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买一份重疾险,哪家保险公司重疾险好?
很多人认为重疾保险是给我们看病用的,这是错误的。重疾保险实际上是对患重疾病人影响劳动能力之后,面对收入降低风险获取的一份收入的补偿。
现在我们有近百家商业保险公司,推出几百种重疾保险,而且还有很多的混合保险,分红险、投资连结险等捆绑着重疾保险待遇。很难选择哪一家保险公司,哪一种重疾险比较好。究竟应该如何选择重疾险呢?
首先,一个人得重疾的概率可能很高。但是,我们要了解透投保的重疾保险主要包含哪些病症?其实根据银保监会的规定,我们的重疾保险主要包含6种核心疾病,另外还有几十种疾病属于可保可不保的范围,而有的保险公司增加到100种。实际上保险公司赔付的95%,主要集中的癌症和肿瘤等10种左右的重大疾病上,其他得病的概率很低很低。
第二,注意保险内容的生存期。实际上是生存期是指投保人被检验出疾病来之后,要坚持活下去的期限。由于是重大疾病,如果是三个月,就会出现没过生存期就死亡的情况。
第三,注意一些重大疾病的如实告知。比如我们所患的一些肾炎、乙肝等疾病都会对换肾功能衰竭或者肝癌等疾病的后期理赔产生影响。保险公司如果不拒保,那么就不是我们的责任了。
所以,我们首先要规划好自己的预算,在投保6种核心疾病的基础上,额外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重疾保险。然后读懂保单,确定好自己什么情况下才能够得到理赔。
想买一份重疾险,哪家保险公司重疾险好?
没有最好的产品!谁也不敢说自己的产品最好!如果有人告诉你,我的产品最好,其他的险种都不如我的,那么你要小心了!一般这样的人都是大忽悠!
重疾险,主要保障内容无非:轻症、重疾和寿险!形式有:定期型和终身型。
定期型:固定期限,有一年期、30年期、保至60周岁、70周岁、80周岁。
终身型:终身保障,发生重疾给付保额或身故给付保额!
消费型:一般出现于定期型险种,约定期限期满后保障终止,保费也不退还,一般此类险种保费较低,但不利之处是一旦发生轻症或者有可能引发重疾的疾病后,无法续保,所以一般不推荐!
返还保费型:也是出现于定期型险种,约定期限满期后,无息返还保费或1.5倍返还。
身故给付型:终身型保险常见,此类保险两种给付方式,一种是发生重疾给付保额,一种是发生身故给付保额。特点是:重疾与身故共用保额,发生重疾赔付后,身故保额减少为0!
保障内容:轻症+重疾+身故或重疾+身故
轻症+重疾+身故:此类险种一般都带有轻症豁免功能,发生轻症赔付后,免交后期保费,保障内容不变!(也有不带豁免功能的,发生轻症赔付后,保费还要继续交)
重疾+身故:此类重疾几乎已淘汰,但仍有个别公司在售,比如泰康的全心健康。缺点是,只保大事,轻症不赔!
这里要注意几点,作为选择重疾险的标准:
1、轻症是否包含(这个不多说了)
2、轻症赔付次数,很多公司宣称轻症可赔付五次,这个宣传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轻症赔付三次足够了!
3、轻症是否豁免保费?这个就很重要了,有些公司险种轻症赔付达到保额或次数要求后才豁免保费,比如新华的多倍保,要求轻症赔付5次,或达到主险保额后才豁免保费!个人觉得,大坑!
4、轻症赔付后,保额如何变化?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是什么意思,我来说一下,有些险种轻症赔付后,主险保额同比减少(比如太平洋金佑人生),有些公司轻症赔付后主险保额不变(大部分重疾险是这样),也有公司轻症赔付后,主险保额同比增加(比如平安<平安福>,轻症赔付20%后,主险保额增加20%,最多增加三次)
5、主险重疾赔付后保单是否失效!这点也很重要,为什么呢,罹患重疾后,被保人将无法再投保任何寿险或意外险,而重疾后,被保人身故风险增加,此时若无险可保,完全无法实现被保人身价,这一点可以说市面90%的重疾险都是这样设置,一旦重疾赔付,无论保单是否终止,身故保额都为0!只有平安的平安福,在投保时可以设置主险寿险50万+重疾险30万这样的配置比例,重疾赔付30万后,寿险继续有效,保额50万-30万,降至20万,如果被保人身故,仍可获赔20万!
我最后说一句,没有最好的险种,只有适合你符合你要求的险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重疾险才是最好的!
想买一份重疾险,哪家保险公司重疾险好?
首先我不推荐险种的,我在这里给大家分析一下,一个好的重疾险,应该看哪几个维度
一、等待期等待期就是签完保险合同以后,多长时间重疾条款生效,目前最短的是90天,多的有180天或一年,等待期越短,客户的风险就越小。
二、重疾理赔次数近两年,各大保险公司针对重疾理赔的次数也作了调整,有些是赔付一次,最多的可以赔付三次。虽然我们不希望不幸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但是有备无患,对客户来说,保障越高风险越小。
三、重疾的种类目前重疾险的重疾种类,从三十多种到一百多种的都有,所以在购买的时候也要重点关注,一般情况下,保得越全价格越高。
四、是否有轻度重疾
轻度重疾是重大疾病的前期,花钱少,又容易治的好,比如原位癌、皮肤癌等。有些重疾险是附加轻度重疾,也要考虑轻度重疾的种类。
五、保费是否返还
如果是终身寿险的话,这笔钱是留给受益人。
如果是返还型的重疾险,保险合同到期后,这笔钱会返还。
如果是消费型的重疾险,每年的保费都不返还。
所以一份好的重疾险,是要综合考虑上面五个维度,产品的好坏,要看是否满足我们的需求,合理配置,才能把我们的风险降到最低。以上仅为老曹个人观点,如需了解更多保险资讯,请关注“老曹说金融”。
想买一份重疾险,哪家保险公司重疾险好?
关于,首先,先了解一下重疾险相关的6个问题
1.重疾险是什么?
重疾险是保障恶性肿瘤(癌症)在内的几十种甚至上百种重大疾病,重大疾病确诊、实施约定手术或达到某种状态就可以进行保险理赔。
2.重疾险和医疗险是一种吗?
肯定不是!在保障疾病种类上:重疾险只保障合同中约定的几十种甚至上百种重大疾病,医疗险是所有疾病都保障;在理赔条件上:重疾险是确诊、实施约定手术或达到某种状态才可以进行保险理赔,医疗险是出院后,凭发票进行报销。
3.终身重疾险、定期重疾险还是短期重疾险?
终身重疾险:保障终身,保费肯定比定期或短期重疾险保费要贵很多;
定期重疾险:约定保障至一定年龄或保障几十年,性价比高,保费适中;
短期重疾险:保障1年,保费最低!
4.均衡费率和自然费率
均衡费率:终身和长期重疾险采用的是均衡费率,每年所交保费不变;短期1年期重疾险采用的是自然费率,保费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
5.消费型重疾险还是返还型重疾险?
消费型重疾险:到期没发生重疾,不返还保费,保费总和低,性价比高,杠杆率高;返还型重疾险:到期没发生重疾,按一定的收益率返还保费,保费总和高,杠杆率低!
6.要不要保轻症?
含轻症的重疾险:保费增加约15%-30%,理赔门槛降低,早期重大疾病就能获得理赔;不含轻症的重疾险:保费比较低,但轻症基本都能痊愈,而医疗花费也不是很高,在10万左右。
其次,看自己的实际需求?
1.自己想要购买的重疾险保障期限是多少?终身,定期还是短期?
终身重疾险比较适合家庭经济条件宽裕,安全感系数比较低的人群,保障终身,只要发生了符合重疾条款的重大疾病,不管是任何时间和地点都可以理赔;
定期重疾比较适合经济条件一般,追求性价比的人群;保障至多少岁或保障多少年,在这个期间内发生符合重疾条款的重大疾病,可以理赔,保费比较低,小新建议保障到70岁(将来我们可能会65岁退休),或保障至80岁(中国人的平均年龄在76岁),这样既能保费比较低,又能保障年限比较长;
短期重疾险比较适合小孩子和年轻人;买一年,保一年,经济条件要求不高,只作为当下保障。
2.消费型重疾险还是返还型重疾险?
上面小新说了消费型重疾险和返还型重疾险的区别,所以建议购买消费型重疾险,性价比高,杠杆率高。如果自己的经济收入还不错,但存不住钱,可以选择购买返还型重疾险。
3.特殊疾病需求?
购买重疾险是否有特殊疾病需求,如有时,确定一下购买的重疾保险是否保障。比如,女性特有的疾病主要包括乳腺癌、宫颈癌、阴道癌、子宫内膜癌等重大疾病;男性疾病特有疾病:睾丸癌,前列腺癌,阴茎癌等重大疾病。
最后,小新对于小白用户的投保建议
1.重疾险保障的疾病种类不需要太多
保监会规定重疾险必须保障25种常见高发重疾,已经覆盖了生活中95%的风险和保险公司98%的理赔,而市场上的大多数重疾险,都包括这25种重大疾病。小新还是那句话:在同等保费和保障项目下,保障的疾病种类越多越好,但如果为了追求保障更多的疾病(发生率不高的重疾)的重疾险,导致保费大幅度的增长,显然是不明智的!
2.尽量购买含轻症的重疾险,尤其是购买的第一份重疾险
之前,小新说过,并不是所有的重疾险都是确诊就赔的。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25种疾病的赔付条件
所以根据上图小新对各个疾病赔付条件的疏理,只有恶性肿瘤、严重Ⅲ度烧伤和多个肢体缺失这3种疾病是确诊即赔的;良性脑肿瘤、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冠状动脉搭桥术(或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脏瓣膜手术、主动脉手术这5种疾病是实施了相对应的手术才会给予赔付的,其他的17种疾病则是达到了某种条件,通常这些条件也代表了疾病的严重程度。
而轻症作为重疾的早期,比如,原位癌、轻微脑中风等。相比重疾,轻症保额是真正用于治病,重疾的保额用于收入补贴。所以,小新建议购买含轻症疾病的重疾险。
3.长期重疾险和短期重疾险搭配购买
重疾险的购买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当我们发生了符合重疾险条款的疾病时,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理赔,用于看病、治疗、康复和生活。所以,买重疾险就是买保额。
如何使我们的保额足够高呢?小新建议是长期重疾险和短期重疾险搭配;长期重疾险和百万医疗险搭配。
买一款终身重疾险作为基础保障,经济条件好些,再搭配一款定期重疾,保障至70周岁,经济不太宽裕,就搭配一款百万医疗险。现在百万医疗险都包含重大疾病保障,但是每年需要续保,有点麻烦。
所以,为了方便和让保费足够少,保额足够高的话,小新建议的配置:如果要购买100万的重疾,终身重疾占30%,定期重疾占50%,短期重疾险(一年期重疾险)占20%。这里要提醒一点,短期重疾险也可以换为百万医疗险,但百万医疗险的保障额度很高,这样也能足够提高保额,前两者不变。
小新·小结:至于选择什么具体产品,可以根据上面小新说的,去找对应的保险产品。最后,小新还是强调一点:关于重大疾病保险投保,一定要根据每个人的需求、身体情况和支付能力等综合因素去考虑,了解市面上的各个产品后,按需购买,选择合适自己的产品才是最好的。
至于产品,小新比较建议购买消费型的产品,最终怎么买看你的需求。
想买一份重疾险,哪家保险公司重疾险好?
每个保险产品都有自己特色,细微的差别,造成了在定价上的差别。因此很难比较。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法比,因为各家的利润留存,风险假设,都有不同,有的偏保守有的偏激进。一般来说,普通人是没办法做到一眼看出好坏贵贱的,但各家保险公司的精算师可以。我认识的某些精算师是不会买自己设计的产品的,原因你懂得。所以有时候他们能给予认可的产品,确实是好产品。
还有一些产品,来自于一些新公司、小公司。大公司的代理人优势是新公司很难比拟的,从目前的情况看,新公司拉队伍,是非常困难的,成本也非常高,所以他们会希望通过中介渠道或者互联网渠道来开辟销路。在没有品牌优势的情况下,只能是靠产品来取胜了。当然,佣金也是一方面,但是目前的中介渠道,也不完全唯佣金论,很多中介业务员为了客户着想,也会推荐好的产品来获取口碑。因此,性价比看,这些公司是的确有优势的。具体的产品就不点名了。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大猫财经。
想买一份重疾险,哪家保险公司重疾险好?
我们目前市场上一共有 91 家人身险保险公司,各家都有主打的重疾险,每款产品适合的人群也不同,所以根本无法评出哪家公司的最好。
买重疾险要结合自己的预算和偏好来挑选产品。
比如:每年能拿出多少钱来买保险?保额打算买多少?非买大公司的产品不可吗?.........
总之,买重疾险不能单纯的听谁说哪家产品好就买哪家,一定要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下面我总结了买重疾险常见的几个陷阱,避过这些陷阱,可以说你就成功了一大半了。
陷阱1 :缺少高发轻症关于重疾险,我强调过很多次,每款重疾险都会包含法定 25 种重疾,基本已经能覆盖 95% 的重疾赔付。
但是,业内对于轻症病种是没有强制要求的,所以各家公司可能会存在差异。
高发轻症为什么重要?这里举个例子:
前段时间,某世界 500 强保险公司的一个拒赔案例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客户因为冠心病住院,医生说他这个病可以做“冠状动脉介入术”(微创植入心脏支架),也可以剖开胸膛做“冠状动脉搭桥术”。介入术创伤小恢复快,而搭桥术非常痛苦,恢复也很慢,一般正常人都会选择介入术。结果客户在理赔时才发现,这款重疾险只保搭桥术,介入术是不赔的…所以深蓝君建议,大家在挑选重疾险的时候,一定要查看是否包含高发轻症。
下面是几款市场热销产品的高发轻症统计:
可以看到,各款产品还是有一定差异的。在这些病种中,又要特别关注最高发的 3 种:极早期恶性肿瘤、轻度脑中风、不典型心梗(或介入术、微创搭桥术)。
另外还要提醒大家:各家保险公司对轻症的定义和理赔条件不是统一的。如果你有一定的医学知识背景,也可以去深入研究一下。
至于普通消费者,个人建议就不要太纠结了,以免越看越懵。
陷阱 2 :大而全,所以贵现在市面上有些产品做得非常复杂,别说是普通消费者,就算是做了几年的保险代理人也不一定能看懂。
所以很多人买完之后可能只会留下这样的印象:大品牌、保障全、所以贵。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找了一款以高端著称的产品,简单数了一下居然包含了 12 种保障:
- 轻症保障(赔 1 次)
- 重疾保障(赔 3 次)
- 首次重疾豁免保费
- 特别关爱金
- 疾病终末期
- 老年长期护理金
- 身故保障
- 全残保障
- 意外身故
- 意外伤残
- 自然灾害身故
- 自然灾害伤残
可是 12 种保障不代表能赔 12 种风险。这句话有点绕口,其实是说 很多保障都是共用保额的:
例如重疾、身故、全残、疾病终末期,只要赔了其中一样,其他就不再赔付了。这种产品还会衍生出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捆绑销售的东西太多了,定价不透明,普通消费者很难去进行对比。
以 30 岁男性为例,投保这款大而全的重疾险,50万保额,19 年交费,每年的保费需要 22350 元,价格差不多是市面上同类型产品的 2 倍。曾经有代理人跟我说,产品贵是保险公司的问题吗?难道不是消费者买不起的问题吗?
这句话听上去也有点道理,但是深蓝君还是要提醒大家,买保险就是买保额。
如果杠杆太低,那就失去了保险“以小博大”的本质作用。
回到上面的例子,每年交两万多保费,交完后已经 40 多万了,而保额才 50 万。如果缴费期间没有生病,其实和自己存活期差不多,几乎没有保障杠杆。而且活期是可以自由使用的,重疾险只有在患病后才能拿到理赔金,灵活性也会相差很大。所以个人建议,买保险不要贪大求全,看问题要抓主要矛盾,先把保额做大再说。
陷阱3:返还保险最划算有些人总会觉得,如果不出险就白交钱给保险公司了,认为“有病治病,没病返本”的产品更加划算,很多业务员也乐于销售这种保费更高的产品。
可是,返还型保险真的划算吗?
下面深蓝君以天安爱守护为例,看看返还和不返还到底有什么差别:
我们可以看到,选择在不同年龄返还,保费相差非常大。如果要在 66 岁返还,每年保费要比不返还多交 6550 元,折算下来增加 52%。
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返还型重疾险的本质是:我们多交了很多的保费,然后保险公司拿去进行理财,几十年后把其中一部分返还给我们,而且收益并不高。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其实我们可以把这 6000 多块用来加大 50% 的保额,或者用来购买 医疗险、寿险、意外险,又或者用来给家人配置保险。个人认为,这样花钱会有意义得多。
所以,我们不建议普通家庭购买返还型产品。
陷阱4:健康告知随便填很多时候为了促成签单,一些销售人员会告诉我们:只要没住过院,健康告知可以全填否,《保险法》规定过了两年就一定赔。
真的是这样吗?来看看《保险法》是怎么说的:
订立合同时,保险公司就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如果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承保决定,保险公司有权解除合同,并不承担赔偿责任。合同成立超过两年的,保险公司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可以看到,《保险法》确实有相关的规定,但这条法律设立的初衷是: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不是帮助消费者骗保,把明明不应该赔的变成可以赔。
深蓝君之前分享过这样一个案例:
A 先生在投保前已经罹患癌症,虽然熬过 2 年才去申请理赔,但保险公司仍然下发了拒赔通知。双方各执一词,还闹上了法院。最后经过审判,结果仍然是拒赔。当然也存在熬过两年后,最终获得理赔的情况。不过由于我国不是“判例法国家”,这些都需要一案一议。即便是相似的情况,理赔结果也可能有天壤之别。
站在保险公司的角度来看,也肯定不会助长歪风,不管你有没有超过两年,就算要花钱打官司,很多时候也会先给你拒赔。当一个人身患重疾还要天天为官司奔波,对身心来说都是巨大的折磨。其实买保险就是买安心,所以在购买前一定要做到如实告知,不要盲目相信什么“两年”的故事。
以上 4点,就是我总结的购买重疾险的常见陷阱,知道了这些陷阱,在买重疾险的路上就能少走好多弯路。
愿我们都能买到适合自己的保险,并且永远用不到它。
粉丝限时福利!女神节期间(3.6 - 3.18),点击我头像,私信:女神。即可免费获得价值 87元 【三大课程】。如何为父母投保?如何为孩子投保?女性如何投保?干货干到牙疼!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