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深圳出现了三次返乡潮,很多人都退租回家,深圳的出路在何方?
今年对于农民工来说是很难难的一年,疫情期间,在家里待了两个多月没有收入,好不容易等到疫情控制住了,各地已经解封也迎来了复工,可是没出去多久,很多的农民工又返回了家乡,发生这样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也很无赖。
先来说说我们村子里小吴的经历,小吴今年34岁,在深圳的一家电子厂上班,工资一个月也有5千多块钱。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小吴在去年年底回家以后,到今年的三月份就没有出门,直到3月初的时候,疫情得到了控制,我们当地安排了点对点的大巴运输农民工到深圳打工,他才返回到工作的单位。可是在厂里上班了十多天,产线就没什么事做,接着工厂里就发出了放假的通知。说是受到国外疫情的影响,工厂已经没有多少订单,从3月27号就开始停工停产,预计要放假6~9个月,放假的事情对于小吴来说太突然了,他根本就没有预料到会放这么长的假。
企业在通知中也说到,放假也是迫于无奈,鼓励员工自谋生路,现在国外疫情这么严重,很多欧美国家都在抗击疫情,对外的贸易全部关闭,也取消了很多的订单,这对于深圳的外贸企业来说,是很沉重的打击,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深圳多家公司因为受到国外疫情的影响而倒闭。小吴在深圳放假,心想在这里住着也要花钱,就打算再重新去找一个工作,可是他来到深圳龙华的三和人才市场,却发现人才市场的景象与去年有很大的区别,没有多少家企业在招工,像去年的这个时候,深圳的很多企业都在这个人才市场招工,展开抢人大战。小吴在人才市场转了一圈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只能先返回租房,可是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工作也没有着落,最后决定先返回家乡,帮忙家里人忙完农活再出来找工作,到了4月初的时候,小吴就把深圳租的房子退掉了,又回到了农村老家。
今年对于深圳的企业来说,是很艰难的一年,农民工找工作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国外疫情没有控制住的情况下,深圳一些企业即使在不赢利的情况下,也要想办法活下来,如果实在没办法维持,只能依靠转型,寻找新的出路。
有人说深圳出现了三次返乡潮,很多人都退租回家,深圳的出路在何方?
如果深圳不解决高房价和高物价的问题,没有路,即便有,也是死路,没有了基层农民工建设城市,没有了高级知识分子和新鲜血液进入深圳,扩大血液循坏,就当地深圳的老户或现有的这些所谓的人才,能撑起深圳未来的发展吗?想一下,可能吗?
深圳在1998年和2008年都出现过返乡潮,前两次,跟金融危机有关,这一次返乡潮,很多人说是疫情,实际上,疫情只是其中一个因素,在疫情之前,深圳就已经出现过了大规模的返乡潮了,包括去年的时候,很多在深圳打工的,就纷纷返乡,再不去深圳了,那么,这一次为何会出现大规模的返乡潮?理由有几个:
1、整个经济的不景气。实际上,纵观全国全世界,这一两年的经济,一直都不景气,你我的收入都在降低,整个社会大环境如此,深圳也难以避免,经济必然影响到老百姓的收入,包括打工的基层人员。因为企业效率不太好,降工资,大家觉得干的活跟收入不成正比,自然就不愿意继续干了,选择了回家。
2、生活成本太高。这里的成本,有基本生活保障吃喝拉撒,也有房租的成本,在深圳,几百元的城中村房租,基本找不到,何况,随着深圳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深圳“城中村”房子拆除,没有了居民自建房,打工者只好选择小区租房子,一个单间,大多数都是1000多一个月房租,一个月四五千块钱,除去房租、吃喝拉撒,能存下来的,有个两三千就不错了,大多数一个月存一千多,一年就挣一两万,有的甚至一年下来,一分钱存不上。何况,深圳买衣服、吃饭等,实在不便宜,全中国最贵城市之一,也是全中国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之一。
3、受疫情影响,大量工厂没法生产,个体也没法开门营业。事实上,这一次疫情不仅仅影响全世界,全中国也如此,各地因为防疫工作进一步收紧,很多工厂没法生产,门面商铺个体也因为各种防疫原因,基本不开门营业了,因为光顾的顾客少,生意不好做,生存艰难,挣不上钱啊。当企业不开门,没活干,门面不开门,没钱赚,或者开门了,没有生意的时候,必将面临很大的租金压力以及生存压力,没有办法,只好回老家种地去了。何况,在深圳打工的,大多数是在工厂上班或干个体的的社会底层,真正本地户口,大多数是在大企业或者机关事业单位上班,不存在这方面的生存压力。
4、受环保以及其他经济的影响,企业一直没有开门。除了这一次疫情的影响外,还有一点就是环保整治的影响,导致深圳小企业基本处于关门歇业状态,这种情况,从去年到如今,一直如此,我身边就有在深圳开服装厂的亲戚,因为受到环保督查影响,去年就没开门几天,最后房租太贵,没法经营下去了,只好关门,到我们市去开厂子了,小工厂关门,工人们找工作难,咋办?那就回家呗。
5、企业压榨工人收入,导致无奈离开。正是因为受各种因素影响,导致企业生存艰难,但企业为了能够继续经营下去,只好从工人身上减少成本,最好的办法就是降工资,起初,招人的时候,七八千块,说的好好的,但真正使用你的时候,各种扣除,也就三四千、四五千,企业黑心压榨工人,扣除工人工资,导致大家无力承担高昂的生活成本、高强度劳动成本和底工资,只好辞职了,但要重新工作,不仅困难,且面临的都是同样被欺诈,无奈只好离开,返乡潮出现,也就在所难免。
6、工作不好找。深圳紧缺工人不?缺,即便如今很多企业不开门,同样紧缺工人,那么,紧缺,为何还出现用工荒?这种用工荒只是相对的,荒的背后是低工资、是各种压榨和扣除工资,因为企业不愿意开高工资,招不到人,所以出现了用工荒,因为你工资开低了,工人不愿意干,人家宁愿回去种地,也不愿意在这里受欺负,导致出现返乡潮。
7、家乡有安全感和有保障。深圳农民工们返乡潮出现,还有一个原因是,如今农村经济发展还不错,或者县城经济在迅猛发展,就业机会多,因此,农民工们在深圳待不下去的时候,选择回到县城打临工,或者回到村子里做点其他生意,如养殖、发展特色种植业等等,一年也有几万块收入,这样生活成本低、有保障,还能照顾家庭,因此,农民工们最终返乡了。
8、国家一定程度上有支持。目前在老家创业贷款政府有支持,种植农作物也有补贴,政府也鼓励老乡们就近就业,甚至农业专家手把手教农民搞特色产业,帮助农民脱贫走上致富路,因此,这也是农民们返乡的一个因素。
有人说深圳出现了三次返乡潮,很多人都退租回家,深圳的出路在何方?
有人说深圳出现了三次返乡潮,很多人都退租回家,深圳的出路在何方?
深圳生活不易,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没有核心技术优势的,想要在深圳立足真的越来越难。指尖以前有个发小,上到四年级就随家人搬到深圳,据说现在生活的还不错。但是要知道,这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十年前的时候,表姐夫调到深圳工作,花了两百多万买了一套房,直言买的值,现在已经买不起了。
有人说深圳出现了三次退租潮,包括98年和08年呢金融危机,作为经济核心区的深圳自然不能幸免。而这次退租,就是2020年受疫情影响,又产生了一波退租潮。之所以大家待不下去了,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生活成本越来越高,猪肉价格、蔬菜价格都有上涨,在这样的国际大都市,生活成本更高,想要生活下来不易。
二是租房成本越来越高,去年深圳的城中村拆掉了,深圳“旧改”继续推进,外地来深圳打工的、做小买卖的、创业的,原本租房三五百,勉强着住着就行了,但是现在最起码一千多。生活成本比之前高了多。
三是受疫情的影响,深圳的很多工厂虽然陆续开工了,但是找工作却不那么容易,部分人转了半天没有找到合适的,加之住宿、吃饭成本越来越高。同时,这几年甚至在进行产业转型升级,“腾笼换鸟”计划不断地向前推进,很多不达标的工厂被迫离开,以此为生的工人也被迫离开。
现在,深圳已经成为国际大都市,想要立足确实不容易,那些没有技术的,生存成本就很高了,不过这是产业发展的必然。作为社会公民,只有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才能更好地生活下来,并为建设深圳而出力。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有人说深圳出现了三次返乡潮,很多人都退租回家,深圳的出路在何方?
现在的深圳,呆下去谈何容易。
我在深圳多少年?自己都不好意思说,说了怕人笑话。我只说最后十年住的地方吧。
说最后十年有点夸大,毕竟要到明年11月份才十年。我搬到这地方的时候,楼下刚刚有人接手一个店面开发廊,发廊叫动感屋,专业理发的那种,没有七七八八那些名堂。我住同一栋楼的5楼,肯定的说,这么多年来,我每次理发都在动感屋,近,熟悉,我是短发,一个月三次,一次20元,雷打不动。而且我理发有个习惯,不要理发店洗头,剪好了,自己上楼回家一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这也许是我这么多年一直坚持在动感屋理发的主要原因吧。
今年疫情发生,工作受到影响,决定离开深圳回老家,最后一次理发依然是在动感屋,机票是3月30日下午,提前理发,时间是3月28日下午,我和老板的最后一次聊天耐人寻味。
我说:你可能是最后一次给我理发了。
老板之前听说过我要回老家了,也不特别意外,说了一句:时间过得好快,我们认识都快十年了。
我说:每月三次,每次20元,一个月60元,一年720元,十年…
我吃了一惊,这些年光理发就要6000多元。
老板说:你帮我交了一个月店租。
这我也知道,他的月租是6000元,因为疫情,关了两个月店门,求房东减一点,房东没答应。
他也知道我的房租是每月1200元,他说:你的房东三分之一按揭是你贡献的了。
我哑然失笑,光理发就要6000多,房租10万+,还有吃饭、穿着、交通费、水电费物业管理,燃气电话费…
深圳,我不是没挣钱,可是我的口袋依然是空的,我的钱都是给别人挣了。
疫情,正是一个很好的理由。我也只能选择唱一曲《沙家浜》第五场:撤退。
有人说深圳出现了三次返乡潮,很多人都退租回家,深圳的出路在何方?
没你,深圳还是生振!
我小区有几个靠投机买卖落住深圳的,说房子卖不动了,小贩生意不好做了,工厂都搬了,这些人一旦撤离深圳,深圳就要衰败的…。他们指着附近的一个工业园说:这里原来好多工人,现在都没了,园区只好建起写字楼来出租了。
恰巧我就在这个工业园里租了三间写字楼。工业园里的工人确实没有多少,但小车多,白领多,一年发明的专利也多…。就光工业园一年的出租费比往年都翻了三倍还多。工业园再也不象往年那样噪杂了,又卫生了,又美化了:原先时一到傍晚,工业园门前都是乒乒乓乓油烟满天飞的,吆五喝六的小排挡,常常闹得邻居小区怨声栽道,交通堵塞。
现在可好了,满街都是怡情小店,灯烁斑澜星巴克必胜客这个K的那个J的,满满的都市应有的风情。
深圳说白了,留下的大都是文明斯文学术较高的人。深圳城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低蕴”,但来这个城里的高文明人,个个都有“文化低蕴”!要不然只有着四十年历史的深圳,就不会有今天“振”到全世界的成就!
大浪淘沙,深圳留下的是真石英!
有人说深圳出现了三次返乡潮,很多人都退租回家,深圳的出路在何方?
老表的儿子武大毕业在深圳创业,媳妇是四川人,复旦大学毕业,同在一个公司,老表的儿子是it专业毕业的,原来给人打工,月薪一万多元,后来几个同学丶同事撮合在一起开了自己的公司,搞软件研发。老表夫妇在深圳,帮儿子一家带孩子。
今年新冠疫情放开后从深圳回到乡下,我问:怎么回来了?老表答,生活不易,儿子一家创业未买房,每月租房费用4000多,新冠疫情公司基本没接到啥合同,回来休息一段再看,已经六七年没有种田地了,回家又捡起种田的老伙计。
据他讲儿子的公司还算好的,有的厂丶公司已经完全没有活干了,停工停产。他原来在深圳,其实是跟别人看厂的,是儿子朋友开的厂子,也就是当保安,由于停工停产,保安也大部分辞退了,只留两三人,他看别人家庭比自己更困难,就主动申请辞职了。
这年头,深圳很多小厂生存比过去难多了。大一点的厂子有的计划向东南亚转移,主要是原材料丶生活成本丶工资成本上涨,已经无利可图。一些技术含量低的企业,生存更难。为了节约成本,过去三个人干的事情,现在只要两个人干,一般的工厂公司都在裁员减员。
打工的成天三五成群,在街上寻找招聘信息。生活不易,很多厂是不包住宿的,有的厂包中餐,有的厂包中晚餐,有的厂完全自费,如果十天半月找不到工作,生活的成本是很高的,租路程远点的地方的房子就是1000多,上班需要转车,相当辛苦。
很多人在深圳打工多年,如今不得不退租回家,等候老板的通知。
生活不易,请善待自己的工作,善待自己的职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