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一两银子值多少人民币?
很好算:50*9等于450元左右。银子的价格最稳定。从古到今。
古代的一两银子值多少人民币?
因为各朝代银两的货币价值都有所不同,那么现在一般推算古币值都采用一般等价物交换的方式来计算,对中国来说千年不变的民生商品就是大米,所以用米的价换算银两价值。
关于"一两银子值多少人民币"的问题,基本上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清朝的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一220元左右。
明朝中期价值人民币600一800元。
北宋朝中期600一1300元(或1000一1800元)。
盛唐时期价值人民币2000一4000元。
请友们一起建议更多的问题吧!
古代的一两银子值多少人民币?
要回答这问题,我们要先来看看古代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多重。在清代每斤为十六两的,库平一两的银元重37.31克,而现在每克银的价格是3.65元所以3.65✘37.31=136.18元,这是纯银价格一两是136.18元,但古代的银锭,作为收藏价值就绝对不是这个价格了。五十两的官银锭拍卖价格可达数十万元。个人认识仅供参考。謝謝邀答!謝编缉!
古代的一两银子值多少人民币?
你好,我是凉夜寒塘,历史爱好者,很荣幸能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银两的购买力随时代变化而变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那么在不同的朝代,白银价格都是什么样的呢?请往下看。
明朝白银价格史书记载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当时的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现在我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间,以中间价1.75元计算,可以算出:明朝一两银子=人民币660.8元。
唐朝白银价格这一两银子要是拿到唐朝就购买力而言更是高得吓人了。唐太宗贞观年间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一斗米只卖5文钱,通常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就可以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75元一斤计算,唐朝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的购买力。
宋朝白银价格唐玄宗开元年间通货膨胀,米价涨到10文一斗,也是一两银子=2065元人民币。根据《宋史食货志》提到“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宋史职官志》“每斗(米)折钱三十文”的记载,姑且以2000个铜钱折银一两计算,太平时期米价是1石600—300钱(靖康之乱前后到南宋初期有一两银子一石米的,不在正常计算范围)。1两基本上可以买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计算,宋朝时1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924—1848元;(一说宋石为96斤,就相当于1两银子672—1344元)。
清朝白银价格清初的银两购买价值稍低于明朝,但至清朝中晚期由于大量外国银两涌入中国,据统计鸦片战争前每年世界银产量的70百分号多都被用来购买中国出产的瓷器、丝绸、茶叶等产品了,银两的货币价值下降到不到明朝的三分之一,即清朝一两银子=200元人民币左右。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解答题主的疑惑!
欢迎留言,更多精彩,关注@凉夜寒塘
(以上图片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古代的一两银子值多少人民币?
我们在历史影视剧中经常看到,富豪吃一顿饭就是上百两,那么古代的一两银子到底相当于现在的多少人民币呢?
每个时代的重量是不一样的,这也就导致了,换算的时候会出现误差。不同朝代,一斤大约从250克到700克都有。所以,过去一两大约是15到44克。在讨论古代货币的时候通常都会假设:1两黄金等于10两白银等于10贯铜钱等于10000文铜钱。
每个时代的购买力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汉代,黄金比较多,所以黄金白银的购买力就比较弱,在一些白银比较缺的朝代黄金,白银的购买能力比较强。
清朝一两银子大约37克,可以买120斤米(这时候一斤已经是500克了); 也就是说,120斤米大约要160元钱,那么每克银大约相当于4元钱。那么一两银子大约相当于60-200元钱。
唐朝的县官,每年的俸禄仅26两白银,根据物价的换算,26两的白银,可换6.5万大米,换成现代物价换算,大约是35-38万人民币,因为每个朝代的物价都是不稳定的。
在明代一两银子能买380斤大大米相当于1520元人民币,到了北宋期间一两银子能买700斤大米,相当于2800元。
按照购买力来说,清朝的一两银子能够兑换1000文铜钱,一旦米需要600到700文钱,按照现在的米价3块钱一斤,一旦米需要510块钱,也就是说一两银子不到1000块钱。
巨贪和珅富可敌国,有现银100万两,银元宝55600个,大银元宝500个,折合下来是655600两银子,按照当时的购买力计算相当于65亿,按现在的银价则是2.27亿。
清初的银两购买价值稍低于明朝,但至清朝中晚期由于大量外国银两涌入中国,据统计鸦片战争前每年世界银产量的70百分号多都被用来购买中国出产的瓷器、丝绸、茶叶等产品了,银两的货币价值下降到不到明朝的三分之一,即一两银子=200元人民币左右。
古代的一两银子值多少人民币?
在一些古装电视剧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镜头,有些人在路边摊吃,点了两个馒头一碗汤,结账的时候都是几两银子起步;有些大户人家的少爷去赌博场玩了一圈,结果一次性输掉了一千多两银子。就是因为总有这样的镜头反复出现,导致许多人对古代一两银子的价值产生了误解,似乎古代一两银子只等同于现在的几十块甚至几元钱。
但是,如若真的有历史功底的导演、编剧,绝对不会出现以上这一些荒唐透顶的故事情节,因为根据史书记载,明朝万历年间国库的收入才有200万两,如果平常百姓吃一顿普通的饭就要花掉几两银子,那岂不是打了皇家国库收入的脸。那么,古代的一两银子到底相当于现如今的多少人民币呢?
古代银子的经典形象——元宝
想要搞清楚一两银子的真正价值,就需要分不同的历史阶段来探讨这一问题,因为各个朝代的银两货币价值都有所不同。既然如此,就要按照货币等值参照的方式,将银两货币的价值进行换算。对于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的中国而言,大米是千年不变、必不可少民生商品,所以,笔者接下来将大米作为参照商品,从而得出几个具有代表性时代的银子价格。
电视剧中的白银
在唐宋以前,由于白银并不是普遍流通的货币,所以计算在此之前的银两价值,并无太大意义。根据史书记载,唐朝贞观年间银子才逐渐进入流通货币的舞台,当时一两银子可以买到200斗米,由于10斗米为一石,一石等于现在的59公斤,也就是说一两银子可以买现在的1180公斤大米。当今社会,平均米价基本上维持在1.75元一斤左右,由此可以推算得知,唐朝初年一两银子相当于4130元人民币。
古代最坚挺的硬通货——大米
再来说说宋朝,据《宋史·食货志》记载:“米石不过六七百”、“每斗折钱30文”可得知,宋朝的米价大概维持在一斗米600~300钱之间,那么,一两银子就可以买到4~8石大米。由于宋朝的一石大米其重量约66公斤左右,所以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大约在924~1848之间。以前读金庸的《射雕英雄传》,还记得黄蓉请郭靖吃饭,结账时一共花掉了19两多,与真实的宋朝银子的购买力相比,一顿饭花19两的情况,想必不会在宋朝发生。
古代银子
明朝年间,一两银子的价值开始大打折扣。据明朝万历年间的资料显示,当时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两石大米,一石大米的重量约为94.4公斤,也就是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188.8公斤大米,中国米价的平均价格仍然取1.75元,也就是说明朝一两银子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660.8元。
清朝年间的银两价值相较于明朝就更低了,由于清朝晚期大量海外银两涌入中国,导致中国的银两价值大幅度贬值,一两银子的购买力仅为明朝一两银子的三分之一,由此可以推算,清朝末年,一两银子的价值仅相当于现在的200多元人民币。综上所述,各个时期银两价值截然不同,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