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星堆没有被盗?

1.三星堆属于外部文明。因为没有记载,所以也根本没有人知道。

三星堆目前别看出土了那么多东西,其实没有科考价值。考古的!本质是正本溯源。而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没有任何文字,也没有任何图画。所以根本无法进行考古。这让很多学者认为,三星堆只能算低级文明。因为文明的本质就是“字”的出现。

2.三星堆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这玩意不是墓穴。

要知道中国以前找的,盗的基本上都是墓穴。而中国根据墓穴有一定造墓要求。而盗墓贼其实就是根据这些造墓的要求,实施了盗墓。

而三星堆第一批次出土时,大家都发现了两个问题。

首先是和中原文化区别较大的审美!考虑到这些作品含有的震慑意味,不是不可以接受。

第二个就是这些青铜器全部有人为损坏的痕迹。而且是把损坏的青铜器随意丢弃到坑里。

考古学家猜测两个可能:一个是当地文明被征服,而征服者破坏了这些青铜器,并且抛弃。甚至可能摧毁了这个文明的全部文字。另一个是当地祭祀时,最后就是把青铜器破坏,并扔进祭祀大坑。但这需要数量庞大的青铜器备份。

如果是前者,今天打开六个大坑以后,青铜器将会是无规则叠加。这就是目前考古的方向之一。如何是后者,每个祭祀大坑应该是同一时代产物,或者按照年代分层。

但不管怎样都不会是墓穴。所以盗墓贼根本无法按照墓穴规范去盗墓。

三星堆,很有趣的东西。

为什么三星堆没有被盗?

因为断层没有人知道,毕竟三千年前就消失了,而最早的盗墓有记载的是周代的时候,也就是说三星堆在消失后才有盗墓的行当,那个时候已经在于奴隶社会晚期,准备进入了新时代,在夏代和殷商时期其实属于奴隶社会,货币其实都是以物换物,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货币概念。

一个时代的整体消失,而且非常的突然,导致后代都没有任何记载,没有记载就等于不知道存在过,不知道存在过怎么去盗挖,不知道就等于没有,而偷盗这种行为其实都是有目的性有目标的,并不是说随便乱挖,每一次偷盗都是对目标进行了解清楚踩点确认位置后制造机会。

最关键的就是知道目标在哪里,然后才会有接下来的步骤,而目标在哪里,这个需要去了解,知道这个目标存在过,才回去了解所在地,然后进行各种计划的实施,三星堆是你不知道它的存在过,所以就已经不存在后面的偷盗,偷盗的人都是知道目标所在地以及是否有机会偷挖。

所有的被盗挖的古代遗迹和坟头,其实都是被盗挖者完全了解很多信息,知道具体位置,知道有没有价值,被挖最多的其实是坟头,因为古代流行厚葬,里面的东西都是非常值钱的,所以也就有了后来的盗挖的事情出现,而古城遗址其实很少有被盗挖的,只有西北边陲地区的古城遗址被近代盗贼光顾过。

这些外国来的盗贼打着考察的名义,最终盗窃一空,而内地的一些消失的遗址,基本上很少有说被盗挖的,盗挖者并不傻,古墓的工程难度更低,目标更明显,值钱的东西更多,因为古城遗址其实最主要是消失之前有用值钱的东西都被拿走差不多了,留下来的其实并不是很多,对于盗贼来说那些东西价值没有古墓里面的实在。

三星堆遗址之所以能保存,其实就是得益于后来多年以后没有人知道它的存在,所以躲过了被盗的命运,如果说被别人知道了,那其实也很难说到今天还能留下什么,很明显就是三星堆遗址消失的太突然,让后世不久年代的人都不知道其存在过,很有可能消失于天灾,只有大自然的力量才能让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突然间无影无踪。

为什么三星堆没有被盗?

三星堆至今有三千至五千年的历史,在这几千年时间里能够保存得如此完好,其原因有很多,我归纳了以下几点:

  • 三星堆形成的原因特殊;
  • 古代建筑的地基不深;
  • 历史的巧合让这些文物没被暴露。
第一个原因:三星堆形成的原因特殊

从1929年三星堆遗址出现第一批文物至今已经有九十多年,国家考古人员对三星堆的首次发掘工作于1934年展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再次进行了深入发掘。多次的发掘工作虽然出土了大量的文物,但依然无法判断,三星堆到底属于什么发物的古代场所

如今我们看三星堆的新闻和纪录片,听到最多的一次字就是“猜”,猜测出土文物的这些坑是祭祀坑,猜测这些精美的文物是祭祀用品,猜测这些文物来自古蜀国……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主要原因是历史断层,三星堆遗址到目前为止没有出土任何有文字的文物,虽然青铜器、金器和象牙上雕刻了大量的精美图案,但就是看不到一个字,所以根本没办法对这些文物的来源作出判断。

除此之外,历史典籍上关于三星堆的记载几乎为零,有人把出土的文物与奇书《山海经》联系起来,认为这些东西在书中有记载。但是山海经的内容奇幻莫测,很多都没办法去证实,所以不能拿来作为参考史料。

三星堆的用途成谜,三星堆文化消失也一样成谜。如此巨量的珍贵物品堆积在一起,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从出土的象牙、金器和青铜器来看,这些东西放在现代是无价之宝,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如果放在古代,同样属于价值连城的宝贝,当初埋这些珍宝的时候,难道就没人知道?

我们以秦始皇的墓为例吧,史料上关于秦始皇陵的记载很多,比如《史记》不仅描述了陵墓的建造过程,还写到里面“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但是司马迁真的进里面去看了吗?显然不是,这些内容都是历史上的人们口口相传,只要有发生过这样的事,就会有人去说,虽然经过一代代人的转述后会变味,但能够让后人知道有这么一个事存在于这个历史时期。

但是关于三星堆的历史,不仅没有文字记载,连口口相传都没有!如果有人将这些埋藏宝物的事情流传下来,那么不需要盗墓人的“分金定穴”之术,大家也会知道有这么一段历史,有人曾在某地埋下大量宝藏。比如张献忠的沉船,没人知道他在哪个位置沉了,但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一个事。

因此,三星堆形成的原因特殊,当时参与埋宝物的人是遭遇不测,还是有其他原因导致大家都对此事闭口不提,这仍是一个未解之谜。但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让这些宝物可以在地底下安静地躺了几千年。

第二个原因:古代建筑的地基不深

我们看很多大型古墓的发现都是源于工地施工,比如广东的南越王墓,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要修建楼房,在挖地基的时候发现了这座大墓;又比如马王堆汉墓,也是在建造地下战备工事时,钻孔冒出呛人的气体,用火点燃后火焰呈蓝色状,这样马王堆一号墓才被发现。

三星堆从形成到现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三星堆所在的广汉市,从秦朝时期就取名为雒县,到西汉改为广汉郡,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自古有“蜀省之要衢,通京之孔道”的说法。

繁华的城市自然少不了大量的建筑,不管是民居也好,城墙也罢,或者是军事要塞,如果古代的建筑与现代一样需要深挖地基,那么三星堆的文物有可能早就被发现。

只是古代的建筑地基都不深,一般采用夯土的方式,在地下挖一道浅沟,再用石头绑在木桩上,几个人用绳子拉起木桩往沟里锤打,把沟道压实。

这样的建房方式就不会往地底下深挖,所以几千年时间过去了,就算在这块地方有人建房子也不会把地底下的宝物翻出来。

第三个原因:历史的巧合

现在发掘的是三星堆三号至八号坑,而三号坑的发现也颇具戏剧性。最早发掘了一、二号坑以后,为了向大家展示出土的精美文物,就在附近建了一个做展示和保护的平台,结果这个平台正好把三号坑给压在下面了。

后来考古工作者对这一区域再次进行探测时,恰好三号坑有一个小角没有被平台的水泥地压上,于是三号坑就这样被发现了。

三号坑的发现是巧合,但最早发现三星堆遗址的燕氏父子更是巧合。1929年四川广汉三星村一对燕姓父子在田间劳作的时候,挖到了一个大石环,然后就发现了大量的玉器。

如今三星堆的挖掘基本上要往下挖1.5至2米才能出土文物,为什么燕氏父子一个锄头就可以挖出玉器呢?这也是巧合,文物埋在地上会受地壳运动的影响,比如地震之类的很容易把一些文物给挤到上层,加上地面雨水的冲刷,有些文物就露出来了。

三星堆形成后的几千年时间里,肯定经历过不少地震,但宝物都没有暴露出来,一直到1929年才被挖出第一批玉器,这也算是一种巧合吧。

结语

三星堆遗址是到目前为止,在我国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所出土的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向我们展示了几千年前古蜀国那一段璀璨的历史,也向我们还原了那段历史时期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大量象牙的出土,这一现象在金沙遗址中同样出现了,给科学家和生物学家研究大象的来源与迁徙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如今三星堆还有大量的谜等待着我们去解开,考古工作者也对剩下的挖掘区域充满期待,特别是希望能够看到有文字的出现,另外根据金属探测仪检测,发现八号坑内的金属含量比其他坑都要高,因此这个坑的发掘同样充满期待。

大家觉得八号坑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呢?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为什么三星堆没有被盗?

都说中华上下五千年,一千年历史看北京,三千年历史看陕西,五千年历史看河南,五千年之前看甘肃,因为这几个地区基本代表着我国不同历史时间段的发展主线。但同样,这几个地区在不同时期也都经历过多次陵墓被盗,因为哪怕是对历史只有丁点了解的人,也知道这几个地区埋藏有丰富的陪葬品,毕竟历史上越是靠近“中枢”的地方,文明程度越高,王侯将相的陵墓也就越多,所以吸引了大批盗墓者。

反观蜀地三星堆遗址,所位于的四川广汉,非历史上中枢势力范围,且距今有3000年--5000年的历史,那个时候中原尚处于新石器末期,后期经历的朝代也只有夏朝、商朝,所以在中原历史文献记载中,并没有关于三星堆的记录。在三星堆文明最开始挖掘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中原遗迹是越挖越明白,而三星堆却是越挖越糊涂,这足以看出中原文化主体对三星堆是一点不了解,这种情况下,根本没有盗掘者惦记。

另外,当时的交通条件远非今天可以比拟,三星堆所位于的蜀地,属于相对封闭的环境,文化独成一体,即便与中原有所交流,但也仅限于浅尝辄止,可以说两者完全不是一个主体。在《山海经》当中,倒是有关于古蜀国的记载,但寥寥数字,只描述了古蜀国的大概位置,传说由来等,根本不像后期《史记》那般翔实,所以人们更多将《山海经》的记载当成是神话,而根本没有想过蜀地还有不亚于黄河流域的文明,更没想到过在四川广汉埋藏着琳琅满目的文物。

当然了,可能有人会说,我国自古就有风水学问,很多的风水大师、盗墓大师仅凭借地形,就能推断出某地是否埋藏有宝藏,但其实风水学真的没有这么玄乎。就算风水学真的可以依据蛛丝马迹去走位探穴,但三星堆遗迹可不是墓葬,而是祭祀场或者古城,否则也不会以“堆”命名,风水学那一套在这里不适用。再引申一点,风水学出自中原,探寻中原宝物可能有效,但前面说了三星堆与中原文化不一样,故而适用范围肯定也不一样。

最后,我们也要庆幸三星堆遗迹历经几千年没有被盗掘,否则今世留给我们的文化财富,就不会这么多姿多彩。

欢迎点击关注,留言一起探讨。

为什么三星堆没有被盗?

我有幸实地去三星堆博物馆参观了,确实非常震撼。至于为什么三星堆没有被盗,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三星堆不属于传统风水学中的墓葬,在古代无法用分金定穴之类的堪舆理论去确定准确的位置。

再加上蜀国在古代受中原文明的影响较小,摸金校尉之流的只关注中原地区的达官贵人的墓葬,对偏远地区无暇以顾。

至于近代以后为何没有被盗,可能是因为知道了是年代非常久远商朝文物,考古学的作用重大,但没有俗人眼中的金银财宝,摸金校尉们一声散了吧,从此就不再有盗墓者光顾。[呲牙]

因为三星堆的祭祀坑都是紧挨着的,封土也不厚,离地面挺浅,不是这几个原因,确实也想不出是何其他原因。

也幸亏没有被盗,才使世界人民有幸看到古中国的灿烂文明,真是叹为观止。

为什么三星堆没有被盗?

三星堆没有被盗过?纯属错觉。不能因为三星堆的出土物比较丰富就误以为三星堆保存完整。实际上,三星堆也被盗过,就发生在民国时。但是,由于当初的盗掘人后来也算是有些贡献,所以,很多人并不将其看作是“盗掘人”,而是把他看作是三星堆的最初发现者。

他叫燕道诚,在广汉真武村月亮湾,当地人多称呼他为“燕师爷”,是当地少有的读书人。

1929年春天,正是播种开渠的季节。燕道成父子正在平整清理自家门口的水沟,不料儿子燕青宝一锄头抛出了一块大石环,撬开石环后,露出了翠绿色的玉器。颇有学识的燕道成认出了这是高古玉器。

燕家父子不动声色将石环与玉器用土掩埋好,待到夜深人静时一家人便又重新开挖,这里果然有宝贝。燕家父子一共挖出了三四百件玉器。

燕道成便以并不高昂的价格卖出了其中的一部分,“广汉玉器”由此声名远播,许多人慕名前来。但是燕道成毕竟是读过书的,知道这样太过招摇了,所以,他并不打算继续售卖手里的玉器。然而,古董商们一次次的找上门,在古董商的利诱之下,燕道成又陆续售出了一批玉器。

终于,在1931年,引来了考古学家。最初是在广汉传教的英国神父董笃宜,从燕道诚手中得到了几件玉石器。华西协和大学的美籍历史学家戴谦和当时鉴定这些玉器为商周遗物。几年后,戴谦和把这些玉器放到他的好朋友葛维汉面前时,葛维汉惊愕不已。

1934年,葛维汉慕名来到了月亮湾,在燕家父子的指引下进行了试掘。这次试掘收货颇丰,出土玉器、石器、陶器六百多件,遗憾的是当时并未发现三星堆的1号、2号祭祀坑。

1936 年,葛维汉在《华西边疆研究学会会志》上发表了《汉州发掘最初报告》,这是第一篇有关广汉古蜀国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报告。在报告中,葛维汉提出了“广汉文化”的概念。

1963年,冯汉骥在月亮湾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考古发掘。

1975年,敖天照找到了被砖厂当成取土堆的三星堆。

1980年,砖厂取土导致三星堆严重破坏,抢救性考古发掘正式展开。

1986年,两大祭祀坑的发现与发掘,出土的器物震惊了海内外。这是什么文明?三星堆文明具有怎样的内涵?在这之后众说纷纭,争论从未休止。

  • (除去面具的三星堆人看起来其实挺正常的。)

回顾三星堆的发现与发掘史,三星堆的发现与发掘与被盗、施工不无关系。

我是阿斗,文物考古聊历史,欢迎点赞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