,光靠工资那点收入,不管是买房还是租房都已经是力不从心,生活的压力是越来越大。
四是现在我国的富裕阶层和中产阶层的收入都不是依靠工资获得的,富裕阶层和中产阶层的财富来源都是通过各种投资获得的,过去那种就靠工资过安稳日子的工薪阶层,现在的生活质量是较差的,反而生活在压力之下。
也就是说,在今天的中国90%的人依靠工资的收入来维持生活,想提高生活质量根本是做不到的。除了少数年薪几百万的人士,可以依靠工资保持高质量的生活,但是这个阶层的人占比较低。
所以,财富总管早就告诉大家了,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理财也是能改变命运的,如何理财投资,就成了现代社会所有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如何通过理财投资让自己的财富增长跑赢通货膨账,如何理财投资,让自己的财富大幅增长呢?关键是要抓住不同时期的财富机遇,上策是跟对人,选对很多种投资理财方式中的几种组合,只有跟着着顶级专家或者富豪们,才能抓准不同时期的财富机遇。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加我的关注并点赞。如果您有什么财富生活中疑惑或者投融资资本运作的难题也欢迎私信提出,谢谢您们的支持。
我的头条号专栏开通了,有关于投资理财的最新音频和文章,帮助您提高理财技能,欢迎关注。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理财了?
这确是个事实。
央行近日发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也表明,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45.0%,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也占到29.2%。最受欢迎的投资方式中,排在前三的是“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理财产品”、“基金信托产品”和“股票”,排在首位的“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理财产品”占比50.1%,说明理财意识深入到人心。
无论是因为对通胀的担忧,还是基于对未来的保障,都会让越来越多人参与到理财。储蓄仍然是最大多数人的选择,虽然低收益但是本金绝对安全。但是选择更多投资的人也在增加,从央行报告中也可知,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比上季上升1.9 个百分点,这是个较大幅度。
现在倾向于理财的人更多,一方面是楼市整体趋于平稳、健康,房价波动性也在逐步收窄,投机投资的渠道变窄,所以房产投资的热度不如以往;另一方面股市有回暖,所以股票作为投资品种,还是受到欢迎的,但是股市相较理财而言,收益可能更大,但亏起来也是更大,尤其是散户被当作韭菜割怕以后,全力进军之心也会回收。
理财产品可选择性大些,有稳健性的产品,也有高收益型的产品。在国内贷币政策持续宽松的情况下,人们对物价的预期从中期看还是看涨的,要跑赢CPI,还真得多学点理财知识,令已获得的个人财富保值甚而是增值。
对一个家庭来说,消费、储蓄及投资是“三驾马车”,其消费需要能力与实力,有些家庭支出是必须的,比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险等,如果没有房子的还包括购房也是刚性需求。从财富来源看,每个人的就业感受不同,有的也许职业生涯持续稳定,有的也许职业生涯充满变动,这跟经济景气度有关,也跟个人职业能力有关,总之在变数可能发生的面前,必须有面对变数的策略。在这样的情况,理财可能是一个很重要的选项。
理财是一个专业的领域,这跟炒股是一个样的,不是买了一个产品就等着收获,理财产品现在根本就没有保本一说。从前银行一般会对理财产品进行兜底,专业点说这叫“刚性兑付”,现在就不一样了,2018年4月27日,国家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额意见》,明确打破“刚性兑付”,这以后如果理财产品亏钱,投资者就要自己兜底了。
所以要理财,多学点理财方面的常识,是对保障投资安全有好处的,也对消除一夜暴富的心理有好处。现在一些以暴利为诱饵的P2P产品,其中的逻辑并不能讲得通,却有很多人掉到坑里,就是因为人们的常识不够、定力不够。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理财了?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现在我们会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有钱的,没钱的都开始理财了,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随着时代的日益发展,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的,温饱自然已不成问题,在满足了精神需求的同时,往往还能有一定的存款。
曾今我们存款都只能放在银行,但年轻的朋友因为资金使用频繁,一般都不会选择存定期,但如果把钱放在活期银行卡里,利息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只有很多老年人选择到银行存定期。
随着科技的发展,移动支付的出现也彻底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现在上街可以不带现金就完成所有的购物需求,所以我们都把钱放在支付宝或微信里。而余额宝的出现也彻底的开启了全民理财的时代。
余额宝本身是一种随取随用的灵活理财方式,适合年轻人的理财需求,同时收益也很高。满足了这两个条件,年轻人就愿意把钱放到里面做理财了。即使那些钱不是很多的,也可以放在里面,毕竟没有数额要求,蚂蚱也是肉,何乐而不为。
所以,现在基本上所有人都理财,这就是科技的力量,在不断的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理财了?
理财在当今社会是一个时尚的名词,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已成共识。那么在几十年前为什么理财这个词并不流行,而现在却非常的普遍,本质原因在于人们手中的钱多了,试想在过去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想理财都没钱吧。
在此要跟大家普及一个名词: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
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图片来源:Wind资讯 苏宁金融研究院
2018年3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其中,2017年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状况引发各方关注,一个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来到29.3%,比2012年回落了3.7%,进入经验意义上发达国家所处的20%~%-30%的区间。中国居民消费呈现出来的变化,说明国家转型是全方位的,更体现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吃得饱”到“过得好”。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人民的生活从希望吃饱穿暖到憧憬美好生活,走过了漫长的时间,也经历不少坎坷。当人均GDP逐步逼近9000美元的时候,老百姓已然走出温饱阶段。
具体来看,中国居民消费结构的数据中除了食品消费占居民总支出比重为29.3%,居住、衣着、交通通信等方面占居民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22.4%、6.8%、13.6%。俗话当中的“吃、穿、住、行”占居民消费的比重之和为72.1%。
所以,综合来看,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手上的钱越来越多,加之通货膨胀的长期存在,大众对于理财的意识和欲望开始变的非常强烈。
(咨询加助理公号:LY_1898)
喜欢吗?关注并点赞吧,留下脚印,常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