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月薪4000相当于八十年代的多少?

其实我们80年代,是一个变革十分迅速的年代,当时的工资浮动,也是非常大的。十年工资增长了两三倍是没有问题的。

我们可以看一下通货膨胀情况,1988年和1989年消费者价格指数连续两年增长高达18%以上。当时就有传言说是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如果时间回溯到80年代初期,1980年全国职工的年均工资是762元,人均63.5元。这个工资不要太当真,一般人只有30元左右就不错了。当时我们才有9.8亿人,但是有8亿是农民。所以,当时大家的收入水平很低,农民100块钱过一年也是可以的。

我们比较一下城镇的收入情况。198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476元。2017年,我们的全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9396元。

2017年,月度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283元,相当于月工资4000元人群的82%左右。

从此,我们可以推断,1980年我们的城镇人均月可支配收入是39.7元,如果是一个人82%左右的工资,那么他的工资是48.37元/月。

所以,我们的收入增长了81.7倍左右。

不过,实际上我们现在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4000元的工资,可以买1500斤普通大米是没有问题的。

1980年那时候的大米大约两毛多到三毛钱一斤,所以48.37元的工资,只能购买160到200斤大米。

这就是非常大的改善了。当然人们现在的追求是完全不一样的了。4000元现在可以买一部手机,48元当年可买不起自行车,买不起手表,买不起缝纫机,买不起电视机。。。

所以,我们现在还是知足吧,这样才可以常乐。

如今的月薪4000相当于八十年代的多少?

题目第一眼看来是一道当今4000元薪资能换算成八十年代的月薪多少的问题,但如果我们简单粗暴的使用现值思维进行转换则欠缺考虑。

我们现今强调“量化标准”,但是并非所有的问题都能用简单“量化”的数据思维进行一刀切的解释。

作为一名并非生于80年代的职场人士,当我看到这个题目时,想到的是薪资比较背后的前提,以及对于个人职场价值的深入思考:

一、薪资水平的比较前提

① 城市差异

首先,在同一年代背景下,北京等大城市的薪资水平也会与二三线城市的薪资不同;

举例子的话,一位80年代北京教师每月的薪资收入,也会与在非一线城市授课的教师拉开差距。

② 职业种类差异

职业差异会带来薪资的不同。

举个例子来说,一位在北京生活的新媒体小编月薪可能会在8000-14000之间(数据来自于前程无忧)。但同样一位在北京生活的抖音小红人单月带货收入可能会在20000以上。

单纯用金额比大小的方式跨职业进行比较欠缺妥当。

③ 技能层次差异

从岗位的发展层次来看,就算是同样类型的职业,初级会计与高级会计首先直观的就是职业技能的差异。薪资自然也会不同。

④ 年代差异

了解前面的几个方面后,有几个问题需要我们在开始比较前再次重申:

A 是否已基于同样的地区,岗位进行不同年代差异的考虑?

(北京地区的钢铁工人过去与现在)

B 是否在比较时已考虑当时特定的社会/政治环境?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重大政治事件)

二、为什么单纯的薪资数值比较欠缺全面性?

① 不同年代出生人群消费习惯不同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现在的年轻人喜欢打卡各种网红美食景点,就像有一阵子大火的“深坑酒店”,即使每晚单价高达2000元以上,小伙伴们仍然乐此不疲。

但父母一辈大多从小受到的教育倡导节俭持家,他们不一定愿意追随网红效应进行消费。

② 比较结果对现实的参考意义

就算你的薪资换算到过去少得可怜,又能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呢?

你也仍然还是该吃吃该喝喝,不如把心思放在如何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上,将自己拥有的每一分资产发挥最大效用。

③薪资制定的基本规则

薪资的制定并不是一个随便就能拍板的数字,背后也有一些考量:

A 行业内同岗位的薪资水平

B 公司的经营及盈利情况

C 个人岗位对于企业目标的重要性,价值

简而言之,在看待问题时,我们不能抓住一个数字就想着开展分析,而是需要考虑薪资背后的种种因素。

三、如何跳出薪资比较的格局,扩宽自己的思路

① 明码标价的市场竞争力-对标

想知道自己目前的能力水平在市场上的平均薪资么?市场上试试便知。

最直观的体现是,根据自己心仪的企业的期待岗位信息,对照对方要求的岗位核心需求,看看自己能做到多少,还差了什么技能。

② 市场对于优秀人才渴求的一致性

国家刚恢复高考的时候,大学生是极其稀缺的,所以他们不仅能够享受更好的工作资源,薪资上也能够予以体现。而截至2018年年底,高考人数已经翻了40倍(数据来自于网易新闻)。

虽然高校扩招,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进入大学深造。

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虽然一般性人才增加了,但各领域的精英人才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趋势。

③ 保持对“成长”的敏感度

这是个考验个体是否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社会条件下快速适应,突围的时代。

所以,我们都需要保持“成长型思维”,而不是满足于目前的薪资,以及已经取得的成就。

在衡量自己的薪资水平时,也不要执着于:拿多少钱,做多少事。

毕竟很多事情带来的价值,并不仅仅只用货币资产进行衡量。无形的成长经验,教训,收获的人脉等等都是能够帮助我们衡量远期收益的重要指标。

欢迎关注@焱公子,十年500强,专注写职场,每天与你分享职场干货与成长心得。

如今的月薪4000相当于八十年代的多少?

那个年代过来的,县城机关工资不到50,杂七杂八加起来不到100,也就是说你现在工资还远远远远不如那个年代几十块购买力,毕竟那个年代房子是不用花几百万直接分配,工作大学出来直接分配不用花几十万找关系,吃喝基本不用花钱单位有办法,上学不用花钱,现在县城大风车连锁私立幼儿园一年18500,从幼儿园到高中都不花钱,就近户口上学,就是大学也有公费不用花钱!你区区4000块现在够干嘛的??????!?!

如今的月薪4000相当于八十年代的多少?

2019年9月23日,广东某二线城市,排骨29元一斤,牛肉50元一斤,这个城市的最低工资标准是1550元......

整个80年代10年时间,物价与通胀都不可以避免会有变化和区别。例如在1980年的10块钱显然和1989年的10块钱购买力不一样。

以80年代中期1985年为例来看一看,如今的月薪4000元相当于多少钱。

一、通过国家部门统计的居民收入

国家统计局每年都有发布统计公报和年鉴,我们可以借助其中的关于居民收入数字对比换算一下。居民收入通常是跑不赢物价的,但不会通胀到买不起社会零售商品的程度。举例:以我所在地29元一斤的排骨来看,虽然个个都在少吃,但个个仍然在买,不会高到100或者200一斤,这就是属于通胀了,物价脱离收入。

198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5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7元;

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

在这33年间,居民收入分别增长了52.2倍与36.8倍,取平均数则为44.5倍,用4000/44.5=90元,从收入来看,也就是目前的4000元大概相当于1985年的90元。

二、平均工资

通过对比社会各行各业统计的平均工资,可以得出现在比当年增长多少倍,国家的最低工资标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而制订的。

在统计社会平均工资的的时候,依据是社会各行各业城镇非私营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包括每个人的社保缴费基数均以此为准)。所以用城镇非私营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具有一定的参考性与代表性。

举例:例如老王在政府部门上班,1985年拿多少钱,2018年拿多少钱,几十年间增长了多少倍。基本可以认定货币贬值了多少倍。在1985年的时候,企业仅分为国有、集体和其它(没有私营企业一说)。当时:

  • 国有单位年均工资为1213元
  • 集体单位年均工资为967元
  • 不分类别社会各行业平均工资1148元

2018年这个数字变成了:

  • 国有单位年均工资为89474元
  • 集体单位年均工资为60664元
  • 不分类别社会各行业平均工资82461元

综合来看,三者分别比85年增长了73.8倍、62.7倍、71.8倍。平均起来则是69.4倍。用现在的4000/69.4倍=57.6元。以工资收入来看,大概也就是当时的5-60元左右。

三、物价与购买力

对比两个时期的货币价值,用购买力与物价水平来说话,是最能够反映出货币真实贬值程度的。例如同样100元,在当时可以买多少东西,在现在买多少东西就能基本得知物价上涨及货币贬值多少倍。根据《北京市物价志》在1985年的农副产品数字和北京价格网在2019年的物价,相关物价对比如下:

上表取样11个涉及民生的商品种类,分别计算1985年和2019年各自价格以及购买力,将这11个商品价格贬值倍数平均起来,贬值倍数=14.2倍来看,现在的4000元购买力仅相当于1985年280元左右。

四、结论

首先说明,这个结论仅是一家之言,但引用数据均出自官方网站。

综合来看,目前的4000元以购买力计仅相当于1985年的280元,购买力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值多少钱。以工资收入来看,仅相当于5-60元左右,说明一直以来收入就跑不赢物价。

如今的月薪4000相当于八十年代的多少?

谢谢邀请。八十年代,国家处于发展初期,那个时候即使是工厂的工人,都会被看作是铁饭碗,基本上每个月工资在几十元左右。

1985年,人均月收入在96块左右。2018年以上海为例,人均月收入已经达到7000块左右。如果把7000等同于1985年的96块的话,如今的月收入4000相当于85年的55块。

据网友整理回忆说,那时候他每个月基本工资差不多是53块。每个月的开销:看电影0.5元(两人),核桃一斤0.65元、锁两把0.4元、发夹0.3元、短裤一条6.4元。相比较而言,53块钱的工资,在当时哪个年代,他的生活是比较舒适的。但是现在每个月4000块,生活在上海的话,房租可能就要去掉一半,剩下的一半能不能熬过一个月都难说。可以看出,现在的4000元远远比不上当时的53块的月收入,只能说,“钱”越来越不值钱了。

如今的月薪4000相当于八十年代的多少?

4000元的工资对于现在的生活水平是非常普遍的薪资待遇,而4000元也仅仅能够在城市里保证每个月的吃穿用度,要想有所积蓄或者买房买车还有一定的差距。那么在三十年前的八十年代,4000元相当于当时的多少钱呢?

1985年,人均月收入在96块左右。2018年以上海为例,人均月收入已经达到7000块左右。如果把7000等同于1985年的96块的话,如今的月收入4000相当于85年的55块。

我们先来对比一下同等工作环境、条件的工作以现在4000元的标准,在八十年代相当于200至300元的工资,比如政府基层单位的职工、企业基层员工、工厂车间工人等。

对于物价而言,三十年间真可谓沧海桑田,随着科学技术、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物价也正比例上升。我们来举几个例子,第一,房价,在过去房子是单位分配,根本不需要考虑房价的问题,一家人就可以拥有一个不错的居住条件,但也有租房的人,三十年前,一套六十平米的小三房的房租仅仅只要8元人民币,换做是现在,整整翻了200倍以上。

第二,家用电器,现在的50寸高清LED电视机大约需要6000元人民币,而过去12寸的黑白电视机只需要400元左右,价格翻了15倍,不过观影体验也更加卓越。第三,学费,现在的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学费投资需要花费父母将近15万元,而八十年代小学学费5元每学期,初衷学费10元每学期,高中和大学费用有所递增,但培养一个大学生的投资在1000元以下,但是在那个年代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有这样的条件供孩子们读书。第四,米面粮油、零食饮料,现在只要到超市就能把生活当中所需要的一应物资全部备齐,一个家庭的米面粮油加起来一个月大约需要花费300元左右,在八十年代,购买这些生活必须品都是用粮票进行购买,十块钱已经够一个家庭的人吃的饱饱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