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明是葬礼,可是在吃席的时候,人们还是有说有笑的?

这是个事实,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也无论城市还是农村,葬礼上有说有笑的情况都很普遍。

但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就是:在葬礼上有说有笑吃席的人,都和死者没有太近的血缘关系

葬礼中,有资格上桌吃席的人,一般只有这三种:一是前来帮忙的本家、乡邻;二是前来吊唁的“娘家人”;三是花钱请来的丧葬服务人员,比如吹唱班、军乐队、歌舞团等等。

这里面,和死者血缘关系较近的本家、“娘家人”一般都不会去凑那“吃席”的热闹,更不会有说有笑,因为没那心情。

那剩下的就只有和死者没多少血缘关系的“娘家人”,还有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死者是谁的丧葬服务人员。

你让他们表现出悲伤,多少有点“强人所难”;你不允许他们有说有笑,多少也显得有点“霸道”。

不是所有葬礼都能看到“有说有笑”的场景

比如年轻人的葬礼。

我活三十多年,参加过好几次年轻死者的葬礼,就从未见过“有说有笑”的场景。

就算是再远的亲戚、再没关系的外人,他们在年轻人的葬礼上,也绝对不会“有说有笑”。

你能看到的,除了悲伤,就是叹息。

而能出现“有说有笑”情况的葬礼,多半也就是老年死者的葬礼。

这倒也没什么厚此薄彼的成分在里面,无非就是对生老病死的一种看淡。

毕竟谁都绕不过生老病死的轮回,也都免不了“被吃席”的那一天,没必要太过悲伤。

在很多地方,高龄老人去世往往都被称为“喜丧”,应该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为什么明明是葬礼,可是在吃席的时候,人们还是有说有笑的?

除了家人,你家过的越差他们越开心

为什么明明是葬礼,可是在吃席的时候,人们还是有说有笑的?

按中国的传统风俗习惯葬礼分两种形式,一是人到七十古来稀属于喜丧,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嘻嘻哈哈聚集在一起,这些人是没心思哭灵的,有的子女也不想哭灵,就花钱请别人哭,增加一下悲伤气氛,别人却笑得肚子疼。另一种情况白发人送黑发人,悲痛也只是白发人,随礼的亲朋好友左邻右舍,除了说几句安慰话,也没心思陪着在悲伤中悲伤。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生死看得越来越淡,六七十年代看到有人倒在地上,大家会七手八脚互相帮忙,把当事人送到医院去,直到其家属到场才离开,真的水都没喝一口(那时候没矿泉水)。现在看到有人倒在路边口吐白沫改脸改相等死,犹如看到老鼠流浪猫狗一样,熟视无睹无人管闲事。

葬礼只是死者有感情的家属悲痛,没有感情的兄弟姐妹子女都不悲痛,别人陪着悲痛干嘛。

为什么明明是葬礼,可是在吃席的时候,人们还是有说有笑的?

是为了让大家知道,这个家还没有散,生活也还要继续

我爷爷是前几年去世的,我当时还在广州,赶回去的时候爷爷已经不在了,没有见到爷爷最后一面,而家里也早已布置好了一切葬礼该准备的东西

在爷爷出殡那天,我们还给爷爷请来了戏班子呢,因为我爷爷生前非常唱大戏的,为了让爷爷风光的走完最后一程,唱大戏的连着唱了三天,有些人看到精彩部分还乐呵呵的呢,你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吗?

出殡那天,来了好多人,大家围着桌子坐下,都是平日村里的乡亲,吃着饭,聊着天,能看到好多人都是有说有笑的,我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一个人往生了,大家最多会讨论一下他生前过往的时候,我爷爷走的时候78,这个年龄说老不是十分老,说年轻不是很年轻,我也能听到村里的长辈在讨论我爷爷

那些人都是跟我爷爷差不多大的年纪,他们脸上没有悲伤的神情,显的十分平静,有些还开玩笑的说,要我们多烧点纸钱给我爷爷呢

因为我爷爷生前为人十分大方,花钱一直都是大手大脚的,我们这些子孙不也一样点头笑着答应,我觉得这没有什么啊,人没了,他的名字再提起时,只能从别人口中说出来了,我觉得这并没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我也参加过很多次葬礼,在葬礼结束后,吃饭的时候大家也是有说有笑的,大家也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我认为人不能只活在过去,当离开的人被送走之后,也就代表着原先关于他(她)的一切都结束了,家属不要过分的沉浸在悲伤中,死亡是必然的事,不必太过于执着

当然了,这个热闹我指的是在老人的葬礼上,像那些意外离世,或者年纪轻轻就英年早逝的不建议这样

而且我猜你年纪应该不大吧,其实在葬礼上很多人是哭不出来的了,尤其是家属,人的悲伤是有时间的,当你突然听到谁离世了,你会很惊讶,很伤心,很难过,等过一段时间后你就会慢慢释然了

就像我爷爷过世一样,我当时在听到我爷爷去世的消息时,我也是当场崩溃,在公司上哭成狗,在回去做地铁的路上也是一直在哭

当我回到老家见到爷爷的遗体后,我反而是没有那么伤心了,只是不敢相信爷爷就这么走了,包括在出殡的那天我也是没有哭的,你说我不孝?不为老人难过

其实我只是接受了这个结果而已,因为我知道他再也回不来了,我也很难过,但是我真的哭不出来了,我的内心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

人过分的悲伤就是因为太闲了,当你是一家之主的时候,其实根本没有多少时间悲伤

人去世后,作为家属的你,你要去医院开单子,要去联系殡仪馆,要去选墓地,要去通知亲朋好友,要去安排葬礼上的一切事物,这些事忙下来,你会发现你根本没有时间去悲伤

而且在葬礼上,除了家属之外根本没有人会伤心,其他来参加葬礼的人大多都只是来作为你们这些孝子贤孙尽最后孝心的见证人……

他们讨论更多的是,主家的菜够不够硬,场面够不够大,而且难得聚在一起,不吹一下牛就太可惜了,所以见到他们有说有笑的真的不必太过在意

如果看到某些家属在葬礼上没有哭,也没有表现的太过悲伤,也不要生出不好的心思,人都是这样的

当某天那个人突然不在了,你可能不会太过悲伤,只是在某天突然想起他(她)的时候,心里会一阵刺痛,接下来就是无尽的思念

当初的那个人,怎么就不在了啊……

为什么明明是葬礼,可是在吃席的时候,人们还是有说有笑的?

我毫不客气的说;这是中国最无情的恶俗。我从小就非常憎恨、非常厌恶。我朋友的母亲去世了,一些人在席上有说有笑,划拳吆三喝四的,我的心一阵一阵的发紧,非常的反感,说句实话,我真想一脚把这些人踹出去。再不讲究呗,也不能这么放肆啊?毕竟是伤心的事,适当收敛一些。应该考虑失去亲人的痛苦的心情吧?我不知道中国能不能改变这种恶俗。

为什么明明是葬礼,可是在吃席的时候,人们还是有说有笑的?

说话是人身自由,每一天人都要说话,至于笑,那是苦笑,无奈的笑,正常成年人不会笑,是那一些无知小孩,才会笑,那是傻笑,根本不知道天高地厚,根本不懂得失去亲人的痛苦,作为成年人,那一个人会去笑,找骂吧,没父母教育吧。总之,在我城市里,没有见过会笑的,哭的就多去了,试问沉痛哀念怎么读,还去笑,笑什么?希望人家快一点去云游世界?找骂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