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出来的二本毕业生,与其在城市混日子,为什么不回老家创业?
没有什么别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比你更了解农村。
农村是一个人情社会,更是一个由许多大家族、小家族组成的家族型社会。
你要出自相对兴旺、相对厉害的家族,创业自然是没得说,既有人脉上的辅助,又有资源上的支持,还有财力上的持续补充。
但你要出自相对贫弱的家族,别说创业,你就是想在村里混个温饱都存在着很大的未知。
大树底下好乘凉,小草底下难遮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你不信这个邪,非觉得回村创业可行的话,那你不妨再想想:创业跟下油锅比到底哪个更难?一个二本毕业的学生自身又有多大的力量?
如果你不知道答案的话,我来告诉你:创业比下油锅难多了,下完油锅你一个猛子就能窜出来,但在创业的路上,随便出点啥事儿,都能跟鬼扯脚脖子一样,让你想动弹都动弹不了,只能干瞪着眼哭。
一个二本毕业的大学生,如果没有职场的沉浮历练,压根儿也不会有什么力量,既不通人情世故,也不懂商海险恶,你让他去创业,跟让他去死有啥区别?
说到这,你可能还想说:农村竞争小,开发程度也还很低,肯定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而大学生肯定有要比村里没上过学的人强很多。
告诉你,你想错了。
大学生在学历上有优势,在文化层次上也有优势,但大部分回了农村的大学生,都是“啥也不是”的一种存在。
就算现在农村的机会,比以前多了太多,但也跟这些农村出去的大学生没多大关系,因为他们根本抢不过村里有头有脸的那些人物。
农村大学生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拼尽全力在城市闯出一番天地,达到一个让农村左邻右户羡慕又敬佩的高度。
到这个时候,你才能算个人物,也才有资格去想“我要不要回村干点啥”这件事!
农村出来的二本毕业生,与其在城市混日子,为什么不回老家创业?
这个问题,别说农村出来的二本毕业生到城市务工,就连其他的农村毕业生和农民也是一样。
再说农民到城市,并非是混日子,而是由于大部分有先见之明的农民认为在农村劳动务工,收入太少。在农村,农民一年劳动下来,也挣不了几个钱。
有些农民,这样做下去,也没有多大的前途。为了生存,而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乡,出外求职上班赚钱。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农村种田,需要资金投资,而且需要的投资资金也不少。
再说,农民的农副产品,在大部分农民的手里,并没有销售产品价格定价的优势。
同时种田也是依靠看天和看市场吃饭,这也就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投资风险。
再说,有些农民在农村种田,只能养活一部分人而已,并不能完全养活一家人,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农民穷的原因。
农民为了生存,同时也是为了想提高自己家庭老少的生活质量,更是为了孩子。
农民要想解决目前的生活困境,也是为了想提高自己家庭的生活质量和收入水平,只有出外求职务工,谋求生存,争取更多的工资收入,这总比种田强!
所以说,农民进城是为了找工作挣钱,并不是为了进城混日子,而是无奈之举。
如果农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比在城市的生活水平和收入好,那么农民有可能会抛妻弃子而离开家庭吗?
如果农村的生活水平好,为什么城市里的资本家、富家子弟,还有那些有职务职称的人,不到农村搞发展和定居呢?
农村出来的二本毕业生,与其在城市混日子,为什么不回老家创业?
不知道你指的农村创业是什么,灵活就业、当大量承包土地的农民还是做小生意。
如果是做生意,我想并不是每个农村的孩子能够做到的,需要人脉、资金和社会经验,不是刚毕业的二本毕业生能做到的。
其实,农村二本毕业生也不是没有出路,最好的当然是选择好专业,比如高薪行业的计算机、土木专业在工地沉淀几年当项目经理,或者边工作边考老家的考公务员、事业单位,认真准备应该难度还是可以的。
当然如果家里有资源,继续做家里的生意也是不错的。如果白手起家创业,需要动点脑筋,寻找创业的特色,让别人无法轻易取代你的生意。这需要很强的个人能力和判断力。
事实上,农村二本院校的毕业生,绝大多数最终都是在城里安家落户,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读书是改变命运的最好方式。
农村出来的二本毕业生,与其在城市混日子,为什么不回老家创业?
因为你在老家想混日子都混不了。
农村出来的二本毕业生,与其在城市混日子,为什么不回老家创业?
首先我想明确一下,打工难还是创业难?
我认为当然是创业难,如果创业简单,那么都创业了,谁都想当老板。对吧?
还有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创业的,创业需要有想法、机遇、财力、格局、坚韧的品质等。况且创业有风险,近些年疫情这么严重,好多小微企业已经破产了。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打工就不一样了,在大城市打工可以说是最没有风险的一种工作,收入稳定,不用风吹雨晒,每个月按时发工资。前提是撑不着、饿不着,可能一辈子也存不下什么钱。
有想法当然要提倡创业、没有想法我们也得活着不是,没有对错,只为活着,再多说一句的话,只为体面的活着。
农村出来的二本毕业生,与其在城市混日子,为什么不回老家创业?
一个人机会最重要,如果平生没有一次出人头地机会,就不要去乱叫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