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两岁半,说啥啥不听,总是不要不要是为啥?我们顺着她,是不是把孩子惯坏了?
您好,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我孩子大概在两三岁的时候,变得非常非常的自我,不管家人或者别人怎么对他说,他都会用“不”来回答,就好像故意与人作对一样。你让他洗澡,他说不,你让他吃饭,他说不。其实我们父母不用太焦虑,其实这是孩子进入了“自我意识的敏感期”。
什么是自我意识的敏感期呢?孩子还小的时候,孩子会对父母非常依恋,尤其是妈妈,因为他觉得自己跟别人是一体的。随他逐渐长大,他意识到了,自己和妈妈,爸爸和其他人是分离的。所以,也许突然有一天,他就开始学会说“不”,就要拒绝别人了。主要表现的结果就是什么事情都不会痛痛快快的配合,而体验到了自己与他人分离的快乐。那我们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要觉得这是正常现象,而不是“不听话”。孩子自我意识的敏感期会持续一段时间。如果家长能给与孩子自由的环境,孩子会逐渐走出这个自我为中心的状况,达到和谐和顺从的人生状态。
不要强迫孩子做事情。这个阶段孩子的自我意识高,父母越是强迫,孩子越是不做,除去一些涉及人生安全的基本原则外,父母可以顺着孩子,孩子反而更“听话”。
理解孩子。孩子在自我意识敏感期,做出什么样的抗拒和不听话行为都是没有理由的。这只是孩子成长的一个必然阶段,这只是表明了孩子的意识开始形成了。所以,父母要学着理解孩子,只有理解孩子,孩子才会顺利的渡过这个敏感期。否则,父母越是不理解孩子,越是用“不听话”来给孩子贴标签,只会导致与孩子针锋相对,孩子就越发不想合作了,长期下去,影响整个家庭的生活,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
尊重孩子的意愿。用我的孩子举例,叫他不来吃饭的话,我是不会再叫的,没人理他,大人故意说一些饭菜好吃的话,他反而过一会就来吃饭了。所以,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不与小孩子“较劲”,孩子反而变得“听话”。
给孩子选择。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喜欢做选择,做选择可以稳定孩子的情绪,而且孩子会对自己的选择很得意。我就经常问孩子,你是想吃白米饭还是滑溜溜的面条?
不要打骂。打骂起不了任何作用,只会摧毁孩子的自我意识形成。父母只有尊重孩子的意愿,孩子才会愿意合作。
自我意识敏感期只是孩子敏感期的一个,顺便提一下孩子的其他敏感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总结一下,孩子的敏感期不会以父母的意志为转移。与其用呵斥、指责试图让孩子屈服,不如坦然接受,多谢忍耐和宽容。我们要理解孩子,接纳孩子的情绪后再进行积极引导,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让孩子快乐度过这一特殊时期。
最后,祝所有宝宝有个“可爱的两岁”。
孩子两岁半,说啥啥不听,总是不要不要是为啥?我们顺着她,是不是把孩子惯坏了?
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两岁半的孩子能够以要或不要,喜欢或不喜欢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迎来了他们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个叛逆期。当听到家长说吃饭、睡觉、撒尿等指令性的话时,会第一时间否定,直接说:不要。
其实,家长可以做以下尝试:
1.区分时段当孩子正沉浸在某个玩具、动画片、游戏的时候,最好不要打断孩子的乐趣。就好比我们成年人,当自己正在写某个文案、完成某项工作的过程中,也不希望被他人打断自己的思路一样,何况是孩子呢。
2.提供选择面对一些事情,给孩子做出选择的权力要比冷冰冰地对他说:“吃饭”“别玩了”等命令的效果好。比如,饭做好了,但是孩子正在看着动画片,这时不妨尝试对他说:“哇,这个动画片好精彩。可是,到了吃饭的时间了,你是先吃饭待会儿继续看,还是看完这一集去吃饭呢?”这样,我们先是通过动画片找到了与孩子的共同话题,然后提醒他到吃饭的时间了,最后让孩子做出选择。
3.创设情境两岁半的孩子有时候玩儿得起劲儿会忘了去卫生间,等想要去的时候,基本上也来不及了,会尿裤子。而家长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会提醒孩子要去尿尿了,但是,得到的答案却是:不去。这时,家长要么唠叨,你看你之前就尿裤子了,或者直接扛起孩子去卫生间。其实不如给孩子创设一个他比较感兴趣的情境。比如可以问孩子:你还记得我们之前一起浇花花吗?花花喝了水就不渴了。小马桶现在有些渴了,我们去看看它,给它浇点水好不好?
如果您喜欢我的回答,欢迎点赞、评论+关注哦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浏览我写的《小胖子与小胖妞》系列,里面分享了我的育儿经验。
孩子两岁半,说啥啥不听,总是不要不要是为啥?我们顺着她,是不是把孩子惯坏了?
两岁,说啥啥不听。听不懂啊!
总说不要不要的。就学会了个不要不要。别的还没学会。
注意耐心教,教了,还要耐心观察学没学会!2--3岁,孩子记忆力最好,我的孩子我教会了很多诗词,儿歌,乘法口诀。这个时候,不理解,也能记住。
能否学会,就靠妈妈的耐心和观察分析能力!
孩子两岁半,说啥啥不听,总是不要不要是为啥?我们顺着她,是不是把孩子惯坏了?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作为妈妈,我本人之前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曾经也让我很是担心。现在看来,其实不必过于担心,对于两三岁的宝宝来说,这种行为也属于正常情况,只要父母正确看待和引导即可。
从心理学角度看,宝宝1岁半以后, 就开始出现逆反心理和行为。 对于作为父母的我们来讲,这个时期孩子就开始难以管教了。父母的话宝宝基本上很难听进去,总是不按我们的要求去做,直到我们把累得口干舌燥,最终只好顺着宝宝了。多次之后,家长又很担心总这样顺着宝宝,会不会把孩子给惯坏了。
其实,我们不防可以换个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宝宝这种逆反行为及心理倒是有助于培养宝宝独立意识。幼儿还是比较容易教育的,因为他有了是非观,我们作为父母只需要讲究一些教育的技巧去正确引导宝宝就可以了。
💗关注@儿科医生小爱 ,了解更多育儿知识。
孩子两岁半,说啥啥不听,总是不要不要是为啥?我们顺着她,是不是把孩子惯坏了?
[呲牙]可怕的两岁!
孩子进入到两岁左右,就开始有了自我意识,最明显的就是开始说不。但同时又对妈妈有着极强的依恋!
所以,一边有着极强的自我意识想做主,同时又要依恋粘着妈妈!
这就会让妈妈很难受![捂脸]
客观的讲,当孩子开始说不,表达不同意的时候,这也说明孩子在正常长大。
当然,天生气质也会有很大的影响。有的孩子天生就跟别人的性格不同,就像一只小刺猬,总有不同的想法,总要对着来。这就会让父母很头痛,但性格没有绝对的好坏,这样的孩子往往很有创意!
所以,本着平常心看待就好!至于要不要顺着孩子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把握一个原则: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不破坏环境就好!
在这个基础之上,可以给到孩子选择权,接纳孩子当下的情绪感受!
很多时候孩子闹,是想确认父母是不是足够爱他!当我们能积极的带着笑容去满足孩子,就会发现,孩子反倒没那么闹了!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玫瑰]
孩子两岁半,说啥啥不听,总是不要不要是为啥?我们顺着她,是不是把孩子惯坏了?
孩子到了两岁左右就开始进入第一个“叛逆期”,也就是我们说的“可怕的两岁”。这个阶段的孩子可能会持续到3岁,如果没有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可能会延迟到3岁半甚至是4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普遍的特点就是自我意识,物权意识比较强。爱用“我的”“不要”来表达,还会学着大人说话,贫嘴,活泼,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稍微有不合心意的可能会哭闹。其实,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家长不必过于担心。
我们要做的就是正确的引导孩子,那么我们该如何引导呢?1、不要过度的满足孩子
孩子有时候要某件物品,得不到就会哭闹,我们不能因为孩子哭闹就满足孩子的要求,因为有第一次也会有第二次,当孩子知道用这招惯用的时候,再有下次还会用同样的办法,有时候甚至会变本加厉。当然,合理的要求家长还是要满足一下的。
2、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小,注意力很容易就会被其他的事情转移,我们可以通过做游戏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还可以带着孩子多做一些益智类的游戏。还可以带孩子出去外面活动一下。千万不要一直纠结在一件事情上任由孩子任性。
3、理解孩子
孩子处在这个阶段,很难控制自己,我们要理解孩子,比如,孩子上下楼梯的时候会自己上下,不要家长扯着手,我们不能因为怕孩子摔到就强行抱起孩子或者拉起孩子的手,这时候我们要理解孩子想要独自完成任务的心情,我们可以在保证孩子安全的情况下让宝宝自己走。
4、尊重孩子
我们一直说要尊重孩子,与孩子做到平等,不要用父母的威严来震慑孩子,有很多家长都做不到。而理由就是怕孩子受伤、为孩子好。真是打着平等,尊重的幌子欺骗孩子的感情。
比如当我们说让孩子自己选择一件玩具的时候,等到了超市孩子选择了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而你一看价额转头对孩子说:“这个玩具不好,咱们换一件吧”孩子如果不依你,就开始树立自己的威严了。
总而言之,孩子每个阶段要经历的事情都不一样,我们作为父母的就要引导好孩子,不可过度的任由孩子发展,也不可因为孩子的任性打骂孩子。我们自己尚且会有小脾气,更何况是一个两岁半的孩子了。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