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全面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竞聘上岗制度,强调有退出机制。你认为可全国推广吗?
这事我市大约在15年前搞过一次。当年竞争很激烈,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再也没有那个白痴领导提出竞聘的事了!
山西全面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竞聘上岗制度,强调有退出机制。你认为可全国推广吗?
我只想问一句,假如某个或者某些岗位没有人竞聘怎么办?
别闹,我们学校早就尝试过这种做法,结果证明一无是处。我是学校中层干部,有幸参与其中的过程,最终结果是,那一年所有的老师填报的岗位要么是副科,要么是七八年级的岗位,九年级毕业班的岗位几乎没有人填报。情况下来,学校傻了眼,九年级的课不能停啊!怎么办?学校曾经想把这种情况汇报给上级领导,但大家一考虑,如此汇报,只能证明学校班子成员能力有限,还有啥作用?只好又用老办法给老师们分科调课,结果很多老师们反而不干了,一再跟学校强调,我报的岗位是~~~,凭啥不让我教?我可以跟他竞聘啊!
如果不是负责年级工作的主任们在里面和稀泥,那一年的分工还真的有些困难,人们把矛头对准一把手,直接跟他叫板!甚至提出,跟我们要成绩可以,一把手必须教课,让他尝一尝管理学生的难处,别站着说话不腰疼!唉,后面的事乱七八糟。
很多制度它都有一个适应范围,一些乡镇中小学还缺老师还空着岗,竞聘岂不是一个形式?
山西全面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竞聘上岗制度,强调有退出机制。你认为可全国推广吗?
好经也怕歪嘴和尚。山西省教育厅发布的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竞聘上岗制度,建立竞争择优、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推动义务教育学校干部教师轮岗交流。确保2020年全省117个县(市、区)全部实行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
对于这种措施,作为我们江苏老师一点也不陌生,有一股熟悉的配方,有一种熟悉的味道,这种改革条款我们几乎耳熟能详。但实际校果怎么样呢?还是那句老话,经是好经,可是就怕念经的和尚是歪嘴!
比如说我们这里某乡中学(义务教育学校)一位英语老师,本科毕业,中学高级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优秀,一直带“实验班”课。
一年校长孩子被从城里中学退学,校长把孩子安排在实验班,可是这位老师比较正直,不会讨好校长,最终这个校长怀恨在心,第二年“校聘”老师时,就以“莫须有罪名”让这位老师落聘了。
还是这所中学,一位副校长任教学科常常比平行班老师平均分低10分以上,还与一位女老师有染,闹得沸沸扬扬,可是依然稳居副校长之职;只是后来声音有点大,调到别的学校继续担任副校长!
以一斑窥全貌,这样的制度会不会成为某些人滥用职权的又一块土壤,它如何能够保证“县管校聘”的公平、公正、公开呢?制度、规范、标准由谁制定,又有谁执行,有谁监督呢?
一个学校老师稳定是教育教学成绩的保证,一个行业,也尽量减少折腾吧!
山西全面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竞聘上岗制度,强调有退出机制。你认为可全国推广吗?
关于教师竞聘上岗,笔者先讲一个个人的亲身经历: 教师竞聘上岗是如何把校长玩下岗的?事情很简单,某位靠“特殊服务和无底线舔”上位的校长,来到我们中学后,便小人得志自然逞能,挥舞起“教师竞聘上岗”的大棒开始整治老师们,大会小会不断,会上动辄就拿“下岗”吓唬老师们,几位有声望的老教师不动声色地把这位校长的丑陋嘴脸记录在案,有文字、有图像、有声音,组织了几次上访后,到任不到2个月的新校长灰溜溜地卷铺盖滚蛋“下岗”了!
“山西全面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竞聘上岗制度,强调有退出机制”,就制度本身而言,确实是一项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好措施。但是“好措施”的贯彻落实,必须有几个前提,笔者简要谈谈,和大家商榷:其一、必须是教师岗位充裕的前提下。据笔者了解所知,中西部地区的教师、尤其是乡村教师岗位存在严重不足,在此基础上,实行“推行教师竞聘上岗制度,还强调退出机制”,这是要制造噱头,还是要“挂羊头卖狗肉”呢?别说身居中西部地区的山西了,即便地处东部教育异常发达的江苏,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实行教师竞聘上岗,只听说过教师调岗,从没听说过教师下岗,山西哪来的自信?
其二、必须是在公开公正透明的前提下。贯彻落实教师竞聘上岗制度,最忌讳的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把一项“好制度”搞成校领导吓唬教师的大棒,尤其是不公开、不公正、不透明的暗箱操作。再好的制度,一旦在基层学校具体贯彻落实的时候“走了样”,成为校领导们拉帮结派、亲密远疏、剔除异己的工具;就会沦为笑柄,不但起不到鼓舞和激励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作用,而且还适得其反,成为阻碍教育发展的“绊脚石”。
其三、教师竞聘上岗,强调退出机制,究竟哪些人退出?退往哪里?如果是提前退休,恐怕许多老教师会争着抢着落聘,这哪里还是激励教师工作积极性啊,简直就是在给那些瞌睡的人送枕头嘛!如果是让教学经验不足的年轻教师落聘,他们正考虑要不要辞职呢,这下恰好机会来了,正中下怀,不必竞聘了,也不要退出了,我辞职!在教育大环境不是太乐观的情况下,笔者认为,还是实事求是点吧,别出什么幺蛾子了!
综上所述,笔者觉得“山西全面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竞聘上岗制度,强调有退出机制”,作为中西部教育欠发达地区,需要具体问题来具体分析,不切实际的“一刀切”政策,是非常不适宜的,是值得进一步商榷的。
山西全面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竞聘上岗制度,强调有退出机制。你认为可全国推广吗?
我是一农村学校初中语文教师,去年带中三毕业班,全县130多个班,班平成绩侥幸占36位,可知初一接手时,许多学生连拼音都不会拼,我努力了吧?!今年接初一,生源差得我绝望,我曾用小二的期末试卷考过,全班最高分92分,最低分17分,90分以上的有且只有一个,80-90分的4个,70-80分的4个,60-70分的9个,其余都不及格。很多学生不识字,不会写字,你说我能怎样?我想,真末位淘汰我,我会出钱请专家来教,如他能保证所有人及格,我转身走人,绝无二话!末位淘汰?问题很多,会摧生很多问题,一是差生无人教丶差班无人教。二是会逼迫教师弄虚作假。有意思吗?教书是个良心活,学生是人,教育也不是工厂生产线,所谓的专家玩坏了教育!
山西全面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竞聘上岗制度,强调有退出机制。你认为可全国推广吗?
我认为,目前山西推行的这种“教师竞聘上岗"制度,利弊都很明显。若要全国推行,还需一个摸索完善阶段。好在山西走在了全国前列,就当是全国一个改革试验区,意义重大。
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山西这一“教师聘用制"改革的相关内容:
1、实施范围:县(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所属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在编在岗教职工。
2、规范中小学编制。建立县(市、区)域内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控制、动态调控”机制。
3、规范中小学岗位设置。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岗位总量内,结合学校生源数量变化、教师学科结构等因素,按照优先满足教师系列专业技术岗位,合理统筹辅系列专业技术岗位,严格控制管理岗位,大力精简工勤岗位的要求,统筹配置到具体学校。4、健全中小学教职工岗位聘用制度。
5、完善教师退出机制。
(一)根据以上改革相关内容,我们明显可以感受到,它对改变当前教育现状中存在的某些不合理因素,具有三大作用:第一,实行轮岗交流,有利于促进县域内各学校间师资力量的流动和均衡,为农村薄弱学校的发展提供强力支持。
第二,建立“退出机制”,有利于破除教师"铁饭碗",提高师质的“输出效益”。
第三,盘活了以前学校编制岗位过死的问题。一定程度上,给年轻、有为的教师提供了更大发展空间。
(二)不过,在“三味”看来,这种“教师竞聘上岗”制度的改革和实施,如果在缺乏对现有教育核心制度(如考试制度、评价制度等)的改革的前提下,其预想作用和意义的发挥可能会受限,甚至会带来一些新问题。1、教师竞聘上岗制度,有可能让“减负"越减越重。
教师竞聘,就是教师间的竞争。用什么来竞争呢?
如果考试仍旧是以学生分数论英雄,评价学校或老师仍以分数和升学率为依据,那么,教师只能通过学生的考试分数来提高竞争力。教师就必然大量占用学生休息时间,加重学生学习任务。
2、教师竞聘上岗制度,会让教师与学校(校长)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及家长之间的关系趋于复杂,变得更加不可控性。
教师竞聘,不仅是一种名誉的竞争,更是一种利益的竞争。为了个人的名与利,难免会出现各种不当手段和不公平行为。让教师的人际关系和教育环境受到伤害。
3、教师竞聘上岗制度,有可能让更多优秀师质聚集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学校,不利于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方面,人总想往高处走;另一方面,优秀人才任何学校想要。竞聘到最后,条件差的学校成了“劣质”教师避难所。
4、教师竞聘上岗制度,让教师的评价变得更复杂和难以操作性。
跨校竞聘和一岗多用,教师该如何公平评价?至少在现有评价制度下,是个难题!
5、对落聘教师,实行"退出"制,依然存在很多现实问题。
按教师竞聘上岗制度,连续2年评定为不合格的,解除聘用合同。我们能否理解为“开除“?如果不是“开除”,那么就还是教师,只不过是“不用上班"的教师,基本工资不能少。等同于提前退休吗?
回想前些年,不少地方和学校(包括“三味"曾所在学校)曾实行过“教师竞聘上岗”制度,不同的是范围在校内。当时由校长聘班主任,班主任聘任课老师。然后落聘人员听从学校安排。其结果是班主任无人当,任课老师帮派化,落聘人员最舒服,干最少最轻的活,最多一学期少领一、二千绩效奖,没人在乎这点钱。
其实,“三味”认为:现在的教育确实需要改革。但是最大的问题不是如何提升教师之间的竞争问题,而是应如何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问题。从教育制度的改革上讲,急需改革的是考试制度和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只要根本性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将迎忍而解。
欢迎关注头条号【三味聊教育】, 让我们一起从新角度看教育老问题!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