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六十周岁以上的老人何时能有每月八百到一千元养老金?
根据人社部发布的消息,2017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共有1.56亿居民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人均养老金水平是125元每月,其中国家补贴113元。从2018年1月1日起,国家再次上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最低基础养老金标准,由每月70元上调至每月88元。预计2018年人均待遇水平至少会达到150元左右。
这一点养老金肯定不够日常生活水平的需要,要维护养老开支,只能靠自己的积蓄或儿女帮助。很多人就想,农民的养老金什么时候能够达到800到1000元呢?
这确实有可能。2018年3月29日,国家出台了关于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增长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水平。
不过基础养老金水平并不能提高的太高,一般不能超过最低交费基数15年情况下,职工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水平。
毕竟我们职工养老保险至少需要交费满15年,每年负担还需要六七千元。如果每年只交一百元的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水平跟职工养老保险一样了,职工养老保险又是强制性保险,这样是极不公平的一件事情,大家参保的积极性就会降低了。
比较合适的水平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能够达到10%的退休上年度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就可以了。
比如社平工资是5000元情况下,居民养老保险的养老金待遇达到500元就可以了。
目前已经实现的是上海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待遇达到了930元每月,北京市也差不多是710元每月。北京市的社会平均工资是8463元,上海市的社会平均工资是7132元。
未来各地的基础养老金确实能够不断提升,而且国家还对交费15年以上的群体和65岁以上老人会进行额外倾斜,如果这些老人想要达到每月800到1000元的养老金待遇,可能还得20年左右。
农村六十周岁以上的老人何时能有每月八百到一千元养老金?
猴年马月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