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养殖户在过冬前要注意哪些问题,以确保安全过冬和开春后恢复生长和育种?

在北方来说,冬天其实早已到,不过南方这几天也忽然降温,这才让人感觉真正的冬天真要来了。言归正传,小龙虾在过冬前应注意水质和水位以及饲料投喂,水草培育,日常管理等主要工作。具体的下面详谈。

水质和水位管理

特别注意冬季池水的温度和池水的高度。池水温度太低,很多的适合小龙虾吃的细菌会出现死亡现象,不仅影响食量方面,还会让水变成死水。一连串反应间接影响小龙虾的成长了,所以说水的质量是非常关键的。普遍的养殖方式是把水位保持在1.5米以上,当然还要根据养殖池的密度来恒量。如果水位太浅,要进行适当的补水。在北方地区,由于气温很低水面会结冰,这时水位高度的保持很重要,水位太浅会造成小龙虾被冻死或冻伤的现象,为了保持水中的含氧量和水质不浑浊,适当的注入新水能起到调和的作用。

饲料投喂的时机把握

小龙虾的特点在冬天食量虽然会变少,但是培育水质的肥养成分。在过冬之前培育好水质肥养成分,能有利于水中生物类食物的生长就合适了,后续可以供虾食用。小龙虾会以池水中产生一些微生物或漂浮的生物为食物,因为其量不能保持稳定,因此要根据当时的情况适当的投一些饲料未偿不可,小龙虾吃饱了体能才能增强,免疫力继而会提高。

水草培育能辅助小龙虾成长

水草在夏季的作用是为了能够帮助小龙虾避免太阳光直接照射以及对池水有降温的效果。但是在冬天的作用就不一样,水草能保持水有活力和净化水的效果。不能让水草生长太旺盛,否则会造成水质变得又浓又绿,水质生态不平衡,小龙虾容易出现疾病。

日常打理工作

跟夏季一样,也要经常对池塘进行巡塘工作。一天三次不等,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对水体和周边环境的消毒工作不能停。具体时间半个月一次左右。另外放养的密度不能太高,选择体质好和规格均匀的虾苗同时放入,这样就不会发生熟欺生的现象要一次性的充足放入,以免分批放入造成相互残杀的现象。多注意其平时活动是否正常。

在进入冬季之后,由于天气降温变冷,水温也随之降低,小龙虾的活动量会减少。保持适当水位能起到保持水温的作用,这样不会会引起营养不良。另外保持水的质量也是很重要,适当的人工补食这些措施都能确保其安全过冬和开春后恢复生长和育种。

小龙虾养殖户在过冬前要注意哪些问题,以确保安全过冬和开春后恢复生长和育种?

小龙虾养殖户在过冬前要注意哪些问题,以确保安全过冬和开春后恢复生长和育种?关于这个问题,我来和大家说下当前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投喂问题,现在的天气白天气温还是比较高的,不论是大虾还是小虾,都有部分会出来觅食的,为了保让大小虾有充足的体力越冬,建议大家可以开始以荤类的饵料投喂为主。小龙虾只有蛋白质储备的多,才能有更好的体质和严寒对抗,所以荤类饵料的投喂现在很关键。

二、加深水位的问题,现在白天气温虽然还能上二十来度,但是夜晚的时候往往会降到几度(特别是打霜的时候)。这个时间如果不对虾塘进行加深水位处理,很有可能会导致小虾出现冻死、冻份的情况。我们现在这个时间,深水区的水位应该保持在1米5以上,由于现在白天夜晚温差较大,浅水区的水位保持在30厘米以上就可以了。这里需要注意一个问题的就是,深水区和浅水区都要有,晚上小龙虾进深水区躲避严寒,白天在浅水区捕食晒太阳。

三、保温问题,上面已经说过了加深水位的问题,但是如果是稻虾田的话,其水位好多最多只能加深到1~1.2米左右,如果来一场严重降温的话,对虾苗是非常不利的。小龙虾虾苗,2~3钱的就基本具备打洞能力了,但是洞打的不深,不能有效抵御严寒,所以我们就要人为的给虾苗保温。给虾苗保比较常见的方法,一个是稻虾田中投一些干稻草下去,其在分解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虾苗躲在里面越冬比较安全。另外一个就是在堤埂上铺一层干稻草,防止打洞较浅的虾苗被冻死、冻伤。

好了,我主要就介绍上面三点供大家参考,因为现在已经到了冬天,明年开春后虾苗长的好不好,虾苗多不多,都和现在的越冬管理有没有做到位有关。

小龙虾养殖户在过冬前要注意哪些问题,以确保安全过冬和开春后恢复生长和育种?

1.肥水培藻

小龙虾喜阴怕光,水体过于透明光照过强,小龙虾会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降低透明度也就是肥水培藻工作得提前做,小龙虾怕热也怕冻,冬季温度过低时小龙虾容易冻伤,尤其是幼虾。较肥的水体有一定的保温效果,肥水培藻同时培养出适口、丰富、营养完全的开口饵料。目前,在苗种培育过程中较为常用的几种开口饵料为过期奶粉、豆浆、轮虫、藻类和水产微生态制剂。通过培养有益藻类,占据优势种群,来抑制青苔滋生,同时降低了来年肥水难度。

2.种草保温

种植水生植物池塘或者环沟中移栽伊乐藻、常绿苦草、菹草等水生植物,覆盖率达40%以上,布局要均匀。水草可吸收池中过量的肥分,通过光合作用,防止池水缺氧,同时水草多可滋生水生昆虫,补充小龙虾动物蛋白。

3.深水保温

水深要达到1-1.5米左右,若水位过浅,应适时补充水量但不能频繁进排水避免刺激小龙虾出洞,以防龙虾冻伤冻死。

4.适时投饵

越冬前多喂些动物饲料,增强体质,提高冬季成活率。进洞后龙虾基本不觅食,但天气晴好时,小龙虾会离开洞穴,少量觅食。这期间可投喂小杂鱼虾,螺蚌肉,动物内脏等动物性饵料,补充体内营养提高成活率。

5.提前解毒

池塘稻田经一个周期的养殖种植后,蓄积了大量毒素,小龙虾长时间在洞里易慢性中毒,导致出洞后体色发暗、发黑、肝胰脏坏死、厌食,甚至出现零星死亡现象,因此在越冬打洞前,一定要使用解毒产品解毒,老塘口淤泥较深的,可配合除臭氧化改底产品改底。

小龙虾养殖户在过冬前要注意哪些问题,以确保安全过冬和开春后恢复生长和育种?

一般情况下一只龙虾的抱卵量在300-500粒左右,孵化时间需40-70天,时间的长短主要与水温有关,所以我们在十月份开始就能陆续发现有小虾苗的出现,(如果塘里面放过种虾,此时还没有发现小虾苗,那很有可能是水位过浅,需要漫过洞穴小龙虾才会出洞,水位也不能太深,太深水温一时上不来也会影响小龙虾的孵化),刚孵化出的虾苗会在母体保护下发育生长,活动范围较小,对环境的适应力较弱,容易死亡。所以要及时采取科学的方法去提高存活率。

 

小龙虾养殖户在过冬前要注意哪些问题,以确保安全过冬和开春后恢复生长和育种?

1、水体解毒。新开的稻田养虾池塘,以前种水稻时使用的农药会逐渐积累在泥土里面,开发成虾塘后,大量的药物会释放到水体中,导致放苗后出现趴边、上岸等现象,有的甚至直接出现大量死亡。小龙虾属于甲壳类,要经历蜕掉老壳、吸水膨胀、硬壳这一过程,如果水体中存在毒素量过大,在蜕壳过程中,被吸收到身体中,就会出现蜕壳不遂、顶壳、软壳等现象。所以要不定期使用“碧水安(加强型)”解毒(水深1米以下时,用量3亩/瓶)。

另外,大量水源中含有生活污水、化工水等,这些水都需要进行解毒后才能使用。加水后要使用“碧水安(加强型)”进行解毒,5-7天后观察小龙虾苗及成虾数量。

2、保证食物充足。成虾建议每2-3天沿边投喂一次颗粒饲料,投喂量根据摄食情况进行调整。虾苗以培养天然饵料与投喂人工饵料的方式同时进行管理;使用“肥水肽Ⅲ”与“利苗多”培养天然饵料,同时虾苗可直接摄食“利苗多”。

3、保持适当的水深与肥度。保持适当的水深,可使水温昼夜温差变小,藻类的更新代谢变慢,pH值变化减小,从根本上提高水体的稳定性,降低成虾及虾苗的应激反应。

很多客户认为冬季肥水效果差,都不愿意肥水。然而虾苗需要摄食藻类及浮游动物,池塘长期水瘦,虾苗缺乏天然饵料,体质变弱,很容易就死亡消失。水体保持适当的肥度,可以提高水体中的溶氧,同时抑制青苔的生长,所以冬季保持水深与肥度非常关键。根据近几年养殖情况,我们建议将水位控制在60-80cm,定期使用“肥水肽Ⅲ”与“利苗多”肥水及培养天然饵料。

4、合理利用稻草。稻田养虾池塘一定要注意稻草的利用,稻草腐烂的腐殖质也是虾苗及成虾的优质饵料,这是节约成本的有效方式之一。冬季及早春温度低,建议使用富含低温菌种的芽孢杆菌(“三环活力源-肥水型”)促进稻草及秸秆的分解,同时促进肥水,抑制青苔的生长。

小龙虾养殖户在过冬前要注意哪些问题,以确保安全过冬和开春后恢复生长和育种?

寒冷冬天,池塘小龙虾开始着它们的洞穴越冬生活,等到来年气温暖和时出洞觅食活动,但部分种虾和虾苗也会出洞活动,虽然在这段时间内小龙虾生长较为缓慢但加强小龙虾越冬管理还是重要。因为小龙虾生命力很弱,但是小龙虾能否顺利越冬直接关系着来年的养殖效益,同时做好越冬管理措施,对明年开春提前上市抢占市场价格优势增加经济效益。

最合适的水温18度以上30度以下,低于5度时会冻伤冻死,要加强越冬护暖工作,避免小龙虾冻死情况。

每亩放养150--250千克,规格每千克20只,选择体质健壮均匀附肢完整,一次放足,不能分批放,就怕互相残杀。

放养前注水放肥,培育浮游生物。池塘堆积微生物,如稻草,积杆等,使这些发酵也能产生热量使水温提高保持小龙虾生长。池塘里移栽水葫芦,水花生马莱眼子菜覆盖40%以上,通过光合作用防止池塘缺氧,水草多可滋生水生昆虫补充小龙虾蛋白。

投饵选蛋白脂肪含量高的饵料,植物性的饵料:豆柏,菜籽饼等。

越冬期间每15天每亩生石灰20千克泼洒消毒预防疾病,主要是水霉病,可每立方米水体用小苏打和食盐各300克溶水泼洒,如小龙虾进行捕捞等操作时要避免小龙虾受伤。养殖有风险预先学技术,技术已成熟才能蹬巅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