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何不和日本搞氢能汽车,却选择和中国一样搞电动汽车?
就说两件事!
1.氢气爆炸密度。氢气在空气中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按理论计算,氢气爆炸极限是4.0%~75.6%(体积浓度),意思是如果氢气在空气中的体积浓度在4.0%~75.6%之间时,遇火源就会爆炸。
2.氢气爆炸范围大约是76倍。一个氢气可以辐射周围76倍左右的距离。这个距离基本上死定了。
上图是中国某地改装氢气气罐爆炸。周围50米一片废墟。在封闭空间,威力更大。
根据以上两个数据,如果某地下小区大部分,甚至小部分是氢气车。如果泄露是万分之一,爆炸是百分之一。那么中国每年至少100个车库会发生泄露,无色无味,燃烧都看不见。其中一个车库会发生爆炸。而其威力足以摧毁整个车库,甚至大楼!
美国为何不和日本搞氢能汽车,却选择和中国一样搞电动汽车?
煤气罐的压力一般在5到12个大气压,氢气罐的压力要达到700到1500个大气压,1公斤氢气的爆炸当量相当于10到30公斤TNT,现在你还觉得氢能汽车可行吗?
美国为何不和日本搞氢能汽车,却选择和中国一样搞电动汽车?
三元锂电池有“枝晶”问题,易燃易爆,需替代迭代进行化解和完善。
氢能源有“氢脆”问题,属世界科技难题,尚未突破。氢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潜在着巨大危险,尤其是输氢站和受氢乘用车,很难规避风险。解决氢脆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难度巨大,用时漫长,因此,中美业界共同选择了电化学电池储能这条近路。而对氢能源开发利用的创新研发活动,中美业界并没有停滞怠慢,都在加大力度潜心公关,寻求突破,并非世界上只有日本独家在研究氢能源。
美国为何不和日本搞氢能汽车,却选择和中国一样搞电动汽车?
日本氢能源动力技术已经搞了十几年了,专利壁垒一大堆,而且日本还特别小心眼,垒着高高的专利墙,其他人根本没什么机会进入,这种情况下,氢能源汽车只能靠日本自己关起门来自己搞了。美国在氢能源车方面的技术也没有日本雄厚,要搞氢能源车,不是为什么不和日本搞,是日本自己想吃独食,不开放专利。这种情况下,谁进场跟日本竞争氢气车那基本上就是和找死差不多区别。 关键是氢能源车日本也没整明白,很多地方都没做好,导致自己家都推广不开。电车就不一样了,电驱动的车,在1834年就已经诞生,已经断断续续搞了两百多年了,该趟的坑,也趟得差不多了。
氢能源车不一样,1998年才出现氢能源车,还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赛道,在汽车动力变革的时期,押注稳妥的电能方案,比氢能要靠谱。当然,美国也不是完全放弃氢能车,现在也有资本在布局氢能源车,只不过没有像特斯拉一样成熟商用而已。
美国为何不和日本搞氢能汽车,却选择和中国一样搞电动汽车?
简单说吧,氢能源不解决催化剂问题,扯氢能源就是耍流氓。
日本搞氢能源,原因很简单。
当年自来水笔刚出来的时候,笔尖是用白金制造,也就是鉑。日本人为了在自来水笔上搞事情,在世界上大肆收购鉑,并因此囤积了大量的鉑。
后来因为鉑太稀少及昂贵,笔尖材料改成铱合金了。鉑没人用了,这不囤积大批的鉑就砸在手里了吗。
后来在研究氢燃料电池的时候发现,只有鉑是最好的催化剂,刚好日本又囤积了大量的鉑,因此,在开展氢燃料电池的事情上,全世界只有日本在积极推进,就是因为他们有库存的鉑。
氢燃料电池一直推广不开的关键因素还是催化剂问题,因为地球上鉑的存量很少,根本就不够汽车用,因此说,如果不解决催化剂问题,忽悠氢燃料电池就是耍流氓。
美国为何不和日本搞氢能汽车,却选择和中国一样搞电动汽车?
氢能实用技术一直突破不了,而电能技术越来越实用化,资本投资要的是利润,不是情怀,所以选择能赚钱的电能就是最佳选择!
当然,中美也都没放弃对氢能的研究,毕竞氢能也有巨大的优点。一旦能降低成本安全了,能带来利益,中美立刻就会用氢能。
别信什么日本掌握氢能技术而中美另选道路,小日本只是开了个氢能研究的头,研究了个皮毛,离实用差十万八千里,
真正的科技没小日本什么事,小日本那脑壳干干工匠还可以,研究划时代科技,脑袋不够用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