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苏联T-64、T-80这些坦克没有T-72出名?

苏联在发展坦克时,有两种派别,一种属于精英部队,一种是普通部队和出口。

精英部队作为主攻部队当年面对的就是德国的欧洲军团主力是T-64,换代产品是T-80。普通部队的主力是T-62,换代产品是T-72。前者技术先进,对成员保护较好,如减震都非常出色。后者能怎么简单,就怎么简单。但要求维护性好!

苏联的战略是通过精英部队冲破德国防线,一直打到法国海岸线,直到消耗殆尽。这支刀锋部队到此使命结束。而厚重的刀背,就是数量庞大,维护简单的T-72群们,则夺取胜利果实。如果1个月,甚至2周以内,能解决战斗。这时,远在美国的美国军团才刚刚完成总动员,如果在动员没有彻底完成前参战,他们将面对庞大的T-72群。如果动员完成再参战,欧洲只有英国可以立足。美国是否会冒着核大战危险保护欧洲,这就成了美国的问题!什么安22,米格29,米4等全是为这场常规大战而生的。

所以,T-72与厕纸没有太大区别,也用不着保密,苏联迅速出口到全世界。包括中东各国,如伊拉克。至于T-64.80绝对不会出口。幸好(✪▽✪)冷战结束我们不用来验证这场热战的成功可能性!

苏联把T-72生产线放在俄罗斯,而把T-80生产线放在乌克兰(留了一手,反应装甲在俄罗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只能生产T-72。这时T-72在世界被扁成渣,俄罗斯受不了!把部分还在俄罗斯境内的T-80技术投入到T-72中,产出了T-90,被印度等国大买特买,救活了俄罗斯坦克工业。而且还推出改进套装,改进出口的T-72,这个市场超过3000辆。其他国家如乌克兰,白俄罗斯也推出了改进套装,所以T-72越来越出名。

T-64,T-80只有前苏联才有,但这些国家都很穷,迅速退役了这款耗金兽,反而采用便宜的T-72。只有乌克兰继续研发T-80(生产线在手里)改进成T-84。出口一大批到巴基斯坦。可惜反应装甲不过关,全从T-80上卸下来的。

所以:1.T-72出口多。

2.俄罗斯影响力还是大一些。

3.T-72维护成本低一些。

其他国家采购的多一些名气也就大一些。

附注:小道消息称,中国从二毛和前东方汉斯猫手里搞到了一批80号水柜。然后从秘密渠道取得了几门“莱茵河120正义”。通过120正义猛射80号水柜,结局就是打不穿。于是我们放弃了120,选择了加大药效的125正义。这就是中国99号水柜的输出装置。

为什么苏联T-64、T-80这些坦克没有T-72出名?

苏联从二战结束以后就一直引领着国际坦克研发方向的潮流,到了研发第三代主战坦克时,苏联一口气推出了T-64、T-72、T-80和T-90等型号,都是俄罗斯在役的数款坦克型号,那么哪一款坦克性能最好,最受俄军欢迎呢?自然是T-72,俄军已经将大幅改进的T-72B3作为未来二十年陆军的主力坦克。

事实上,并不是坦克型号越新,就一定越受欢迎的,就拿苏联最精锐的第一近卫坦克集团军来说,这支部队可以说是苏(俄)最著名的装甲部队,他们最早在1945年带领着红军浩浩荡荡的开进柏林,战争结束后第一近卫坦克集团军驻守东德,1999年解散编制,但在2016年重新回复编制,现在被部署在东欧地区,地处俄罗斯和北约冲突的最前沿,他们使用的坦克就不是最新的T-90,而是T-72B3。

T-72B3是冷战时期的产物T-72的现代化升级版,整车重达50吨,在装甲上和T-72相比有了不小的飞跃,第一近卫坦克集团军的士兵们称呼其为“可靠的坦克”,在火控上,T-72B3采用了新型热成像传感器。所以即使这款坦克基础型号落后,但这并不影响俄军士兵对其的喜爱,第一近卫坦克集团军的一名少将Sergey Kisel表示,T-72B3拥有足够强大的火力来击毁战场上遇到的任何敌方装甲力量。

另外T-72B3和现在北约方面装备的豹2和M1坦克相比,体型无疑更小,个子也更矮,同时T-72B3具备行进间的高速射击能力。

T-72坦克的内部构造模拟图

到了T-72之后的T-80,本应性能更加卓越,但是T-80的早期版本并不受欢迎,全重46吨的T-80就像是吸吮燃料的“无底洞”,早期版本的T-80所装配的燃气涡轮发动机早己被淘汰,但T-80家族的T-80BV和T-80U成功保住了T-80的晚节,时速最快高达90km/h的“飙车速度”却并不像T-80初代那样耗油严重。T-80BV的武器系统和T-72B3以及T-90的武器系统基本相同,装配的都是1门125毫米2A46滑膛炮,可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T、高爆尾翼稳定反坦克弹HEAT-FS和高爆破片尾翼稳定弹HE-FRAG-FS,除此之外,T-80BV和T-80U的优点还在于其V92柴油发动机能够在低温环境下正常工作,能够胜任俄罗斯的冬季天气并能进行极地地区作战,契合俄罗斯的重返北冰洋计划。

俄罗斯的T-80U坦克

而T-90,说到底就是一款现代化改进的T-72,和T-72B3其实差不了太多,说的直白点,T-90无疑就是装备了更先进的发动机和配备更好的防御,新式的Shtora防御对抗系统和Kontaki-5反应装甲的采用的确让T-90整体性能提升了不少,但最想要T-90的不是俄罗斯本国军队,而是印度,早在2006年,印度就和俄罗斯达成一单超过33亿美金的协议,预计俄方要给印度提供1300辆以上的T-90,T-90俨然成为了俄罗斯的外销大头。

T-90主战坦克,乍一看整体布局和T-72B3没啥太大区别。

而从实际来看,T-90单价400万美元却只能取得和T-72B3差不了太多的效用,而一辆T-72B3撑死不超过200万美元,换做是谁,恐怕都会选择T-72B3而不是T-80和T-90。

为什么苏联T-64、T-80这些坦克没有T-72出名?

苏联时代苏联的许多重要武器装备走的是“双轨”,即一方面高低搭配,同一代的产品会平行发展并装备两个不同的型号,另一方面有些型号会限制外销,只装备自己的部队。

从卫国战争时起苏联坦克就形成了马里舍夫和下塔吉尔双头并立、互不相让的格局,前者一般都会负责研制一些“高大上”的型号,后者则会搞一些”铺量“的大路货,本来T62之后就是马里舍夫的T64,这是采用新式装甲、大功率发动机和125MM滑膛炮的划时代产品,性能在60年代可谓独占鳌头——但研制和生产速度太慢,价格也太贵,在这种情况下下塔吉尔不失时机见缝插针,在T62改型基础上搞了个主炮口径和T64一样、各种其他性能缩水但价格便宜得多的T72,因为在苏联最看重的火力、机动性两方面T72和T64差距不大,价格便宜量又足,所以装备数量反倒远远超过T64,而且因为它不是最尖端产品,进一步缩水性能后价格很有竞争力,所以也成为苏联70-90年代最主流的外销坦克。部署数量大、经常出国”露脸“外加有大量出口,T72当然就容易出名。

相反,T64数量既少、又当作王牌装备只配给国内重点部队,几乎不外销、不出国、不参展,冷战中很长时间国际上都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型号是否真的存在,又怎么可能出名?等到苏联解体,T64也成明日黄花,自然也当不了“网红”。

T80是T64的升级版本,最突出特点是换装了燃气轮机,本来它是苏联解体前刚刚装备的,赶上了“开放时代”,要比T80有机会出名——但谁让它被弄去参加完全不适合自己打的格罗兹尼之战?结果第一次露脸就出的是丑名,加上燃气轮机用于坦克是天生娇贵,结果国内被T72的升级版本T90抢了风头,国外也没机会卖出去几辆,但平心而论,T80的知名度比T64还是强点儿——恶名好歹也是名对吧。

为什么苏联T-64、T-80这些坦克没有T-72出名?

先来介绍一下这三款坦克。

T-64坦克,是前苏联于20世纪60年代研制的一款主战坦克,也是苏联标准下第一款第三代的主战坦克;由苏联四大坦克设计局中的莫洛佐夫设计局的首席设计师亚历山大·莫洛佐夫设计;并于1966年进入苏联军队服役,总产量约1.3万辆。其身上采用的很多革新技术都成为苏联/俄罗斯坦克日后发展的基础。无论是低成本型的T-72,还是技术先进型的T-80,以及在技术成本上取得平衡的T-90全都有T-64的影子。

T-72坦克,是苏联于1967年开始研制的一种主战坦克。当时,由于T-64坦克采用了大量的先进技术,所以制造成本极高。这种昂贵的坦克就算苏联也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大量装备的。于是,出于成本考虑,苏联同时想研发一种和T-64性能相近的坦克,可以大量装备红军坦克部队,并且外销。经过数年的研发后,T-72坦克便诞生了。T-72保留了苏制战车特有的低矮外形、可靠耐用和125毫米大口径主炮等特点,还装有炮射导弹、自动装弹机等先进设备。总产量超过2.5万辆,不但在苏联大量服役,还畅销到世界各地。甚至直至今日,T-72及其改进或者孪生型依旧是许多国家的主力装备。

T-80主战坦克,是苏联在T-64主战坦克基础上研制的主战坦克,也是苏联第一种采用燃气轮机作为动力装置的主战坦克。T-80的总体布局与总体布置与T-64主战坦克相似,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中央,车体中部是战斗舱,动力舱位于车体后部;主炮一门125毫米滑膛炮、一挺7.62毫米机枪和一挺12.7毫米高射机枪,备有自动装弹机。而其配备的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改装的985马力燃气轮机,具备体积小、功率大、起动快、重量轻、操控性好、可靠性高、更换方便等一系列优点;但同时,燃气轮机的油耗巨大和生产成本高昂等问题也十分严重。

就性能来说,T-72比T-64和T-80差了一档,是三款主战坦克中性能最差的,不过,T-72却是名气却要比T-64和T-80大很多。

而之所以会出现,性能较差的的T-72,名气大过T-64、T-80,究其原因在于T-72的“曝光率”要远高于T-64和T-80。

首先,T-64和T-80坦克被苏联视为镇国利器,十分珍视,其信息都属于机密,处于严密封锁中。而与此同时,苏联为了迷惑北约,使其摸不准自己的底细,便对T-72进行大肆的“炒作”,吸引外界的注意力。苏联的策略是成功的,其实1970年,在白俄罗斯的军事演习照片中,西方情报人员就发现了T-64,但却被误认为是T-72的早期型号。最后一番操作下来,苏联成功的将T-64和T-80隐藏在了“暗处”,T-72则是名声大噪,被世人熟知。

其次,T-72是一款产量极大、使用国家众多的主战坦克。装备数量大、服役国家多,使得T-72参加的战争和各类活动也多。因而,T-72会时常的出现在世界各地的新闻媒体上面,和广大“吃瓜群众”混了个脸熟。而T-64和T-80坦克,在苏联解体前,都被禁止出口;冷战后,出口的数量和装备的国家也有限(甚至出口时还可能重新起一个名字,如乌克兰T-84)。这使得T-64和T-80露面较少,登上新闻媒体的机会就更少。导致如果不是专门“研究”或“喜好”坦克的人,就根本不会注意到它们。(通俗比喻,T-64和T-80是专门演小众文艺片的演员,虽然演技很好,但知道的人不多;T-72则是流量明星,虽然没啥拿得出手的才能,但是知名度很高)。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个赞,还有“关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什么苏联T-64、T-80这些坦克没有T-72出名?

改自于二代T-64,却大有名头。T-80,成为世上第三代坦克的代表之作,经过一再持续升级,装备数量不多但却作为俄军手中的拳头。

对此,争议比较大,有人认为T-80无论如何改进,其油耗高、价格高双高的特点如影随形,更加之后勤保障也相当麻烦,不能认定它一定就是一款好坦克。那么就让我们接下来看看是否真滴如此。

一、俄罗斯迄今为止装备了3000多辆T-80,并有1000多辆实施了封存,要说是拳头,应该没有疑义。过去苏联有好的都会自用的传统,从而长期以来造成了T-80的寂寂无名。

二,其在战争的表现可圈可点,1987大战土耳其豹1A3,赢得干净漂亮,1999车臣大战,被炮弹打了18次,依然在飞驰,韩国对其超强的山地作战能力很是羡慕,以后韩国、泰国、巴基斯坦等10余个国家多有订购。不是说好不好看实战吗,T-80实战表现那是相当抢眼的。

三,贵有贵的道理。首次使用燃气轮机,首次使用炮射导弹,设计师波波夫当年因此获得了重奖的,可见这款坦克被寄予希望之重。即便贵也在所不惜,换言之,成本压根就不是军方考虑的问题,只要好就可以。

一再升级,不计成本,已自打磨了几十年,在它身上我们看到了一款技术集大成的坦克,技术上几乎无所不包,燃气轮机已升级到1250匹马力,什么油都能烧,行程也大为提高。

自动装弹机,接触-5反应装甲,“窗帘”光电探测,“竞技场”主动防护,数字化火控,各类传感器,甚至还有防雷达探测涂层。

把一款坦克做得是如何用心,能说明什么不问可知。

致于它不如T-72有名,你得说T-72是T-72,它是第二代坦克的代表作,最大的特点是便宜,在T-72升级基础上打造的T-90,仍然要比T-80便宜太多太多,看着什么都有,但与T-80不再一个技术档次上。

为什么苏联T-64、T-80这些坦克没有T-72出名?

T72是世界第一款三代坦克,好像是世界第一款装备复合装甲的坦克,装甲在当时那个年代相当的牛,生产总量达2万辆,估计苏联自己就装备了15000辆,那时候整个西方看到这辆坦克瑟瑟发抖,怕他什么时候就乌拉乌拉的冲过来了。然后苏联还低价出口给40多个国家,现在看来出口可能是皮薄一点的猴版,第二被碾压都是没有升级的,武器升级和不升级真是两个概念!

在70年代苏联正是追赶美国最快的时代,甚至一度举得已经快超越美国了。而几万两坦克西进给欧洲带来的压力是相当大的,当时美国还在用M60二代坦克,欧洲也都是二代坦克,铁流滚滚西进的压力非常大!

而且现在俄罗斯的T72坦克都还是俄罗斯的装甲主力,原因当然是以前生产太多,现在没钱换装,而T72也被俄罗斯当成了高低搭配的低配坦克使用,相当于我们的96B坦克,在坦克竞赛中与96B的竞争中显示,可能两款坦克性能差不多!

就在前不久美国公布俄罗斯最具威胁的四款常规武器,其中俄罗斯的T-72B3和T-90AS坦克排行第一,因为他们认为数据显示这两款坦克装甲和防护、热成像仪、弹药都进行了升级改造。这些改进可以让俄罗斯军队有机会在较短的距离内摧毁西方国家的武器装备。而且还配备5-8公里就能击毁西方坦克的炮射导弹,对西方威胁非常大!

当然这款坦克也在伊拉克走麦城了,但是这有很多原因,比如他面对的MIA1当时已经采用了贫铀装甲,这应该是世界最强复合装甲了,还有伊拉克T72不但是猴版,而且是初版,没有升级,没有热成像仪,没有精密的火控系统,而且MIA1最大射程达3500,而T72只有2100左右,这样的战斗本身就不对称。到了海湾战争的时候,这时候T72的装甲就已经显得薄弱了,伊拉克玩的是平面的战争,但是美国玩的是三维立体战争,两者不在一个数量级,自然就是惨败了,这不能归咎于武器不行!

所以说这样的一款本事70年代碾压别人的坦克,他碾压北约的时候,那时候北约人真怕啊,可以说瑟瑟发抖。在90年代被美国碾压了,于是就出了一口恶气了,大肆宣扬这款坦克不行的言论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