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事业单位中提高工资?

比如什么职称涨工资之类的?

事业单位中最主要的就是职称和职务。这两位对应的工资又叫做岗位工资,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还有工勤岗位。其实这些岗位并不固定,通过签订聘用合同的方式,可以实现转岗。

不过大家都知道,事业单位是定编定岗定人,一般来说,要想实现转岗,必须有相应的编制空缺。转岗之后会对应着岗位,来发放职工工资。

事业单位的基本工资额度是全国统一的,每两年调整一次,最近一次调整的是2016年,预计今年也会进行调整。

一般我们的岗位级别越高,对应的工资越高。

事业单位跟岗位工资相对的有一项叫做薪级工资,又被叫做工龄工资。只要年底的考核合格,就会增加一个薪级。

不过我们的薪级其实并不一定是从第一级开始计算。很多大学生都知道转正定级。转正定级,实际上就是给大家制定对应学历所谓的薪级工资。本科生是七级,双学士是九级,研究生11级,博士生14级。大多数人退休前的薪级也就在40~45级左右。

相对于薪级这种缓慢提升,其实更可靠的是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职务。管理岗位提升非常困难。

专业技术职务,相当于说谁学习好谁就能够容易聘任。但是这些岗位是先到先得,如果你先得出高级职称,把单位的唯一高级职称岗位占据,其他人就无法再聘了。所以,对于学习好的人还是很有用的,虽然说要有一定的工作年限要求,但实际上还是要考试为主。

因此,事业单位提升工资有三种方式,第一,提升薪级工资。第二,提升岗位工资,也就是说提升管理岗位级别或者提升职称级别。第三,等待国家每两年一次的基本工资表调整。

其实除了基本工资之外,事业单位还有绩效工资,津贴补贴,改革性补贴,个别地方还有一些其他补贴奖金待遇等待遇。不过这些基本上都跟本人的职务职称挂钩,所以在事业单位想最大限度的提升工资的话,还是提升职务或者职称是最关键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