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伤人还是电压伤人?

电流伤人还是电压伤人,家居杂坛给出的答案是真正伤人的是电流。可是没有电压又不可能形成电流,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是电流伤人也可以认为是电压伤人,这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你认为呢?

家居杂坛下面给大家分析电流是如何伤人的:
  1. 电流可以麻痹人的神经,使心脏停止跳动,进而窒息。国家规定我们国家规定安全电压是36V,安全电流是10毫安,也就是说超过10毫安就会有危险;电流在达到50毫安以上时就会令人神经麻痹,心脏急剧颤动进而停止;
  2. 我们知道电流I=U/R,其中的U是电压值,R指的是人体电阻,正常情况下人体的电阻约是2000Ω,那么220V电压下的电流就是I=U/R=220V/2000Ω=110毫安,这个电流可以短时间内令人窒息,所以我们的漏电保护器上有脱扣时间是0.1秒,那么就是110毫安×0.1秒=11毫安,正好是人体的安全电流,这个是最不利的情况;
  3. 所以我们家里常用的漏电保护器脱扣电流是30毫安,脱扣时间是0.1S,这两个数据都是为了保证我们人身安全的数据,不是随意写的;
  4. 这会大家应该明白了电流是如何伤人的了,真正对人体造成伤害的确实就是电流,很小的电流流经人体就可能致命,所以千万不能大意。
家居杂坛下面再给大家分享如何避免触电:
  1. 首先我们家里一定要安装漏电保护器,而且要选择参数合理,动作有效的漏电保护器,来保证对发生漏电时的有限保护;另外建议大家每个月都要按一下漏电保护器的试验按钮,不要让漏电保护器成为摆设;
  2. 然后我们还要保证地线的合理有效,地线是生命保护线,千万不能不做,也千万不要被糊弄了;
  3. 最后是如果我们发现插座,线路有发烫,烧糊灯痕迹以后,要及时更换,不要带病使用。

关于电流伤人还是电压伤人的问题,家居杂坛都给大家分析完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以上都是个人观点,如有不足之处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最后还是恳请大家关注一下家居杂坛,多给家居杂坛点赞评论转发,万分感谢!

电流伤人还是电压伤人?

下面将以漫画的形式来说明,电流伤人和电压伤人的作用机制,以及其他方面的影响。

关于用电安全知识,我想如果画上几百页都不见得画的全面。

还是希望各位能够重视起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问题

事故都是发生在一瞬间,事故也不会给我们后悔的机会。

作品来自A站up主:废人龙

电流伤人还是电压伤人?

电流伤人还是电压伤人?

⭕️有人说肯定电流伤人,并挂起专家的招牌标榜自己,我说这是片面的搬教条,要把电压放在先,没有够高的电压只一味啃住电流伤人是不成立的,形而上学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超括的纸上谈兵。国家为什么定36V以下为安全电压,并没有附加多少电流?为什么把漏保器设定为15mA跳闸,因为这是超人体极限以上的高电压,没有电压的先决条件这15mA电流伤什么人?世上哪个电流伤人的事件不是有电压的先诀条件。电压就是水位,电流就是水量,长江决口形成落差,水流速才大,流量又决定决口的大小,这浅显的道理,还要用洋玩意去狡辩吗?有人说电压伤人,这里就列举事实来说说吧!

⚠️拫据电学实验:电压伤人要排在第一☝️!为什么?

1⃣️触电事故是首先要讲条件的,比如国家把36V以下电压为安全电压,所以在36V以下的电压,你输出多大的电流都不会对人体构成致命,道理很简单、假如你用150节1.5v的电池串联成225V的高压,对人体就有伤害,虽然电流小,但它会电击伤人的,但你如果把150节电池并联,它的电压仍然是1.5V,但是放电电流很大,可它对人体就不产生任何伤害,因为它没有电势差。

我在检查老式电话📞摇把发电时被电到一次,我随即量了一下,慢速摇转只七十多伏手就有抽蓄感。

由此得出一个结论,电压伤人它是有先决条件的,超过36v,随着电压和电流的提高,对人的致命伤害越大。比如电蚊拍,警棍,它的电压有上千伏,电流只要几个毫安(我修理过电蚊拍)就能把蚊子烧起火、再比如X光机的工作原理,从几千伏升压到几十千伏,最低电流可从2mA升到几百毫安,这种高压对人体就超成致命的电击伤,它就不能把人烧成炭,因为电流小当短路时电压后下降。

⚠️所以高压、小电流对人体产生电击伤!足够的电压和电流才能致命!

人们利用1~2m A电流,输出脉冲高压设计了电疗仪从而治疗疾病,我修理过电疗仪并弄懂了脉冲振荡原理又画了整个构造电路图。

解放前敌人对我地下党施行的电椅刑具其原理就是利用人体承受的电压和电流最大耐受值,提高电压,增加人体抽蓄的频率。如果提高电流那人体会被烧成灰的。

电的性质是电压提高电流下降,但它的电流强度增大。发电厂发出低压电后,要升压成高压输电,变压器上绕制的线圈匝数越多输送的电压越高,但因线圈长了电流就会下降,我在绕制逆变器中就有这个原理,随着线圈匝数的增加,电压是提高了,可电流会逐渐下降,这是线径增长了造成的,这也是我们用电中出现电压降增大的常见毛病是线径偏小才与电流下降相关,所以高压输电的原理也就是提高电流强度!你见过小变压器吗?初级有细如发丝的漆包线上万匝,但输出有2A的电流,用户使用的电就这个原理在低层变电站经过变压器输送低压配电到用户的!

2⃣️电对人体的伤害把电压排在先,因为升压的电压越高时电流越小,所以小电流对人体有电击伤害,可电流再大,只要在36V以下的电压是安全的,这里的安全是触摸不触电。

比如长江不能决堤,决堤便是灾难,因为形成水位差,也就是电压高了形成电势差,但是整个堤坝漫水它就不象决堤,因为它没有形成高低悬殊的水位落差,这就是电流虽大,但它没有高压输电,就形不成大的电流强度,也就是手机和电瓶车不能高压充电的原理。

3⃣️通过电压和电流的论证、一味只强调电压高伤人不完整,电压高电流小只能对人体有电击伤害,随着电流增大可造成致命。

4⃣️有人拿静电来辩,衣服上磨擦产生了静电,人处于没有电势的自由电子场中形不成回路人就安全,当一入地它就会瞬内跑光!它又缺少了时间要素!它是不能和恒电相比的。

国家规定了36v以下为安全电压,才利用低压大电流电焊等,低压大电流能溶解金属,也比较安全!所以,那些自认是高才的人一味强调电流伤人,不把电压为先诀条件的歪理学说,是证明他还没有读懂这缺一不可的条件,电压+电流才伤人的浅显道理,只啃住电流是错误的!只啃住电压又是片面的!

电流伤人还是电压伤人?

电流伤人还是电压伤人?

★电路中的电压始终存在,而电流则需要构成回路才会在负载中流过。说电流伤人或者电压伤人都是片面之词。那么电到人的是电流还是电压呢?

通常来说人最大的承受电压是36V(伏)。根据部分欧姆定律计算,即便是人体的电阻值不同,但综合人体电阻后,利用I=U/R计算出来,电压超过36伏以上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为流过人体电阻R电流I与电阻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而且与直流电相比,交流电对于人的伤害要大得多。

电压是指两个点位之间的差,电流指的则是单位时间内流过导体任意一个截面的电量,电压本身只是一个数值,电流指的则是具体的电量。电流大小是通过电压来表达的,在导电体的电阻一定情况下,两个点之间的电压差值越小电流就会越小,电压差值越大则电流就越大,因此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按照通俗说法就是电流。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还跟电流大小以及通电时间长短有关,电流强度越大,通电时间越长,对人体造成的威胁就会越大,人就会越危险。下面本人以学习过的一面之词的知识说一说。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这里所说的电流对人体的作用是指电流通过人时,对于人体的有害作用。电流通过人体造成伤害的程度,取决于通过人体电流大小,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电流的种类以及人体的状况等因素。而且各种因素相互有着密切关系,特别是电流大小和通电持续时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一、电流对人体伤害的生理反应

人触电后,电流在人体内部产生生物性的伤害,呈现由多种生理反应。

电流通过人体时最初使人引起针刺,麻疼感,肌肉收缩后随之产生压迫感,打击感、呼吸吃力,血压升高,痉挛, 人体颤抖,心肌紊乱心律不齐,昏迷不醒,直至引起心室颤动,心脏停止跳,呼吸停止而死亡等症候。

电流越大,人体的生理反应就越强烈,引起心室颤动所需的时间愈短,致命危险性增加。

电流对人体作用没有预兆,而且一经作用,往往会降人的防卫能力。

二、影响电流对人体伤害程度的因素

电流的大小与人体伤害程度的关系

★无论是什么种类的电流过人体电流越大对人体伤害越严重。 对于工颊交流电,按照通过人体电流大小的不同,人体呈现的不同反应,可将电流划分为以下三级:

(1)感知电流→是引起人感觉的最小电流。不同的人具有不同感知电流,成年男性感知电流平均约为1.1毫安,成年女性约为0.7毫安,在一般情况下,成年人平均感知电流可按1毫安考虑。感知电流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如果电流增大时,感觉增强,反应变大,在高空作业时可能导致坠落等二次事故。

(2)摆脱电流→是当人触及带电体时能自立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摆脱电流,成年男性摆脱电流约为16毫安,成年女性摆脱电流约为10.5毫安,成年男性最小摆脱电流约9毫安,成年女性的约为6毫安。一般将成 年人平均摆脱电流可按10毫安考虑。

(3)致命电流是指在较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在不超过数百毫安的情况下,电击致命主要原因则是因电流引起心室颤动造成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引起心室颤动 电流即是致命电流。

心室颤动电流与通电时间是密切相关的。电击时间超过心脏搏动周期时,心室颤动电流仅为数十毫安(一般认为在 50毫安以上);当电击时间不足心脏搏动周期但超过10毫秒,又未发生在心脏搏动周期的特定时刻0. 1秒(即易激期) 时,心室颤动电流在数百毫安以上。

工频电流经由手……躯干……手的途径,成年男性的实验资料列于下表所示

★根据实验的研究,因际电工委员会维带下图所示的图表作为考虑电流对人休的作用。

表中,O是没有感觉的范围;A₁、A₂、A₃是一般不引起心室颤动,不致产生严重后果的范围;B₁、B₂是容易产生严重后果的范围。

2、通电持续时间对人体伤害程度的影响

人电击持续时问越长,越容易引起心室颤动,危险性增大。其原因为如下三点:

(1)通电时间越长,由于电流在人体内部作用,能量积累增加,引起心室颤动的电流减小,电击危险性越大。

如通电时间在0.01 - 5秒范围内时,人体重量在50公斤左右,引起心室颤动的工频电流和通电时间的关系由下式表达。

★I=116/√t

式中:

I……引起心室颤动的电流(毫安);

t……通电时间(秒)。

当人体重量在70公斤左右,引起心室颤动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达;

I=165/√t(毫安)

心室颠动电流与时间的关系亦可用下式表达,当t≥1秒时,I= 50毫(安)。当t≤1秒时,I=50/t(毫安)

★(2)每一心脏搏动周期中有0.1秒的特定时刻(即易激期)对电流最为敏感。通电时间越长,电流与此特定时刻重合的可能性愈大,电击的危险性愈大。

(3)通电时间越长,电流在人体内部伤害作用愈强烈,人体出汗量增多降低了人休电阻,人体电阻降低导致通过人体电流进一步增大,电击危险性越大。

以上三点原因则说明了通电时间缩短,危险性减轻。这 也是人体触及带电体后,迅速脱离电源的理论依据。

3、电流通过的途径对人体伤害程度的影响

电流通过人体胸腔时,导致心脏机能紊乱,可能引起心室颤动,破坏心脏正常“泵血”功能,使人体血液循环中断而致命。

电流通过人体中枢神精或其它有关部位时,会引起中枢 神精严重失调导致死亡。

若电流通过人体头部时,人立即昏述不醒。当电流较大时,会对大脑造成严重损伤,使人长时间不醒而死亡。

电流通过人体脊髓,会使人身肢体瘫痪。

以上所介绍电流通过的途径中,心脏则是最簿弱环节,因此从左手到前胸,或前胸到后背是靠近心脏最短途径,即是最危险的途径,从手到手,从手经躯干到脚也是很危险的途径,从脚到脚的电流途径危险性较小,虽然危险较小但可能因痉挛而摔倒,导致电流通过人体全身或其它二次事故。

4、电流种类对人体伤害程度的影响

直流电流,高频电流,冲击电流对人体都有一定的伤害作用,其伤害程度一般较工频电流为轻。

★直流最小感知电流男性约为5.2毫安,女性约为3.5毫安。平均摆脱电流男性约为76毫安,女性约为51毫安。可能引起心室颤动的电流,通电时0.03秒时约为1300毫安,3秒时约为500毫安。

电流频率不同对人体伤害程度也不同,频率在25-300 赫的交流电,对人体伤害最严重。1000赫以上,伤害程度明显减轻,但高压高频电流也可能有电击后致死的危险。在 同等级电压情况时,频率不同则人体感知、摆脱、致命电流 也不同,见下图表所示

★从表中可见,工频交流电(50-60赫)对人体伤害最为严重。

冲击电流能引起强烈的肌肉收缩,给人以冲击的感觉, 但电击致命危险性较小。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雷电,静电都能产生冲击电流。

5、人体状况对伤害程度的影响

不同的人对电流的敏感程度不同,通过同等电流的危险性也不同。女性对电流较男性敏感,一般女性的感知电流积 摆脱电流约为男性的三分之二。

儿童较成年人敏感,遭受电击时比成年人危险。体重轻 的较体重大敏感。此外患有心脏病等病症的人,遭受电击时危险性更大。

知足常乐于上海2021.9.8日

电流伤人还是电压伤人?

我就是学电的,实名反对那些说“电压伤人”的答案,还有人说什么“1.5V电池并联电流很大但不伤人”。

1.5V加在人体两端根本不产生大电流好不好!!

电流大小由电压和电阻值决定。对于交流电,电流大小还与皮肤耦合电容有关。人体电阻是决定电流大小的重要因素。

这问题已有定论:电流伤人。

首先,人为什么会触电?

人体的协调运作是靠人体中的“生物电流”来控制的,无论是人思考时神经间的生物电,还是肌肉收缩的电信号。

比如,有的人心脏跳动异常,就需要戴起搏器,就是利用人造的电信号对心脏进行刺激。

我有一个硕士同学,读研期间的研究方向就是生物电。他和博士师兄一起,在实验室给猴子插上电极,研究猴子的生物电。。。

电流对身体的损害主要在于焦耳效应发热Q = I2Rt带来的烧伤,以及对神经系统的干扰(尤其是对心脏的干扰)。

  • 5mA电流:有电击感,一般没有伤害;

  • 10mA电流:肌肉抽搐,可能无法自行松脱电线,就是“被吸住”;
  • 100mA电流:接触几秒即可能致命。
触电伤害的决定因素

触电有可能致命,严重程度取决于以下的因素:

  • 电流进入身体和离开身体之处的电压大小

  • 流过身体的电流大小

  • 电流持续时间长短

  • 电流经过的部位或器官

高电压带来的高电流触电当然可能瞬间致命,但即使电压和电流相对较低,如果电流持续时间太长,还是可能致命。

与之相对的,即使有高电压,但持续时间很短或电流极小,也对人没什么危害,比如静电。

冬天脱个毛衣,毛衣摩擦产生的静电可能高达上万伏,但很少听说谁脱个毛衣就触电身亡的。

电流“左手大拇指进,左手中指出”的危险程度要远低于“左手进右手出”,因为“左手进右手出”的电流极可能流过心脏,导致心脏停跳。

什么是安全电压

人体电阻不是恒定的,比如湿润的双手会使电阻降低,比如脚下湿润的土地、湿润的鞋都会使得对地电阻降低,空气湿度等因素也会影响人体电阻。

而且,人体的电学模型中有等效电容,主要分布在皮肤,人体内主要呈电阻性。但这个等效电容具体数值不好说,取决于电压幅值、频率、接触时间、接触面积、温度、湿度等。

因此,安全电压往往是一个相对值,根据环境的危险程度不同而定,因为I = U/R,而R在不同场景下可能有较大不同。

对人类而言,一般认为,100V至250V的交流电最容易致命,因为较低电压无法产生足够的电流,而较高电压则产生较大电流,使肌肉收缩,把触电者弹开(触电者仍可能被烧伤)。

目前普遍认为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正常情况下(手不湿),直接接触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对人体绝对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12V。

家用工频交流电是如何使人触电的?

请看视频节目。

讲述了零线、火线以及触电的原理。

电流伤人还是电压伤人?

触电伤亡,起作用的就是电流。医学实验证明:有20个毫安(千分之一安培,称为一毫安培,简称毫安)的电流流过人体,人就会有强烈的电击感。如果电流增加到50毫安,人就会肌肉痉挛、跌倒(无法自行摆脱电源)。当100毫安电流流过人体,会造成组织损伤,人会迅速死亡!

可是,有人会疑惑:汽车电瓶都能提供几十安、上百安的电流,人…摸上去根本没感觉,怎么解释?这个现象的核心是一个电工的基本定律-【欧姆定律】决定的!欧姆定律告诉我们:电路中电流的大小,是由电压和电阻决定的。即: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由此可见:回路中的电阻不变,电压越高,流过的电流就越大。同样道理:如果电压不变,则电阻越大,电流就越小。我测量过很多人两手间的电阻,一般都在一千欧姆到十几千欧姆之间(皮肤细嫩的年青人电阻小,而皮肤干燥、角质层厚的老年人电阻大)大多数都在两千欧姆左右。

以人体2000欧为例:如果我们摸到24伏电瓶的正负两极,则流过的电流为:24除以2000等于0.012安(12毫安)当然没什么感觉了。如果把电压換成220伏的市电,则电流就是220伏除以2000欧姆,等于0.11安(即110毫安),足以致人死亡的强度了。何况:人触电之后,表皮的角质层会在瞬间被破坏,人体的电阻会降低到百十欧姆,所以,就更加危险了!如果人体碰到配电线路的高压侧,(一般是10千伏即10400伏)会瞬间被巨大的电流烧焦,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所以,我们一要注意用电安全,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