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参公中,工人身份也就是工勤编制的人能否参公?

工勤编制人员不能参公。

我们常说的参公就是参照公务员进行管理,公务员管理又是按照我们的《公务员法》进行确定的。

注意我们《公务员法》,所说的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尤其是《公务员法》第一百零六条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本法进行管理。

所以,规定明确,出处清楚,就不要想那么好了。

不过即使是工勤编制人员,也是由国家财政保障的,待遇水平也不低,混口饭吃绝对没有问题。

事业单位参公中,工人身份也就是工勤编制的人能否参公?

《公务员法》第一百零六条明确规定: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本法进行管理。也就是说,行政部门里面使用工勤编制的工勤人员,是不能成为公务员或者参公人员的。

工勤人员不能提拔,不能登记为公务员或者参公人员。即使已经以聘干身份或者以工代干身份,提拔为行政部门领导干部的工人,也不能过渡为公务员,必须逐渐退出实职,只享受已经取得的职务级别待遇,不能晋升,不能担任实职。

同样的,原来参公事业单位中的工人,虽然和干部一样使用的是事业编制,在实行聘用制管理的事业单位,还可以竞聘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享受与岗位对应的身份待遇和工资福利、退休等,但是,竞聘在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的工人,其身份本质并没有改变,同样不能登记为参公人员。

事业单位参公中,工人身份也就是工勤编制的人能否参公?

公务员是干部身份,工人身份在体制内是没办法直接转为干部身份的,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公务员考试,所以事业单位参公,工勤编制的人员是不能参公的。

根据各地政策的不同,在事业单位参公过程中,工勤人员的安置方式也不一样,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保持原有编制不变。这种情况下,因为原单位已经参公,所以工勤人员要分流到其他的非参公事业单位中,在身份上不会改变,待遇也没有区别,唯一可能受影响的就是工作内容,并且在未来的事业单位改革中还会受到一定影响。

一种是转为机关工勤编。这种情况下,可以享受公务员才有的车补等补贴,除了不能提拔以外和公务员一样非常稳定,但是一眼看过去就看得到未来几十年的生活。

对于年轻的工勤人员来说,不管如何安置,在有能力的情况下还是要努力考取公务员,毕竟未来很长,要为自己和家人多考虑。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关注我,分享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下方评论留言!

事业单位参公中,工人身份也就是工勤编制的人能否参公?

事业单位改革时已经打破身份,按岗竞聘,工人身份可以竞聘到管理岗和专业技术岗,经人事部门认定就转变了身份,可以参公!

事业单位参公中,工人身份也就是工勤编制的人能否参公?

一直在喊公平,实际都是不公平造成的。

事业单位参公中,工人身份也就是工勤编制的人能否参公?

我们单位下属一个事业单位,集体通过一个考试,从自收自支改为参公,统一编制,其中的工勤编制撤销。所以,公务员编制和参公编制中,不设工勤编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