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下你人生第一次动手术是什么情形?是不是很怕?
谢谢邀请。
我的第一次手术是在我十七岁那年,在学校里突然肚子痛,不知怎么回事疼的我脸上直冒汗,去了学校的医务室,校医让我马上去医院说怕是得了急性阑尾炎,同学们立刻把我送去了部队医院。因为我爸爸是军人,所以同学们把我送到部队医院。
在解放军第九十八医院,主任给我确诊真的是急性阑尾炎,要立即做手术。
就这样,我在医院马上给爸爸妈妈打电话,当时我并没有害怕,因为我知道这是小手术,而且医院又是条件一流的技术,在后来当我被护士推出手术室的那一刻时,突然看见爸爸妈妈在手术室门口接我时,哇的一声哭起来,这一声不是害怕而是看到爸爸妈妈有所惊喜,因为进手术室时由于时间紧没见到他们特别委屈,所以当爸爸妈妈在我眼前出现,激动的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哇哇大哭,这时爸爸妈妈和护士小姐姐一面哄我一面给我讲注意事项,就这样我在医院一共七天拆完线就出院了,高高兴兴的又回到了学校。
我就做过这么一次手术,是个小手术,我没害怕但我也不会忘记,记忆犹新。
谈一下你人生第一次动手术是什么情形?是不是很怕?
我是一名内科医生,除了实习时在手术室给老师打杂之外,并没有给病人动手术的机会。
不过,我作为一名患者,却是有过被动手术的经历。
看过多巴胺文章的朋友都知道,多巴胺曾经是一名运动健将,人生最辉煌的时候能够连续投中八个三分球。
成家之前的一段时间,多巴胺工作、吃、住全部都在医院解决,真正做到了以医院为家的敬业精神。
当然,那段时间也是我运动最多的时间。几乎每天晚上下班后都要去医院的操场打上数个小时的篮球。
因为不重视赛前热身,又长期疲劳作战,终于在某一次比赛时受伤了:膝盖疼痛!
受伤之初,多巴胺也没有重视自己的病情,既没有检查明确伤情,也没有用药治疗,总以为自己年轻,休息一段时间就可以了。
就这样,拖了四个月之久,病情没有丝毫好转,甚至随着冬季的来临而愈发的严重了,直到不能抬腿行走。
最终不得已住院,经过检查发现,多巴胺的伤情是:左侧前交叉韧带断裂,左侧半月破裂。
因为父母都在外地,又是在自己工作的医院手术。
所以,从住院到手术都是我一个人在办理。
手术当天,是在一个冬季的清晨。
不到七点钟的时候,我便被手术室的护工师傅推进了手术室。
那个时候天还没有亮,我穿着手术衣,躺在病床上,被护工师傅和手术室护士推向了手术室,一路上穿过病区走廊,推进电梯间,看着人来人往的人们,我突然有一种即将走上刑场的悲壮感。
进入手术室后,我被放在手术台上,等待着麻醉师和手术医生的带来。
冰冷的手术室中出了我之外,还有两位没有事情座的手术护士。
她们自顾自的说着话,我自顾自的看着天花板盘算着自己交接给其它同事的病人。
突然一个小姑娘打破了尴尬的气氛好奇的问我:“你怎么不紧张?”。
“不紧张不好吗?”我看了看满脸稚气的年轻护士笑着说道。
八点多一点的时候,我就被腰麻了,开始只觉得双腿沉重,犹如又许多蚂蚁在撕咬着一般,随即便没有了任何感觉了。
因为做的是关节镜手术,所以躺在手术台上的我也能够通过显示屏看见自己关节腔内的情况。
我被做的只是腰麻,人还是有清晰意识的,所以便同手术医生有一句每一句的聊了起来。
三个小时后,我被送往了病房,这个时候真正的痛苦才开始。
麻醉的效力渐渐消失后,左下肢开始了剧烈的疼痛,这种疼痛犹如闪电一般。
当然同疼痛相比,最难过最难看却是无法小便了,以至于我强烈要求同事为自己导尿。
以前都是我给病人导尿,没想到自己也有被导尿的时候。
当尿管插入尿道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像是被人生生的撕开了一般难受。而且,被留在膀胱内的尿管总是刺激着我,让我坐卧不宁。
虽然我手术后第二天便下床活动了,但在那个普遍缺乏康复意识的时候,包括我自己在内的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康复的重要性。
直到某一天,康复科的朋友打来电话,提醒我要注意及时康复。
这个时候,我才发现,自己的膝关节已经开始僵化,下肢肌肉也开始萎缩起来。
从那一天开始,我才开始注意对左下肢的康复训练。康复训练的效果很不错,最起码我的伤腿弯曲如正常人一般,力量也达到了满意的效果。
唯一遗憾的便是,如今在篮球场上,我只能自娱自乐投几个球了。
对我来说,这次手术不仅是修复了我的伤腿,更大的意义是让我体验了病人们的痛苦和不易。
让更多人了解更多一点!
最后一支多巴胺:急诊执业医师,遇见许多人,碰见许多事!
谈一下你人生第一次动手术是什么情形?是不是很怕?
不做患者不知患者苦,我做了一个小手术,才开始真正的体会这句话。
第一次做手术是2011年冬天,当时因为很小的毛病,需要做一次局麻下的小手术。从开始决定手术到手术之间大概有三天的时间,这三天时间可以说没有一天晚上能睡个好觉。虽然心里明白,是局麻的手术,手术很小,但是一想到要躺在手术床上,任人宰割,心情真的不是特别好。
尤其是对于解决问题的急迫要求、对手术的恐惧、还有对于预后的分析,越想越害怕。作为医生,作为一个外科医生,见到了太多的并发症和术后的问题,越了解所以就越担心。为了能有最好的手术效果,我还找到了我们医院相关科室我最信任的主任给我做的手术,我的好朋友当助手。但是当局麻的时候,真的是疼啊,还好麻醉以后不到20分钟手术就结束了,虽然过程很顺利,但是整个手术的过程,可以用提心吊胆来形容……
由于我身体素质不是特别的好,胖,而且切口不易愈合,术后还出现了切口缝线撕开的情况,一个小手术将近20多天才彻底愈合,可以说几经坎坷吧。
从那以后我改变了对待一些外科小处置的态度……对于关节穿刺这个小活儿我开始了从新认识在以往,我给膝关节骨关节炎或者是半月板损伤的患者做关节注射的时候,通常是不打局麻药的。因为以前我认为打局麻药也是一针,不打局麻药也是一针,患者都是需要疼一下,打不打麻药一点意义都没有。
然而当我有了亲身经历以后,我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如果不打局麻药,患者术后针眼周围是疼的,而如果给予适当的用少量的局麻药,患者在进行关节穿刺的时候,不仅不会特别的紧张,疼痛也不是非常的明显,而且术后活动的时候也不会引起注射部位的疼痛。
而且我还特意和我们院给患者打针不疼的护士学习如何穿刺,如何在给患者打局麻药的时候,挑选一个合适的角度能使患者产生最小的疼痛感或者是没有疼痛感。
帮我仔细的研究了这些操作的小细节以后,我才发现,原来认为简单的关节穿刺治疗其实是有非常多的学问的,如何能使患者在穿刺的过程中有一个愉快的注射体验,不疼痛,而且术后也不会有特别的不适。如何在与患者的沟通当中用一些小玩笑,使患者消除对于关节穿刺恐惧感。如何在操作的过程当中,严格的进行无菌操作,尽量规避关节感染的风险。
当所有的这些细节都注意了以后,患者就可以在关节穿刺的过程当中有最大收益,而且获得了患者的口碑。
对于有创面患者的换药以往对于有创面的患者换药,我们通常都是简单的将表面敷料撕下来,很多患者在这个过程当中会有比较明显的疼痛。因为有创面的,皮肤会有渗出,渗出会与敷料之间产生痂皮。
从我自己做了手术以后,每次给有这种情况的患者换药,我都会用碘伏将敷料浸润一段时间再换药,这样撕敷料的时候患者会有最小的疼痛感。而且在换药的过程当中,我通常会给创面表面,外用少量的麻醉药,比如利多卡因,这样也会减轻患者在换药过程当中的痛感。
总结虽然我做的小手术经历了一些小小的坎坷,但是相比普通患者来讲,我可以找到我最信任的医生,我可以有最正确的处置。
我也是从那以后开始认真的思考,待患如亲人这句话的意思,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拿自己当患者去思考,如何能从患者的角度更好的帮助患者,并能把这种态度用到临床的工作当中去。
最后希望所有患者都能在治病的过程当中遇到您信任的医生,希望所有的患者都能早日康复。
我是坚持用简单语言解释复杂疾病知识的谢新辉,码字不易,如果能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关注我点个赞吧,谢谢了!谈一下你人生第一次动手术是什么情形?是不是很怕?
嘴上说不怕,手术前一晚上没睡着,怎么都不睡不着,胡思乱想,手术前签好几张纸,怕怕,第二次就无所谓了,哈哈😄
谈一下你人生第一次动手术是什么情形?是不是很怕?
唱着毛主席语录歌做手术
我人生中第一次动手术,是在我13岁的时候。那时还是上世纪70年代。
那时我家住在甘肃河西走廊,距离玉门和嘉峪关不远的一个核工业基地,代号叫做404厂。因为父亲担任警卫部队负责人,我们全家跟着父亲所在部队从青海迁移到那里。404厂所在地是戈壁滩,风沙极大。我只记得树上到处都是毛毛虫,一不小心就掉在身上。
因为感觉肚子总是隐隐作痛,我曾到部队卫生所看病。当时卫生所条件有限,医生只给我开了点白色小药片,我想可能是止痛片。
几天之后的某个夜里,我的右下腹突然剧痛起来。痛得睡不着觉的我,忍不住哼叫起来。当时我和姐姐住一间屋,父母住另一间。姐姐让我忍一忍到天亮再说。可我痛得彻夜未眠,而且后来都无法翻身了,身体一动就痛彻心扉。
天亮后父母得知情况,立即把我送进医院。我当时痛得连衣服都穿不上,是父母帮我穿的。
到了404厂医院,医生一检查一化验,立即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必须马上手术。
此时,不知因为什么原因,我突然感觉没有原先那么痛了。我还在想,医生是不是诊断错了?
很快地,做完术前各项准备后,我被送进了手术室。
我记得那会儿也不觉得多么紧张害怕,因为一整夜的疼痛已经把我折腾得不那么敏感了。
至今还记得无影灯下手术的情形。
因为打了麻药——局麻,一开始并没有感觉多么痛。随着时间延长,到后来才感觉越来越痛——觉得好似有人在把我的肠子,把我的五脏六腑都往外拽,要拽出我的体外!
事后想想,可能医生那时正把阑尾从体内分离出来并切除。或许这个医生的技术不够熟练,动作不够轻柔,且持续时间过长.....
于是,我终于忍不住痛得大叫起来。
守在我身边的护士一边给我擦拭额头的汗水,一边安慰我说就快结束了。
但我还是痛得大叫着。于是那位主刀医生说,小姑娘坚强一点哦。他让我唱毛主席语录歌。
于是,我一边痛得眼泪哗哗直流,一边嘴里还在重复唱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我看着头顶上的无影灯。我看到上面反射出的隐约是一团朦胧的红色,我想这可能就是我腹腔里的颜色吧。
半个多小时的忍耐终于结束了。手术结束我被推回了病房。
至今我的右下腹还有个一寸多长的浅色疤痕——那次手术留下的纪念。
404厂的公园——核城公园
谈一下你人生第一次动手术是什么情形?是不是很怕?
我是医者良言,是一名住院医师,专为普及医学知识造福人类健康,若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我,有疑问可留言,必回应!谈一下你的人生第一次动手术是不是很怕?首先我是一名内科医生,我自己没有给别人做过手术,但是我在实习的时候经常跟着带教老师上手术,我今天就来聊聊我的第一次上手术的经历。
那是2016年的时候,在普外科实习,当时跟着王老师后面。由于刚开始实习,所以新鲜感很足,就想尝试各种操作。在普外科的第二天,王老师就让我跟着他一起去手术室了。刚进去感觉进入手术室挺麻烦的,进去之前必须把所有的衣服都脱掉,只剩一个内裤,然后穿上手术衣和手术室专用的鞋子就进去手术室了。
进去以后,第一个是先洗手,这个可不是我们常见的洗手方式,是有特点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的。由于之前没有动手过,洗手很是陌生,幸好王老师手把手教我洗手。洗完之后就去里面的小手术室了,然后戴上橡胶手套。只见好几个人都在为做手术做准备,有麻醉师、器械护士,王老师亲自给病人消毒,然后铺冻巾,开始做手术了。
我之前一直以为做手术用的是刀片,没有想到是电刀,就是那种利用热量达到切割皮肤作用的器械。王老师嘱咐我穿上第二个手术衣,给他搭下手。只见他很顺畅地在患者腹部切了一个口子,能看到外面的脂肪层,由于第一次经历这种场面,内心有点害怕。就这样看他们摆弄,总觉得时间过的好漫长,就这样一个小时过去了。最后开始缝合,王老师想让我试试,我就开始缝合,感觉缝合器械不听使唤,动作很笨拙,后面的器械护士嘟囔王老师说别耽误时间了,大家等着下班呢!王老师就自己缝合了,不一会就结束了。
回去后我真的感觉作为一个外科医生的伟大和难度,觉得自己不适合做外科医生,后来就选择了内科。虽然是第一次手术,但是内心没有太大的波澜,因为之前学解剖的时候都接触过尸体了,自然对大活人手术不会畏惧。
最后小结:我的第一次手术,内心除了一点激动,别的没有啥感觉,更没有畏惧!以上是我对该问题的回答,若觉得写的还可以,就赏个赞呗……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