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路:“中国足球和教育都炙手可热。但同时水平也都比较低。”你怎么看?

请不要侮辱我们教育!

首先中国基础教育是世界上最扎实的教育。通过基础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由于获得了科学的基本素养,绝对不会发生以下的反智操作:

1.认为5G传染新冠病毒,火烧5G塔!

2.认为口罩铝丝是5G天线!

3.认为新冠病毒是假的!

……

其次中国的高中是世界上最公平的高中。高考决定命运。而美国私立高中根本就让普通人进不去!很多都需要推荐信!

大学呢?根据世界著名权威杂志《自然》给世界大学科研打分!

世界第一是中科院,1299分。

第二是哈佛大学,750分。

第三是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674分。

第四是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666分。

你说中科院竟然和一个美国大学比,不公平。但第三,第四也都是科学院。而且中科院下属各系(如物理系),分别拿出来和哈佛综合(物理,化学,数学等)比,这才是不公平。

此外北大名列13,第14是耶鲁大学,17是南京大学,19是哥伦比亚大学,21是清华,24是中科大,33是普林斯顿大学。

这就是教育的成绩。

而足球呢?

把成绩拿出来遛一遛!否则别BB!

董路:“中国足球和教育都炙手可热。但同时水平也都比较低。”你怎么看?

中国足球,一直成为热点,既鼓舞人心,又令人说失望。改革开放40多年,各个领域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体育界成绩不菲,唯独三大球的成绩越来越不好。其中足球,更是被国人骂声不绝,董路先生从风华正茂也变成沧桑的老人。小平同志讲:从娃娃抓起有了大变化,但娃娃都变成国足教练了,成绩还不能令国人满意。本人认为,不是国足没有进步,只是世界足球进步的更快。本人也认识几个著名球星,探讨过这些问题,他们很客观。今天就一个局外人,谈谈中国足球的问题。

一,思想观念陈旧,跟不上世界脚步的步伐。当今世界经济在交流,文化在交流,体育更是一体化。这是世界的潮流,不能停留在狭隘的民族立场上,解读体育解读足球。足球、篮球、排球等等体育体项目,在世界领先了获奖了,就可以证明这个民族的包容,凝聚力和经济实力的强大。怎么不能代表这个民族的伟大?但有些人认识理念落,死抱着陈旧的观念不放,用落后的观念与先进的观念相对抗,成绩肯定越来越差。这里主要指的是,如何运用国际规则,召回华籍后裔,引进外籍运动员的问题,世界能做我们为什么不能做?

二,管理机构权力不明。体协足协等,是个行业协会,在国家相关部门登记的只是个群众团体不具有行政权力。只是行业标准,行业规则得制定者和监督者。不是官方机构,不具有对每支球队或队伍有管理权。包括国家队的组成,领队,教练员,运动员等等。

三 ,没有理论指导,盲目崇洋迷外。毛泽东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论指出,矛盾具有内因和外因的,内因对事物的变化起决定作用,外因起辅助作用。外因只能通过内因,促进事物的量变到质变。而我们的决策者,看不清楚问题的所在,一味的高价聘请世界著名教练员等等,并没有改变足球现状,我们应总该结并引起思考。没有强大的运动员为基础,这是内因,内因不发生本质变化甚至倒退,再高级的教练员也回天无力。

四,坚持实事求是,承认现实。(一)。不同民族,不同生活习惯造成的民族体质差别是客观存在的。这也是科学的观点,是符合唯物主义事物多样性的客观规律。在体育竞技中表现出的竞技特点是不同的,这是客观事实不能不承认。如中国人在跳水、体操、乒乓球、羽毛球、在不同时期被称之为梦之队。三大球的运动员们不能说不刻苦。教练员们不能说没有水平。(三),综合水平低。没有综合的分析,只是片面看待足球的问题。足球不同于其他竞技项目,有自身特殊的特点:团队竞技,场地要求,球员素质,教练员水平,专业球员人数等等,都影响一个国家足球运动的水平。从我们目前的情况看,没有一个因素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甚至不如上世际六七十年。(四),足球管理机制。《一》,管理机制要改革,要完善,进一步明确管理与监督的职能。《二》,创造足球环境,改善足球条件。一方面从娃娃抓起,增加社会及校内外足球运动.培养娃娃的足球兴趣。另一方面,要积极召回华裔后代,引进外援增加交流。全面带动足球运动的整体水平提高。

董路:“中国足球和教育都炙手可热。但同时水平也都比较低。”你怎么看?

不只此两项,各行各业,每况愈下。

原因是各行各业的掌门人,当官很在行,干实事很差劲。提口号表决心慷慨激昂,顶层设计远景规划太务虚。

不过,也不能尽怪谁谁谁,在一个人心浮躁,欲望膨涨的环境中,任谁也是很难做得尽善尽美,牵绊太多,精力有限。

虽然有此困扰,但我们还是有信心,期待着前景越来越好。

董路:“中国足球和教育都炙手可热。但同时水平也都比较低。”你怎么看?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大概看了一下大家的观点,有一部分人认为董路说的很对,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他说的是错误的。不过笔者认为董路说的这句话是片面的,有对的地方也有错的地方。判断中国足球的水平,应该从俱乐部和国家队两个方面来分析;而判断中国教育的水平,则应该从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两个方面去分析。

国家队

中国国家足球队的水平确实比较低,这一点是不争的事实。2001年10月7日,中国队在沈阳五里河球场,以1:0的比分战胜了阿曼队,打入2002年韩日世界杯决赛圈。这是中国足球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参加世界杯。另外,中国队曾经在1984年和2004年的亚洲杯上获得亚军。这些已经算是中国队取得的历史最好成绩了。除此之外,带给我们球迷的大部分都是痛苦的回忆,这里就不详细叙述了。

俱乐部

但是中国俱乐部的水平起码在亚洲范围内还是比较高的。由于近些年中超联赛引进了大批优秀的外援和外籍教练,中超联赛的水平也“水涨船高”。比如,广州恒大俱乐部分别在2013年和2015年两次夺取亚冠冠军,并且两次参加世俱杯都获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随着中超球队在亚冠赛场表现的越来越好,中超联赛的技术分排名东亚区第一位,并获得“3+1”的亚冠参赛名额。

应试教育

单从应试教育的角度,中国教育的水平还是相当高的。如果要比学生的奥数成绩,世界上没有几个国家能比得上我们。虽然“高分低能”的现象确实存在,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特色的教育体制也为国家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

素质教育

但如果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中国教育在世界上是排不上好名次的。国外教育在小学和中学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动手实践能力;而我国恰恰相反,在小学和中学阶段更加注重学生文化课成绩与考试分数的提高,相信大家都有体育课、美术课或音乐课被语文数学老师占用的经历吧?

其实说到这里,大家也就不难理解中国足球水平落后的原因了。学校体育场倒是有,但学生真正参与的机会很少,因为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学习文化课上。好在这几年,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足协逐渐开始重视校园足球,虽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出成绩的,但我相信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作为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有朝一日一定会把足球搞上去,使足球水平能够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综上所述,关于董路的话,我认为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中国足球的国家队水平确实很低,但俱乐部水平还可以;中国的应试教育做的比较好,但素质教育还有待提高。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不管你是何种观点,参与就是支持,谢谢大家!

董路:“中国足球和教育都炙手可热。但同时水平也都比较低。”你怎么看?

董路在“和稀泥"肯定没人听他的,原本八竿子打不着的足球和教育不吵出高下优劣是不会平息!说实话普通人家为孩子花钱读书能有好前程,但是踢足球出人头地真的很难,所以大家都对男足意见很大。

美团王兴一句吐槽引发大论战:他说男足行业标准低,有球员12分钟跑不过清华学生。

首先不论王兴懂不懂足球,但是男足的确存在体力、耐力下滑的问题,比赛中频频有散步抽筋的现象,相比日韩跑不死的体能男足必须大运动量训练,长跑是最基本课目。都跑不动何来战术技巧?

王兴的吐槽引起足球圈黄健翔、刘建宏、李毅、范志毅、董方卓等人的反击,甚至以卸载美团为手段。显然他们的确过于维护男足了,成绩不好批评下很正常啊!

这时诸多学者专家开始力挺王兴,其中王小东说“男足收入太高贡献为负数,即使晋级世界杯也比不比清北的贡献……"此时董路才说回应王小东:足球和教育都炙手可热,没必要互相挤兑,水平都比较低。

寒山是球迷更是普通工薪人士,在足球和教育上我肯定选择让孩子读书,先不谈兴趣天赋,在足球界没资源没人脉如何能踢上职业足球?青训成本高昂又看不到希望,老老实实让孩子学门手艺有个文凭,比什么都强。

每当咱们看到我国航天、高铁、高科技通信领域的成就心中无比自豪,我动员孩子也去报考西工大、哈工大、北航等等。同样看到北清顶着最好高校、拿最多资金和待遇,却人才外流为老美做嫁衣,心情难以平静,你王小东关心足球更应该研究这个问题吧。

寒山以普通家长球迷双重身份,来看待足球和教育的争论,显然董路和稀泥了。

董路:“中国足球和教育都炙手可热。但同时水平也都比较低。”你怎么看?

中国足球与中国教育,以实际效益相比,可以称为天壤之别。

中国足球开始成为大众娱乐项目,基本和改革开放同步,足球输了几十年。

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贴地起飞,在世界上辗转腾挪,拿下了一个又一个世界第一,中国经济凭什么得到如此光耀世界的成绩,撇开制度与经济策略,其中居功至伟的就是中国教育。

虽然我对应试教育并无好感,但是应试教育就是改革开放的先锋与基石,中国教育还有很大的向上发展的空间,但是不能抹杀中国教育主推中国崛起的居功至伟。

教育最早恢复高考起步,而后大学扩招,每一步都踏在点子上,为中国经济的超速发展做最强大助推器。因为规模庞大,问题自然很多,我们怎么能因为有问题而否定全部?评论教育何以能避开成绩因壹废食,完全否定中国教育对中国发展的贡献。

中国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古训,中国的发展始终伴随着教育的进步,可以这样说,没有教育基础,任何国家,以及经济都不能崛起,只要理解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地位,就可以衡量中国教育的成功与否。

现在议论印度经济发展速度,有的担忧印度会不会利用人口红利后来居上,我说不会,印度没有中国的教育规模,文盲太多,经济发展只要向上,玻璃天花板就在头顶。

理智的人只要真正理解教育,绝对不会把足球和教育放在同一天平之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