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华为的出路在哪里?华为的成功率有多大?

首先对华为悲观的人完全没有必要。

华为是什么阶段?

是“坐一看二”

坐一:就是稳坐国内第一把交椅,中国境内的5G网络,华为绝对是大头。别看这几天好像外国在中国得到不少5G订单,但这都是中国企图缓和美国关系的表现。如果真的撕破脸,华为保住国内5G订单完全不成问题。

看二:就是看欧洲,美国市场。欧洲由于本身没有5G技术,那么就看能不能顶住美国的压力。而美国则完全不抱希望!

所以华为破产不可能!

最好情况获得欧洲部分国家订单和中国大部分订单。最差情况获得中国绝大部分订单。

不要小看中国订单。由于中国只有三个通信公司,而欧美有很多公司。所以光中国三大运营商就占了世界订单的50—70%。这是毋庸置疑的。谁占领了中国5G,谁就赢了!

那么华为如此好的情况下,美国为啥要疯狂的制裁!其实美国制裁华为有打击华为的意思。但本质是拖慢中国5G发展速度。

由于中国5G选择了不和4G兼容部分协议,已经采用厘米波。对美国打击非常大!

前者把高通的很多4G专利给逼废了。这还可以容忍。

后者美国的厘米波,由于美国军方已经大面积采用了,美国没有可用波段了。所以美国希望使用毫米波作为5G波段。但中国的做法,完全打乱了美国的步骤。加上毫米波距离实在太短了,一个基站大约半径140米左右,一个大点小区都不够用!所以美国现在在挪动,释放厘米波段,这需要时间!如果中国5G快人一步,步步快。会导致美国在战略性工业革命面前,第一次慢人一步!

所以牵制了华为,就牵制了中国。这就是美国的如意算盘!

至于手机业务,完全就不是美国打击的主体。美国对付的是5G通信!而且现在手机早就进入了瓶颈期。很多人没有看出来!手机在单机速度上已经达到极限。例如我的mate10和mate30已经感觉不出单机速度的区别。现在完全靠摄像等功能来改变。那么即使没有最新的小芯片,现在中芯的芯片也够用了!只要具备5G技术,华为手机就不会被消灭!

我想知道华为的出路在哪里?华为的成功率有多大?

实话跟你说吧,现在华为可以说是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困境。5G通信被美国、欧洲等大规模封锁;华为手机软件系统上不允许使用GMS(谷歌移动服务),硬件上大概率无法继续使用自主芯片。所以说,华为现在可以用腹背受敌来形容。鉴于美国最近新出的条例主要针对于华为手机,所以,笔者就主要从手机这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自美国商务部去年5月16日把华为列入“实体清单”以来,至今已达1周年,而美国的《出口管制条例》也已经从25%下降至0,这预示着华为即将要进入“至暗时刻”。从芯片制造、到芯片设计EDA软件、再到半导设备,但凡是使用了美国技术的,都不允许为华为制造芯片。

目前,华为的芯片主要由台积电代工,而美国新出了管制条例之后,台积电不可继续为华为代工。在美国的出口管制新规之下,即使是想把订单转移到三星,也是不可能的。而华为目前也向台积电紧急追加了7亿美元的订单,也许是希望能挺到中芯国际为华为大规模量产。

在系统软件方面,自美国禁止华为使用GMS(谷歌移动服务)之后,华为也积极地采取了应对措施,推出了HMS(华为移动服务)。在早些的时候,华为就表示已经有5.5万个app支持HMS core,并且华为也一家一家地寻求和软件开发公司的合作,在这方面,笔者不得不佩服华为的勇气。在18日的华为分析师大会上也表示,华为的开发者数量相比去年暴涨了150%,达到了140万。所以说,在这方面,华为可以说是未来可期;但是,笔者想提醒的是,最重要的是欧洲开发者和应用的数量,而不是国内开发者和应用接入的数量。华为建好生态之后,在系统方面就可以大有作为了。

华为的出路

实话说,其实华为并没有什么出路。且听我仔细分析。目前芯片方面主要有三个出路:一是买联发科的芯片;二是买三星的猎户座芯片;三是靠中芯国际突破。

联发科为华为提供芯片的可能性不大

其一是联发科的芯片里面,有使用到高通的3G通讯技术,参考当年的中兴,联发科也是不可以把芯片卖给华为的。即使是采用联发科自己设计,基带改成华为的,也不太可能,总有某一代的通讯技术(专利)抓在高通的手里,所以这种做法也是行不通的。另一方面,联发科的芯片也是由台积电代工的,所以美国会不会通过需要台积电代工这一关系层面来禁止联发科给华为出售芯片,也是不得而知。

三星的芯片不可能卖给华为

首先,三星和华为本来就是商业上的直接竞争对手,三星会不会把芯片卖给华为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一点,三星曾经通过禁止向华为销售曲面屏(mate9 pro)来获得商业利益也足以证明。再就是,三星的股权实质上大多数都是由美国控制着的,所以,三星不把芯片卖给华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中芯国际这一出路困难

目前,中芯国际能够量产的芯片为14nm制程,现阶段可生产6000片/月。如果两条生产线完全建成,每个月可生产7万片晶圆。尽管如此,中芯国际仍然不能满足华为的需求,华为每年要销售两亿台手机,这个产量很显然是不够的。另一方面,笔者也看到了中芯国际的N+1制程已经在路上了,但是笔者估计建成也要到2023年左右,且不说远水解不了近渴,就是产能估计也满足不了华为的需求。

所以说,华为这次真的是很难找到出路。但是笔者依然坚信:很困难不代表一定没有希望。华为很努力,国人也很支持它。笔者认为出路可能还是在中芯国际身上,目前中芯国际又获注资两大国家级基金65亿美元,如果中芯国际能在明年2021年下半年能满足华为的产能需求还是可以的。N+1制程也应该在2023年左右建成且基本满足华为需求,只有这样才可能会有出路。自古英雄多磨难,除了胜利,我们已无路可走。加油华为!加油中国!

如有任何疑问,欢迎留言评论

我想知道华为的出路在哪里?华为的成功率有多大?

一,华为是一个什么水平的公司?

2019年2月25日~2月28日,在巴塞罗那的世界移动通信上,美国高通公司发布了骁龙855 5G移动平台方案,而高通的竞争对手华为公司则展示了5G多模终端芯片BaLong5000(巴龙5000),和基于该芯片的首款5G商用终端华为5G CPE Pro,这是能够把5G信号转为Wi--Fi信号再让用户连接的设备。华为由此证明,他们是5G领域中技术实力更雄厚的公司。

2019年6月6日,中国移动发布5G设备采购信息公告,华为份额:52%,位居第一。爱立信份额:34%位居第二。华为遥遥领先。

华为作为核心设备供应商向西班牙供货,这年6月15日,西班牙启动该国第一个商用移动网络。

2019年3月20日,华为官方宣布一项5G创新技术,基于华为的巴龙5000基带与双160MHz基站技术,华为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个2.6GHz NR 160MHz频谱宽带下的双载波聚合测试。这是华为又一项震惊世界的创新科技。这样,基于华为终端、无线、以及端到端的5G解决方案,成功实现了单用户下行最高可达2.2Gbps的速度。而之前华为5G下行峰值为1.4Gbps。华为将5G网络的最高速率提高了近一倍。这是华为5G技术的另一个重要突破。

2019年3月19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了2018年全部国际专利数据排名,华为公司以5405件专利,排名全球第一,第二名的日本三菱电机株式会社2812件专利,美国英特尔公司排第三名,2499件专利。(以前是由美英日三国占据前三位置)。而在5G领域的专利,华为1970件专利,更是排名第一,比第二的诺基亚多出33%。

华为在研发投入上2018年是150亿美元,占营业额近15%,而苹果公司是5.1%。

华为为防以后的不测,已经推出麒麟和巴龙,不断完善也是合情合理的逻辑。华为早有后手,不会走投无路。

二,如果美国果真断供华为芯片,那将是华为独立操作系统和生态建设的大踏步推进,虽然暂时会经历坎坷,但是全业产业链的转型以至更长远的自主发展将拉开序幕。凤凰涅槃将真正出现。同时,美国的芯片公司将会破产倒闭,永远失去中国这个大市场,估计悔之晚矣。华为进可攻,退可守,有国家和14亿人民的支持,华为不但不会垮掉,而且未来会更加光明。救华为一个企业,等于救所有产业链上的企业,国家由此再不会受制于人。关键是,美国对华为敢于完全断供芯片吗?既围堵,又延迟,大棒举在头顶,是不敢落下怕闪了自己的腰呢?还是另有阴谋?美国也不过是在试探吧?想把华为整垮进而打断中国的发展势头,是不是也怕这里有不只一个坑呢?

如果安卓系统真不能用了,我国的芯片技术也只过让手机大了一点而已,怎么都能用,爱国也是要看全民行动的。

生态系统和产业链开始会有些阵痛,但是,我们还有!光刻机有吧,虽然还不如他们的先进,但是有。会不断进步的。也许我们还有另一条崭新的道路。

三,只不过一个美国而已,世界大着呢。

华为不会倒下,而且会继续前进,就像中国,谁能挡得了?大踏步地进步很可能就在美国决心断供之时。

我相信:华为的出路就在自己雄厚的实力!华为一定会成功!

我想知道华为的出路在哪里?华为的成功率有多大?

华为的出路就是国产高科技的出路,华为的成功率就是国产高科技的成功率。现在,华为的问题已经上升到国家科技战略层面,出路在于中国创造,成功率必须100%。

1、华为被限制已经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国家层面问题

美国一次又一次限制华为,到今天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这表面上是限制华为,实际上就是打击中国的高科技的发展。而且美国也不是现在才打压中国,从新中国成立开始就一直打压中国。伟大领袖毛主席说过一句有先进之明的话:“帝国主义亡我之心

  • 新中国刚成立时,美国就像对付苏联一样对中国进行封锁包围。中国无法对外购买到科技产品(那个时候对中国来说,啥都是高科技)。中国通过香港辗转买的零星技术,自己慢慢研究发展。
  • 改革开放政策开始,美国看到了中国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可以为他们赚钱。所以蜂拥而至。美国知道以中国当时的实力,是搞不出来啥花样。而作为中国也是想借助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高科技来快速发展经济。毕竟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科技研究也不例外,投入是非常巨大的。在发展经济的思路下,中国开始流行“造不如买”的思想。所以,美国也放心大胆的卖一些普通科技产品到中国,高尖端依然是防着中国。而且很多科技产品卖过中国都有协议,不允许用于军工。为了钱这里还只是暗面打压中国高科技。
  • 如今,中国经济已经上升到一定高度,国家提出中国制造要向中国创造转变。并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美国害怕了,就开始明面疯狂打压中国的高科技,华为是中国高科技公司的代表,有自己强大的研发能力,并且效率非常高。所以,美国就大肆打压华为。
2、华为的出路在于中国创造,国货自强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美国打压华为,其实就是打压中国高科技发展。既然是打压整个中国的高科技,华为无论用什么办法避开美国政策都是没有用的,美国会想办法让你避不开。华为唯一的出路就在于不避让,用“中国创造,国货自强”直接顶回去。毛主席也说过一句话“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如何中国创造,国货自强呢?

①、加大研发投入:既然要中国创造,就得加大研发投入。不仅华为加大投入,国家也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只有投入足够的研发,并监督到位,中国人的才干是可以创造出来的。

②、培养人才,自主创新:我们要多培养高科技人才,并留住人才鼓励创新。让中国的科技产品站上世界舞台,让美国的封锁成为徒劳。

③、无惧美国长臂管辖:美国再怎么长臂管辖,也管不到中国国内来。美国要制裁,中国可以用制裁回敬它。毕竟美国现在的经济增长不高,如果丢掉中国市场,恐怕就更加糟糕。而中国,办法总比困难多。在解放初,改革开放时已经经历过多层科技封锁,一样发展过来。更何况现在国力更强大了,总有办法解决中国创造的难题。

3、无论多路途多坎坷,成功率必须100%

至于成功率,必须是100%。因为中国高科技已经退无可退,也就无需再退。华为公司得到制裁通知后,发了一张图和一句话很说明了这一切。华为说到,除了胜利,我们已经无路可走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的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难。这里,我们已经看到华为的决心。

同时,中国政府也将强力反制美国。如果美国持续打压华为,中国政府也拿起《反垄断法》,《网络安全审查法》,《不可靠实体清单》来对美国进行发展。资金投入方面,国家集成电路基金二期和上海集成电路基金二期将分别向公司的间接控股公司中芯南方注资15亿美元和7.5亿美元,共约160亿元人民币,本次增资扩股之后,中芯南方注册资本将由35亿美元增加至65亿美元,中芯南方的产能目标由每月6000片增加至35000片。

以上,都表明这场高科技解锁之战,我们必须胜利。成功率必须100%。

总结

综上,华为之事已经是国家科技战略之事。出路只有一条“中国创造,国货自强”。成功率必须100%,正如华为说的“除了胜利,已经无路可走”。

我是数智风,用原创经验回答问题,欢迎关注评论。

我想知道华为的出路在哪里?华为的成功率有多大?

01前言

为什么美国必须绞杀华为?

有人说是因为华为的通信设备不能安装后门,导致美国情报部门无法再监听全世界;也有人说是因为华为的研发领先,威胁到了美国的科技霸权。这些说法都对,但还并不是最关键的核心。今天我们讨论的就是美国为什么要如此锲而不舍的绞杀华为,背后深层次的动机,究竟是因为什么?

02 让美国再次伟大

2016年11月9日,美国迎来了百年以来的至暗之日,这一天房地产商特朗普当选美国第58任总统。特朗普竞选的口号就是:让美国再次伟大。

这句话击中了无数美国人脆弱的小心脏,很明显这句话背后的意思就是美国已经不再伟大,为什么呢?我们可以看下一组数据对比:

在二战结束之后的1950年前后,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在全世界占比一度曾经超过55%,那时候是美国的黄金时代。在整个60、70年代,虽然战后的欧洲,亚洲都开始快速发展,但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依旧占到了全世界的40%以上,事实上6、70年代是美国人民最幸福的日子,经济增长,物质丰富,贫富差距最小。美国到现在还有很多老年人怀念那个时代,而且他们认为他们的子孙辈的生活是在逐渐走下坡路,难再有往日荣光了。

他们的感觉和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值走势是相符的,早在十年之前的2011年,美国工业总产值只有2.4万亿美元,而这一年中国工业总产值为2.9万亿美元,也正是在这一年中国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国家。

那一年距中国入世只有十年,在十年间美国大量的跨国企业将工厂搬离美国,以降低生产成本,而在生产成本中,所有跨国公司达成的共识就是美国的人工成本太高了。伴随而来的就是美国过去数量最大的中产阶级——产业工人大量失去了工作岗位,生活质量下滑,从骄傲的中产阶级跌落下来。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毫无从政经验的特朗普第一次参选就喊出了“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竞选口号,正是这一句: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直指人心,击中了美国人的软肋,曾经的产业工人,如今失落的失业者,统统将票投给了特朗普,这句话带给了他们希望。

而特朗普的竞选主张,更是切中要害,他提出了要让美国再工业化,让制造业回流,让工作岗位重新回到美国,让美国再次伟大。

03 回不去的从前

特朗普甫一就任,就开始张罗让美国的跨国企业们把工厂迁回美国去,跨国企业的CEO们,表面上都纷纷点头同意,实际上却按兵不动,特朗普看在眼里气在心头,最后找到了移动互联网世界的开拓者——苹果公司,苹果的CEO库克再次点头同意,然后他又转告了自己最大的代工厂富士康的老板郭台铭,郭台铭积极响应了特朗普的号召。

2017年7月26日,特朗普亲自宣布了这个好消息,富士康将在威斯康星州投资100亿美元,建液晶面板工厂,该工程可创造13000个就业机会。郭台铭说干就干,第二年的6月28日,特朗普亲自出席了富士康在威斯康星州的建厂仪式,并和郭台铭、孙正义一起铲了第一锹土。不仅如此,特朗普还称其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这个投资100亿美元的项目对美国有多重要呢?当时为了鼓励富士康的建厂计划,威斯康辛州还为富士康提供了总额高达45亿美元的纳税人补贴,就是指望这个工厂能为当地带来13000个就业岗位,但是很快一晃一年多之后,富士康将原本说好的1.3万人的招聘规模缩减到了5200人,而实际上在2018年,富士康真正招聘的只有156个。

这就是大忽悠碰上了老忽悠,一顿忽悠之后还是原复原。而让富士康没法履行承诺的真正原因,郭台铭算过一笔账,富士康在美国建厂几乎没有任何竞争力,富士康直接在美国本土生产液晶电视面板的成本比在亚洲地区生产、再把成品运至美国的成本还要高得多,因此富士康砍掉了原本在美国招聘1.3万名工人的计划,改为主要招聘研发和设计人员,其次才是制造工人。而实际到了最后,虽然也招了100多个人,但啥也没干,在2019年3月11日,富士康正式提出要修改建厂计划,之后便一改再改,到现在实际处于烂尾状态。

那一天特朗普在白宫召开记者招待会,CNN的记者提问:第八大奇迹……,还没来得及说完,特朗普打断了他的提问:Fake news,next。当天晚上特朗普打开日记本,只写了三个字:娘希匹。

04 谁能让美国再次伟大

特朗普为了让制造业回流,也是煞费苦心。先后打了一套连环拳,先是推进减税,然后又喊出了万亿美元的基建计划,紧接着又对世界工厂的中国展开了最大规模的贸易站,一通王八拳连打带哄下来,制造业回流的效果依然很不理想。没有人愿意在美国开新工厂。

怎样才能让制造业回流?只要让美国重新燃起工业帝国的雄风,美国自然就能够再次伟大。可是要让制造业回流,最大的障碍到底是什么呢?

特朗普的前任,奥巴马在退休之后,监制了一部纪录片《美国工厂》,用最朴实无华的电影给了特朗普一个答案,一个中国老板在美国开工厂是多么的不容易,最不容易的就是人工成本太高,还有工会捣乱。

在工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包括土地,能源,人工,除此之外还有技术,政策等,但是我们对比一下中国和美国,就会发现其实在土地和能源上,我们并不占优势,土地就不说了,像石油,天然气,电力这些能源类的价格美国比中国还要低,在技术,和产业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我们跟美国比要明显的占劣势。

我们在生产要素中唯一占有较大优势的就是人工红利和全产业链集中带来的低成本优势。这也是最近几年很多人呼吁放开生育,避免过早进入老龄化,延续人口红利的一个主要原因,因为一旦我们的人口红利结束,随着大量低成本的产业工人老去,我们的人工成本优势将随之消失,这很有可能会终结我们的世界工厂地位,到那时候,当下美国的困境就会成为我们的困境。

当然这只是我们刻舟求剑,用过去的经验在判断未来的问题。因为在这里我们忽视了生产要素中技术带来颠覆作用,在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身处的社会,很可能就不需要多少产业工人,因为工业生产都将由机器来替代。过去这还是不可想象的事,但是随着5G时代的到来,这一切都会变得触手可及。因为5G通信带来了三个最重要的信息基础:海量数据,高速运算,快速处理。这会极大的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当新一代的信息通信和人工智能结合在一起,新的工业形态就会诞生。

所以特朗普的答案最后只能是依靠机器替代人工,才能让制造业回流。

05 输不起的科技战

但是对于中国而言,5G信息通信和人工智能两大产业为代表的科技竞争,也绝不能落后,否则今后百年很可能将会全面落后。这是因为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信息将会是未来的核心生产要素。相关技术就是生产力,掌握未来的生产资料和生产力就掌握了全面领先发展的主动权。第二,我们目前在制造业上的竞争优势,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全产业链集中带来的成本优势,二是人力成本优势。而这两大优势在下一代科技浪潮中会被全面瓦解。第三,谁掌握了下一代信息通信和人工智能技术,谁将重新定义世界工厂。如果美国领先,其在土地,能源,技术,政策和基础设施上的优势将会全面放大,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机械化建立起制造产业集群,将不会再受到人力成本和工会的制约,24小时不间断生产,美国将会再次成为新的世界工厂。而如果中国领先,将会形成高中低全产业链配套,加上中国巨大的人口所形成的庞大消费市场,将会催化新一代的信息化智能工业化加速进化,之后会快速迭代形成代差优势,完成世界工厂的全面升级,到那时美国要想再颠覆这一地位,只有等到下一次技术革命了。很明显,5G信息通信技术将带来的革命性的颠覆,美国也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要想让美国再次伟大,降人工成本已经不可能了,其他的生产要素能降的都已经降了,唯一的可能就是通过5G技术与人工智能的领先发展,让美国大规模建立起智能自动化工业生产的产业集群,直接去掉产业工人这一最大的掣肘因素,制造业回流就不会再是问题。

然而当美国审视自己的技术优势时,赫然发现人工智能还有领先优势,而5G却成了自己的短板,能建设5G通信网络的世界上只有4家公司,其中两家在欧洲,两家在中国,而技术最先进优势最大的就是中国华为。而且时不美待的是,随着2019年被定义为5G元年,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展开了5G网络建设计划的落地实施,这让美国如坐针毡。

终于,在2019年5月15号,特朗普签署一项紧急状态行政命令,禁止美国企业使用对国家安全构成风险的企业所生产的电信设备,随后,多家美企宣布中止为华为供应关键软件和零部件。

06 打不死的华为

美国上一次对一家企业实施国家打击,是针对中兴出台了实体管制清单,随后中兴瞬间休克,美国一击致命。这一次时间紧迫,他们对华为只是故技重施,但是令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在美国的打击之下,华为不但没倒下,甚至连负增长都没有出现。对很多人来说,肯定是大失所望的,我们来看看华为2019年的成绩单吧。

华为在2019年,全年营收高达8500亿元,同比增长18%,比预期的20%增速略微偏低。分项来看,华为智能手机销量2.4亿台,超越苹果,成为全球第二。华为平板首次超越苹果iPad,成为中国市场销量第一。5G基站出货量,华为也是排名世界第一。在5G标准必要专利方面,也同样是全球第一名,而诺基亚、中兴分别位居全球第二、第三,而美国高通连前五都没进。根据德国专利数据公司IPlytics所公布的“全球无人驾驶专利十强”的数据报告显示,华为所拥有的标准必要专利数量也更是直接超越了三星、LG、特斯拉等知名巨头企业,位居全球榜首。

华为受影响最大的可能是其海外终端业务,但除此之外,华为实现了终端业务的供应链去美国化,其最新的5G手机和基站,都已经实现了完全没有美国零件。此外,其芯片设计企业海思,也开始对外销售。其他的从操作系统,到数据库,到云终端,芯片架构等最核心的层面,华为也全面转向独立自主,实现四处开花。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美国开始变得有些焦躁了。在对华为实施制裁一年之后,完全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因此在百年难遇的疫情冲击之下,美国于百忙之中,在上一次制裁一年之后,不忘再一次用尽全力,升级了对华为的绞杀,这一次他能达到目的吗?

07 全产业链崛起

对于华为来说,过去一年美国的制裁,直接促使了其全面转型,虽然付出了增长小幅不及预期的代价,但保证了基础业务未来继续高速增长的基础。而且更重要的是,华为通过进行供应链转向国产替代,以一己之力将全产业链带动了快速发展的进化模式,华为付出的代价,与我国整个ICT产业所收获的巨大利益比起来,简直是微乎其微,不值一提。

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19年1-9月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5049.9亿元,同比增长13.2%。其中,设计业销售额为2122.8亿元,同比增长18.5%;制造业销售额为1320.5亿元,同比增长15.1%;封装测试业销售额1606.6亿元,同比增长5.5%。集成电路三业当中,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设计业销售额占比最大,制造业的增长速度也超过了封测业。

2019年十大设计企业的销售总和占全行业销售总和的比例首次超过50%,扭转了之前一直下降的局面。而且三家最大通信芯片企业的销售之和超过1000亿元,占该领域销售之和1128.2亿元的88.7%。

2019年在一些关键技术上,我国集成电路企业也获得了重大突破。9月6日,华为海思在IFA 2019上正式发布麒麟990旗舰芯片,采用全球最先进的7纳米+EUV工艺,实现5G手机芯片的成功开发。8月8日,中芯国际在第二季度财报中披露,14纳米工艺进入客户风险量产阶段,第二代FinFET N+1技术平台已开始进入客户导入。长江存储成功投产64层3D NAND,长鑫存储成功投产19纳米DRAM。随着异构计算的发展,先进封装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我国在先进封装领域取得进展,先进封装测试规模在封测业中占比达到约30%。在装备材料方面,中微半导体的等离子体刻蚀机进入台积电7 nm逻辑器件生产线;上海新昇的12英寸大硅片开始批量供货。

但看到这些数据的感受可能不会太明显,如果我们看看中国相对于全世界的数据,可能就会有很强的对比了。

根据 WSTS 的数据显示,2019 年全球半导体产业市场增速从2018 年的13.7%,下跌至 -12.1%,降幅达到25.8%,全球主要半导体厂商业绩普遍受到影响。而根据中国半导体的数据,2019年上半年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两位数跌幅下,我国依然保持两位数增长,预计全年产业增速将在10%左右。

全球市场的下降有行业周期的原因,但美国发起的对华为和其他相关企业的制裁,所导致的连锁反应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制裁之前,华为有50多家美国供应商,发生制裁后,这些供应商绝大部分都受到了或大或小的影响。

市调机构IHS发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全球手机芯片龙头高通的市场份额下滑16.1%,这是因为华为在大幅减少采用高通的芯片增加自主芯片的采用比例,不仅华为如此,三星、OPPO、vivo也在降低采购高通芯片的比例。高通芯片占OPPO手机的份额从2019年一季度的82%下降近半至42%。

事实上,手机企业不仅减少了对美国手机芯片的采购,对其他美国芯片的采购也在减少,这导致美国芯片企业的业绩出现下滑,美国博通公布的2019财年Q4财季的业绩显示净利润同比大跌24%。博通业绩下滑的主要因素就是因为美国制裁华为,导致包括华为在内的诸多企业都在减少对美国芯片企业的采购所致。

以美国资本为主导,以美国企业为首的半导体行业,在这一场美国对华为的围剿之中,实现了两位数的负增长。而我们国内的半导体行业,以华为增长低于预期2%的代价,实现了全行业10%的正增长。这样此消彼长之下,仿佛有一种看到美国ICT产业 为他人作嫁衣裳的感觉。

就在美国升级对华为的绞杀措施的同时,国家集成电路基金二期及上海集成电路基金二期又追加了对中芯国际的投资,使总投资达到了65亿美元,而今年上海微电子的28nm光刻机也将按计划下线。随着国内供应链的全面崛起,华为虽然短期会受影响,但之后必定会带领国内产业链全面领先。

08 亡秦者胡

如今的中国,早已经不是60年代的中国,即便在那么艰苦的年代我们也完成了两弹一星的研制,在之后的几十年里,我们的军工产业在美苏的共同制裁之下,依然独立发展起来了健全的国防军工体系。中国的核潜艇,航母,弹道导弹,J20,空间站等等这些,都是在自己的工业体系里独立成长起来取得的成就。现在美国想通过绞杀华为来阻止中国的产业升级,已经绝无可能了。

综合来看,科技的竞争会是中美博弈的核心,而信息通信和人工智能就是科技竞争的最前沿,而华为目前正是最前沿的冲锋手。在这场斗争中,谁都输不起,这事关未来百年的国家命运和世界格局,也与我们每个人的未来休戚与共。

有人说美国动用国家力量对一家民营企业进行全方位的绞杀是史无前例的,究竟该怎样做,没有先例可循。但是中国历史长,在众多的历史故事里,还是可以找到一些先例的。美国对华为的绞杀,是出于对自身宿命的恐惧,中国历史上很多类似的谶言故事,既有:檿弧箕服,实亡周国;也有:桃李子,得天下。而最相似的应该是亡秦的那一句谶言:亡秦者,胡也。

秦始皇即位后,有一位方士卢生,拿到了一本“仙书”,书上写着一则谶语:“亡秦者,胡也。”秦始皇看到后,认为谶语中的“胡”是指匈奴,乃命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伐匈奴,以绝亡秦之患,又修筑万里长城,以防胡人南侵。秦始皇死后,李斯等人擅改遗诏,拥立秦始皇少子胡亥为帝,是为秦二世。秦二世暴虐无道,导致了秦朝的灭亡,应验了“亡秦者胡”的预言。原来“胡”并非是秦始皇所想的“胡”族,而是其子“胡”亥。

如今的美国,担心亡美者华也,以为把华为绞杀就可以再次伟大,殊不知正是自己的倒行逆施加速了自己的衰败,亡美者华,既非中华,也非华为,实乃华府,是美国自己作死。

我想知道华为的出路在哪里?华为的成功率有多大?

两败俱伤肯定不是华为的选择,华为没有那么脆弱。以变应变,坚持以实力和多赢寻求更多合作,在斗争中寻求机会,尽可能争取更大发展空间,才是出路。

华为这次的确遭遇了空前的危机

尽管华为具有超强的毅力和强大的技术,但是以一个民营企业与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的碰撞,显然是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上的战斗。

幸好,华为背后还有一个强大的中国。华为毕竟是百分百中国的企业,中国政府保护自己的企业,给所有企业提供/争取一个公平、合理、有规则的国内/国外市场秩序,义不容辞。

华为不可以倒下

况且华为是一家拥有强大技术实力的高科技公司,是中国实现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是中国制造2025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一旦华为倒下,意味着美国对于中国科技发展可以更加干涉,更多中国科技企业同样面临这样的命运。如此则中国科技崛起无望,只能给美国做个低端打工仔了。

国家的支撑极为重要,是华为能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但是华为的出路当然更关键的还是要看华为自身。其耐受力、技术潜力、公司战略定力、员工队伍的战斗力都是不可或缺的

去年的实体清单制裁,已经是对华为极其严峻的一次考验。最终华为凭借自己集十年之功潜心研发雪藏的“备胎”芯片一夜转正,而化解了危机。这次化危为安充分证实了华为超强、超前的危机意识。

尽管谷歌GMS的禁用给华为带来了巨大损失,但是华为也有鸿蒙、HMS、EMUI的解决方案,并且已经取得了不俗的进展,短期的损失一定能够逆转。

应该说华为这几年已经经历了多轮狂风暴雨的洗礼,但是这次面临的也是最严峻、最极端的一次生死考验。应该说美国这次是抓住了整个中国芯片产业的最短板:芯片生产!

在这个领域,芯片生产所需高端核心装备荷兰的ASML的极紫外光刻机深受美国控制,根本就不卖给中国任何一家企业。而芯片代工企业的集中度也很高,全球最领先的二家是台积电、三星,其它企业包括中国的芯片生产企业中芯国际等差距都太大,高端芯片短期内国内企业难以攻克。

因此,这次美国的疯狂打压已经是对华为最后一次致命打击,选择的是包括华为在内的中国芯片业的最致命短板。那么华为还有出路吗?这次会经不住美国打压而倒下吗?

其实机会或许就在美国这次选择的杀手锏武器。恰恰就是美国选择的这个武器,如果做得如果太绝,那就是个标准的双刃剑!

的确,如果美国做绝了,华为高端芯片一段时期内可能没法生产了。

尽管中国已经在全力支持国内芯片生产企业提升技术能力,但这不是个可以突击的工程,肯定需要多年努力才会有成效。

而华为也凭借自己的危机意识,以及及时把握补单等一切努力增加芯片储备,但是储备不是万能的,即便是麒麟1020、麒麟990、麒麟985、麒麟820等能储备半年到1年的库存,还是会面临用光的时候。

那个时候(一年左右)如果还没有转机,中芯国际等公司也可能会在接近7nm工艺级别有所突破,但华为5nm、3nm高端芯片将几乎肯定受阻。

但是,我们要看到在这种极端情况下,华为高端芯片严重受阻的情况下,美国芯片行业或相关企业可能会面临的损失和压力!

因为美国失去理性和不计成本,中国政府不可能不反制。那么中国也将可能对美国高通、苹果等公司发起类似的制裁。比如对高通芯片发起调查,如果存在问题则可能采取限制其售卖中国的措施。

要知道高通等很多美国芯片公司的主要市场就在中国!如果失去中国市场,高通几乎就会面临巨大的市场灾难。去年美国实体清单政策,就给美国芯片行业的大多数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这次如果加上中国政府的反制,美国的这些科技公司还撑得住吗?美国确定决心要通过牺牲自己的多个高科技公司来打压华为吗?相信美国也会掂量好自己可能遭受的巨大损失,能不能承受。

而中国如果对高通等芯片公司反制,可能影响到国内手机厂商。但是我们不是没有选择,无论是三星、还是联发科都有成熟的移动芯片产品,而且国内除了华为高端芯片,华为中低端芯片、中兴、展讯等公司也都有一些产品及方案,供应链切换不是没有可能。而且这完全可以把短期的疼痛转化为自己供应链的完善和提升

包括华为自己、中国政府,必须充分利用这个涉及中美双方众多公司重大利益的抓手,敢于斗争、全力争取。在斗争中寻求机会

最后一点,美国对华为高端芯片生产的打压,其实根本达不到杀死华为的效果。最坏的情况下,也就是华为高端芯片(主要是移动芯片)受阻几年,但是华为主要的基站、计算中心、人工智能、中低端移动芯片等受影响并不大。

而极端情况下的华为,如果经历几年的脱胎换骨后,将会以全面领先的技术实力、中国完善的供应链支持,包括已经成熟发展起来的华为移动生态(鸿蒙+HMS+EMUI),而重新发起迈向全球高端手机榜首位置的冲击,那个时候,似乎美国已经无能为力!

由此可见,从这次危机主要是涉及到华为的高端移动芯片及相应的高端智能手机业务。与华为最终的出路有关,但是应该还是有机会。毕竟华为的实力在,强大的中国在,华为成功的几率很大。美国如果坚持逆潮流而行,最终必遭一败涂地。

以上观点对您有参考价值,请点个赞支持下,谢谢!欢迎留言参与讨论,或关注我了解更多科技资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