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房价跌了1万多,地价回到2~3年前,你怎么看?
跌了1万多算多吗?我觉得一点都不多。
厦门2017年3月份的二手房房价最高可达6万元,2018年7月房价只有45000元了。
对于一个人口只有400万,GDP只有4300亿的城市,用什么刚需来撑住4万多元的房价?2017年厦门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4663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019元。
其实大家也知道,房价都是这些年涨起来的。以前通过福利分房或者房地产起步的时代,本地居民都或多或少拥有可以居住的房子了。一旦房价超出可以支撑的范围,本地居民不买就是了,实际也买不起。真正的降多降少,对本地人没有太多意义。
其实,应当在房价上涨之前就做好调控,防止房价下跌。
其实国家的房价调控,是为了防止房价崩盘,保护大家所设立的。
房价只升不跌,一方面是因为没有升到顶,所以不跌。市场上的热钱互相流动都是需要成本的。当通过限价限购等手段,增加其购房成本后,热钱就不会再流入房地产市场。这样我们就达到了暂时平衡。
如果没有国家的这些手段,可能厦门的房价会一下涨到10万元。问题是涨到10万元之后呢?难道大家说卖就能卖了?没人接盘,购房又需要利息成本,这样投资者没有涨价的预期之后就都会抛盘,这样又形成跟风。房价肯定会跌至两三万元,甚至更低。
有人觉得这种方式不好,那大家可以想想股市。股市的“韭菜”被割了一拨又一拨,还乐此不疲。没有人吐槽股市这种涨跌机制不好。但实际上,明眼人一眼就能看清楚本质。
住房由于其特殊的居住属性,是安家乐业的基本保证。不稳定住怎么行?个别出现下跌的城市,也是由于调控的比较晚了,导致供需离谱。比如这次的厦门。如果厦门在房价有3万元左右进行调控,房价后期稳步上涨到45000元,大家是个什么想法?稳住不仅限制涨,也能防止跌。
为什么国家这次明确规定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因为目前的房价确实太高了吗?实际上还是有很大的自由上涨空间的。可是如果不管下去,上涨之后就是下跌。下跌是有惯性作用的,一旦人们的住房价格预期改变,再加上以后的老龄化社会日趋严重,这是非常可怕的后果。
这样我们目前的调控手段,限制住房价继续上涨,可以通过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家的工资增长,慢慢消化房价虚高的不合理的部分。
厦门的房价下跌,一方面是限制的晚了和过于严格了,导致供求失衡,另一方面也是国家想通过个别城市的试验,给所有人提个醒,消退社会购房的狂热。
房价调控是非常复杂的社会因素,绝对不能跟股市割“韭菜”一样。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够避免财富的过度集中,保证多数人安居乐业。
厦门房价跌了1万多,地价回到2~3年前,你怎么看?
那一篇文章的题为:《厦门神话破灭:地价腰斩,地王挥泪甩卖!房价下跌上万元!》。戴德梁行厦门老总曾评价此文:这种行文语气就是在博眼球。下面谈点个人理解。
首先,厦门的房价是在下跌,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是有没有跌去那么多,有没有接近于崩盘,就值得商榷了。最近刚好有两组数据反映了厦门的房价的状况。
其一,城市房产机构公布2018年8月全国城市房价排行榜,厦门房价仍排在全国第四,居于北京、深圳、上海之后,8月份平均房价43655元/平方米,厦门准一线房价水平的格局并未有改变。环比下跌1.16%,同比下跌4.97%,也就是比2017年8月的均价降了4.97%。
其二,9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8月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价格变动情况,厦门二手房,环比下降0.3%,同比下降4.9%,环比、同比降幅均居全国第一。二手房价格最能真实反应一城的房价水平与变动情况,这说明以外来购房者为主的厦门楼市,在限购等政策持续运作下,确实较多地挤出了投机与投资成分,较多地挤出了房价泡沫。
根据统计局70城房价变动数据显示,至8月份,厦门的二手房均价也连续下跌17个月。
其次,厦门限购政策是持续收紧,外来购房者受限于各种条件,需求释放力度已大不如前。
厦门先是2016年9月重启限购,又在2017年加码限购。这一点上抑制了交易热度。
厦门确实是中国楼市的一个神话,一个沿海二线城市,居于中国楼市的“四小龙”之一,这个有着鼓浪屿、适合慢生活的城市,吸引了大量外来购房者,甚而温州炒房团也闻风而至,在当地完成了一轮利润收割。一项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厦门以外的外地客群,共购买了20501套商品住宅,面积233.14万平方米,占了66.45%。这个几近七成的比例。
由此看来,限购确实是掐中厦门楼市中投机与投资成分的命门。
最后,说下厦门岛内的房源供应情况。
情况是,从2014年起,厦门岛内思明区和湖里区均未再有住宅土地出让,大量的土地供应出现在岛外。
对于厦门而言,岛内才是居住者寻求的最佳居住地,无论就业还是宜居,均以岛内为中心。这些年,岛内新房房源减少,而人口流入却以岛内中心,在房价泡沫逐步减弱之后,大跌的支撑点并不明晰。
厦门房价跌了1万多,地价回到2~3年前,你怎么看?
这是正常现象,商品经济,市场行为,有涨有跌,卖不动就要跌,跌不下去了就要涨。没有哪种商品只跌不涨,也没有哪种商品只涨不跌。这就是市场。
厦门房价跌了1万多,地价回到2~3年前,你怎么看?
其易房网来回答您的问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近一个月以来,厦门可谓是占足楼市头条,关于“厦门房价暴跌”的讨论不绝于耳。“岛内每平方米已经下降了1万—1.5万元,岛外下跌6000—1万元。”跌幅相当于一个三四线城市整体房价了,引人惊叹的同时也让很多买不起房的人看到了希望——一二线城市的高房价下跌有望了。
数据表明,从2010年开始,厦门房价开始一路上扬,去年厦门房价涨幅更是全国领先,而今年以来,厦门一、二手房房价均价下跌在30%左右。房价的持续下跌引起地价下跌。数据表明,2018年以来厦门平均楼面价为2.18万元/平方米,相比2017年下降近20%,与2016年的峰值相比,下降约30%。以上数据为大多数描写“厦门房价崩盘”文章所引用的数据。
但根据米宅网提供的数据,厦门房价还没达到如媒体所说的那般“暴跌”和“腰斩”。
以上房价地图表明,厦门整体房价下跌了10-15%,其中岛内老破小学区房区域下跌幅度最大,最高达15%,但也远未达到暴跌的程度。经过这一轮下跌,岛内最低房价也还保持在70000元/㎡以上,岛外房价最低也在30000元/㎡以上。
相比之前被大肆传播的数据,个人认为实地调研过的米宅的数据更贴合实际一些,说“暴跌”、“腰斩”、“崩盘”等,不过更符合大家的期许罢了。即使实际跌幅没有“传说中”那么大,厦门房价的下跌也足以引起业内的热议,被讨论的最多的应该是“其他城市是否也会像厦门那样房价大跌甚至暴跌”之类的问题。
在中国的城市群中,厦门一个独特的存在——一线的房价,二线的人城市,三线的收入。数据表明,2018年7月,厦门房价收入比为30.9,高居房价收入比排行榜第四。
房地产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而相对地,房价的增长也需要经济和人口的支撑,厦门的经济水平上属于二线城市,房价却达到了一线水平(部分区域房价甚至直逼9万/平),泡沫如此之大,当超出城市能承受的范围,不破才怪。而像闭上广深等房价高企的城市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人口支撑,房地产泡沫没那么大也没那么容易破灭。
还需要考虑的一点就是调控的影响。去年以来,中国房地产进入“最严调控年”,至今为止,调控力度还在不断加大,甚至深入到三四线城市,厦门作为去年房价涨得最厉害的城市之一,自然也受到了严格的调控。但纵观其他房价高企城市的,房价更趋向于越调越问,尤其是一线城市,房价已经连续几个月保持平稳运行。
所以说,厦门房价只能当做一个个例,因其有其特殊性,并不能成为“其他城市也跟着下跌”的风向标。
厦门房价下跌也许不能成为一个信号,但可以作为警示——没有哪座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是脱离经济和人口基础繁荣起来的,实业不振、人口不入,房价终将失去支撑。
(以上内容为其易房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对我的回答感兴趣,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及微信公众号【其易房网】,小7陪你来侃房~
厦门房价跌了1万多,地价回到2~3年前,你怎么看?
快去买买买吧!
厦门房价跌了1万多,地价回到2~3年前,你怎么看?
2015~2016拿地的开发商最惨,楼面价3.7万左右,现在亏本在卖。其他多数都在捂盘,降价也卖不好就不好给公司交代了。厦门炒房的还是不少,所以降价后会呈现一个“L”型状态,保持一段平稳,短期来说应该2019上半年不会有大的起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