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合年底会清零吗?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

上个月底刚交完新农合,一个人是280元,家里刚好五口人,总共花了1400元。今年的新农合又上涨了30元,从刚开始缴费的10元已经涨到了280元。

自从新农合涨价以后,每次到了年底缴费的时候,老百姓就没有那么积极,到了这个时候,村里的干部也就忙了起来,一家一户去催缴。当然,买不买新农合是自愿的原则,别人也不能强求,一些农民虽然缴费了,但也表现出了不情愿的想法,说是去年交的没怎么用,为何到了年底就清零了。

有人误认为新农合年底清零,而选择断缴,放弃最基本的保障

我的堂哥今年36岁,有两个小孩,一家六口人,生活压力也比较大,堂哥在我们当地的一个工地上干钢筋工,收入也不是很高。以前的时候,堂哥也一直在交新农合,差不多已经交了6年多,那时他也年轻,再加上身体素质比较好,很少生病,基本上没有去医院报销过费用。

由于每年到了年底都要交新农合,堂哥就误认为自己交的那些钱清零了,而且自己年轻,身体素质比较好,就把他和他老婆的新农合停了,没有交费,只是给家里的老人和小孩交了。这样一来,一年也可以节约500多块钱,断了两年多也没什么事。

可就在今年8月份的时候,堂哥在工地干活,突然腰疼得厉害,以为是干活累了,就请假休息,可休息了几天,依然没有好转,活都没办法干,就去县里的医院检查了一下。最后医生诊断说是腰椎的问题比较严重,可能要做手术,最好是转到市里的大医院去做。

当时堂哥就吓到了,没想到一个腰痛这么严重,赶紧就转到了市里的医院。之后我去医院看病他也聊了一下,堂哥在医院已经住了9天,手术已经做完了,目前还在病床上休养,大概再过3天就可以出院。

这次堂哥住院,手术加住院的费用总共花了6万多元,由于他的新农合已经断了2年多没交,之前交的也不能报,只有自己全部承担医疗费用,这6万多元全由他自己出。堂哥现在也有点后悔,当初就不应该为了节约那点钱不交新农合,现在不能报销,一年赚的钱全部花在这里了。要是有新农合可以报销,6万元的费用最起码也能报2万,这样压力也就没有那么大。

通过以上事例就可以看出,新农合交了用不到,也不是清零,只是交一年的费用,就保障一年,并不能累计。农民最好不要断缴,交一年的费用,也是给自己一个保障,以备不时之需。

在农村交新农合,没用过为什么到年底就清零了

新农合,也就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由相关部门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加的一种措施,个人、集体多方面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达到医疗互助的目的。

自从这项福利措施实施以后,也受到了很多农民的关注,有一些人对它的看法也不一样,主要是对这方面的政策不是很了解,自己没有得到预期的利益,特别是身体比较好的农民,没有生病的话,感觉这个钱就白交了。

对于相关部门来说,往往只宣传了新农合的好处,却忽视了农民的风险意识。在农村地区的农民,对一些新兴事物接受得比较慢,自己只会考虑短期的得失,再加上新农合的费用每年都在上涨,有的年轻人认为自己的身体比较好,想节约几百块钱,就有了放弃新农合的念头。

甚至有的农民认为,自己交的钱没有用到,这些钱是不是被骗走了,难免在心理上就会产生抵触,就会产生误解。其实,新农合是以大病统筹兼顾小病理赔的方式进行,实现互助共济,帮助更多的人。

说白了它的动作模式也与保险有些类似,就像我们买了保险,也是有一定的理赔时间。新农合都是一年一交,而保障的时间也只有一年,头一年的年底交费,到了下一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这个期间,生病住院产生的费用就可以报销。若是没有生病,这个钱也并没有白交,而且帮助了其他生大病的人。如果到了第二年想继续享受医疗保障,就需要再交一年的费用,之前没有用的钱也不会退给你,所以新农合的账户不存在累计的说法,也没有清零这一说,没有用到的钱都是进了统筹账户,帮助了更多的病人。

新农合的费用并不是“储蓄款”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制度,给广大老百姓提供福利。2012年开始,农村医疗保险每个人需要交费280元,除了个人交费以外,还给每个补助了550元,差不多是个人缴费的2倍。

老百姓个人交的钱和补助的钱,都会进入医疗保险基金池,主要的作用就是对参保人员生病时去看病产生的费用,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提供经济补偿,不能理解为就是个人的储蓄款,门诊统筹的基金,也不是个人账户。就好比将这些费用,放在一个大盘子里,发挥共济保障的作用,用来给参保人员生病住院提供报销。

总的来说

新农合到了年底不存在清零的状况,农民交费就应该对它的执行状况有所了解。把它比作一种保险的话,也有一些规章制度来约束,才能让更多的人受益。

对于多年没有生病住院,而又在交新农合的农民,也可以适当减免一些费用,就好比车险,如果一年没有理赔,下次再交保费的时候就有一定的优惠,当然这只是个人的看法,能不能实施还不知道。相信不久的将来,新农合也会更加完善,让这项惠民政策让更多人受益。

农合年底会清零吗?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

看了这个问题,感觉政府对医疗保险政策宣传力度不够,老百姓对医疗保险重大意义理解不透,其实,国家实行医疗保险是一项利民惠民之举!它解决了老百姓看病难,大病看不起的老大难问题!

为何说老百姓对医保政策理解不透呢?

1、新农合的叫法已经改了!新农合现在已经归并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了。现在的医疗保险只分两种: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2、老百姓认为医保年底清零其实是一种误解!截止目前,国家医保政策,城乡居民医保不存在设立个人账户,个人缴费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医保基金账户中去,由政府按政策,按比例让老百姓享受报销,原则上当年不结余或者少结余,即使稍微有点结余也转存基金账户里了。也就是说,老百姓缴费后,所缴的费用就与本人无关了,只按照政策享受待遇即可!

3、老百姓对医保越缴越高不理解!最初的医保每人每年缴费10元,到了去年每人每年缴费250元,今年需要缴费280元,是最初九倍之多,老百姓自然是想不透,心里有怨言。如果细想一下就明白了,一些年轻力壮的老百姓认为自己身体健康,不需要缴费参加医保,只给小孩和老年人参保,这样一来,整个医保基金账户的资金相应的少了,而小孩和老年人每年的看病次数相应的要多一些,所以每年出现缴费上涨的现象,如果全民都积极参保,缴费肯定会有所下降!

其实,实行医疗保险绝对是利民惠民的!

1、首先,我们弄清楚城乡居民医保基金账户资金来源,它实行的是个人缴纳小部分,国家财政补助大部分的方法统筹,比如2018年,个人缴费220元,国家补助470元,人均筹资690元。2019年个人缴费250元,国家补助520元,人均统筹770元,今年个人缴费280元,国家补助550元,人均统筹830元,也就是说,国家按一定的比例补助到每一个老百姓,这是想老百姓之所想,急老百姓之所急,是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老百姓造福的!

2、大家想一想,实行医疗保险之前,我们老百姓哪个不是小病舍不得去看,自己硬抗着,遇到大病又看不起,只有听天由命!现在呢?有个伤风感冒就立即到医院里去看,为什么呀?就因为便宜啦,再者有的得了大病甚至癌症,看下来享受补助报销后,自己也出不了多少钱,起码看得起病了,不是吗?

希望国家大力宣传医保政策,也希望老百姓正确认识医保政策:

人吃五谷杂粮,谁敢保证自己不生病?所以不能心存侥幸心理,认为自己年轻力壮不会生病,就不去参保,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真的生大病了,后悔都来不及了,哭都哭不出来眼泪!再说,即使缴费了,自己不生病,也算是献上一份爱心,实行医保本来就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人划桨开大船的事,何乐而不为?

踊跃参加医疗保险,利民惠民!

农合年底会清零吗?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

我是一名乡镇民政办主任,因为以前负责大病救助业务,对合疗的相关政策比较熟悉,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新农合是以前的叫法了,现在叫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名称的变化是因为新农合和城市居民医保进行了合并。所以,下面统一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这也可以让大家逐步接受。

要清楚的说明年底清零,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 2020年底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已经全面取消,不存在年底清零。

年龄稍大的农民应该记得,原来参加新农保的时候,如果年内没有住院,年底的时候拿上合疗本可以去乡镇卫生院买药。每到年底,去乡镇卫生院买药的群众真的是人满为患。

这种情况现在没有了。

为什么没有了呢?

这里我简单的介绍一下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资金账户。

不管是原来的新农合还是现在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都是个人缴费少部分,政府配套大部分。在新农合初期,各地方都设置了个人和统筹两个账户,个人账户中的钱可以买药。

随着城乡居民医险的发展,国家医保局和财政部在2019年发出《关于做好2019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明确规定:实行个人(家庭)账户的,应于2020年底前取消,向门诊统筹平稳过渡;已取消个人(家庭)账户的,不得恢复或变相设置。

也就是说,从2021年开始,我国统一取消了城乡居民医保的个人账户,所有个人缴费和政府配套的资金全部进入统筹账户,用于合疗报销。

没有了个人账户,也就不存在年底清零。

顺便说一下,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仍然设置有个人账户。

二、统筹基金原则上年底全部清零或者略有结余。

现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实行的是一年一保,就是说缴一年保一年,可以全家缴也可以单个缴费。所以,所有的统筹基金也必须全部用于参合群众一年中的合疗报销,不能结余转入下一年,这样才最公平。

可能有人会说,报销比例和起付线是年初就定好的,你怎么能保证按照这个比例下来年终不亏损或者结余,很可能不够用或者可能用不完。

这个不用担心,国家有强大和详细的大数据库,通过这些大数据加上历年的数据,报销比例、起付线、包括药品报销目录的调整等,都是经过精算师的精确计算而来。当然了,全国十几亿参合群众,一万多亿的资金,再怎么精算也不可能出现报销和统筹资金完全相等,但结余绝对很少,不够用更不可能。

至于说需要注意什么,在年底清零在一块这个完全没有必要。

农合年底会清零吗?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

我国农村在2019年以前,农民在看病的过程中,实行的是新农合医疗保险制度。做为在2019年以前所有农民交的新农合资金上,虽然全国在数额上不完全是一样的,可是做为新农合医疗保险在每年交的各地不同的数额上,都是还会在返还给农民不同的资金,做为返还给交新农合农民的资金,农民可以在看病时可以当作资金使用,也可以购买药物。如果是当年返还的资金无有用,或者是无有用完,就会转加到下一年农民上交的新农合返还资金上。这笔返还的资金是不会年底清零的。这笔钱农民是还可以继续使用的。

但是做为过去农村农民在交的新农合资金上,除了返还农民上交的新农合资金以外的资金,那属于是医疗单位的统酬资金,就是当年农民无有去看病花一分钱。到年底以后,医疗机构就会把这笔钱全部划走,是会清零的。因为这笔钱是与农民无关的。第二年必须从新再交新农合,才能够有病去住院看病时,可以享受到报销。但是作为上一年返还的那一部分资金,是无有清零,仍然在你的医疗卡中保存着,照样可以看病顶钱用,和个人去购买药物使用。

从2020年以后,我国实行的是医疗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和新农合是有区别的。就是不再返还农民资金,可以看病时使用和购买药物。只是在住院看病的时候,在规定报销范围内的药费报销比例上加大了。现在的医疗保险,也是只保农民一年之内的住院的有关范围内报销。第二年必须还得从新去购买,第二年不购买也是得不到有病住院报销的。农民过去交的新农合和现在交的医疗保险的区别上,就是现在农民交的医疗保险,不再返还农民钱了,报销的比例加大了。

农合年底会清零吗?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

清零是老百姓的通俗叫法,新农合那是以前的叫法,现在统一叫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城乡医疗保险是一年一投保,只保一年,保到来年底,如不再次参保 下一年度到医院看病就报销不了了,就需要自己掏钱了,所以大家每年都有参保,不要认为自己和家人这几年交了医疗保险也没有派上用处,就抱着侥幸心理不交了,我在这里还是多一句嘴,还是每年都交,给自己和家人一个保险,万一有个小病消灾的,有个保障不是。这和家里有车年年买保险一个道理。

农合年底会清零吗?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

会“清零”,但是“清零”是老百姓约定俗成的说法,准确的说是“不累积缴纳年限”。

“新农合”全称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不过2014年已经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并轨,现在统称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群体施行的是“缴一年,保一年”的原则,通俗讲就是本年度你未缴费参保,那么本年度不享受医疗保险待遇,在本年度产生的门诊费用、大病医疗费用、住院费用均不享受按比例报销的待遇,且不享受纳入医保药品名录的特价药,只能自己全额自费负担。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得不说一下针对企事业单位上班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是按月缴费,单位和个人各自根据缴费基数承担一定比例,一般单位承担6%、个人承担2%。“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实施的是“年限累积制”,即在职期间正常缴纳医疗保险则享受医疗待遇,当达到退休年龄后,只要医疗保险的累计缴纳年限达到当地医保部门的要求(一般要求男性累计缴纳满25年、女性累计缴纳满20年),则退休后在不用继续缴纳医疗保险的前提下,依然可以继续享受医疗待遇,所产生的诊疗费按规定按比例报销,且个人医保账户还会按月返钱,可以用于定点医保药店买药支出。这是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区别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最大的不同。

前段时间老刘刚刚帮父母在网上完成了2021年度医疗保险的缴费,每人290元。这已经是老刘连续第8年为父母缴纳医疗保险了,记得最初的时候我们这里的缴费标准是180元/人(新农合时代最开始是10元,不过那时候都是父母自己去村委代收点缴纳的,老刘没印象了)。

随着医疗保险费用的逐年提高,一些质疑的声音也开始冒出来了,有人说:一家5口一年医疗保险费用就将近1500元,每年都用不到,交了没意义,还不是“白白打了水漂”?但也有人说:医疗保险是国家给予农民的福利保障,一天不到1元的保费很划算,值得参保。

其实不管是质疑,还是褒扬,老刘心理有自己的“小算盘”,老刘打心底里觉得居民医疗保险是针对农民的好事,是一项社会福利性保障制度,即使是在保费逐年上涨的情况下,老刘依然愿意为父母每年都缴费参保。因为老刘其实也是居民医疗保险的受益者:

2019年的6月份,我的母亲起夜上厕所,当时没有开灯,凭直觉稀里糊涂的想坐到马桶上,但是不小心坐偏了,从马桶上摔了下来。当时母亲只觉得有点疼,没当回事,但是第二天就疼得起不来床了。随后我与母亲驾车去医院就诊,结果是尾椎骨裂加骨折,因为年纪大了,不便于开刀手术,后来做了骨骼支撑的微创保守治疗,现在已经恢复的很好了。

前前后后住院期间花费近5万元,但是因为当年我为母亲买了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最终是60%左右,自己只承担了不到2万元。假设当年没有参保医疗保险,那这5万的治疗费是要自己自费的。一边是280的参保费,一边是3万的报销费,孰轻孰重?

所以就老刘的切身经历而言,即使居民医疗保险保费上涨、即使缴费年限不累计,老刘依然会连年为父母购置医疗保险。况且我们在缴费参保的时候其实已经是财政补贴过的金额了,倘若不是财政给予每个人几百元的补贴,我们的缴费可不止290元呢!

最重要的是报销比例、大病起付线、住院起付线也在逐年提高,纳入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报销比例在逐年提高,纳入医保药品名录的补贴药种类在逐年增多。换句话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保障能力、报销比例在逐年提高,医疗基金支出额在提高,所以保费上涨自然也就说的过去了。

总之,医疗保险是一项未雨绸缪的工作,不是说“有了就一定要用”,参保了用不到不是更好吗?说明身体健康、无病无灾,这本身就是一种福气。但是“用的时候没有”那就麻烦了,特别是对于农村贫困家庭,生活本身就困难,倘若未参保就只能自费承担所有的医疗支出,这无疑使得生活难上加难。

如果实在困难,觉得无力承担参保费用,那么各地也有很多解决措施,比如针对五保户、低保户、80岁以上老人、重度残疾人等都可以对缴费进行减免,大家可以多向社保部门了解下政策。

结语:总体而言,虽然现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还未对缴纳年限进行累计,不能像职工医疗保险那样满足一定的累计缴纳年限就可以在退休后享受医疗保险待遇,但是随着惠农政策的不断倾斜,未来不排除出台将缴费年限进行累计的政策。但是当下在“缴一年,保一年”的政策下,老刘依然建议最好要参保,一味的为了省下几百元而在遇到大病支出的时候是非常不划算的。对于贫困户来说更应该参保,他们的抗风险能力本身就差,只有参保才能获得一份保障和心安,如果实在无力承担,那就多了解下当地的减免政策,争取最大程度的优惠减免。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