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合保涨到了220元,如果一家人一起交,就相当于消耗了十几担谷子,该怎么办?
今年的新农合或者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又涨了。
根据国家前些日子发布的《关于做好2018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通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筹资标准各级政府人均补贴标准在2017年基础上再次上调40元,每人每年不低于490元。同样,个人缴费标准也同步新增40元,不低于220元。
我们的新农村合作医疗,已经被纳入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因此也要按照这种标准交费。
今年新增的财政补助中的一半,约人均20元,将用于大病保险的建立。随着补助标准的提升,我们的报销比例也会进一步提升,不像以前的新农村合作医疗一样,有的报销比例只有30%到40%,而且很多都不能报销,成了形式上的工程。国家规定在一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不低于75%。这样就能够有效降低农民看病的负担。
对于欠发达地区或贫困地区的农民,可能压力确实比较大。国家公布的统计数据,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1969元。
如果一家老人、夫妇和孩子六口人一起交的话,需要1320元。对于一个人数更多的家庭也确实是个不小的支出,按照网友的话说,要消耗十多担谷子。
最近几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个人负担增长速度确实增加的有些快,不过相应来讲报销比例也提高了。
各地也分别出台具体措施,针对低收入家庭和低保边缘家庭,实施政府全额补贴的政策,也有效解决了低收入群体交不起钱的困难。
其实钱多钱少无所谓,关键是让家庭有收入,让农民有钱花,希望能够通过国家的各种扶贫辅助政策,让农民脱贫致富,使得他们以后缴纳城乡医疗保险一点儿也不需要犹豫就好了。
农合保涨到了220元,如果一家人一起交,就相当于消耗了十几担谷子,该怎么办?
新农合年年涨。是因为医保支出有增无减。
220元对于富裕的人来说。吃一顿饭也远远不够呢。在小地方一顿饭目前1000元乃是小小起步。如果酒稍微好一点。就是数千元了。要是在大城市。档次高一点。过万元也不稀奇。
但是220元对于低收入者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尤其是多家庭成员。一下子拿千元出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新农合就是最贵也要交。这是一个保障。因为不缴纳新农合。一旦生病住院可不是闹着玩的。一旦得一些慢性病需要长期吃药治疗也不是闹着玩的。有了新农合。 医保基金可以为你支付绝大部分医保部分。
新农合年年涨。就在于一个是过度医疗。 现在去医院做多的就是检查。很多人颇有意见。有的是常规检查。有的是必要检查。有的是不必要的检查。
其次是贵。一个小小毛病。住院下来自费部分往往也要数千元。病情复杂一点就是万元以上。随着老龄化到来。医保基金压力巨大。不得不增加缴费基数。为何住院贵了。就在于药贵了。药缘何贵了。就在于医药企业营销费用贵了。现在医药上市企业营销费用动辄亿元甚至十几亿元。多的几十亿元元。这些费用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结果就是药贵了。看病贵了。
因此治本措施还是要把药贵的问题解决了。老百姓才会把负担降下来。
单纯依靠提高缴费基数。销售费用年年涨。医保压力依然年年涨。
农合保涨到了220元,如果一家人一起交,就相当于消耗了十几担谷子,该怎么办?
农村养老保险金一个月国家给75元钱,一个贫苦老百姓三个月养老保险金才够买份农村合作医疗,这国家这样搞也是做到极致了,一个给国家交了30多年农特两税,三提五统,交了20几年公粮的人路过。
农合保涨到了220元,如果一家人一起交,就相当于消耗了十几担谷子,该怎么办?
这里的“农合保”该怎么去理解?是新农保?还是新农合?不过每年的九月份农村各地开始收缴下一年新农合了(新农保也不会收取零头),那应该是新农合了,况且2019年新农合涨到每人每年220元已成定局。
古时的一担约100斤,十担谷也就是1000斤,现行市场谷子1.7元/斤。1700元的确是农村一大家子人的“新农合”年缴费啊!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针对的人群是城乡农村户口的农民们。
曾记何时,看病成了农民的一件烦心事,自从有了新农合,“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对大病得到了救助,得到了实惠,而其他家庭仅仅是上了一道“保险”,为社会奉献了绵薄之力。
新农合实行以来短短的十年时间,去年就已经涨到最初缴费的18倍,今年还在去年的基础上又涨40元,眼看涨到20倍多了。而农民的收入并没有多大的涨幅,粮食的价格甚至还没有十年前贵。记得那个时候玉米一元一斤,小麦和现在差不多,甚至还能高几分钱吧!也是那个时候每人每年只需要交十元合作医疗的钱,钱不多大家也都积极参保,每年用不了还可以在村医诊所换成感冒、消炎、止痛之类的药。在一些合作定点医院,最高报销比例达到了80%左右。极大的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问题,也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参加新农合的积极性。
随着新农合进程的加快和日趋完善,其缴费也再不断上涨,虽然报销比例也在加大,但是报销限制多,比如进口药、检查费、器械费不报销,还增加了床位、护工等收费项目,而且新农合对多种药物不报销,异地报销手续繁杂;不住院不报销。由于新农合分门诊报销和住院报销,门诊报销限制比较多,且一个月不能超过100元,超出了要农民自己掏钱。农民多是劳损之类和一些慢性病,不需要住院,医院也不允许住院。势必是一些农民享受不到新农合的好处;报销后费用会更高。也许不少农民深有体会吧,用新农合和不用新农合的看病费用其实差不多,有时报销后的费用还高些。本来最多500元能治好病,在用新农合报销后就需要花近千元。为啥呢,这只有医院的医生最清楚,有新农合就用好药,没交新农合就用“次”药,其实药效差不多,主要是价格有差异。这样新农合的实用性在农民心中大打折扣;没病了统筹的钱就没了。新农合缴费卡的钱有两部分,一部分钱(今年是90元)可用于个人买药,还有一部分钱是统筹着的,只要有病了,住院了才能报销,算自己的钱自己用了。不住院了就用在其他住院看病的人身上了(其实假如自己病了住院也在用别人的钱)。但是这理,农民似懂非懂,感觉还是自己亏了!
凡此种种,农民的侥幸心理和新农合年年涨价,农民犹豫了,也算细账了!竟然将新农合与十担谷做比较?不过啊,人食的是五谷杂粮,又会有旦夕祸福,这新农合的缴费可要仔细掂量掂量了!
农合保涨到了220元,如果一家人一起交,就相当于消耗了十几担谷子,该怎么办?
对于农村合作医疗这种事,我个人也深有体会。举个例子说吧,我表弟手上长有一个泡,可能是平时干重活所致吧。在医院里问医生,医生说要动手术,住几天院。我表弟又到一个小门部去看(注:这种门诊是不能用合作医疗的),医生说,小问题几分钟搞掂的事情。结果只花了57块钱医好啦!大家说,普通老百姓交了钱,医院就会变相来收费。国家的政策可能是为民的,但民众为什么还是得不到应有的实惠。
农合保涨到了220元,如果一家人一起交,就相当于消耗了十几担谷子,该怎么办?
交钱多少都不是问题,你交钱多了你的保障就越好,但是我们没有享受到!记得我98年动了一次阑尾炎手术,住了一星期的一星期的院花了不到700元,请问现在做同样的手术住一星期院,补贴后我们要花多少钱?是谁赚大发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