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池养鱼,如何防止鱼池水质恶化?有什么措施?

利用鱼池养鱼,与大面积的水库、池塘有很大的区别,一般建造的鱼池面积都比较小,当气候发生变化时,鱼池的环境也会发生变化,再加上是静态的死水,水质很容易发生恶化。养殖户利用鱼池来养鱼,要想获得高产,做好水质管理,避免恶化是首要的任务。

鱼池水质恶化的原因
  • 现在搞水产的养殖户,都由之前的粗养模式改为精养模式,为了就是获得更高的利润回报,投放鱼苗密度越来越大,这样的结果就是养殖面积不增加的情况下,需要投放更多的饵料来满足鱼的生长需求。由于经常性的投放饵料,鱼的活动空间受限,饵料并不能全部都被消耗,没有食用完的饵料就会变成残饵,当与水中的粪便和死亡的藻类沉积在水底后,形成有机物,消耗水中的溶氧会分解成氨、氮气体。还有一些没有分解完成的有机物,就会随着水流重新返回到鱼池,漂浮在水中,导致水色变深浑浊,透明度也会降低。
  • 鱼池的浮游植物覆盖率没有达到标准的面积,溶氧产生不足,造成了恶性循环的局面。水草越少,溶氧量也会降低,随之而来的就是鱼类缺氧,水质也会恶化。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没有改善,鱼池甚至还会爆发青苔。光合作用的功能被阻碍,水体里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水质恶化以后,大量细菌滋生。
  • 有的养殖户为了控制疾病的发生,在选用药物时,为了快速看到效果,使用了毒性较大的化学药品。这些药品的毒副作用不仅会伤害到鱼类,而且对鱼池里的微生物有很大的影响,整个鱼池的食物链被破坏,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鱼池里的水藻会加速老化,出现倒藻,也加重了水质恶化的程度。
预防水质恶化的方法
  • 当鱼池养殖了一季之后,如果多年没有进行清塘,在下次养殖之前,就要给鱼池进行清塘消毒。清塘前要将鱼池的水放干,如果淤泥过厚,还要进行清淤。鱼池暴晒一个星期再用药物清塘,选择有效,安全的药物是基本的要求。大多数的养殖户会选择生石灰来清塘,费用低效果好,而且使用也比较方便。清塘以后要进行解毒,再投放鱼苗养殖。
  • 在投放鱼苗前,要种植一定面积的水草,水草可以选择伊乐藻、苦草、水花生、水葫芦等。这些水草不仅可以成为鱼的天然饵料,而且还会吸收水里的二氧化碳,产生光合作用,增加水里的溶氧,给鱼池里的生物提供充足的氧气,达到改善鱼池水体环境的作用。
  • 有经验的养殖户并不会通过增加投放密度来实现高产,在放鱼苗前,都是通以前的养殖经验来评估养殖密度。最好的结果就是通过混养的方式,不同鱼种活动的区域也不同,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鱼池的养殖面积。比如养殖鲫鱼时混养鳙鱼,当鲫鱼吃不完的饵料,可以被鳙鱼消耗。鲫鱼排泄的粪便,鳙鱼也可以食用。这种混养方式不仅节约了饲料,而且还实现了废物再利用,减少了水质恶化的机率。
水质恶化以后的改善措施
  • 当鱼池的水质恶化以后,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换水,换水可以在一周之内完成,但每天要保证有新水进入鱼池,换水的时候要做好过滤措施,以防有杂质和病原微生物进入到鱼池。换水完成以后,要适当进行肥水,避免换水以后水质过瘦,影响鱼池水草的生长。
  • 水质恶化以后,水里面的溶氧含量也会相对降低,此时就要用到增氧颗料,紧急补充水里面的溶氧。还要开启增氧设备,持续输出氧气,避免养殖的鱼类出现浮头,导致泛塘的风险。当水里的溶氧稳定以后,再采取其它的措施,彻底改善水质。
  • 当水质恶化不是很严重时,采取微生物制剂和肥水相结合的方法,可以起到调整水质的作用。像光合细菌和EM菌都是养殖户经常用来调水的产品,它可以分解水中的有机物,吸收水体中的氨氮、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利用水中的有机物质与其发生反应,可以抑制有害蓝藻的生长,起到净水的作用。
总结:

鱼池养鱼,如果水质没有管控好,到了养殖过程中就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对于养殖户来说得不偿失。集约化养殖模式下,也给水体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合理的规划养殖密度,利用科学的投喂方法,做好水质的监测,发现问题尽早改善,才是获是高产最佳的途径。

鱼池养鱼,如何防止鱼池水质恶化?有什么措施?

大家好,我是阿四,今天我来回答关于鱼池养鱼,如何防止水质恶化的问题。鱼池养鱼常常发现鱼池的水浑浊,应该如何处理呢?

为了避免鱼池的水质恶化,首先在不投放鱼苗之前,对鱼池的淤泥进行清理,淤泥应保持16-20厘米左右,防止每年增厚对水质的恶化,淤泥虽说能供肥保肥,能缓冲水质对鱼有利,但也不能过厚。

给鱼池消毒要用漂白粉,漂白粉不会对鱼池的藻类破坏,不会影响池水消瘦。另外投放词料春天喂一次须二至三天,初夏季节加大,可以每天投放,在固定点投放,免的浪费污染水质,保持水质三十厘米左右的透明,透明度小减少施肥,反则透明大可适加肥料培肥。

鱼池的水质每半月要检测一次,如水质每立方超过七十克铵离子,应换掉池水的一半,最好换浮游植物水,却保水中溶氧量充足。另外,定期检查水氨态氮及亚硝酸氮的浓度,可用适当的食盐抛洒调节。至于正常。

好了,今天关于鱼池养鱼,防止水质恶化的方法就讲到这里,希望能对您有帮助。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可私信阿四,我给你们解答。

鱼池养鱼,如何防止鱼池水质恶化?有什么措施?

如果你在村口的池塘中养鱼,水质污染是避免不了的,村庄的人在水塘中用洗衣粉洗衣,还有许多生活用水也向池塘中排放,如果池塘中杂草丛生会腐烂发臭,这些都会影响到鱼类生长。2015年3月我地有个名叫袁大发的农民,在村口五亩面积的池塘中放养了五千尾青鲲、鲶鱼、鲫鱼等鱼苗,指望春节边能捕捞两万斤鱼。这年腊月二十四他请来了捕鱼人,四个人划着鱼盆,在池塘中撒了半天网,一条鱼也没有,这年他养鱼亏了五千元。这口水塘是刚清淤过的,里面没有杂草,可是一百多户人家在这水塘中洗衣,打农药在水塘中用水,村庄的污水也排入水塘中。这口水塘清淤后水清见底,村庄洗衣的人多了,因受洗衣粉污染,还有村庄的污水排放,池塘的水变绿了,散发着一种臭味,在这样的池塘中养鱼,鱼就会中毒死亡。如何防治池塘中水质恶化?如果在村边池塘中养鱼,特别是酷暑的夏季,鱼类活动频繁,池塘每年要更换一到两次水,引进清水排出污水,才能确保鱼类安全生长。如果池塘中有杂草腐烂发臭也要及时清除,清除后每亩用石灰粉500斤左右,撒入水中对水质进行消毒,这样的池塘养鱼才安全。文中的主人翁袁大发近几年,还承包村口这五亩池塘养鱼,他每年夏季都给池塘换水,换水后撒入石灰净化了水质,池塘的水质得到了改善,再也没有发现有死鱼的现象,五亩水塘每年捕鱼都在五千斤左右,收入超两万元。"池塘养鱼水常换,池塘污水要排放。经常撒入石灰粉,消毒净化鱼才长"。入驻三农领域、传播实用的种植养殖技术,反映农民呼声,欢迎大家留言关注。

鱼池养鱼,如何防止鱼池水质恶化?有什么措施?

大家好 我是乡村小武哥 。

一 鱼池养鱼最离不开的就是过滤系统,过滤棉会把鱼的粪便和一些没有吃掉的鱼食过滤掉!

二 其次还要在鱼池放一些水草,鱼儿的代谢和饲料的分解容易产生大量的安和亚硝酸通过作用形成硝酸盐,硝酸盐不被分解并且囤积在水中而引起水质变坏,破坏整个鱼池的环境,而水草有吸收硝酸盐的功能,减少水中硝酸盐的囤积,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三 水草的生长过程中可以释放出有效的抗菌素,杀死税制中的病菌和病原,降低水中有害微生物的含量,使鱼儿免受细菌的侵害,促使鱼儿健康的生长。

四 养鱼的同时,里面也养一些"清道夫",是一种鱼,虽然不太好看,但是

它并不吃鱼饲料,清道夫的嘴像吸尘器一样,把鱼粪,吸到了肚子里!

这样可以有效的预防水质恶化!

个人意见 谢谢大家!

鱼池养鱼,如何防止鱼池水质恶化?有什么措施?

水体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它们在其中繁衍生活,栖息生存。但随着人类的快速发展,各种生态的问题日趋严重,水环境也同样难逃厄运,这给鱼类的鱼存带来了严重的危机。

鱼池水质恶化的危害

我们养鱼的鱼池,由于水体较小,自然调节的能力差,而且同外界水体的交换,也较为困难。因此我们在养鱼生产中,如不做好防范,那么就更容易造成,鱼池的水质发生恶化。鱼池水体恶化后,我们养殖的鱼类就很难生存,轻者造成它们长期缺氧浮头,影响它们的生长,重者造成鱼池泛塘等恶果。

鱼池水体水质恶化后,有些鱼能顽强的生存下来,但水质恶化后,水体中将会产生大量的毒素,鱼长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就会涉入大量这样的毒素,于是这些毒素就会在鱼的体内逐渐堆积。如果我们食用了这种鱼,就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因此水质恶化,不但阻碍养殖业的发展,还有可能危害到我们自身的健康。

造成鱼池水质恶化的原因

造成鱼池水质恶化的原因很多,我把它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的原因,即①污染造成的水恶化。②鱼池中有机质腐败分解。③水体水质老化。

①污染造成的水质恶化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水平的推进,以及人类活动范围的加大。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由于我们的保护意识还不强,于是这些污染,大量的被直接排入各类水源。而我们的鱼池如果不心,注入了这种水源里的水,鱼池肯定就会受到污染,这种水不但含有各种有害物,而且具有严重的毒性,不适鱼类生存。

②鱼池中有机质分解腐败

有机质在池塘分解后,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使水体水质恶化,而且这些有机物在分解的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甲烷类气体,这些气体产生后,就会使水体中的溶氧减少,不利于鱼类的生存。池塘中有机质分解腐败,是导致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池塘中的有机质,主要来源于鱼类的类便,水生动物的尸体,饲料残渣,池塘的淤泥等。

③水体水质老化

鱼塘内的水体,我们一般要求其保持“肥,活,嫩,爽”的状态。事实上,这个状态水体是“富氧化”的,这时水体有大量的各种水生动物,以及各种浮游生物。这些生物很多都是鱼类优质的天然饵料。但随着时间推移,能被鱼类采食的生物越来越少,只留下一些鱼类难以利用的“蓝藻门”藻类。蓝藻不但鱼类不能很好的利用,而且自身也含有毒素。当它们大量繁殖时,还会聚积于水面,形成“水华”,池塘形成水华后,会阻断水体与空气的氧气交换,使水体溶氧降低,影响鱼类的生长。而且这些藻类很容易在气温,气压改变时发生死亡,而这些藻类尸体的腐败更会使水体恶化,不利于鱼类生存。

针对水体恶化的解决方法

水体水质发生恶化后,首先应消除可能造成水质恶化的原因,如切断流入鱼池的受污染的水源,清除鱼池内的残渣剩饵等。以防止水体继续恶化。

接下来,应对鱼池的水体进行更换,更换池水时,尽量将原池的水排完,然后再注入新鲜无污染的水源。对于水源条件不好的鱼池,则可采用将鱼池的抽出,然后使其流入田间地头。让田间地头里的作物,泥土等,对水里的有害物质进行清除过滤,然后再将水流回鱼池。这样能有效的消除或缓解水质恶化对鱼类的影响。

另外针对水质老化,出现了“水华”的鱼池,其原因是蓝藻大量繁殖引起的,那么我们就应针对性的对藻类进行清除,如使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对水体藻类进行清除。清除后再追施有机肥,重新培育水质。

当鱼池水质发生恶化后,虽然采取这些措施可能有一定的效果,但可能往往是治标不治本,几天后又会出现相同的状况,因此防止鱼池水质恶化,应做好其预防工作。

如何预防鱼池水质恶化

①防止鱼池受污染

首先要防止受污染的水源进入鱼池。污染的水源进入鱼池后,必然会造成鱼池受污染,从而导致水体恶化。防止鱼池受污染,不但要防污染的水源进入鱼池,还要防我们人为因素,对鱼池造成的污染,如向鱼池排放生活污水,在鱼池内饲养畜禽等。

②做好清淤工作

在养鱼的生产中,鱼类会产生大量的粪便,而且我们在饲养过程中,还会在池塘中残留残渣剩饵,水生动物尸体等。这些就是池塘淤泥构成的主要物质,它们在水中易腐败,不但产生有害物质,还释放出大量的甲烷气体。因此在冬季清塘时,应将淤泥彻底的清除。值得注意的是,清淤不是清除池塘所有的泥土。从养殖的角度上讲,在鱼池残留一些泥土,对养殖是有正面作用的,当然这里讲的泥土不是指淤泥。

③适当加大滤食性鱼类的比例

水质恶化很多是由于水体富养化,浮游生物太多造成的,那么适当的加大滤食性食鱼类的投放量,能有效解决浮游生物太多,而引起的水质恶化。如当加大鲢鱼,鳙鱼等的放养量。

④科学的饲养与管理

在池塘养鱼的过程中,要每天坚持巡塘,巡塘的目的,第一,要及时清除池塘中的,残渣剩饵,死鱼等防止其腐败污染水质。第二,要看水质的情况,及时调节水质,使鱼池水质使终保持“肥,活,嫩,爽”。第三,要看鱼的采食情况,以及天气情况,以便加减饵料,避免池塘出现大量剩饵。第四,合理使用辅助增氧设备,即在鱼池缺氧时,以及天气状况不好时,要及时打开增氧设备,这样既可以为鱼增氧,也能为其它水生物增氧,防止它们缺氧死亡,而引起水质恶化。

⑤实施生态化养殖

生态化养,主要是指在鱼塘开展种养结的模式,即在鱼池中种一些水生植物。目的是以种植水生植物,来消耗水中的有机物质,使水体保持良好状态。如在池塘中套种空心菜,水葫芦等。值得注意的是,在鱼池中种植水生植物,其面积应控制在水体面积的1/3左右。

总结,鱼池水质恶化,对养鱼危害极大。造成鱼池水质恶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污染进入鱼池,水体老化以及水体中的有机物质分解腐败等造成的。因此防止水质恶化,就要管住,并治理这些原因,当然我们合理的投放,科学的饲喂与管理,以及生态化的养殖,也能对鱼池水体恶化,有相当大的防治作用。

鱼池养鱼,如何防止鱼池水质恶化?有什么措施?

在农村,养鱼是很好的贴补家用的营生方式。特别是对于水源丰富的地区,养殖鱼更是一大产业,形成大规模的支柱产业。

在我国,水产养殖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各大支流水系,以及广大南方地区,因为这些地区全面的雨量充沛,河网密布,有利于养殖鱼业的开展。加上温度合适也适宜鱼类生长,所以在南方搞养鱼很普遍。其中长江水系、洞庭湖水系、鄱阳湖水系、湘江水系、赣江水系、珠江水系都是鱼业养殖规模很大的地区。

农民在养殖鱼期间最怕的就是鱼泛池,如果碰到鱼泛池可能鱼池里的鱼全军覆没,农民将损失惨重,鱼泛池最大的原因就是鱼池里面的水质因为温度升高,突然恶化,水质恶化之后水池里面的水富氧化严重,致使水池中的有机物突然增加,水池里面的溶解氧含量下降,致使鱼大面积的死亡。

怎么样防止鱼池的水质变坏恶化呢?有什么措施呢?

1、要未雨绸缪,提早做准备。在炎热天气来临之前,要主动减少鱼池中鱼的数量,从而降低鱼的养殖密度。可以提前抬网起鱼,是转移到别的鱼池养殖或者放在活水的捆箱中暂养都可以。或者如果鱼比较大了,达到了售卖的重量,就可以先售卖掉。

2、要常开鱼池中的增氧机,根据鱼池面积大小,添置一台或者多台增加机,以达到鱼池中的溶氧量。增氧机是养殖鱼的必不可少的设备,是可以有效减少鱼泛池频率,是渔民的好帮手。

3、要及时换水。人们在开挖鱼池的时候,旁边会有一条水渠,水渠里面是必须有活水流动的。这里面的活水也是鱼池在水质变坏的时候交换水源。是保证鱼健康安全过度的重要水源。所以水池边常备潜水泵,为的就是及时换水补充水。如果碰到水质恶化了,要在一两天之内,吧鱼池的水换个遍,才能改善鱼池的水质。

4、在水质出现浑浊苗头时,要减少鱼饵料的投放,要及时清理没有吃完的饵料。如草鱼吃剩的草料,草料过剩,烂在水中使水质进一步恶化。所以在水质有恶化苗头时,减少鱼饵料的投放,避免鱼类吃不完,沉入水底,腐烂,滋生大量有机物。

总结:养殖鱼类也不简单。做好日常巡池管理很重要,有专业的水质检测设备就更好,主要检测水中总氨与氮含量,还有水中的含氧量。每天要早、中、晚巡池,要及时观察鱼池有无浮头现象,鱼吃食情况,天气突然变化时更要引起重视,防止水质恶化。

关注农民,一起学三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