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也有退休金的可能性有多大?

退休金,一般大家也理解为养老金。多数人认为养老金企业退休职工领取的待遇。

实际上根据我们国家的规定,退休金原意是指退出工作岗位后,有用人单位发放的相应待遇。一般来说,没有实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前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以及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之前的企业离退休人员等等。

养老金实际上是只有我们养老保险基金,给参保人员发放的待遇。社会保险法规定,参保人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后,缴费累计满15年,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待遇。现在多数人领的是养老金了。

但是我们国家养老保险制度有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两种。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现在覆盖人口高达5亿多人,而职工养老保险覆盖人口只有4亿多。

目前有职工养老保险退休人员1亿多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退休人员1.56亿人。

从一定意义上说,所有农民参加了农保的人,都有相应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待遇。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叫养老金待遇,主要包括两部分基础养老金待遇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待遇。

基础养老金待遇是由政府全额补贴,因各地政府财力不同而不同。

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个人账户余额除以139个月。国家规定60岁退休的养老保险计发月数是139。

基础养老金目前北京市是710元,上海市是930元,福建省和山东省只有118元,天津市是295元,陕西省136元。

国家从2018年1月1日起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最低基础养老金是88元,原先是70元。

实际上我们普通职工参加养老保险的待遇,也是有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

不过基础养老金是跟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挂钩,最低大约12%的社会平均工资。

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计算方法一致。

两种保险,正常来说个人交纳的钱会全部进入个人账户。但是灵活就业人员要将企业承担的钱一块儿负担,所以灵活就业人员负担很重。

像北京,上海等地,基础养老金跟12%的社会平均工资差距并不太大了,甚至上海还是超出。

所以,在这些地区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也相当于跟交纳15年的职工养老保险一样待遇了。当然,前提是个人账户养老金相同。

2018年3月份人社部下发了关于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增长机制的意见,要求各地建立并完善相应的制度,重点向缴费年限长的人员和65岁以上老年人倾斜。

因此,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就是我们农民的养老金待遇了。

农民也有退休金的可能性有多大?

可能性有,但需要一段过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