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由参公变回事业,会对员工有什么影响吗?

我已调入另一家参公单位

事业单位有参公变回事业,对职工的影响大不大呢?

大非常大。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首先是工资构成不一样。事业单位基本工资走的是岗位和薪级工资。参公单位走的是职务职级工资。公务员的待遇相对高一些。

参公单位每年有13个月工资的奖金,事业单位只有奖励性绩效工资。

大家都知道,国家要求让教师的工资收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而教师本身就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所以说,公务员和参公单位待遇高是有目共睹的。

像公务员早已经率先开展了公车补贴货币化,但很多事业单位还没有进行。

第二,身份待遇不一样。比如我们常说的30年工龄退休,参公单位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就可以,而普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行。

公务员的特殊退休年龄政策,还有工龄满20年,距离退休不足五年,可以提前退休。

第三,非因公死亡的抚恤待遇不一样。非因公死亡,公务员待遇是两年的上年度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抚恤金是40个月的基本工资。

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丧葬费是省级部门确定的丧葬费标准,抚恤金是20个月的基本工资。

另外,还有提拔、任职、遴选各种程序也不一样,参公单位的工作调动,要比事业单位调入参公单位要简单得多。

不过单位的性质变动,是强制性的,不是个人可以转变的,只要按照组织分配执行就好了。

单位由参公变回事业,会对员工有什么影响吗?

其实事业单位改公务员又会造成动荡,反之也是,其实国家就两类公务员与事业单位,国家想让一些行政职能划归公务员,可以把事业单位的一些班子成员划为公务员,然后主要一把手在局担任副局长,这样就好,中国公务员队伍庞大复杂,只能做到只减不增,其实改成公务员大家心里美滋滋,但改回去,怨声载道,其实我是反对事业单位变为公务员的,可以把班子领导定位公务员,加强中央管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