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收藏经历中捡漏趣事有哪些?

记得我小时候,大概二十几年前,父亲带我去山上放风筝,下山的时候路过一座村庄一户人家,大门外路边放着一个大缸,我爸进那户人家门问缸是你们家的吗,答是,不要了扔了。我爸说给五块钱带回家放大米用,遂拿回。 底款大明宣德

说一个小漏吧。前几年小叶紫檀风行,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我特别喜欢小叶紫檀的香味。所以进了一些老料,边角料。用来手工制作小叶紫檀手串。一串珠子的成本大概三百元左右。那时候手工制作的珠子十分抢手。基本上做出来就给熟人出掉了。一天一个朋友拿着一串紫黑色小叶紫檀珠子,非要和我换一串紫红色的。说实话我没有把握看出这串珠子的质地如何,只是觉得比较重,因为盘的不好玻璃体也不明显。禁不住朋友的死缠烂打,就给了他一串千把的珠子。回到家里心有不甘。用五千目砂纸认真打磨了一遍。嘿!香味四溢,玻璃体初现。是一串非常难得的小叶紫檀黑金老料。单位的一位领导看上了,给了我三千块钱。堪比金星手串价格了。

你收藏经历中捡漏趣事有哪些?

大概一个月前,在快手直播间拍货,主播是打包一个藏家的货,当时一堆老算盘,都是普通货,品相好的都被拍到50至100元一个,其中一个缺一档珠子,主播拿起时说了一句话,引起我注意了,说这感觉有点重,我就知到不一般,先上30元,结果没人加,[呲牙][呲牙][呲牙]

你收藏经历中捡漏趣事有哪些?

收藏捡漏是一大快事,趣事很,关键是眼力好,还要了解它。才能捡漏。

你收藏经历中捡漏趣事有哪些?

11年前周末去古玩城的路上,有个收废品收了一块玉,放在三轮车上。我看到后仔细看看了做工,包浆以及玉质,认为是汉代的古玉。问他什么价格卖,要5000元,我最后3000元买下。到了古玩城和卖玉的几个老板分别交流,最后2万元成交!

你收藏经历中捡漏趣事有哪些?

1993年5月1日,我与二位邮友来到北京月坛邮市,以每枚一元的价格买了十三种前苏联的小型张邮票各五十枚,后来在与邮友交换邮品时,发现一枚型张稍厚些,用力搓开,还真是二枚,而且下面这枚还漏印了邮票的主图一一列宁像。当时买的是五十枚,因为这枚漏印票与上一枚紧紧粘连,其实应是五十一枚,这枚变体票我应该是没化一分钱。后来研究发现,它是珍品、孤品,是俄罗斯的国宝级邮票,价值连城。《中国集邮报》、《收藏》、《山西日报》、《大北方集邮》、《哈尔滨邮电报》、《东方收藏》、《今日头条》等报刊杂志、媒体都对它进行过宣传介绍。您说,这算不算捡了个大漏呀?

你收藏经历中捡漏趣事有哪些?

说起搞收藏捡漏的事,我自认为还是非常幸运的。从开始收藏到现在也就七八年时间,有几样东西还是颇为满意的,比如宋朝的汝窑,钧窑定窑耀州窑都收到过,这个不是光自己认定的,是找很有经验的行家看过的。

刚开始没有经验,也收到过不少假货,现在的市场假货多,一不小心就走眼了。但正是从这些假货身上,我搞明白了假货的基本特征,与正品基本特征相对照,摸索出了一套鉴别瓷器的基本经验,在实战中加以运用,效果很好。可以这样说,东西一上手,一眼就能断八九,再从假品的特征中排除,就很少再误收假的东西了。

搞收藏得意之作,是收到了一个大玉琮,是在一个小镇古玩摊上买到的。小摊上除了几件品相很差的瓷碗小蝶外,青铜器、玉器、陶器,基本上都是假货,唯独一件大玉琮立在一边,虽然有两三个人在光顾,可他们连看都不看它一眼。这件玉琮高二十四公分,寬有十三公分,中间半开,呈紫黑色,那是包浆,如同玉上的皮子。这么厚的包浆,说明这个玉琮年代很久远。上面有太阳神纹饰,下面还有几个汉字,是草体,重量大概有7—8斤重。我用手指了指,问老板这个东西多少钱,老板很高兴拿起来送到我手上说,你给两千就行,我问老板能否再便宜点,老板感觉我有意想收,就说那你给一千二吧!这么便宜就成交了,心里特高兴,交钱给货,老板也很高兴,要我以后多来光顾他这里,我跟他说,只要你这里有好货,随时给我打电话。

这老板不识货,那是良渚时代的玉琮,距今七八千年了,这么大的玉琮很罕见,主要上面有纹饰还文字,这当然值钱了。这是在乡下,如果在城里,五万你也收不到。

古玩是文化,代表历史,没有一定的学识,碰到好的东西,你也不识货。

我很少出去收,上班没有时间,跟一些古玩店里的老板熟了,因为经常光顾他们的店,老板都乐于把下乡收到的东西,第一时间把图片发给我,我喜欢的就给我留着,要不就开车送来,所以比较省心。

收过一件清朝的条案,140公分长,40公分宽,海黄的。当初我也不懂,觉得木质还不错,也是无意当中捡漏的,要不是一个很铁的藏友告诉我,我还不知道什么才是海南黄花梨。当然老板也不清楚,要不然他也不会卖给我。五千块钱收的,有一个大客户看中了,要四十万买走,我没舍得,拍卖会上,这样的黄花梨条案,能拍一百多万呢!

最高兴的是前几天收了个雪花建盏,发到头条让大家看了,梦寐以求的东西,平时很难见到的,价格自然不菲。是一个经常下乡收购古玩的小老板送来的。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个雪花笠盏碗釉色自然,黑色白花,片片雪花错落有致,我觉得绝对是真的,这点我是自信的。价格嘛自然保密,运气实在太好了!

城里人玩古玩的多,行家自然就多,所以很难捡漏的。我们这儿是乡镇,走村串户的小贩多,不时就能收到好的东西,这自然条件大城市搞古玩的是不可比拟的。

同样的,因为市场狭窄,消息闭塞,有些好的东西价格低,也很难出手,期望中国的古玩市场,能够振兴,能给收藏爱好者提供一个好的交易平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