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玩赝品、玩高仿的人早已买高楼大厦,玩真品的却沦入三餐无求的地步,这是为什么?

我们收藏界的老祖师。袁寒云先生就是饿死的!老师家里古董,文玩,邮票无数。价值连城。可是老师是个收藏痞。舍不得呀。就是随便一个吃饭的碗都是价值不菲。唉!就是这样老师离开了这个世界。这是真正的收藏家。是他们为了保存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舍得倾家荡产。现在不是还有很多穷玩家吗?谢谢你们!我的未曾谋面的朋友。好好保存手中的藏品,为弘扬中华文化,尽一份微薄的力量。在盘玩中,陶冶情操,领悟人生,感悟幸福。

至于那些靠卖赝品,高仿发财的那些人,作为一个真正的文玩爱好者是不屑一顾的。

有些玩赝品、玩高仿的人早已买高楼大厦,玩真品的却沦入三餐无求的地步,这是为什么?

你好谢谢邀请。你这种说法有点极端,不见得玩赝品、高仿的都能发大财,玩真品就会一穷二白。就比如我吧,我尽量玩真品(也有打眼的时候),虽然我也会砸锅卖铁的去买一件自己喜欢的藏品,也没沦落到吃不起饭的时候。凡事适可而止,才是人生真谛。

俗话说:识古不穷,嗜古不富。收藏玩的就是一个心态,很多人抱着发财的心态眼里只有“精品”古玩,这样的人往往是玩了一辈子,收了一屋子赝品,搞到最后把自己都搞得疯魔了,最后揭不开锅也很正常。因为他们的积蓄都被卖假货的忽悠完了,手里的东西因为是假货也卖不出去,不穷才怪。圈子里这样的人很多,都是玩仿品把自己玩废了的。

之所以我们觉得玩假货的有钱,那是因为很多企业家有钱了都会买一些古玩来附庸风雅,商而优则雅嘛,目前全世界有钱人都犯这个毛病,不管懂不懂,先买来装X,真不真可想而知。这种现象我们往往称为“人傻钱多”,这很容易给大家留下玩假货的都很有钱的印象。

再用我来做比方,我玩收藏不玩仿品,我的东西就算要卖,才能卖的出去,因为我给别人的东西能保真,大家敢放心买,就算以后我不玩收藏了,就靠卖这些藏品也能够我好好生活,其他坚持玩真品的藏友也是如此。所以说,收藏肯定还得玩真品,哪怕是普品,也会有一定市场价值,有上涨的空间,什么时候都会有玩家收购,所以不存在玩真品的会三餐无求的问题。

虽然古玩行内有句话:卖真不如卖假,因为卖真品进价高,捡不到漏,卖出去也不会比进价高多少,甚至有时候会打本出手。而卖假货利润大得惊人,一百元的瓷器忽悠的好能卖一百万,再不济也能卖个三四百,这样的利润确实是十分可观,确实也让一些售假者大赚特赚。这样看起来,你那句话倒是适合古玩行,但不适合收藏圈。

现在是网络时代,人们的信息来源越来越宽广,买古玩的渠道越来越多样,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对于古玩的认识不足,被人忽悠花大价钱去买“官窑”、“商周青铜器”,也不会被国宝帮和骗子公司的错误信息引导守着一屋子假货做亿万富翁的美梦。

“有钱任性”的人现在都不任性了,古玩市场会在专业人士和玩家的正确指导下,变得良好有序,造假的可能会一直存在,但玩假的一定会越来越少,踏踏实实玩收藏才是王道。

有些玩赝品、玩高仿的人早已买高楼大厦,玩真品的却沦入三餐无求的地步,这是为什么?

玩赝品和玩高仿的人早已买高楼大厦,是因为他们玩的是金钱;玩真品的却沦为三餐无求的地步,是因为他们玩的是收藏。

玩赝品和玩高仿品的一般不在家中玩,他们在古玩市场、古玩爱好者中玩,他们的想法很简单也很现实,能赚一分是一分,追求的就是利益最大化。他们玩的手段就是低价买来古玩赝品和高仿品,然后天价卖给不懂古玩而又装着懂,或者抱着捡漏心态的古玩爱好者。他们每成交一件均有高额的利益回报,这也是古玩市场上卖赝品、高仿品扎堆的主要原因,因为这些东西能让他们一夜暴富,住上高楼大厦。

而玩古玩真品的,他们玩的是收藏,不图经济利益,赝品、高仿品在他们的眼中一文不值,恨不得摔个粉碎。真品古玩或书画对于他们来说是艺术,是供来欣赏的,可作为传家宝传承子孙后代。为此,他们宁可吃馒头喝白开水,也舍不得出手自己心爱的物件。不仅如此,他们一旦遇到心爱的古董古玩,舍得卖房卖车也要拿下。他们玩的纯粹是兴趣与艺术,在这种心态作用下,往往会沦为三餐无求的地步(夸张了)。

以上是我对此问题的理解,欢迎大家点评。

有些玩赝品、玩高仿的人早已买高楼大厦,玩真品的却沦入三餐无求的地步,这是为什么?

玩古玩还是要玩真品,玩膺品、玩高仿也许可以一时暴富,但真品却可以长期增值,因为真品经得起历史检验,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都会体现其自身光华,其价值与膺品不可同日而语。

我进入收藏行业已经15年,从玩膺品起步到玩真品至今,我的体会是:真品受人欢迎,膺品一文不值。最初玩古玩,我在古玩市场买了一大堆膺品,投入了不少财力,这些膺品现在都在屋子里睡大觉,无人问津;相反,我从农村收购的民清老瓷器、老铜器、老玉器却大受欢迎,销路也不错,就因为两个字:真品。

在古玩行业,玩膺品有赚钱的,但更多是赔钱的。我有一位朋友,在收藏界打拼了20多年。他以前是做房地产生意的,手头有了钱,就打算在收藏界发展。他的第一笔交易,就花了50万买了一件秦代玉斧。他请教了几位古玩大佬,都认定是真品;一家古玩鉴定机构甚至给他出具了收藏证书,专家估价这件藏品价值350万元。他十分高兴:搞古玩真的可以一夜暴富。此后,他痴谜于古玩收藏,一发而不可收拾,按他的话说,他的藏品件件都是"精品",价值不菲:汉代玉碗、唐代铜镜、宋代古纸、大明宣德炉以及唐伯虎人物画、郑扳桥墨竹画、齐白石群虾画,都能从他的藏品中找到“真迹"。

不料,乐极生悲,一次他参加了一次由市里十几名专家组织的鉴宝会,专家集体鉴定,得出一个结论:他的藏品90%都是膺品,收藏价值不高。朋友急了,这可是他几十年来的心血和财富,他多年来从房地产赚来的上千万元全投到了这一屋子古玩“精品"上,想不到专家一句话打了水漂。他不甘心,又请了一拔子专家鉴定,最终结论还是仿品。此后,他大病了一场,人也变得神经兮兮的。

当然,不可否认,在古玩收藏兴盛初期,一些人依靠玩膺品是赚了不少钱,但那赚的是闷心钱,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欺骗他人钱财,这不过是一种短期行为,随着古玩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和人们收藏眼光不断提高,膺品最终还是膺品,真品最终还是真品。只有真品才具备长期持有价值,才能最终实现其价值。

古玩玩的是一种情怀,一种心情,一定要摆正心态,切莫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玩古玩就像玩股票,一定要有耐心,坚持长期持有。古玩界有一句行话,叫“三年不张,开张吃三年"。只要是金子,无论时什么时侯都会发光;而膺品就像一堆废铜烂铁,即使表面打造的十分花丽,最终都会被时光所淘汰。

有些玩赝品、玩高仿的人早已买高楼大厦,玩真品的却沦入三餐无求的地步,这是为什么?

虽然题目有些语病,但并不影响这是个好问题。我认为这个问题的本质应该是古玩商人和真正收藏家的区别。

    首先来回答为什么玩赝品、高仿的人可以早早的买上高楼大厦这个问题。

玩赝品、高仿的人通常也喜欢古玩,但他们喜欢的不是古玩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他们喜欢的是古玩的经济价值,这就决定了他们在遇到一些真正的古玩时,想到的不是收藏、研究,而是怎么才能将这些物品转换为实实在在的金钱。为了追求金钱的最大化,他们也会积极学习古玩的鉴定知识,但他们研究更多的是如何用最少的钱,买到最能卖高价的东西,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可以冒充真品的赝品、高仿就成了他们牟利的最好工具。他们会运用自己学到的一些古玩知识,去诱使、蒙骗那些想收藏却对鉴定知识一知半解甚至完全不懂的新手小白,花几千、几万甚至更多的钱来买他们几十、几百购入的仿品、赝品,达到谋取暴利的目的。加上古玩行本来就实行买定离手的规矩,就算上当打眼了也不能找后账,因此他们当然可以很快赚得大量的金钱了。

需要说明的是,也有一部分古玩商人,虽然也将逐利放在第一位的,但是他们也有很高深的鉴定知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相对信任的圈子,在对真正懂得收藏的人出售一些高价真品的同时,也会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将仿品、赝品卖给收藏小白,来满足市场对不同商品的需求。一件价值千万上亿的元青花,却总有人相信自己可以用几百、几千的低价捡到一个天大的漏,那么这些几百几千的赝品或仿品青花正好符合他们的市场需求,这也是市场规律使然。否则,都没有人卖仿品、赝品,那些没有任何收藏知识,却一心想要一夜暴富的人怎么实现自己的发财梦呢!这就是存在就有它的合理性。

其次,我们再来说说为什么玩真品的却三餐无着的问题。

这个问题也分两种情况:一是你确定无疑是一个真正的收藏家,你收藏的目的就是因为喜爱,为了保护、研究、传承古代文化艺术,每一件藏品都是花了大价钱买到的真品,那么你当然没有多余的钱浪费在其他的消费上面了。不单是你,世界上所有的真正收藏家,无一例外的要勒紧腰带搞收藏,因为你个人的财力是有限的,而世界上美好的文化和艺术品是无限的,如果你只买不卖,生活难以为继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大收藏家张伯驹因收藏太多导致家中日子过不下去后,被妻子收回了财政大权,有次遇到心爱的藏品,老婆却无论如何都不肯给他拿钱买,最后不得不靠躺在地上打滚耍赖,才买到了心爱的藏品。收藏大家尚且如此,我们这些人只能算是毛毛雨啦。

另一种情况就是,你认为是真品的那一屋子宝贝,其实都是赝品、仿品。当初购进的时候散尽家财,等到想出手时却发现根本没人要。这就悲剧了。

所以奉劝那些只玩真品的朋友,不妨先多充实充实自己的脑袋。当脑袋里的知识足够丰富、扎实后,再去量力而行的搞收藏。而且最好能够边买边卖,将前期收藏的老普残,逐渐换成真精稀的高货,这样一来可以不断检验自己的收藏知识,提升鉴赏眼力,二来也不至于落到三餐不继的地步。毕竟,收藏是一种乐事,将乐事变成苦事、烦事,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了。

人生有限,收藏无限,在浩如烟海的文化艺术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小白,都是收藏过客。或许看过即是拥有才是收藏的最高境界。

今天就先和大家分享到这里。我是“华美的袍”,欢迎大家品评拍砖,交流心得。

附自藏的几件玉器,供大家品评赏玩。欢迎拍砖,但拒绝谩骂。

有些玩赝品、玩高仿的人早已买高楼大厦,玩真品的却沦入三餐无求的地步,这是为什么?

玩真品的人……,其实不好意思说人家是在“玩”,应该有个尊称,收藏家。

收藏家重视的是艺术,欣赏的是艺术。真正的真品,更确切地说,应该是“珍品”,到了收藏家手里,等于是找到了一个好归宿。

玩赝品的人,眼里看见的是商品、市场、以及看谁是冤大头。

艺术品在他们的眼里就是商品。他们无心长期收藏,只容忍艺术品在他们那里短期借宿。他们拥有商品的时间等于是库存时间,总想找机会脱手。

玩赝品的人就是商人。商人不是纯粹的艺术家,也未必是收藏家。商人赚钱为目的,自然有能力买高楼大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