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退人员工资达不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怎么办?
为什么病退人员的工资达不到当地的最低工资水平呢?
实际上我们理解的病退人员,是属于退休人员的一种,一般来说,是指因得大病,失去劳动能力,不能继续工作的人。由于其符合办理退休的条件,因此也可以办理退休。
失去劳动能力的法定退休年龄一般是男同志50岁,女同志45岁。而且失去劳动能力,退休属于灵活退休。只要失去劳动能力,男同志年龄超过50岁就可以办理退休手续,50岁到60岁之间可以任意选择。并不是过了50岁,就只能60岁退了。虽然有点像废话,但我们国家确实有退休政策是这样的,选择之后就不能变更。
因此既然是退休人员,我们的退休金水平就不能跟在职职工的工资水平相挂钩了。因为我们的最低工资水平,是综合了很多因素的,除了考虑抚养自己和家庭外,最主要的还有我们上班的各种消耗。
另外,我们的养老金是实打实的,而我们的最低工资标准制定的时候还考虑了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个人承担部分。
因此,实际到手工资往往只有70-80%左右。
而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是根据养老金计算公式挂钩的,是有国家的统一算法决定。
如果仅仅缴费年限很短,刚刚满足15年的要求,退休待遇往往只有15%到18%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而,最低工资水平往往有30%到40%。
因此,病退人员拿的养老金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是非常正常的,两者之间并没有太大关系的。
不过大家也可以看出,最低工资也是参考了社会平均工资水平,退休工资也是跟,社会平均工资挂钩,希望以后能够建立长效的联动机制,这样大家就更明白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