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的时候留了个电线盒里面有电线但是木工做柜子的时候把盒子盖住了,现在电已经接上了,请问有安全隐患吗?
大家好,我是专注家居和装修知识分享的家居杂坛。喜欢的就点击一下关注吧!
对于家装中的电路改造,我们会发现在地面上会布置了很多的电线管,然后墙面上安装了许多的开关或者是插座的底盒。因为我们所有的电路改造基本上都是在原有的电路上进行的,所以就出现了一些废弃的插座底盒或者是开关底盒。那么对于这些底盒,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呢?如果处理不好,会不会有安全隐患呢?这这时大家需要在装修时注意的。家居杂坛以这个问题为例来给大家解答装修时废弃的电线盒的处理的问题。
装修的时候留了个电线盒,里面有电线,但是木工做柜子的时候把盒子盖住了。现在电线已经接上了,有没有隐患?家里装修的时候留了电线盒,而且里面穿有了电线。在我们不知道电线是如何处理的时候,木工做柜子时候把盒子盖住了。那么有没有隐患呢?对于这个问题,就是要看我们电线具体的处理方法。因为不同的处理方法所留下的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家居杂坛就把问题分成如下的情况来给大家解答。
情况(一):电线裸露未做处理这里所说的电线裸露没做处理,就是我们穿线的时候,里面有电线,但是并没有做很好的处理。例如里面有废弃的电线的接头,但是电线与电线之间并没有搭接在这一起。所以此时并不会影响我们的正常使用,但是此时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具体的隐患如下。
①:电路存在着短路的危险。因为我们在电线是裸露的,接头没有处理好就直接用盖板封住了。那么在受到外力的影响下,电线就可能位置移动,在移动以后,如果火线与零线或者是地线搭接在一起就出现了短路,严重的就可能引起火灾。所以此时是非常严重的隐患,这种做法是不允许的。
②:电路存在着跳闸以及触电的危险。因为我们电线的接头并没有处理好,如果电路中的火线与金属的物体接触,那么就可能出现了导电的情况。导电以后,人体触摸到带电的物体就可能发生触电。另外一点就是我们的火线可能与墙壁接触,那么这时如果上口安装有漏保测试,漏电保护开关就跳闸。所以说,无论是从安全角度还是从使用角度,都是不合理的。
③:电路存在的受潮,经常跳闸的问题。因为对于电线来说,我们在处理完成以后必须做可靠的绝缘处理以及防潮处理。一般都要使用专用的绝缘电工胶布缠绕,潮湿的地方还是要需要使用防水胶布缠绕。如果这些做法没有处理好,那么在受潮以后这些位置可能就会出现连电而导致电路出现短路。另外也有可能出现漏电等情况。所以也是严重影响电路的使用。
情况(二):电线已做有效处理这里所说的插座底盒每有电线,并且已做有效的处理,是指我们这个插座底盒是作为过路线盒来使用的,电线从这里穿过去以后并作接头。而且接头经过有效的处理。例如最常见的缠绕绝缘胶布,并将火线,零线和地线做好有效的绝缘措施。那么这样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影响我们使用的。但是对于过路线盒来说,应该留有检修的空间,所以说木工直接封起来也不是合理的。个人给出的原因如下。
①:正常情况下不会影响我们的使用。因为电路通过整个线管和线盒已经完成了安装,并且在线盒内的电线做了接头,也做了有效的处理。所以我们家中的电路应该是属于正常安装的一个电路。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所以这一点上来说大家是不用担心我们电路使用的问题。
②:电路检修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例如我们的电路出现了某一回路漏电,最常见的就是电线的绝缘破损。那么这时候可能我们就需要查这一路电线的具体情况。而查找电线具体情况时,一般都是从插座底盒,过路线盒,分段的进行查找的,因为这时我们基本上都是使用摇表来摇测导线的绝缘电阻值来判定导线的情况。但是如果此时我们把插座底盒直接放在柜子里面,我们要想检修的话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说从检修的角度,一般来说过路的线盒,不建议大家直接封闭起来的,而是留有检修的空间。
(三):电线过路盒的其它情况有哪些?其实电线的过路盒还是有些其他的情况。也就是说我们只是利用这个电线过路盒来穿线,并不做电线的分接,这种电线过路盒也是存在的,只是利用的比较少。对于这种过路线盒来说,个人认为里面的电线几乎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也就是说即使封起来对我们以后有没有影响。为什么这么说呢?个人给出的原因如下。
①:因为电线的过路盒是穿线用的。也就是说我们这个过路盒是电线从里面穿过去,并没有任何电线这个底盒内做分接头。所以说就不会出现电线裸露的问题。那么对我们以后的使用是不会有任何影响的,所以这一点大家不用担心。
结束语对于墙壁里插到底盒的处理,大家一定要根据内部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因为插座底盒是我们在电路改造时出现的,有一些是废弃的,但是还有一些是需要使用的,所以这时要根据非常不同的情况来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只要是里面有电线做连接的,个人都建议大家留有检修的空间,也就是说安装可拆的盲板。而对于里面没有做电线连接的,是可以做封闭的,这一点大家一定要记住。
【个人原创,头条首发,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即删!】
装修的时候留了个电线盒里面有电线但是木工做柜子的时候把盒子盖住了,现在电已经接上了,请问有安全隐患吗?
看情况分析,如果里面的线都处理好了就没有问题。如果没有并火处理会有影响。造成某一路不通。
装修的时候留了个电线盒里面有电线但是木工做柜子的时候把盒子盖住了,现在电已经接上了,请问有安全隐患吗?
如果线路并联好,并且缠好电胶带,那是没有任何隐患的,如果没并线会造成线路短裤,如果并线没缠电胶带会有联电的隐患
装修的时候留了个电线盒里面有电线但是木工做柜子的时候把盒子盖住了,现在电已经接上了,请问有安全隐患吗?
手艺人的祖师爷是鲁班,鲁班就是木工出身,按道理讲,木工才是鲁祖的嫡传弟子,应该都是掌握大局,细致入微的存在啊!但事实上好像并非如此, 各式各样的翻车现场,为祖师爷脸上蒙灰。
题主提出这样的问题,我来试着分析一下原因。
自装,木工把原先定好的方案,否定掉了。很有个性的一个人才,你们说的都不对,应该按照我的来,否则达不到装修效果。
于是乎,各种自认为很好的改动,最后为业主留下无尽的隐患,能不能换个思维呢?留下这个过线盒,比如,设计成微波炉的电源等等,一大堆的高科技产品,都要电,我就不相信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即使最终没有办法解决,万能的空白面板,可以为后期可能出现的问题留下一丝解决 窗口。
装修公司装修,照图施工。对,作为相关从业人员,尊重他人,应该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尊重他人的前提是尊重自己,审图,找出设计上或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沟通,把损失减少到最小范围内,有没有这么做?事实上根本没有!
建议,事已至此,把盖住的盒子找出来,购买一只质量可靠的空白面板盖起来,做好音像档案,保不准哪天线路出了问题,可以及时的维修,不能短期内解决的问题,意味着作为业主的你,要付出更多的代价,代价是与处理障碍的时间成正比的!
装修的时候留了个电线盒里面有电线但是木工做柜子的时候把盒子盖住了,现在电已经接上了,请问有安全隐患吗?
分两种情况:1这个线盒插座以后用不用无所谓。这时候需要清楚里面的线并好了没有,如果没并好房间里一定有插座不通电,如果是新走的插座线里面是末端也就是里面只有三根线红蓝黄线头电工胶布缠好了就不会有问题。2这个线盒必须用那就找到位置开孔出来
装修的时候留了个电线盒里面有电线但是木工做柜子的时候把盒子盖住了,现在电已经接上了,请问有安全隐患吗?
装修的时候,因为我们水电工先进场作业,与业主沟通定位好位置,才请开槽师傅进场施工,称墨直线,弹好墨线才施工。前期我们水电工不管做得如何细致,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不是贴砖师傅整块墙砖封闭线盒,就是木工师傅拿块木板封闭,更气人的是刮瓷师傅一把瓷粉把线盒刮得无影无踪。前期不留视频和图片,后期处理起来相当麻烦。我就遇上N多次,总有脑壳短路的师傅干些不是人干的事情。姨夫家装修房子,请我做水电,前期工作完毕后出场。后期装完开关插座通电时,总有一路线路无法接通,不翻开手机查开,真不知道问题出自哪里。姨夫家三楼卧室无法接通,全部线盒也装开关插座,为啥不通电呢?空气开关送电正常,每一路线均能正常送电,为啥卧室灯不亮啊?通过手机上的视频和图片发现,刮瓷师傅大意了,一把灰把线盒封闭了(线盒带保护盖),造成后面的几个线盒无法接通。
今年又遇到一次,木工师傅做衣柜,直接用抽屉遮住了,虽然说此线盒不能使用(业主改变位置所致),但后面连接了电脑的强电盒子,台灯线盒,整屋通电无误,正常送电。因为大意,业主搬家入住半个月后,打电话给我说电脑不能用,无电可用。驱车直达业主家查看,也没发现问题。摸出手机打电话,才想起业主家水电留有视频,尚未删除,打开一查,才发现木工师傅干了好事,原来师傅把衣柜背板遮住了,也割了线盒口子,线也拉出来的,可是抽屉一关,啥也看不到,业主衣物已入柜,不是视频作证,还真的发现不了问题。前期与业主沟通得妥妥的,再三叮嘱后期施工要按照前期即定方案进行,后期业主或者木工师傅改变方案,导致线盒遮住了,装开关插座也没注意,才使不该发生的事儿发生了!很恼火,业主只管结果,不管如何解决。
虽然说线盒接上了,也没有什么安全隐患,但是心里难受啊,木工师傅呀,我们水电工并没得罪冒犯你们,为什么要让我们背黑锅?有点职业道德好不好?木工犯的错,还可改正。贴砖师傅封线盒,处理起来脑壳都能爆炸。
装修公司装修的,前期我们做完水电,后期装开关插座时,很明显的发现厨房厨柜下面用于消毒柜的线盒不见了,负责人天大五雷轰的对我说,绝对没封。我也不抵触,拿出手机翻开视频,让他无话可说,乖乖的请贴砖师傅回来处理,底盒是红色的,居然眼睛瞎了给封闭了,不能通电,只能找贴砖师傅割砖处理才行。
题主问处理后有安全隐患吗?应该没有,只要处理好,绝缘胶布缠绕,防水胶布再绕上几圈,使用是没有任何的,请放心使用。记住不把请二把手师傅处理,粗暴处理才有安全隐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