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取消教师职称的利弊有哪些?

听到很多地方都在讨论教师职称问题,大家都什么想法,讨论一下。

大家都知道,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的好处有很多。最简单的就是多劳多得,提升优质教师的上升渠道。

如果将中小学教师按照工人方式进行管理,有没有人乐意?不知道有没有人记得最初的民办教师?他们实际上就是通过教学挣工分的。

我们不能回到以前,因为以前存在的问题更多。

其实广大机关事业单位都一样,干活的往往都是年轻人新入职的职工,而管理者往往是经验丰富的老人。普通职工和管理者的工资有差异,大家都认可。但是学校的教师没有安置这样的管理岗位,所以大家就觉得我们都是教师,应当平等。这可能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现行的职称制度是经过几十年演变后,较为稳定工资的方式。

1600万中小学教师被纳入了事业单位管理体系,是我们国家基础教育的重要一环。事业单位的工资管理制度是一个相当稳定待遇体制。

教师通过入职后不断完成工作,实现职称和薪级的增长,到老年后,退休工资待遇绝对比企业工人要高很多。

教师也是一项体力劳动,站讲台、讲课无一不需要体力和精力,但是他走的却是脑力劳动的路线。这可能就是不匹配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现在的企业公司制度是何种模式?年轻时代多劳多得,投入精力和付出之后,回报就很大。可是等待老年之后呢,等你干不动了,精力不够了,自然就会被市场淘汰?

刚入职新手教师工资低,后期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职工工资最高,等待年老后拿基本工资等待退休。国家能在事业单位工资管理制度中,实行这种模式吗?其实这样的模式有,就是我们的校外培训机构或私立学校。

但是校外培训机构和私立学校,由于其保障体系并不完善,大家并不对其趋之若鹜,反而还是体制内的教师有更大的吸引力。这是为什么?大家也明白。

其实我们国家现在的教师资格准入条件确实不高。相对于其他机关事业单位,几十上百人,甚至上千人考一个岗位。教师岗位竞争就低得多。

如果我们参照美国的管理制度,必须取得教育学硕士才可以有教学的资格。那么我们中小学学校就基本上没有多少老师了。

师资力量短缺,是我们国家教育体系最大的短板。就是目前1600万教师的数量,还存在着一些地区大量招收聘用制教师、代课教师等无编制教师的现象。

总之,从社会实际来讲,职称制度的稳定性,反而是现在教师制度吸引力最大的地方。谁不希望老了之后,工资越来越高,一月拿六七千元的养老金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