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父母没有退休金,你每年给父母多钱养老?

这个问题是非常难回答的。目前我们的多数父母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养老金。

根据我们国家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我们任何16岁以上的人都可以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档次非常灵活,每年从一百元到几千元不等。

如果我们到达60岁,交费仍不足15年,可以一次性补齐直接享受养老待遇。而且我们国家在实施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之前达到60岁的,可以直接享受基础养老金待遇。

目前我们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退休待遇的人达到了1.56亿,不过他们待遇比较低每月是125元左右。不过国家5月份宣布,从2018年1月1日起提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最低基础养老金待遇,由70元上调至88元,预计平均待遇会上升到140元左右。

可能每人每月140元,不够养老。但也是国家发放的福利,能够降低我们年轻人养老的负担。

其实我们的父母都是未雨绸缪的,尤其是现在孩子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多数父母还是自己储备一些养老金的。

但是这只是往好了想。如果确实父母什么都没有该怎么办?

我们赡养父母,肯定是要保障父母的基本生活。基本上说每月拿出20~30%的收入,供养父母不会影响自己的太多生活。

一般来说,普通情况下,大家的收入应当这样划分,20%左右作为自己的养老医疗和家庭保障费用。30%左右的收入作为自己家庭的基本生活开支。剩余的50%可以用作孩子的教育培训以及老年人的赡养,以及各种投资理财。

不过各人的工资收入水平不一样,我们的具体数额也是有差距的。即使是我们的最低工资标准,也是考虑的赡养亲属等各种情况的。

如果自己收入连最低工资都达不到,那么还是让父母申请低保吧。

因此,综合考虑来说,将自己收入的20~30%统筹预算为自己供养父母的日常养老开支是较为合适的选择。当然得病等特殊情况要特事特办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