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2020会很困难吗?
华为2020年不会困难!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流的企业是卖标准。
而华为就是5G标准的制定者之一。美国在下令禁止和华为合作一天之后,不得不收回这个禁令。因为华为是5G标准制定者之一。不和华为合作,等于自绝于5G市场!华为已经是高端玩家。
其次我们要知道二流的企业是卖专利!
而华为拥有很多5G不可绕过专利。用华为的话说:“以前是友商,我们没有必要收取专利费。但现在可以收取!”即便爱立信,思科把通信市场占了100%(虽然这是不可能的),但他们还是要给华为钱!
再次我们要知道三流的企业是卖设计!
华为所有芯片都是自己设计。而且不会受制于人。目前鸿蒙系统已经完成,并且完全开源。所以设计没有任何问题!
最后我们要知道四流的企业卖产品!
华为的核心产品,利润大头不是手机,而是服务器,路由器。华为服务器和路由器占了利润的70%以上。手机才20亿美元左右的利润。由于服务器和路由器对芯片大小要求较低,而目前国内生产应该没有问题。中芯已经可以生产14nm芯片(服务器级别),而比亚迪和华为自己都在研发。要是中芯不给生产,2020年华为和比亚迪就会取代中芯自己生产!
而因为和华为合作,比亚迪已经从众多车企中脱颖而出。估计其他车企麻烦大了!
唯一可以说的上困难的就是手机。手机CPU采用的是5—7nm芯片。中国要在这方面取的突破不是一年两年能够完成的。所以华为做了一下布局:
1.麒麟处理器不能停。麒麟处理器即使无法生产,也不会停止研发。保证麒麟处理器不落后于时代。
2.使用新技术绕开光刻机。目前好像已经有突破!
3.融资友商,帮助友商研究光刻机和半导体生产!比亚迪,松下好像还有东芝都打算分一杯羹!
4.使用联发科的天玑处理器,也不用高通处理器。目前天玑处理器已经从华为低端机,进入中端机。坐等麒麟生产线,如果生产线没有完成,可能高端机也会使用天玑处理器。
2020年—2021年是华为发展的一年。由于华为底蕴太深厚,所以不会很困难!
虽然华为失去了欧洲很多市场。但是大家都知道5G最大的市场一定在中国,而且这个市场一定占据世界市场的50—70%。华为只要屹立在中国市场,就不会倒闭!没办法,谁叫中国市场最大。移动最有钱呢!
华为的2020会很困难吗?
相信华为会越来越好的。一,华为有自己的核心技术,5G引领世界技术规范,既然是规则的制定者,那么应该会享有应有的地位的,华为有自己的麟麒芯片,这样不至于在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二,在危机面前,华为人表现了不屈不挠,奋勇开来的气节。无论是孟晚舟事件,还是在技术,销售环节,华为在遭受打击的时候是俞挫俞勇,毫不屈服,敢于牺牲,从领导到员工,表现出了上下团结一致,为了胜利破釜沉舟的气节,华为一定会胜利的。三,祖国和人民的坚强后盾。无论是外交上,技术上,资金上,士气上,祖国,同行,人民都给予了坚定的支持。相信华为一定会胜利,走出包围圈,越来越好。
华为的2020会很困难吗?
我是属于悲观主义的,所以我认为华为从2020年第四季度开始会很难。网传800万芯片应该就是2个月左右的时间就会消耗完毕,然后就会陷入无芯片可用的窘境。如果联发科限于专利也不能提供芯片的话,华为还剩下向二手市场回收2018年以后的芯片作为新机的处理器,尤其是麒麟990在市场上还有很多机型在用。但是这个办法无异于饮鸩止渴,对华为的声誉影响太大。
网络上传的什么做光刻机、做晶圆的消息,即便是真的也是远水解不可近渴。如果28nm可以量产,华为也会退回麒麟960时代。被花粉嘲笑一生,也确实不咋地的澎湃S1就是这个制程,华为虽好也逃不开制程限制,可以说现在都是千元机都不用的芯片。
5G方面也不像网传的那么牛逼,诺基亚、高通、爱立信、中兴等厂商,在正常情况下都是和华为差不多的水平,华为并不会绝对的排在第一,现在各种封锁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国内还好,国际上不容易打开。
最终还是要看2020年底的财报,如果利润开始下滑,就不能支撑高研发投入。还有大面积裁员也是,虽然现在各种理由在国外裁员,也反应了国外市场打击很大。
华为的2020会很困难吗?
网上刚刚报道华为将在英国新设芯片基地。用于宽带芯片研发,预计耗资4亿英镑。我觉得,如果属实,无论该规划是否有望获得许可,都表明华为并没有担忧美国政府要把生产制造芯片渠道切断这件事,当前(!)心里是很有底数的,但,我又实在是弄不明白,网上说三星已经拒绝华为了,之前则有中芯国际亲口说不能给代工,至今仍未见改口的报道,那么,当前就能给华为生产制造芯片的代工厂是哪一家呢?如果有,这家代工厂必将瞬间得到中国几亿人的诚谢、热评、盛赞!只因为有了,就是破了美国第二轮打压这个局,即便是只能生产制造中低端芯片。
当前就能给华为保底的芯片代工厂应该是不存在的。这么说也是根据网上的报道。台积电的刘德音讲最近台积电正准备建立1条芯片生产线,既没有美国技术也没有美国设备,我觉得如果属实就可为华为保底,我一直认为台积电帮助华为的心是绝对诚的,而以其科技实力,不出5年,华为连高端芯片都有底了;比亚迪将由代工手机转而代工芯片,国内30多家重量级企业入股其半导体,而且有中芯国际作指导,我觉得进入芯片代工领域应该还算靠谱吧,只是基础太过浅薄,算是未来10年的希望;上海微电子宣布28nm光刻机即将诞生,哈工大和国旺分别在EUV光源、光学镜头上取得突破,我觉得是可信的,尽管顶尖光刻机推出还需很久。
完全肯定华为的2020年经营不会很困难。因为一定会抓住120天的缓冲期,尽可能多地储备芯片,高中低端全备,至少连2021年都不会很困难。
华为的2020年运筹必会很困难。在9月份前后必须确定下来2件事,一是当前的芯片到底由谁来代工,二是当前的芯片到底由谁来提供。即除了“备”芯片,就是“找”了,找代工厂、找供应商,1备和2找都是当务之急,2找又是百年大计,必须三管齐下;其中的找代工厂则是自家再“研”芯片的前提,如果找不到,那就只有自己“设”代工厂了,就像之前现造个HMS。如果芯片代工厂和供应商都找到了,却都不是像台积电和高通那样为世界顶尖的,接着就有了2个“助”的问题,不仅需要助达顶尖化,还需要助去美国化,因为一定是使用美国技术的企业,大概率是国内大陆上的。看看吧,华为的运筹是复杂的,而找出来、定下来却是很困难的,尽管全世界代工厂和供应商一共也没有多少家,国籍为美国的自然一开始就排除掉。我知道,华为远比网上了解情况、清楚底数。
华为的2022至2025年经营也许会很困难。前提是,美国政府不像第一轮打压时那样一再延迟禁供令,也就是美国的高通、苹果等美国企业基于担忧在中国财路受阻甚至产品已经备受抵制而去劝谏美国政府,却没有被采纳。我认为,只要再延迟两个120天,华为就能捱过整个冬天!台积电就能最先用提供芯片代工来接续上。我估计延迟是可能的,最晚自2021年5月开始正式执行芯片代工和芯片提供2个禁令。
过了2025年华为至少能得到中低端芯片。中芯国际等国内大陆芯片代工厂和供应商自2020年就开始的去美国化应该能够全部完成了,届时,中低端芯片自然是能够代工、提供,中芯国际则连7nm代工应该也不成问题了;或者,华为自设了5年的代工厂已经形成了代工能力,只是,也许还不能生产制造高端芯片,尽管当时上海微电子的光刻机已经足够先进。于是,到时候,美国就看到了一个与自己当初意图相反的结果——中国半导体科技用前所未有的速度上了高台阶,无意中为中国立了一大功,华为则实现了长治久安。
中国半导体科技5年时间也许上不了高台阶。再加上个5年,一定够了!
回答完毕,感谢题主!
华为的2020会很困难吗?
华为2020年可能将会很难,但是华为也有不少方法可以采取,这样就能够尽量克服困难,能够让华为不断发展。
1、华为存了不少芯片
华为2020年受到了芯片断供,但是华为也是在想办法应对困难。
华为已经尽量在加强芯片等备件库存,库存增加以后,这样能够让华为能够尽量降低芯片断供的影响,也能够让华为尽可能坚持更长的时间。
现在华为已经库存了麒麟9000芯片,以及其他方面的芯片,这样华为就能够尽量减少芯片断供的影响。
2、华为芯片开始发展显示芯片
现在华为芯片产业已经开始向显示芯片等方向发展。2020年,台积电等代工企业可能将不能为华为代工5纳米芯片了,这样未来一两年华为可能很难继续发展高端手机芯片。
因此,2020年华为芯片产业也在想办法拓展业务,准备进入显示芯片产业,这样如果未来华为芯片产业能够设计研发显示芯片,也能够让华为芯片设计水平持续提升。
3、继续发展笔记本电脑等产业
美国英特尔和AMD已经相继宣布已经获得了批准,可以为华为供货电脑芯片。
如果华为能够及时获得英特尔和AMD电脑芯片,那么华为笔记本电脑可能也能够快速发展,这样也能够让华为更好的发展。
因此,华为能够获得英特尔和AMD的芯片,这个也能够让华为更好的发展。
4、结论
综上所述,华为2020年可能将会很难,但是华为也在采取措施让自己更好的发展。
华为的2020会很困难吗?
华为的2020会和世界经济形势一样,会很困难,但是,华为通过华为人的努力,更通过美国对华为的免费宣传,而使世界更知道华为,也更青睐华为,也更支持使用华为,华为能够在很困难的背景下,涅槃重生,逆袭强大。
世界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有新技术新业态的引领,华为5G技术引领潮流,使世界进入了第四次技术革命阶段,华为在硬件领域和网络通讯方面以及云端设备方面 在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肌肉,而华为的芯片研究非常早,覆盖面从海思旗下的麒麟芯片,还有鲲鹏还有很多系列的型号突飞猛进,引起了美国的妒忌与制裁。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无论你信与不信,华为己领先世界,无论你用与不用,华为就是新时代改革的助推器,是任何力量无法改变的。
华为华为,中华作为,有中国人民的支持,相信华为会辉煌无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