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或实行“一日一价”,甚至“同日不同价”,有网友表示这下春节该买不起票了,你怎么看?

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陆东福2日表示,今后铁路部门将深化一日一价、一车一价可行性研究并择机试点。不止“一日一价”,未来也有望“同日不同价”,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削峰填谷”。

高铁实行“一日一价”,主要是想通过市场需求情况调节高铁,出发点是好的。可以通过降低闲时的高铁票价引导人们错峰出行。

但是不少网友害怕春节车票由于需求太大,价格上涨太多,导致买不起票回家。也确实有这种隐患。

春节是我们国家最重要的节日,在外的游子一般都需要回家团圆。春节的火车票一直是最抢手的,现在火车票可以提前30天购买,即使是这样,也很多热门线路都是秒光。

如果是这样火爆,是不是应该提高火车票价呢?这就是大家担心的问题。

另外,大家还担心“一车一价”,反而会导致票价上涨之后降不回来。因为过去的票价,是在国家统一考虑到大家的收入,站的公益性基础上设置的低票价。因此,铁路总公司历年都是亏本的。如果实行“一车一价”的动态调整,维持或者低于成本价的线路肯定会适度上涨。因为有些线路坐车的需求是刚需,即使降低价格也没人坐,即使车票价格上涨,该坐的人还是要坐,为了保持收支平衡,像这样的冷门线路,肯定会价格上涨。

春节就属于刚需,不管是什么线路,即使比飞机票贵,该买票的人还是要买。虽然春节是通过提高票价获取盈利的最好时节,可是这样就对铁路的公益属性造成挑战了。对于春节这样的火爆的时期,其实真的应该实行最高限价,不仅不应该提价,反而应该降价。

大家都知道规模效应。规模越大,成本就越低。春节时分,我们火车基本上是爆满的,这时候运输肯定不会亏本,所以,在保障适当盈利的基础上,还富于民这才是大家欢迎的。不能存在“挣一个春节的钱,半年就够花了”这样的想法。

对于铁路的市场化运作,实际上还是有很大挑战的,这些事情都要徐徐图之,千万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忘记我们铁路的公益属性。

高铁或实行“一日一价”,甚至“同日不同价”,有网友表示这下春节该买不起票了,你怎么看?

这只是“择机试点”,并没有说比较快的全面推出。

从中国高铁的市场化运作的角度看,这条路是必由之路。因为高铁票价的“一日一价”、“一车一价”的调整机制,也是铁路票价市场化运作的一种深化。这种方式不仅高铁已有在局部进行尝试过,而且在航空市场上,这种方式已为消费者所接受。

不过,为什么在高铁上实现票价的“一日一价”、“一车一价”,需要可行性研究并择机试点?原因是,与航空市场的消费者不同,高铁市场的消费者数量更多、成分更复杂,其中也包括了低收入人群,对价格的变动也更加敏感。所以,谨慎些,更科学些,是可以认同的态度。

其实,在2018年4月28日起到2018年年底,铁路部门就对28条城际铁路部分动车组列车票价进行下调,折扣也达到20%。彼时,铁路部门便曾表示,要逐步实行“一日一价”。

铁路部门对票价更加市场化是持积极推动的姿态,一方面铁老大的效益并不好,虽然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对效益的渴望可想而知;另一方面,航空市场的实践表明,依据市场需求而进行定价,不仅可以调剂需求,而且可以增强效益。

此次铁总官员的表态,应是指期待高铁票价全面放开。此前的2015年,铁路就开始执行浮动票价机制。但是,这个机制并没有做到“一日一价”或“一车一价”。

从消费者而言,对实行“一日一价”,甚至“同日的不同时段不同价”有顾虑,是担心只涨不跌,或是涨的幅度没了边没了谱。毕竟,不能因为高铁票价全面市场化,而没有兼顾到低收入人群。所以,未来实行“一日一价”、“一车一价”的调整机制,一定会有相关配套的约束机制。

高铁票价全面放开,也需要制定相应的游戏规则,比如定价机制,比如大数据分析介入,就像汽油的定价机制一样,不仅有天花板价,也要有地板价。

高铁或实行“一日一价”,甚至“同日不同价”,有网友表示这下春节该买不起票了,你怎么看?

就是苦了我们这些为生活奔波、按时纳税的上班族了,只有节假日有时间,啥都是贵的,不能只挑一群人剥削呀

高铁或实行“一日一价”,甚至“同日不同价”,有网友表示这下春节该买不起票了,你怎么看?

一日一价,同日不同价。真实行起来应该有涨有跌,别只涨不跌才行,还要体现出铁路的公益性

高铁或实行“一日一价”,甚至“同日不同价”,有网友表示这下春节该买不起票了,你怎么看?

这些担忧是多余的,这些措施,是为了照顾工资低的人!

工资高,就消费高的!就像乘坐飞机,有钱人坐头等舱!

飞机是按照时间段来安排收费的,同样是为了照顾更多的人能够乘坐飞机!

飞机收费的成功经验,在高铁上,也是没有问题的!

高铁或实行“一日一价”,甚至“同日不同价”,有网友表示这下春节该买不起票了,你怎么看?

消费者担心只涨不跌

高铁或实行“一日一价”,甚至“同日不同价”,有部分朋友担心这种定价情况下,像春运和一些法定节假日客流量集中的情况下,必定票价上涨,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铁路总公司在法律层面有定价权么?

其实在2016年的时候铁路就有自主定价权了,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改革完善高铁动车组旅客票价政策的通知》从2016年1月1日起放开高铁动车票价,改由铁路总公司自行定价,打破高铁票价的一成不变,给铁总一定的自主权。虽说自主定价权可以制定更科学合理的票价,人流低谷可以降低票价提高上座率,减少资源浪费,也可以提高整个铁路行业的市场竞争力,但是咱们大部分老百姓平日也没有时间乘坐高铁,只有一些法定节假日有时间出游探亲,想必以后的高铁票价要大幅上涨了。而最担心的是票价只涨不降。

垄断性质服务,乘客依然没有选择权

在赋予高铁自主定价权的同时,其实高铁并不能满足出行需求,高铁或其他铁路属于一家公司再经营,乘客没有选择其他服务好,线路快的权利和条件,就怕到时春运结束了,也不是其他法定节假日,做出“一拍脑门”的决定,人少了依然会有托词,说线路成本高,乘坐人数少,说到底还是涨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