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飞往美国的飞机不直接横飞太平洋,而是要绕上一圈?

看了很多从距离上划线的人,我表示笑了额。

原因很简单,一般情况下,一个飞机随时要保证半小时备降机场。就是飞机空中出现故障,飞机在半个小时内可以在某个机场降落。因为飞机漏油呀!起火被扑灭呀!发生事故呀!一般可以飞大概半小时。这是国际标准。

如果直飞太平洋,那么无法找到足够时间降落的备降机场。所以不飞太平洋航线。

美国飞夏威夷的航线中间,就有不少小岛上修建了一条跑道的机场,平时一个星期可能飞一次,这么不赚钱,为什么要修跑道,就是为了保证美国至夏威夷的航班有足够的备降机场。

为何中国飞往美国的飞机不直接横飞太平洋,而是要绕上一圈?

因为地球是圆的,中国飞美国走北极地区最近

中国和美国分别位于太平洋的西岸和东岸,如果看地图的话,从中国飞往美国是必须横穿整个太平洋的。但在实际当中,北京飞往纽约是走北极地区的。

因为地球是圆的,北京到纽约走北极距离是最短的。

(地图上北京飞往纽约的最近航线)

(但真实情况下,北京飞往纽约最短的航线)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也不会完全选择走最短路线,因为这条航线要途径俄罗斯领空,而俄罗斯在西伯利亚是设有大量禁飞区的。

在前苏联时期,西伯利亚地处美苏对抗前沿,是完全禁飞的,擅入者必死无疑。没有克林姆林宫的命令,UFO也给你干下来。

苏联空军曾在1983年9月1日清晨击落了一架闯入远东禁飞区的大韩航空007号班机。

该客机是从美国纽约起飞,最终的目的地是韩国首都首尔。原本这是一次非常普通的飞行,但是007号班机在阿拉斯加中转之后就偏离了预定航线,径直飞入苏联领空,于是苏联空军紧急派遣一架Su-15战斗机起飞拦截。

在屡次警告无效的情况下,负责拦截的Su-15向007号班机发射了两枚空空导弹,其中的一枚击中了007号班机尾部,导致飞机的液压系统瘫痪,机长失去了对飞机的控制。

最后该飞机坠入日本海,造成269人罹难。

(当年韩航007号班机的飞行路线图,图中红色虚线是其原本的计划路线,而红色实线则是其实际飞行路线)

时至今日俄罗斯人仍旧没有完全开放西伯利亚的领空,所以民航飞机有时候该绕还得绕。

为何中国飞往美国的飞机不直接横飞太平洋,而是要绕上一圈?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能够节省自己的时间是非常划算的事情,因此在各种各样的领域当中,我们能看到大家的工作效率越来越高,节省出来的时间也越来越多,而更多的人将这些时间投入到了其他方面,因此而获得了更大的收益。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旅途往往给我们带来的就是疲倦和漫长的等待,以及无休止的舟车劳顿。然而当飞机出现之后,这些方面就有了更大的改善。在旅游的过程之中,大多数人到了远的地方都会选择坐飞机,特别是在出国方面,很多人都会选择一些跨国飞机来为自己提供一些便捷的出行。然而有人感到好奇的是,为何中国往美国飞的飞机不直接横飞太平,而是要绕上一圈,这背后有什么样的门道吗?

之所以我们认为中国飞往美国绕上一圈,就是因为在大多数人的印象当中,太平洋是一个非常广阔的海域。然而在这个海域之上,由于它的面积非常的广阔,所以它并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在国际航班的飞行过程之中,很多人一定希望的就是能够节省自己的时间。可是我们却能够发现,中国飞往美国的飞机,往往不会直接横跨太平洋往美国飞,反而会绕上一大圈才能够飞到美国。对于这一点很多人感到非常的不理解,那么具体的原因,其实经过一些物理和地理方面的分析,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第一是视觉错觉

也许在我们的数学上经常讲究的就是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其实是最短的。可是很多人却发现,这些航班几乎都是会绕上一圈才能够飞到美国,因此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绕远路。但是通过地理知识,我们能够发现的是地球是一个圆的球体,所以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有一定的差距,并且所有的路线都必须要形成一个弧线才能够完成飞行,因此中国飞往美国的飞机之所以要绕一段路。

其实这段路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最短距离,虽然从我们表面上看是绕了一段路,但是将这个曲线拉直以后就会发现,这就是最短的距离。当然航空公司也不会傻到用自己的成本去做出无谓的牺牲,因此这就是一种视觉的错觉造成的错误理解。

第二是突发状况

大家都知道海上的气流和陆地上的气流是非常不同的,然而对于跨国的航班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对于天气的不可掌控。若遇上一些较为恶劣的天气,很多飞行的航班都会被取消或者延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也没有办法预测到太平洋上,这么广阔的海域是否会出现极端天气。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唯有将这些因素进行规避,才能够让自己更加的安全航班。在飞机飞行的过程中,它是属于高速行驶,所以安全性是唯一需要保障的东西,因此为了应对更多的突发危险,不横跨太平洋也是将整个航班上的人的安全放在首位的表现。

第三是成本预算

各种各样的航空公司能够造得起飞机,开得起飞机,那么就证明这些公司是10分有钱的。然而对于这些飞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上面搭载的乘客,任何一个航空公司都无法接受自己的航班出了问题,导致坠机的问题发生。然而飞越太平洋对于这些公司来说就是一个高风险低收益低回报的活动,为了能够给自己的公司降低成本并且减少损失,他们往往不会采取如此冒险的方式从太平洋上飞。

毕竟所有的飞机都飞过的航线才是最为安全的,若是自己单独开辟一条航线最终导致的结果,谁也无法担起这个责任。任何一个航班,他们的宗旨都是为了将乘客更加安全舒适的送达,而不是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什么意外,所以为了能够做到这一点,他们也不会在自己的成本上增加这样一个冒险条款。

为何中国飞往美国的飞机不直接横飞太平洋,而是要绕上一圈?

国内飞向美国的航班,起飞之后,没有一路向东,穿越太平洋飞向美国,而是向北飞向北极,那是因为,地球是圆的,不是平的。

国人看惯了原先的那种二维平面地图,就会自然的觉得从中国到美国应该直飞,笔直穿过浩瀚的太平洋,这样距离最短。其实用卫星地图,不如谷歌地图看一下,就会发现,还是经过北极圈上空,飞向美国才是最近的。

对于航空公司来说,少一点距离就能够节约燃油消耗,省下来的就是利润啊。

因此,飞美国的航班,其实还是从北极地区上空飞过的,而不是太平洋。

OK,关于问题就回答到这里吧。😊

获取更多军事、航空知识,请关注“老鹰航空”。

为何中国飞往美国的飞机不直接横飞太平洋,而是要绕上一圈?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熊猫爱飞行(ID:iflypanda)

因为横穿太平洋不是最短的路径,往北部经过日本阿留申群岛的路线,也就是题主所说的上绕一圈才是最短路径。

用Google Earth在地球仪上绘制一条上海到美国洛杉矶的最短路径,我们可以看到是下图这样子的。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条最短路径并不是横穿太平洋的,地理上这条最短路径有个学名叫做“大圆航线”。如果把地球近似看做一个球体,通过地面上任意两点和地心做一平面,平面与地球表面相交得到的圆周就是大圆。而两点之间的大圆劣弧线才是两点在地表上的最短距离。

我们把上面这个地球仪按照平面地图给展开,于是上海到洛杉矶的大圆航线就变成了下面这个样子。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坐飞机去美国的时候,娱乐系统里的航图显示的航线是弯曲的,这也是题主的困惑所在。

不过细心的朋友一定会发现从上海飞洛杉矶实际飞行的路线会比上面说的这个大圆航线稍微偏南一些,飞机飞过日本后,直接从北太平洋穿越,就像下面这张图这样,其中黄色为大圆航线,白色为实际飞行线路。

按照上图的白色线路来飞实际飞行线路肯定比大圆航线要长,因为大圆航线是理论上的最短距离,但是飞行时间上会缩短。那是因为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对流层顶部平流层底部有一条高空急流带(Jet Stream),这条急流带内常年吹的是西风,而且风速可以达到200km/h,借助急流带内的西风,飞机就能获得超过1000km/h的对地速度,所以从中国飞美国的航班会大致按照上图白色的路线来飞,飞行距离稍长了些,但是时间上更节省,而且燃油也省了。

不过从美国回国肯定不能按这条路线返回,这样一来路线长,二来还逆风肯定划不来。回程时飞行员一般会选择路线更短的大圆航线。当然实际飞行路线会受天气、备降机场等因素而不会完全与大圆航线重合。

下面两张图分别是今年10月30日达美航空DL088航班(上海-洛杉矶)和DL089(洛杉矶-上海)的实际飞行路线图。

10月30日,DL088航班(上海-洛杉矶)实际飞行路线

10月30日,DL089航班(洛杉矶-上海)实际飞行路线

从两张图对比我们可以看到明显的区别,上海到洛杉矶的大圆航线距离10400公里,DL088航班实际飞行距离接近11000公里,飞行时间10小时30分钟;DL089航班实际飞行距离10600公里,飞行时间12小时45分钟。DL089更接近大圆航线,飞行距离更短但实际飞行时间却要比去程的DL088航班多出两个小时,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高空急流带的作用。

而中国到美国东部的航班比如上海到纽约,由于上海在经度上和纽约相差了接近180°,因此上海到纽约的大圆航线会跨越北极圈,像下面这样。

我们可以看到上海的纽约的大圆航线直接跨越北冰洋,如果将这条大圆航线绘制在平面地图上就像下面这样,妥妥的一个大弧线。

不明事理的朋友还在想明明可以走直线的怎么就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呢?

每年北半球的夏季,北极圈处于极昼,所以在纽约直飞回国的飞机上,就可以从万米高空欣赏壮丽的北极风光了。

为何中国飞往美国的飞机不直接横飞太平洋,而是要绕上一圈?

为何中国飞往美国的飞机不直接横飞太平洋,而是从北极圈里绕一圈、经俄罗斯、加拿大飞往美国?提问者提出这个问题,想必是平面地图看多了,忘了咱们居住的地球是一个类球体……

直线距离不代表实际距离

从平面地图上看,从中国飞往美国,横穿太平洋是一条直线,而从俄罗斯、加拿大走是曲线。根据“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的理论,横穿太平洋是最近的路线。可提问者忘了,咱们居住的地球并不是平面,而是一个类球体!换句话说,横穿太平洋和经过北极圈,走的都是弧线。事实上,从中国经过北极圈前往美国的这条弧线比横穿太平洋的那条弧线还要短一些。也就是说,经过北极圈的这条航线才是中国与美国之间的“最经济航线”。

民航的宗旨——安全第一

民航机与战斗机不同,战斗机追求的是时效,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所以,战斗力在点对点飞行时,很少会考虑飞机底下的情况,通常都是选择最近航线。但民航机不同,飞机上载着几十人甚至几百人!对于民航机而言,安全才是最重要的,速度、时效都没有人命重要。所以,民航机在选择航线时,既要考虑经济性,还要考虑安全性,安全性甚至要远高于经济性!

从中国横穿太平洋飞往美国。沿途几乎没有什么大国或者大片陆地,绝大多数都是一些无人岛屿或者袖珍岛国。一旦飞机出现故障,选择迫降机场便成了大问题!尤其是在太平洋中央上空时,两边都不靠,飞回中国或者继续飞往美国,几千公里的航程对于出现故障的飞机而言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迫降附近的岛屿,首先得有岛屿、而且岛屿上还得机场。更重要的是,太平洋岛国的机场普遍都偏小,跑道长度不一定就能够满足大型州际客机的降落需要。更何况,迫降有时候对跑到的长度要求更高!所以,对于民航机而言。职务在其他地方迫降,那就更加不现实了,在小岛上迫降,太“电影”了!所以,横穿太平洋绝对不是最佳选择。

从北极圈就不同了,从中国到美国的航线并不是直接通过北极点,而是在相对贴近北极圈周围的陆地上空飞行。一旦飞机出现什么故障,人口稀少的俄罗斯、加拿大北部荒原,包括美国的阿拉斯加都是飞机良好的迫降地。如此一来,飞机的安全系数将要大幅度提升,民航机自然更愿意选择北极航线。

成本计算

从中国经过北极飞往美国,不仅实际航程比横穿太平洋近,油耗要低很多。更重要的是,这条航线的风险系数低,走这条航线保险等等费用也要低很多。民航机不仅乘客需要买保险,航空公司同样得给自家的飞机、人员买保险!保险业是典型的风险系数与保额成正比,越危险保额越高!既省油、又省保费,而且还安全,航空公司又为何要选择横穿太平洋这条航线呢?除非他们脑子都“瓦特”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