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并轨后工人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相等吗?
我们国家的养老保险退休待遇计算双轨制,一直被大家诟病了20多年。其实大家吐槽最多的就是为什么工人交保险退休金少,机关事业单位不交保险,反而退休金多?
其实这也是有历史原因的。我们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相当于国家雇员,他们的用工主体是国家。而我们的企业工人,在没有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前,是由用人单位承担养老金。因此最早的时候,两种人员的退休方式是完全一样的。
不过我们国家,由于经济体制改革,不少国有集体企业经营困难,为了让这些企业工作员工能够老有所养,从1986年10月开始实施劳动合同制,交纳养老保险。国家推行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目的就是将工人们的养老金提前预支出来,通过社会化养老的形式,让工人们老有所养。
2014年9月,我们国家对机关事业单位也实施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目的也是一样,对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养老,不再有原用人单位(国家)承担。
然后我们的企业退休人员待遇计发办法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计发办法,是几乎一致了,唯一不同的是建立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时间不同,导致的过渡性养老金时间计发不同。
根据我们的养老金计算公式,影响我们退休待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缴费基数和缴费时间。因此只要我们的交费基数够多,缴费时间够长,退休待遇也会比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工资高的。
由于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问题,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比工人高这种情况还将持续很长时间,不过未来会达成一致,待遇完全一样的。
不少企业工人,收入比较低,下岗失业后也经常中断保险缴费,因此退休待遇也会低。所以说,企业工人还是不如机关事业单位稳定的。这也是这些年,我们公务员和事业编招考热的原因。
不过相对来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有完整的的人生职业规划的,随着工作时间越长,整个人生处于稳步上升阶段。因此,虽然刚入职时待遇并不高,到中老年职务待遇高了,工资也会高很多,到达退休后养老金也会高。
而企业工人的黄金时间仅仅是30岁到40岁的那十来年,如果之后不转入岗管理岗位或者技术岗位,身体就开始走下坡路。
因此,临近退休时的待遇差距是最明显的。
大家不属于一个职业体系,对于我们求稳妥发展的年轻人,通过努力考试加入体制内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企业是更有活力的市场,用工、薪酬方式灵活,更有利于优秀人才的发挥。
因此,如果想闯出自己一番天地的话,还是要通过自己创业,或者在企业打拼比较好一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