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培养一个孩子上985有多难?
孙小亮考上了清华大学,在我们当地引起了轰动。
引起轰动不是因为有人考上了清华大学,我们县一中每年都有几个人考上北大清华,这并不稀奇,甚至在2010年出过这个高考大省的文科状元。只所以引发舆论,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话题,是因为孙小亮。
孙小亮出生在本县最偏远的一个农村,号称本县的西伯利亚,紧靠黄河边,贫瘠落后。
小亮的父亲在他6岁那年死于意外事故,母亲熬了两年,改嫁他乡。
爷爷苦苦哀求,让她给这个家留条根,母亲就留下他跟爷爷一起生活。
爷爷大字不识,老实巴交,也没有什么挣钱的手艺,就靠拣破烂维持生活。
孙小亮上学后,穿得破破烂烂。从小到大没有玩过一件玩具。所幸他的成绩一直都挺好,所以并没有人看不起他,他也没有什么自卑心理,健健康康地长大。初中毕业时,他以全镇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县一中。
他的爷爷曾经有过不让他继续上学的想法,要让他去镇上的造纸厂上班,工资很高,一个月三千多元。
孙小亮说:爷爷,你就让我上学吧。我一定考上大学,以后找个好工作,挣很多钱,好好孝敬你,给你养老。
孙小亮上了高中。穿着农村集市上买的一、二十元一件的衣服,劣质的旅游鞋,背着铺盖卷儿,坐着城乡客运车来到了县城,来到了人才荟萃、环境优美的县一中。他身材瘦弱,其貌不扬。在学校不爱说话,但是性格敦厚,心性善良。有同学问他问题,他会热心解答,所以人缘不错。
去了一中,因为他的基础扎实,学习认真,成绩依然名列前矛。
除了学习,他在下午下课后都要去操场跑两圈。
慢慢地,老师和家长都知道了他的家庭状况。有好心人会接济他,对此,他并不忸怩作态,坦然接受,并真诚地感谢。
到了高三,他的班主任为他订了牛奶,每天一袋,直到高考结束那一天。
高考结束,他立马跟着一个远方亲戚去了建筑工地,做小工,挣学费。
成绩揭晓,他考了680分,达到了清华大学的分数线。报志愿的时候,他的爷爷不明就里,让他报本市的理工大学,毕业后回家乡的造纸厂上班,坐办公室,工资很高的。
县一中非常关注他的问题,特地派了报考专业丰富的老师和他的班主任去了他家,帮助他进行志愿填报。建议他报清华大学。
他从小的理想就是学马列专业,进入国家机关工作。所以他报考了中国人民大学的马列专业,被录取。
他的家庭困难问题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关注,纷纷伸出援手,政府、企业都纷纷捐助,为他筹集了足够的学费。
纵观孙小亮的成长之路:来自农村,一个孤儿,父母没有从幼儿园开始就精心培养他,他也没有上过任何辅导班,没有人为他上学买学区房,没有人托关系送礼为他选班级、打点老师,更没有人热心接送、嘘寒问暖,为他准备水果、做营养餐。他并没有需要父母绞尽脑汁,花费巨大的人力、财力、时间、精神资本,他是个自然成长的孩子。
这样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高考是公平的,并没有谁输在起跑线上。他考上好的大学并不是家长不甘孩子平庸、极力运作的结果。
那么培养一个孩子上985有多难?这件事情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我从以下几种情况阐述我的观点第一种:
只要达到一定的天赋再加上后天努力,考上985并不难
首先我们要承认天赋的存在,人的智力水平是不同的。
有的孩子天生头脑灵活,接受问题、反应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好,同样的学校管理,同样的老师教学,一个班里总有几个尖子生,有几个成绩不好的,这就是资质差异的结果。
只要孩子脑子聪明,又肯学习,考上985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情。
第二种情况:
孩子资质一般,对于985高校的门槛需要踮起脚使点劲才能够到,培养起来就比较难。
毕竟这样普普通通的孩子占到绝大多数,所以望子成龙的家长都削尖脑袋使出浑身解数来提高孩子的成绩,挤进那万人景仰的大学殿堂,但是毕竟985的招生名额有限,期望太高,必然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第三种情况:
对于才智平庸的孩子,真的不是靠勤奋就能弥补的,考985比登天还难。
如果是这种情况,建议家长接受自己孩子平庸这个现实,只要孩子学习努力,快乐成长就好。
写在最后:不赞同"每个孩子拥有一个好的家长,也许都能考上985"的说法。无论家长如何好,无论你怎么努力,能考上985的毕竟是凤毛麟角,这是铁的事实。家长对孩子过度的期望和干预只能造成更严重的内卷,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赞同"决定一个孩子一生命运的,是良好的教育、父母的陪伴、爱的滋养"的说法。一个孩子的一生,是多姿多彩的,学习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命运的优劣绝非用能否考上985大学来衡量。
所以说一个孩子考上985有多难?取决于两点:一是天赋,二,努力。天赋不可选择,而努力则可以自我把控。我相信机会一定属于努力争取的人!
你认为培养一个孩子上985有多难?
作为一名老师,其实有一个残酷的真相一直不敢告诉家长,我们所有老师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读书真的要靠点天分,真的不是勤能补拙。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上985,家长也不要去强求,只要这个孩子以后发展成对社会有贡献的孩子就是一个成功的人。
你认为培养一个孩子上985有多难?
我是一名高中老师,做了15年班主任,送走了六届学生。这六届学生,每一届都在800人上下,总数有近5000人,这近5000人中,考上985的,没超过20个。
我先说一下我带的学生的层次。我们学校在当地还算口碑比较好的学校。全市(县级市)中考生一万名左右,排名前两位的两所高中大约各招800名,之后的800名就是我们学校的生源。也就是说,我们学校的生源,在全市排在靠前的20%左右,而且我们学校也是以管理严格、教师拼命著称,想尽办法石头里炸油一般发掘学生的潜能,从而使我们的一本率接近70%,即使如此,限于学生的天赋,每一届考上985的真的是凤毛麟角,有时候,一届真的就两三个。
总结:能考上985的,绝对是天选之子,智商极高。这种先天条件,靠勤奋是弥补不来的,也强求不得。
你认为培养一个孩子上985有多难?
我是一名高中教师,很高兴遇见你。
培养一个孩子上985有多难?
从我带的几届高三毕业生,我就知道培养一个985有多难了。我2005年师范大学毕业,当时国家免费培养的,要到山区工作5年。毕业后分到一间乡镇中学高中,这学校也算是大型学校,学生人数达到4000人,每个年级1300左右,属于市一级学校。我在这里工作了5年,带了2届毕业生。这2届毕业生2600多人中,不,全校都没有一个可以考上985学校,能上一本的学生都不多,大概是2位数而已。
后来我调到县城工作,工作单位是我县最好的高中,属于省一级学校,市重点高中,学生人数达到5000多人。我在这工作也10多年了。从毕业生成绩看,能考上985学校,每年也不过2位数,一般都是考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比较多,要北大清华基本上都有。
具体点吧!要考上985大学,高考分数文科要610分左右,理科要600分左右。具体到各科分数:语文120,数学125,英语125,其它3科综合240。满分是750分。从分数就知道要考上985学校有多难了 ,可以说只要有一科偏科,比如女生数学偏科,数学考90多分,也及格以上了,但已经没有可能上985学校了。
只要有一科偏科就没有可能上985学校,难度可想而知!
你认为培养一个孩子上985有多难?
你好,我是985大学毕业的。我用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你,想培养一个985的孩子,首先要先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第二要保证孩子的健康人格,第三孩子确实聪明,第四家庭要有一定的money。
看到你在问题中,提出的所有那位妈妈的行为,都跟我妈妈如出一辙。她非常非常在意我的学习。认为只要我学习好,人生就是辉光的。我现在可以告诉你,她的观点错了,学习好,不代表所有。毕竟人生漫长,学习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上个好大学,大家就认为打开了通往致富人生的大门。但是很多学习好的孩子迈进了门,却更迷茫了。我该跟谁比了?下一个人生测试是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很多家长对于第一点就做不好。很多孩子被家长逼着上各种课外班,学习各种知识。但是孩子的内心就是我干什么都行,就是不想学习;上了这么多兴趣班,其实我自己喜欢什么根本不知道。我没有兴趣爱好,我这里指的兴趣爱好,是一种乐器,一种体育项目,或者任何东西,别人不告诉你去做,你也会废寝忘食的,插着空闲时间,也会想去做的。
第二点,关于孩子的健康人格。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只要喜欢学习,学习好。其他的都不重要。这是大错特错。职业人生的开始就是进入校园。985学校,即使孩子进了,也不会代表人生的成功和孩子未来的快乐和幸福。孩子有一个健康,积极向上,不怕困难,勇于承担的性格才是人生致胜的关键。
第三点,孩子给力。如果你的孩子不是学习的那块料,你逼着孩子学习,最后你跟孩子肯定要疯一个或者妥协一个。
第四点,家庭的经济能力。在现如今的社会,学习好的孩子,不再只是个书本学好的“书呆子”。很多学习好的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些都需要家长的陪伴和培养。没有money的支撑,最后只会让家长自己把自己陷入两难。
最后,我想对我自己的妈妈(我妈妈已经于3年前走了)说,如果要是能回到我的小时候,我希望你能多花时间陪伴我,而不是把我送到哪种课外班。希望你教我更多的人生道理和帮我寻找到我的兴趣爱好,让我这个人的性格更丰满。
你认为培养一个孩子上985有多难?
用词不当,没办法培养,这是实话,大多数的孩子才智平庸,与985大学无缘,孩子小的时候,可以测智商,网上测试题很多,基本上都是国外成熟的测试方法,结果可信度高,根据孩子自身条件,量身定做,制定学业计划。高智商是稀缺资源,有望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最大掠夺是人才搜刮,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培养出来了为数不多的精英,基本去了发达国家,科技拿什么创新发展?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