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学生成绩考核教师教学水平合理吗?
首先这个方案没问题。而且是天经地义的。但一定要深入实际。不可绝对化。
我校规定按照年级平均分,上下浮动3分!如果你考93,有一个优秀的班考98是不是超过你班上。答案不是。把几个同年级的班一平均,平均分数如果是96以上,则代表你不合格,如果96分以下,差距小于3分,则代表你也合格。
为什么要有3分的差距,因为孩子真的有差异。而且个别孩子差异非常大。虽然国家不承认所谓的差异,但一线教师都知道,差异是存在的。我们校有刚入教就考第一的,也要教了2—3届老教师考倒数第一的。原因就是个别差生。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班上有2个差生,一个考13,一个考25。年级均分95。意味着他们一起要落下152分。如果班上55人,人均就要少大约2.8分。如果班上80人,人均大约要少1.9分。这两个差生,通常还是看起来不傻,平时玩呀!运动会呀!画画呀!都没问题。就是不会学习的孩子。谁都不敢保证自己班上没有这样的孩子。
我们年级今年期末考试,最强,最弱两个班差距2分,均分在1分左右。其中倒数第一班上有个23的。倒数第二有个60分的。就一个孩子就坐实了倒数一二名。
所以,我校人性的看均分,3分差距算合格。而且明显智力有问题的!这也是有的家长打死也不承认的。如:上课啸叫的(控制不住自己),只知道傻笑的。这些学校虽然都给孩子打分,但都不计入均分!否则3分都兜不住。
用学生成绩考核教师教学水平合理吗?
用学生成绩来考评一个教师业绩,我觉得是不公平的。
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有的学生天生聪颖,再加上努力学习,学习成绩就好。有的学生没有天生丽质,后天也不努力,学习成绩就差。
我们这里常常采取抽考的方式,用全班学生平均分数来排队,以此来衡量一个老师的教学工作的好坏,用这个结果来决定发给教师多少效能奖。一个教学再棒的老师,遇到了一群不努力学习的学生,累死也教不好的。
所以,我觉得用学生学习成绩来考评教师成绩不公平!
用学生成绩考核教师教学水平合理吗?
用学生的成绩来考核教师的成绩,公平吗,你怎么看?
用学生成绩来考核老师的成绩,是很公平的,这样做对那些踏踏实实,一心教学工作,一心把学生教出成绩的老师,是公平的,因为他她们凭自己的教学水平与能力来教好学生,不是搞歪门邪道,吹牛拍马等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是自己苦出来的荣誉。评学生成绩考核老师成这是硬功夫,谁都不好搞弄虚作假,所以说很公平。
为了学校的全面工作,作为校长还应该有相应的其他措施,保证老师其他工作也能做好,做一个比较全面的好老师,防止有的老师,一心只是自己的教学,不顾学校其他事情,不顾对学生的教育,不注意学生的全面发表。
我做校长时,我们一直执行教师记分制。把老师的工作用总分一百分的方法,谁最后得分最高,谁就是优秀老师,我们的优秀老师,从来就没有评过。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学生的教学质量,计七十分,方法是竞争的名次,或者根据不同年级,需要达到总评分多少。
第二老师自己遵守学校各种制度情况占十分,要不迟到不请假等。
第三老师关心学校集体,服从领导分配占十分,这就让学校各项工作,都有人关心。
第四,所有老师包括不是班主任老师,都要关心学生 关心班级工作,所教班级,各项比赛。都要有个好名次,班级成绩比赛包括语文数学等,各老师必须互相配合,才能使全班各项都好,老师才能一起得到十分。
以上是我对评优秀老师的一些看法,也是我以前考核老师的一些做法,欢迎大家评论。
用学生成绩考核教师教学水平合理吗?
教师水平的高低,外行看学生成绩,内行看课堂管理!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决定学生成绩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时间,一方面是方法。
大多数学校和老师,都是抓时间,而忽略教方法。比如大多数的初中学校,都是抓两个六点半,早上六点半,晚上六点半就要求学生到教室学习,班主任到班检查督促,学校领导轮值签到班主任,然后在绩效工资中给予班主任一定补助。
有些学校,特别是市里有点名气的重点学校,抓得更紧,周六集中学生在教室里自习。遇到黄金周之类,一定要放假的,也要求科任老师发练习卷给学生做,每天每学科至少一张(8开)。
教学技能一般,又想有点成绩的教师,就想方设法抢时间。科任老师抢时间的方法,大致是题海战术,表现的方面:1.翻印大量资料,发放给学生,不管题目有没有重复,不管题目效果有多大,广种薄收。2.占用学生晚自习时间,轮到他去上晚自习,就把晚自习当上课,讲了一节课后在另外发一份练习卷让学生做,并强烈要求第二天就检查和讲评。这样学生就整个晚上都要学他这个科目了。3.周末等放假时间,发很多翻印的资料,学生学他这科都已经累得半死这种。
总之是想方设法把学生的学习时间抢过来,没有大局意识、没有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的心态。这种老师如果是班主任,基本上科任老师都不愿意跟他合教一班。他教的科目可能很好,但其他科目都非常差。最常见的是,如果他教两个班,做班主任这班成绩就特好(学生不敢不做),而另一个班的成绩就很差。
像这种情况,看学生成绩高能说明老师有水平吗?我认为,这种老师是能力水平低、自私。误人子弟!这样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基本上学习的灵活性差,自主学习能力差,可持续发展弱。整天在试卷里穿梭,没有时间反思总结,不懂得归纳方法。
也有部分老师,教学讲究方法,喜欢研究。讲方法,讲效率的老师,首先是对所教的科目非常熟悉,哪些知识点重要哪些次要,心里清楚,教学能抓重点,抓关键点。其次是清楚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能够知道那些知识要跟学生详细讲,那些可以略讲。第三,对练习进行精挑细选,讲究练习的针对性和有些性,注重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第四,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这种老师上课学生喜欢。学生在这种老师的教导下,会越学越有兴趣,方法越来越灵活,脑瓜越学越聪明。
这样的教师,你给他一个学期,一个学年,也许不一定是第一,但一个初中三年下来,成绩就出来了。而且这样的学生到了高中,可持续发展性特强。如果只拿初一的成绩评价这样的老师,就不准确了。
所以我认为,素质教育并不是口号,只是我们在落实的过程中太急功近利了!只看重一时的成绩,没看重一辈子的发展。
比如种田,种十亩地收入一万元,而人家种两亩地收入8千元。你认为那个有能力?
用学生成绩考核教师教学水平合理吗?
用成绩来考核教师的教学水平,在目前看来还是可行的,关键是怎么操作。如果是公平的即是合理的。
有的学校不管生源资质如何直接看最后的成绩,这点明显就不公平了。会让一些教学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老师寒心的。
想要公平,可以建立一个公平的考核制度。
比如可以建立底分制度。
在中小学阶段,一般以一学年的期中期末四次成绩作参考。算出平均分,及格率与优秀率作为该生的底分。然后拿实考成绩对应底分,以进步多者为胜出。
这样可以避免老师挑学生,反正有底分在那儿呢,你全部挑些成绩都是90分以上的优生,你保得住么?往往底分不高的班级进步的空间反而更大。老师们对差生当然都会重点关注了。一个差生转化成优生了,班上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就都上去了。
小学一年级刚入学,没有底分,可以将第一年的考试成绩作为底分。
插班生第一学期的成绩不计入考核,但是可以作为底分,第二个学期才纳入班级成绩考核。
如果不以成绩来考核教师的教学水平,用什么来考核比较合适呢?公开课?备课?老师的论文?学生的欢迎度?家长的口碑……好像也没有比这合适的呀?
用学生成绩考核教师教学水平合理吗?
用学生成绩考核教师教学水平是唯一合理标准,它显示出了一个优秀教师教育有方,有智慧有方法,一个学生在校学习它的区别在于学习成绩,老师教书的根本在于教育质量,成绩和质量是相互相承的,一个班级常年在期中、期末考试中名列全镇中上游,说明教师教书教的好,有力度,如果常年统考是中下游,或倒数永远第一,你自己认为是教的好吗?是你挪上一个班的落后人员?总之一句话,只有认真负责,认真管理,认真教书才能好的结果,培养一代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就体现在教师教学水平上不可否认。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