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儿童过早接触手机问题?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我在其他问题不止一次的回答过儿童使用手机的问题。今天这个题目好就好就有个“过早”限定。那么我们可以这么理解,两岁前接触手机的幼儿就算过早。我这不是随便说说,有根据的,世界卫生组织(WHO)以及美国儿科学会发表过文章,强调过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应该鼓励孩子少坐、多玩,并且明确指出了2岁作为标准即2岁以下不建议孩子在智能媒体,包括看电视、看视频、玩电脑游戏时久坐,所以我的讨论也是基于2岁左右的儿童。

如何看待这个过早接触手机问题之前,我们先看看过早接触手机的危害。

  1. 影响视力。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别说幼儿了,我的眼睛就是小学打小霸王游戏机打近视的。幼儿的视网膜还没发育好,手机屏幕必然有一定的伤害,而且是不可逆的。

  2. 影响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两岁孩子会进入语言敏感期,这个时候孩子渴望与父母多交流沟通,但是这个诱惑力可没有手机大,很多父母把手机作为保姆给孩子,必然会影响孩子的说话和表达能力。这也不是我吓唬大家,美国儿科医学会杂志做一个一篇报道,报道了研究者研究3到5岁的儿童在接触手机上的研究发现少接触手机的孩子比经常接触手机的孩子相比想象力、执行力、自控力更胜一筹。父母都说不愿意把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那你给孩子手机的时候,他的起跑线就已经落后了。

  3. 影响孩子的性格。有人说两岁是可怕的两岁,其实两岁的孩子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如果过早接触手机,并且长时间接触手机,其他能力的发展就会滞后,孩子的性格可以受影响,调皮的孩子可能变老实了,话痨变得少话了。

  4. 缺乏运动。时间都去玩手机了,本来应该活奔乱跳的儿童变得宅起来了,缺乏运动也会导致肥胖。

总之,儿童过早的接触手机的危害是很多的,我能说100条理由让各位家长不要让孩子太早接触手机。但是,现在时代每个月都在发布新手机,而我们家长可能也比较关心哪个品牌的厂商要发新款手机了,可能有的人一年就要换一部手机,孩子一出生就是在一个充满各种屏幕设备的环境,让孩子完全不接触手机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说是让2岁以下的儿童尽量不要接触手机,视频通话是可以的,但是不要让孩子替代了本应该是父母的陪伴,更不要把手机作为保姆来用,另外手机不是玩具。

了解到过早接触手机的危害后,来讲一下该怎么办?我这里有大前提,也是题目“怎样看待儿童过早接触手机问题?”,这个“过早”就是两岁,其实每个年龄段处理的方式完全不一样,有人肯定会说我咬文嚼字,如果是七八岁那就不叫过早了,十几岁就不存在过早这个情况。那么该怎么做呢?

  1. 父母榜样的力量。孩子的模仿能力强的很,1岁的孩子就会用手指在屏幕上滑来滑去了,孩子看手机的行为完全是模仿父母。请各位父母收好三心二意的假陪伴了,陪孩子的时候请放下手机,多和孩子做一些亲子游戏或者亲子阅读,做到高质量的陪伴。孩子笑容比冰冷的屏幕好的多。

  2. 陪玩,陪玩,陪玩。对待两岁左右的孩子,父母就是陪玩,父母收好手机陪玩,孩子怎么会记得有手机这个东西。那些抱怨孩子沉迷手机的父母,不想想你们平时就是这么直播给孩子看的。

  3. 时间建议。1.5岁以下的宝宝,除了跟亲人视频以外,应当避免使用手机或者平板;1.5岁到2岁,可以适当接触20分钟;2岁以上每天不超过1个小时,父母也要做好监管,避免孩子接触到这个年龄不应该接触到内容,孩子的模仿能力强的很,父母要积极引导,手机现在都有家长模式这个功能,请用起来。

我觉得有些人还是不清楚什么叫避免接触,我强调一下我家的做法,餐桌上不要有手机;带孩子去户外互动的时候,不要给孩子玩手机;陪孩子玩的时候,请放下手机。

那么三岁以上的孩子怎么办?

三岁的孩子已经不能算过早接触了吧,大部分家庭不太可能三岁才接触手机。管好三岁的孩子使用手机问题,我在其他问答也有回答。主要办法就是跟让孩子参与进来制定一个“每日手机使用规定”,让孩子参与这个规定的制定过程,并且让孩子参与违反规定怎么办?孩子一般都很乐意,并且很愿意遵守自己定的事情,这就叫积极引导。

以上就是我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您能满意。

怎样看待儿童过早接触手机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说上几句

怎样看待儿童过早接触手机问题?

凡事讲究一个适度的原则。

1.适度地控制孩子使用手机时间

儿童自制力较差,根据孩子的年龄,家长监控使用手机的时间

2.正确引导,了解手机的危害

让孩子了解经常玩手机,对视力、身体发育都有不良影响

3.注意力转移

挖掘孩子的兴趣,培养其他的兴趣爱好,转移想玩手机的注意力

4.多陪伴孩子

和孩子多聊天,多出去玩耍,家长也以身作则,减少玩手机的时间

怎样看待儿童过早接触手机问题?

很高兴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孩子过早的接触手机危害是比较多的,尽可能的不要让孩子过早的接触手机。

那么过早接触手机对孩子来说究竟会产生哪些危害呢?另外家长该如何正确应对孩子过早接触手机这个问题呢?接着往下看。

  • 过早触手机会对孩子产生哪些危害?

1、响孩子的语言表达

幼儿正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个时候让孩子接触到手机,无疑他们会沉迷其中。孩子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手机上,这样和外界交流沟通的时间就少了。

长久发展下去,孩子沉迷于虚拟世界中,更加不愿意和父母沟通,和外界交流,变得越来越内向。去到一些公众场合,常会表现得不自然,甚至有些自卑。社交的缺乏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无疑是不利的。

2、影响子的视力健康

现在近视眼的平均年龄不断降低,这意味着什么?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变成了近视眼,这和电子产品的普及脱不开干系。现在的孩子基本上一有空就会拿起手机玩游戏,看视频,总之手机对孩子的吸引力要比看书、写作业强。

长时间用眼盯着只有拳头大小的手机屏幕,各种奇怪的玩手机姿势,躺着、侧着,近距离的强光刺激,大大增加了孩子近视的概率。

3、影响孩子学兴趣

手机现在不仅仅是一款实用的工具,更是成为了孩子休闲娱乐必不可少的“宝贝”,而且很多手机软件,制作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吸引用户,投用户所好,这也正中很多孩子的下怀。玩手机可比学习有趣对了,在游戏中可以获得成就感,这比学习拿高分容易得多,而且对感觉的刺激更加强烈。

很多孩子就这样慢向手机倒戈,彻底放弃了学习,甚至厌恶学习,成为手机的忠实追随者。

  • 家长如何预防孩子过接触手机?

1、减少家里电子产的出现频率

想要预防孩子过早的接触手机,首先就可以减少家中电子产品出现的频率。在孩子小的时候完全可以不用给他们配备手机,平时大人的手机也尽量随身携带,减少孩子与手机的接触。从小开始就降低手机在他们心中的存在感。

2、父母以身作则,提高子学习的积极性

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变安静、变乖,都习惯性的给他们手机让他们自己去嗨,这种做法非常地不负责。父母要以身作则,起到正面作用,自己先开始减少对手机的依赖,除了工作需要,其他时间可以带动孩子一起学习,看书,主动和他们探讨学习上的难题,将他们的意识慢慢转移到学习中来,从而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以上就是我对问题的一点拙见,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喜欢我@笑笑妈妈说 也可以关注我哦。

怎样看待儿童过早接触手机问题?

哈喽你好,我是哒biu,一个养猫的早教老师。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怎么看待孩子过早使用手机。

视频里我有更加清晰的表述和观点哦~

以下是我的文字分享。

1.过早使用手机,最大的危害就是对眼睛不好,幼儿的视觉发育还未成熟,过激的电子辐射会伤害眼睛。

2.第二大伤害就是从根本上影响孩子的专注力。电子产品可以提供给孩子视觉听觉上丰富的体验,画面千变万化,形式多样,有趣,好玩,孩子会非常满足,也会上瘾。

3.一旦孩子脱离了手机或其他电子产品,你让他去看一本绘本或书,他是不会有很大兴趣的,也不会专注的把它读完。由于只在电子产品中获得了各种丰富的信息,一旦接触人,很可能会有无法交流的情况出现,有沟通障碍,更严重的会不愿意交流或性格内向,经常性发呆。

以上是我针对你的问题作出的回答,希望能够帮助到你!谢谢

怎样看待儿童过早接触手机问题?

在现代信息化的时代,除了孩子,几乎人手一部手机,手机当然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便捷,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对于儿童来说,过早的接触手机,危害是很多的。

首先,视力的损害。这点毋庸置疑,宝宝的视力到5周岁左右才能基本发育成熟,过早的接触手机等电子产品,很容易影响以后的视力健康,现在儿童的视力问题比例逐年上升,这点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其次,依赖电子产品,封闭自我。宝宝过早的接触手机,对手机里的游戏或者动画片,一旦上瘾,就会依赖手机,对外面的世界不感兴趣,喜欢宅在家里,更不知如何和其他小朋友沟通交流。

第三,注意力不集中。过早的接触手机,宝宝对手机里的动态画面已然习惯,这对于以后相对枯燥的课堂和学习影响是非常大的,大脑往往还处于游戏之中,不能够静下心来。

宝宝的自制力差,好奇心重,在接触手机等电子产品时,家长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家长以为只要陪在孩子身边就行,只要孩子不摔着碰着,不饿着冻着就行,扔给孩子一部手机,轻松松松打发时间。

对于这样的家长,我是非常气愤的,既生之,就要好好的教导,而不是让一部手机给孩子打开新世界的门。平时多和孩子互动,多带孩子出去走走看看,想必宝宝不会依赖手机的。

我有一对龙凤宝宝,一岁之前,他俩没有看过电视,我家的电视也只有他们睡着才偶尔看看。一岁后订了巧虎,每天看一次,每次碟片大概15分钟,就算哭闹也没有第二次。现在3岁,我每次做饭的时候,允许他们看20分钟这样,其余的时间我会陪他们一起玩,所以他们自然也不会想去看手机电视了。

祝所有的宝宝健康长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