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国人对于影视水平的追求是比较一般还是比较苛刻,为什么?
你的问题问到了两个不同的媒体:电影电视。这个就只能分开回答。
一.电影。
答:公知文青的苛责,普通人的苛责各不相同。
中国电影在早期盗版打击下,国内电影公司分分破产。后来市场因为入世,放的比较开。所以中国的观众眼界非常高,追求也非常高。虽然对国产电影有一定的宽容,但是不好看,就是不好看。每年炮灰电影一大批。
所以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到了今天,杀出来的都是高手。加上中国电影更加符合中国胃口,所以我们基本上打败了美国电影。中国电影票房前十,中国九部,美国一部,中国九部也是五花八门。战争片两部:战狼2,红海行动。剧情片一部:我不是药神。动画片一部:哪咤。科幻片一部:流浪地球。政治电影一部:我和我的祖国。破案电影一部:唐人街探案2。喜剧一部:美人鱼。冒险电影一部:中国机长。
当然这没有算票房混乱的2021年。我认为2021年的电影票房都不是正规比较的,都是被大势影响的。
而美国电影票房的前100都是科幻和动画电影。可见中国电影人眼光之高,反过来也说明中国电影人水平之高。
普通人看电影只看一点:电影好不好看。好看就买单。而文青看电影就看另一点:是不是在阉割自己。只要是骂中国矮矬穷的电影就是好电影,夸中国高大上的电影就是差电影。所以他们眼里中国没有好电影。好电影都是那些在欧美获奖的电影。
二.电视剧。
中美国情带来的不同模式。没有可比性!
中国电视剧采用先报备再拍摄的机制。美国采用公司购买先拍摄4—6集,每周上映一集,收视率高就边拍摄边播放的机制。
中国模式适合长篇连续剧,而且故事完成度极高。虽然有烂尾一说,但绝对没有太监一说。因为在短短十几天或者几十天就要播放完毕。所以中国电视剧特别容易产生注水现象。而且中国电视剧还有一个极端不好的习惯:电视音。就是故意把一句话说话的速度放慢,而不是按照我们平时速度说话。加上中国电视剧采用先拍摄完毕,再播放的模式,所以无法根据观众要求更改。例如著名的爱情公寓5。导演猜到了大家反对三名新人,却没有猜到大家都爱上了诸葛大力。无法更改给诸葛大力增加戏份。
而美国电视剧采用边播放,边拍摄模式,所以美国电视剧像西游记一样。首先有个大的前进方向“西天取经”,然后每一集一个小故事。
这种模式对编剧要求极高。可以这么说,中国最好的编剧给美国编剧提鞋都不配。中国编剧人均30—40岁生活阅历不足。美国编剧人均50—60岁,金牌编剧全都是60岁左右,阅历十分充足。
但由于收视率的原因,美剧能够功成身退的电视剧非常少。而大部分电视剧享受的待遇就是太监——突然停止了。少部分电视剧待遇是烂尾——留下很多坑不填,却匆匆大结局。
中国老百姓是聪明的!面对中国电视剧注水情况,中国APP采用了1.5、2.0倍速播放。成功的解决了语言速度问题。而快进模式,跳跃播放成功的解决了注水问题。这也反过来促进了手机,电脑观看,取代了电视机观看习惯。对电视台来说,损失其实是致命的。
但我还是反感这些注水中国电视剧。但讽刺的中国观众似乎大部分适应了这种模式。反倒是我们这些爱西游记的人成为了少数派。
中美模式没有可比性!
你认为国人对于影视水平的追求是比较一般还是比较苛刻,为什么?
经常看到很多人评论一些电影,比如就拿国产喜剧电影来说吧,很多人就说:“拍的不错啊,反正我是笑了!”
看吧,有的观众就这么简单,只要是让他笑了,这喜剧电影就拍的好。
但这真的忍不住让我想起那句话:“中国电影的好坏是由观众决定的,有什么样的观众,导演们就会拍出怎样的电影。”
原话我忘记了,好像是冯小刚导演说的吧,反正大意就是,中国电影的好坏,取决于观众而不是取决于导演!
这句话虽然有些绝对,但我认为,也是存在一定道理的!
说实话现在观众对电影,特别是喜剧电影的要求太低了,以至于什么人都能当导演去拍电影。
随便找几个演小品的演员,东拼西凑就能拍一部喜剧片出来,情节也很糟糕,笑点都是老掉牙的套路,就是这种粗制烂片,却有不小的市场!
而现在的年轻人吧,对爱豆的关注,远远高于电影本身,只要是他们喜欢的演员,拍的再烂都是香的。
所以说,我个人认为,国人对影视剧水平和质量的要求,真的太低,太过于容忍。
可以想象,只要人们不改变对电影本身质量的要求,那些烂片,还会层出不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