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怎么种植比较好?如何管理?
甘蔗的种植起源有很多的说法,有人认为是起源于印度,有的人说是起源于中国。其实,中国是最早种植甘蔗的国家,早在3000年前,我国就有了甘蔗制糖的加工。直到现在,也有很多的农民在种植甘蔗,大多用于制糖的原料。
种植甘蔗对土壤环境的要求甘蔗对土壤条件的要求不太严格。一般来说,在适宜甘蔗生长的气候条件下,可以在不同土壤类型、不同质地的土壤进行种植
1、良好蔗作土的条件
良好蔗作土,是指土壤必须具备良好的理化性和生物性,必须具有强的供水、供肥能力和必须具有对水、肥、气、热等生态因子的良好协调能力。
2、良好蔗作土的肥力
良好蔗作土的肥力标志,可概括为深、松、细、平、肥五个字。深是指土壤具有适于甘蔗庞大根系伸展的深厚土层或耕作层, 耕作层深度至少应能达到40厘米左右,采用机械耕翻或深松技术,可以达到这一要求。松是指具有松软适中的土壤结构。细是指具有细碎的土块,以利形成良好的土壤结构。平是指能做到田块土面平整,无倾斜和凹凸不平。
种植甘蔗前蔗田的准备1、整地
整地是为了创造深、松、软、平、肥的土壤条件,首先必须通过深耕、耙地,有条件的蔗区还可采用深松土等整地的措施。适当的深耕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有助于根系的发育。
2、开植蔗沟
各类蔗地经过耕翻或深松、耙碎耙平或其他耕作措施处理后,即可开植蔗沟。植蔗沟的间隔(蔗行距)和深浅,要根据蔗田的类型、蔗区的降雨、植蔗期、甘蔗品种等而定,间隔一般为90~100厘米,深度一般以20~25厘米为宜。
3、施用基肥
基肥的施用主要是为了满足甘蔗在整个生长期中,持续不断地对养分的需要和改善土壤结构,特别是满足甘蔗苗期生长对外界养分的需要。基肥应以有机肥和速效化肥为主。目前,在多数蔗区,有机肥源主要是厩肥、糖厂滤泥和其他的农家肥。在旱地蔗区,近年来种蔗面积不断扩大,有机肥源又少,施用基肥受到限制,多数以无机化肥为主。
种植甘蔗的相关技术1、种苗的选择和处理
(1)种苗选择:甘蔗栽培是用蔗茎作种,通称种苗。种苗的选择是为了保证质量,使蔗苗早生快发,全苗、壮苗,为有效茎数和单茎重打下基础。种苗选择一般经过大田块选、收获时株选、斩种时段选和下种时芽选四个程序。
大田块选: 选择甘蔗生长良好、品种纯度一致的田块作为留种田。
收获株选: 收获时在留种田选择生长正常、无病虫害或少病虫害的蔗株作种苗。
斩种: 选择蔗茎较粗大、蔗芽饱满、芽鳞新鲜的节段作种苗。
下种: 芽选是在下种时将受到机械损伤或其他因素损伤的蔗种剔除。
2、种苗处理
种苗处理包括斩种、浸种消毒和催芽三方面的内容。
(1)斩种:斩种时要保证质量,带有叶鞘的种茎,要剥去叶鞘才可斩种。种茎放置在硬垫板上,芽向两侧,刀口要利,刀身要薄,落刀要准,做到一刀两断,切口平滑,不破裂。,抗旱、抗逆能力强,在温度较低、较干旱和病虫害较严重的蔗区常多采用。
(2)浸种: 主要方法有清水浸种、石灰水浸种和温汤浸种。清水浸种是用流动水浸1~2天;石灰水浸种是用2%的石灰水浸12~24小时;温汤浸种是用55~57℃的温水浸20分钟,在浸种期保持52℃左右的温度。其中以温水浸种最好,其次为石灰水浸种,清水浸种效果较差。
(3)催芽: 是用人工的方法创造适于种苗萌发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条件,使种苗的芽萌动胀起成“鹦哥嘴”状,而根点萌动突起。通过催芽处理的种苗,下种后萌发快而整齐,萌芽率高,幼苗生长健壮,对保证齐苗全苗有良好的作用。
种植甘蔗下种的技术1、下种方法
一般采用平放条植法,是把种苗按预定的行距开好沟底平整的植蔗沟,种苗与地面平行,长度方向与植沟一致,下种前先将沟底锄松,种苗沿沟底平放,芽向两侧,避免“天地”芽,避免将蔗种搁在泥块上而出现“架桥”现象,以有利于萌芽发根。
2、下种方式
主要有单行条植、双行条植、双行三角条植(双行品字形排种),下种方式除可调节种植密度外,还可调节蔗株分布均匀度。目前,大多数蔗区普遍采用的是双行三角条植。采用这种方式时,应控制植幅(两行蔗种之间)在10~15厘米,如植幅过大,虽然可发挥单株的优势,必然要缩小行距,以至田间通风透光不好,既影响单株,又不利群体协调发展,影响蔗茎产量。另外,由于行距过窄,不利于中耕除草、施肥、培土等田间作业。
3、下种深度和盖种
下种后盖土的厚薄或不盖种要根据下种时的温度、土壤水分和土壤质地等综合考虑。下种时气温较高,雨水较多的蔗区可浅盖土,盖没种苗即可。下种时温度较低,雨水较少的蔗区,盖土要厚些,一般盖土3~5厘米。地下水位高,排水差,土质黏重的水田蔗区覆土宜浅,甚至只把种苗的1/2踩入表土便可。干旱和沙质土蔗区覆土宜深些。
4、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总的原则是:依靠主茎,充分利用早期分蘖,下种量的多少要根据当地气候、品种、水肥条件及栽培管理水平而定。华南地区气温高,雨水多,生长期较长,甘蔗生长量大,种植密度可相对较小,下种量可少些。
偏北的蔗区由于气温较低,生长期较短,雨水相对较少,种植密度要大些,下种量多些。大茎品种与较小茎品种相比,植株较高大,叶片繁茂,要求有效茎数较少,种植密度要求小些,而中细茎种下种量要多些。水肥条件较好,管理水平较高的蔗区或蔗种萌芽率较高,出苗较整齐,利用分蘖成茎的可能大些,种植密度可小些,下种量可少些。
种植甘蔗期间的管理工作1、植后水分管理
秋冬植、春植常遇干旱,山坡应防旱保苗。水田种蔗,冬春要防寒,排积水,以防凤梨病发生。夏秋往往又暴雨成灾,要注意排水。
2、查苗补缺
间苗定苗由于种苗素质差及下种后水、旱、虫、病危害,常造成弱苗、死苗、缺苗。为保证蔗田全苗齐苗、匀苗和壮苗,在甘蔗出土后,植株有3~5片叶时,要及时检查,凡30厘米内无苗均要补上。补植种苗来源是种蔗预留10%左右种芽作假植,以补缺苗用;补苗要注意雨后阴天或傍晚进行,补后淋水,保证成活。
分蘖苗发生过了高峰期,为保证每条蔗苗都得充分生长,群体又要最大限度发展,要及时间苗定苗。间苗定苗首先要考虑水肥条件、幼苗长势、产量目标来确定每亩的有效茎数,在此基础上多留10%苗数,保证每亩有效茎达5 000条以上。根据去弱留强、去密留疏、去迟留早、去浅留深的原则,在分蘖末期一次性间去多余的苗。
3、中耕除草、追肥培土
当幼苗长到分蘖末期,为抑制迟生分蘖,保证早期分蘖成茎,应及时中耕除草,追肥培土。中耕除草还有利于增加土壤通透性,有利微生物群活动,促进主茎根生长,扩大根系吸收范围。中耕除草一般与追肥相结合,施肥后通过中耕培土盖肥,培土还有防倒的作用。
培土分小培土、中培土和大培土。小培土一般在幼苗有6~7片叶、开始出现分蘖时结合施攻蘖肥时进行,培土厚度2~4厘米;中培土则在分蘖盛期到开始拔节期间结合施壮蘖肥进行,培土厚7~10厘米;大培土则在蔗茎开始伸长或稍后进行,先施攻茎肥再培土,旱地甘蔗的培土厚度一般在20~25厘米。采用地膜覆盖种植甘蔗,一般不进行小培土和中培土,只进行大培土。
4、防治病虫鼠
害甘蔗生长期长,受四季气候影响,病、虫、杂草、田老鼠危害较严重,防重于治,治早治少治了。冬春植低温阴雨防凤梨病,植前种茎消毒,种植后保温排积水。生长前中期有5~6世代螟虫重叠并发危害,发生枯心苗;4~5月温度高、光照强、氮肥足,易诱发梢腐病;6~7月和9~11月两次防蚜虫,秋冬季主要防鼠害。
5、剥叶
甘蔗在正常水肥条件下常保持10~12片青叶,多者达14~15片。从0叶向下数到第9片叶是功能叶。有灌溉条件的水田一般第9叶以下老叶可剥去,并覆盖畦面,高产田茂盛叶多可剥至第7叶;高旱地一般情况下不剥叶或迟剥叶。
6.慎用化学催熟
在水田的高产田块,或种植迟熟品种,或氮肥过多,甘蔗迟熟,可用乙稀利或其他药剂催熟。喷催熟剂,要注意浓度和时间;若喷药后一个月不能收获,就有可能退糖。此外,喷催熟剂后都会影响产量,严重者减产10%以上,且影响宿根,应慎重使用。
结语:种植甘蔗要想获得高产,就要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甘蔗的品质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适宜的环境下,田间的甘蔗粗细高矮也比较均匀,平时再加强管理工作,除草施肥做到位,到了收获的季节就可以丰收。
甘蔗怎么种植比较好?如何管理?
甘蔗是禾本科甘蔗属植物,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甘蔗是一种高光效的植物,光饱和点高,二氧化碳补偿点低,光呼吸率低,光合强度大,因此甘蔗生物产量高,收益大。
甘蔗是我国制糖的主要原料。新植甘蔗采用栽种甘蔗苗繁殖,栽种后不久即生根,长出许多嫩芽,形成丛状。收割时仅收割甘蔗茎,将根仍留在土壤内,即宿根,来年,宿根重新分枝生茎;因此,甘蔗为多年生植物,它的收获多的可达7~8次,在中国一般为3次,即三年后挖去宿根,重新种植
蔗苗和宿根:田间甘蔗种植不由种子开始,一般都直接种植蔗苗。蔗苗来源很多,最主要是蔗茎,因为蔗节上会长芽,方法是取整支蔗茎,分切成一段段双芽苗,然后平植或斜植。近来为了节省人工,也有采用整株平植的。早期人工充裕时,在将要采收的原料茎的梢头上,采取二支双芽苗或三芽苗,此法要配合开工期,只能用于春植或一期糊仔。
其它还有分櫱切离苗及各种侧芽苗等。另外还可以采用宿根方法,就是当原料甘蔗采收时,不挖蔗头,采收后再经过切头、开根、排土、施肥即可。 甘蔗的植期:甘蔗生长期主要受气温和品种影响,在台湾大约 14 ~ 18 个月,不过宿根的可以缩短,只需要 12 个月。生长期不足的甘蔗,不只产量低,而且糖度也较低。
秋植甘蔗以八、九月,春植甘蔗以二、三月为种植适期,因为制糖开工期从十一月到隔年的四月,所以秋植蔗都有足够生长期,而春植蔗需要延后采收来配合。 甘蔗的间作:幼蔗生长缓慢,土地没有充分利用未免可惜,这时可以间作一期其它的短期作物,和蔗苗一起生长,赶在蔗苖长大之前收获完毕,以增加土地收益。
但有个条件需要遵守,就是间作的作物不能对蔗作有太多不良的影响。适宜的作物有甘薯、落花生、豆类、玉米、西红柿、大蒜、马铃薯、瓜子西瓜等。 糊仔甘蔗:在轮作制度中,通常是一期新植,接着二期或三期宿根,再一期或二期水稻,然后又回到新植。
而在末期水稻未收获前,把新植甘蔗种植在水稻株间糊状泥土中,称为糊仔甘蔗。它的优点是既不影响水稻生长,又可使后作甘蔗提早种植,还可节省整地筑畦等作业费用。和第一期水稻间作的,称为第一期糊仔甘蔗,也叫做春植糊仔甘蔗。
和第二期水稻间作的,称为第二期糊仔甘蔗,也叫做秋植糊仔甘蔗。 甘蔗的绿肥:预备秋新植的蔗田,可以利用前作收获后的休闲时间播植绿肥,而在种蔗前犁翻入土,以供应土壤中的有机肥。常用的绿肥作物有太阳麻、田菁和虎爪豆等。 甘蔗的病害:白叶病、崁纹病、叶枯病等。
只要得了病,不管是甚么病,一律无药可医,只能整株拔除,烧掉,再好好祷告,祈盼不会传染开来,这就需要勤快巡查,早期发现,迅速扑灭。而更好的防治方法是育成抗病品种,不怕病毒来袭。
甘蔗怎么种植比较好?如何管理?
关于如何种甘蔗?下面村小农网不光为你介绍下甘蔗该如何种,还为你讲下甘蔗如何套种西瓜,提高亩产收入很简单!
作物间种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对于农户来说不失为一种一块土地双倍收益的好方法。间种就是在是同一块地上,同时期按一定行数的比例间隔种植两种以上的作物,达到一片土地可以收获两作物,而且相互之间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1 、可行因素甘蔗的生长周期较长,一般一年收一季,甘蔗从播种到全部封行这一期间需要四到五个月,且行距较宽一般在1米左右。这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给其他作物提供较好的生长环境。西瓜的生育周期约为80~85天,整个生育期正好可以在甘蔗封行之前完成。甘蔗间种西瓜,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且抵制了杂草的过快生长,还可以防止水份挥发,达到保水抗旱的效果。
2、 栽培技术2.1 选地
渍水是甘蔗和西瓜种植的一大禁忌,但甘蔗和西瓜在生长的过程中同时又需要较多的水分,因此要选择土壤肥沃、地势较高且具有较好浇灌条件的平坦土地。与此同时西瓜是一种极易受感染的作物,特别是前作种过西瓜的土地再种西瓜,会大大增加病害的发生机率,因此不宜选择已经种过西瓜的土地。
2.2 整地
采用深耕深松技术,达到深、松、平、细、碎。甘蔗沟深30厘米左右,底部细碎疏松,保证甘蔗后期的抗倒性。
2.3 选种
甘蔗品种一般要选株型紧凑,叶片窄直,前期生长较慢,分蘖力强,丰产性能好,抗倒伏的品种。例如可以选择粤糖00—236、新台糖22、新台糖28,柳城03—1137等优级质品种。西瓜就选择抗病性强、产量高的品种,如黑美人,农优新一号等。
2.4 育亩
西瓜的育亩应该在甘蔗下种之前的25天,保持甘蔗和西瓜种植的同时性。西瓜采用营养钵来进行育苗,准备优质的育苗基质,保持营养成分充足才能培育出粗壮健康的苗。一般二月下旬或者三月初开始浸种,注意要使用45度左右的温水进行浸泡,再用清水浸泡,然后在温室内进行催芽,等到籽稍露白即可移植到营养钵进行育苗。
2.5 定植
通常,甘蔗先种,行距1米,接着对畦面进行覆盖地膜,然后再移植西瓜,隔两行甘蔗种一行西瓜,中间一行甘蔗行可留出来方便日后田间的管理。西瓜株距在3米,预留足够的空间给西瓜蔓枝。定植后就可以对瓜苗进行小拱棚地膜铺盖。
3 管理3.1 西瓜的管理
施肥:在移植到大田时,要施足基肥。基肥最好使用经过发酵的鸡粪,同时可以施加复合肥。移植后10天左右要对西瓜进施肥,再往后每隔10天对西瓜进行一次追肥,持续施肥8~10次左右,一般来讲,对于西瓜的施肥比较适合采用勤施薄施的原则,可以按每亩6斤尿素兑水对西瓜进行淋施,当西瓜开始结果之后,可以每隔6天进行一次追肥,按每亩10斤尿素兑水进行施肥,持续施肥5~6次左右。同时,针对西瓜的苗情长势可增施复合肥40~50斤每亩,另外还可施加鸡粪等有机肥料。
除草:西瓜的除草地可以为分两大类,一是芽前除草,二是芽后除草。当甘蔗种植之后,可以使50毫升的金都尔对田地进行除草。注意此是一定不能用乙草胺或阿特拉津等常用的除草剂,因为这会阻碍西瓜的生长。当移植西瓜之后,杂草逐渐长出来时,可以使用精稳杀来进行除草,这种除草剂对于西瓜和甘蔗来说都是安全的。
整枝:西瓜生长中期,瓜苗蔓较多,会影响最后结果的质量,所以通常采用多蔓整枝措施,对西瓜进行整枝。整枝的过程要注意选择除了主蔓之外的其他侧蔓,侧蔓选择的方法是,选择3~4条长势良好,枝干粗壮的侧蔓,以保证最后的结果质量。
授粉:西瓜的花是单性花,一棵植株上分为雄花和雌花,雌花要接受雄花的花粉形成受精卵,在受数卵发育成胚的过程中,发育中的种子要合成生长素,刺激子房壁膨大,才能形成果实。通常可通过蜜蜂和风就可以实现自然授粉,但当天气状况不良好,如阴雨天气的情况下,就要进行人工授粉。
病虫害防治:可采用物理和化学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防治。物理防治是利用简单工具和各种物理因素,如光、热、电、温度、湿度和放射能、声波等防治病虫害的措施。化学方法就是针对不同的病虫使用不同的药剂来杀死害虫,例如:枯萎病,可以用70%的敌松兑水1000倍淋施来进行防治;白粉病:可以用50%硫磺悬浮剂兑水200倍进行防治。
3.2 甘蔗的管理
施肥:甘蔗基肥可以每亩施N、P、K各10%左右的复合肥50公斤及磷肥30公斤,并与底土拌匀。当幼苗长到6~8张叶时,可以对甘蔗进行每亩施尿素10~15公斤,氯化钾15公斤的施肥。在分蘖末期伸长初期,每亩施尿素30公斤、复合肥50公斤。
病虫害防治:苗期要注意防治蓟马和螟虫为害,用48%毒死蜱等农药兑水1000倍溶液喷施。防治绵蚜虫:在5~9月份注意防治。常用40%乐果1000倍溶液每亩20~30克兑水40公斤左右喷雾。
防鼠防倒:在鼠类、台风多发的季节,要注意预防。遇台风将甘蔗吹倒时,要及时对甘蔗进行扶正,以保存甘蔗正常稳定生产。
甘蔗间种西瓜,可以在保证甘蔗收获的同时还增加了西瓜方面的收益。不仅表现在产量方面,在病虫害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因为两种作物相辅相成,对西瓜施药的同时,也对甘蔗起到一定的作用,反过来也起到同样的作用。甘蔗间种西瓜实现了资源共享,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收益。村小农网,让农民这一职业时尚起来!关注三农,就点击关注村小农网!
甘蔗怎么种植比较好?如何管理?
甘蔗的种植分为春植,秋植,冬植,我们就来介绍一下产量最高的秋植甘蔗如何种植哈。
秋植甘蔗又可分为早秋植(在8月份,适应于华南地区),中秋植(在9月份,适应于华南,海南地区),晚秋植(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前,适应于华南,海南地区)。你可以根据本地的气候类型和土壤生产条件确定播期。
1,深耕深松土壤,要求整地深,碎,松,平,施足有机肥和复合肥50-75公斤,开好沟,灌一次跑马水,排干后马上下种,然后亩施100公斤以上的有机肥,亩下种量5000-6000芽即可。
2,选择的蔗种要经过田选,株选,段选和芽选,最终选择健壮的种苗作种,因秋植甘蔗气温高,可免去种苗消毒这一关。
3,秋植甘蔗最为关键的措施就是要做到保湿下种,长,因为秋旱和高温的原因,由于土壤的湿度不够,造成蔗种的干枯死芽,不利于实现全苗。
4,肥水,在施足基肥的情况下,可不追齐苗肥,但在生长的中后期,可追施适量的氮肥,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甘蔗在萌芽期,幼苗期,成熟期需水少,在分孽期和伸长期需水多。
5,秋植甘蔗正好处于热带风暴和台风季,一定要注意做好防风抗倒工作,一是要选用抗倒伏品种,二是要深沟植,高培土,压紧垄上的松土,三是防治好病虫鼠害,在台风来临前把蔗林捆成"人"字形,四是对于倒伏的甘蔗风雨后及时扶正。
秋植甘蔗因生长期长,长达14-18个月,素称"丰年蔗",一般比春蔗增产20-30%,比冬蔗增产10-20%。
甘蔗怎么种植比较好?如何管理?
谢悟空老师提问!回答:
我们这里三夏接近尾声,农活忙,不能很好的回答您的提问。便于种植户对甘蔗横着种技术的学习与分享,我把友的回答转发了,供种植户参考学习并在实践中科学运用。
甘蔗怎么种植比较好?如何管理?
对于您的提问,甘蔗又叫糖蔗,虽是制糖的原料,但是也是日常比较喜欢的水果,我自家去年就种植了一亩地的甘蔗,收益甚微,但是甘蔗产量很高,我和大家讲讲甘蔗的4种管理种植方法,希望能对大家能有所帮助。一、甘蔗种植的密度:对于甘蔗种植来说挖沟深浅很重要,基本上大家在挖甘蔗种植的沟的时候在24cm左右,甘蔗沟的宽度在22cm左右即可,甘蔗沟心距在120cm左右即可,可以有效的促进甘蔗的生长发育。
二、甘蔗的种植适宜时间:对于甘蔗的种植无论是南方还是偏北方地区,适宜的温度更利于甘蔗的生长,基本上要在22度左右的环境下生长较好,我当时在种植甘蔗的时候是春季的三月份,较为适宜的甘蔗种植实在春季的三月至夏季的五月较佳。三、甘蔗的选种工作:首先甘蔗的选种除了选择嫩茎做甘蔗种外,尽量选择较为抗病害、适应性强的甘蔗品种最佳,尽管是优质的品种尽量不要避免不轮作,可以适当的下年选择其他的甘蔗品种最佳,也是较为易于甘蔗的高产。
四、甘蔗的培土方法:甘蔗培土基本上分三个步骤,首先在幼苗期进行培土工作,大致培土4cm左右即可,然后在长势期的时候进行适当的培土,基本上在甘蔗长势期培土8cm左右最佳,最后可以在甘蔗伸长期进行适当培土作业,培土深度在15cm左右即可,可以有效的促进甘蔗的长势和高产。最后,对于甘蔗的种植来说进行正确的管理方法很有必要,希望能对大家能有所帮助,了解更多三农种植科学管理方法,敬请关注农事百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