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大三女生最后八分钟求救电话折射出了什么社会问题?
河南大学生的事件爆出来之后,很多人都将矛头指向了120的电话接线员,从录音上来看,120的接线员确实存在非常大的问题,延误了病人治疗的时间,是必须要承担一定的责任的。但这件事情也折射出很多方面的问题,接下来给大家分析一下吧。
120接线员的不职业从120给出的最新解答是接线员因为对所属地方不熟悉,试图询问更加详细的信息。这种情况完全是不负责任的解释,因为120是一个城市一个集中呼叫中心,接线员不可能对每个地方都熟悉,对于只知道大概地址的情况,安排就近的120救护站进行救护就可以。
因为就近的救护站会联系报警人,对于联系不上的,他们也会多方面进行查找,甚至还可以通过公安进行协助。
如果当时接线员能正规操作,也不至于延误患病的病情,可能还有希望进行救治。
报警大学生的思维能力说道拨打紧急报警电话,不管是拨打110,还是120,现在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就会教如何拨打, 第一个是说清楚自己的位置,第二个是说清楚自己的事情。
但从录音中可以听到,这个大学生并没有能说出自己的准确地址,并且在追问下也没有给出一个准确的地址。
其实这不仅是这个大学生的问题,而是很多人在拨打紧急电话时的通病,特别是会说一些不着边际、与实际内容无关的事情。
报警大学生的社交能力从这个大学生自己报警的事情,可以折射出这个大学生的社交问题。在大学校园生活中,基本上都是靠同学、朋友和老师进行帮助,而这个大学生在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不是直接求助同学、朋友和老师,而知自己直接拨打了120。
如果她当时把电话打给同学、朋友或者老师,只要告诉对方身体不舒服,对方处于同学的关系,基本都会直接回来看看。
而这个大学生并没有打给其他人,而是自己直接拨打120求助,也证明这个大学生的社交基本是比较封闭的,甚至和室友的关系也不是太好。
大学生的生活习惯据报道大学生是因为突发脑出血,从而拨打120进行求助的。说道脑出血,一般分为两种形式,第一个是因为外伤造成的,显然这个大学生并不是因为这个原因。那么第二个就是内在的问题,最常见的就是高血压造成的。
因为我们知道,脑出血基本多发在年龄较大的群体中,而这个刚刚二十多岁的大学生,就发生了这个病,除了遗传的其他疾病之外,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高血压。
如果真的是高血压,年纪轻轻就有此病,主要原因还是生活习惯造成的,除了饮食之外,最常见的就是作息不规律造成的。
所以,从这个大学生的事情,可以折射出来的除了120接线员的不职业、冷漠之外,还有就是从这个大学生身上折射出来的一些问题,包括逻辑能力、社交能力和生活习惯这三个方面。
河南大学大三女生最后八分钟求救电话折射出了什么社会问题?
5月30日,河南大学大三女生彭某去世,年仅20岁,这位品学兼优的女孩儿本来打算考研的,现在却是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了。在去世前,彭某因为脑出血已昏迷14天了,一直靠呼吸机维持生命,这一切都要从120接线员没能及时地沟通好说起。
5月17日上午,彭某自己一人在宿舍里,其他两位舍友都去进行核酸检测了。10点27分,彭某在宿舍里感觉很不舒服,没有联系同学,直接拨打了120急救电话求救,虽然发现有长达近8分钟的通话记录,但是120的接线员并没有派车。
直到中午的时候,彭某宿舍的舍友回来了,发现彭美已经昏迷了,呼叫不能回答,赶紧情况不对赶紧拨打了120,120抵达学校时已经是中午的12点30分了,距离彭某第一次求救已过去了2个多小时了,而实际上这时候的彭某已经是昏迷了。
直到5月30日,医生宣布彭某死亡,死亡的初步诊断为:意识丧失查因:急性脑出血破入脑室、脑室铸形;I型呼吸衰竭;高热查因:中枢性高热?神经源性休克?她再也没能再醒过来,看看她的父母和同学,时间永远定格在20岁。
对于女儿的突然离世,彭父非常心痛,而且也不能理解,为什么女儿突然会出现脑出血呢?他们家族中没有这样的疾病史,而且女儿也体检过,没有别的疾病。女儿拨打120急救电话为什么没有救护车来救呢?如果早早地把人拉到医院里会不会就能救回命来呢?那通话的8分钟有什么秘密呢?
一、通话8分钟,接线员和彭某说了些什么呢?彭某因为头痛拨打了120,开始的时候明确地说出了在“河南大学郑州校区”,当接线员问是什么位置的时候,彭某说了一句“明伦校区”,这样的话让接线员犯了嘀咕,因为并没有这个“明伦校区”所以她可能觉得彭某的电话是捣乱的,但是她其实不知道的是彭某这时候的病情加重了,意识可能就是已经模糊了,所以说话不太清楚,呼吸也很急促。
接线员询问过彭某有没有室友在旁边,在得到否定回答后,让她用鼻子呼吸、平静一点,并让她查看微信定位等信息。
但是接线员听到彭某说话含糊其辞,回答也是语无伦次的,她觉得是彭某不配合自己,有捣乱的嫌疑。所以接线员在电话中说了这样的话,“这都上大学?我感觉你没啥事啊”。
她殊不知道的是对面的彭某当时已经是快昏迷状态了,打了这样的电话已经耗费了她仅存不多的体力和意识了,听到说没法派车的她心里有多失望呢?虽然她又努力地在群里发了一个定位,可是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也没有人理会。
直到近中午的时候,宿舍的舍友回来后,看到彭某的状态不对劲,怎么叫也不答应,已经处于昏迷状态了,赶紧拨打了120电话,到了12:30救护车才到了学校里。
不过一切都晚了,彭某在医院里又坚持了13天,一直是靠呼吸机维持生命,最终还是没有挺过来。
二、郑州120回拨的9个电话惹起了争议彭某的父亲在女儿出事以后,对这样的结果感到难以接受,对于女儿曾经拨打过120电话,但是没有等来120救护车的事情非常不解,直到从警方协助下拿出来了彭某和120接线员的录音,这样这些证据才大白天下。
对于接线员和彭某的“拉锯战”式的8分钟电话,郑州市120没有做出过多的解释,因为他们对于接线员的那些话也不能圆满解说,不过他们拿出了一份回拨了9次的通话记录。
记录显示,120急救中心曾于上午10:36至11:22给彭某拨打过9个电话,但是都没有接通,这段时间的彭某可能已经昏迷了。她自己主动打电话的时候都不能派车救治,120中心回拨了就能出车吗?120急救中心自己解释下吧!
在6月3日,郑州市卫健委发布了一份公告,表示对于网络上有人发文称郑州120因为接线员表现出的不专业,而延误救治大学生,救治13天后还是去世一事,成立了专项调查组,等调查出结果后将予以公示。
9个电话想说明什么事情呢?不是有严重病情了,谁没事拨打120急救电话呢?毕竟大家都知道120急救电话不是免费的,而是为了救命的。
120中心回拨过去女大学生的电话一直是未接状态,而不是拒接或者是关机,为什么没有想到是病重没法接电话呢?知道学生是河南大学郑州校区的学生,为什么不可以和学校联系下呢?
对于接线员的敷衍了事,120急救中心的9个补救电话真的一点作用都没有,不知道他们的应急预案是怎么做的,这方面以前没有遇到过吗?
三、接线员有哪些地方不妥呢?很多人在网络上已经听到了这位接线员和彭某的通话记录了,她可能没有意识到彭某是一位重病患者,而是可能“醉酒”的,或者是“捣乱”的一位“正常人”。
从接线员的角度来看,这个女孩子一直“故意”不说正确的位置,不仅大口喘气,让她听不清说话的声音,有时候还“乌拉乌拉”的,觉得这个女大学生真的是“没事的人”,都20多岁的人了怎么还这么“不懂事儿”呢?
一个120中心的接线员,可能接到过成千上万的求救电话,但是她就没有意识到这个孩子可能是“犯了重病”,或者是“没有意识”了吗?这是打的120的急救电话,不是通信公司的电话啊!
接线员不紧不慢的声音,一直在反复地念叨着让彭某“不要大口喘气,要用嘴呼吸”,你让一个已经濒临死亡的重病患者怎么“用嘴喘气”呢?大口喘气都感觉气不够用的了,你不是替病人争分夺秒抢救生命的,你在“浪费”她的宝贵时间。
女孩都已经反复确定了是“河南大学郑州校区”,难道很难找这个地方吗?怕空车跑一趟吗?120中心不可以拨打110电话查询下彭某的信息吗?
120接线员的工作职责有哪些呢?根据郑州市急救网上一篇《120调度指挥工作流程及规范》显示,调度员的派诊流程包括问诊、判断、派诊、跟踪、监督、反馈六方面。
问诊需要注意地址、电话、病情(电话判断)三要素。但是面对昏迷、心脏病、中毒等情况的时候,调度员需要进行机动急救指导。调度员不仅需具备丰富的地理知识和人文知识、丰富的医学知识、快速的反应能力、较高的敏感度、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及准确的判断力等。
但是感觉这位120的接线员和上面的这些要求差距太大了,最起码的责任心就是差太多了,医学知识先不说,对于敏感性、沟通能力、判断力更是和熟练不沾边,平时的患者碰到这样的接线员还能“打到车”,真的危重症病人,不配合她的“指示”,估计是没有救护车了。
四、彭某的事件给了我们什么样的一个启示?“有困难就拨打110找警察,有疾病了就拨打120找医生,有火情了就拨打119找消防”,这样的逻辑是我们从小就接受的教育。
但是彭某的故事告诉我们,及时拨打120是非常对的,但是第一时间还是要找个最近的亲近的亲友或者是同学、同事等人,我们可以告诉她们自己生病了,让他们拨打120,一句话说过去可能比打120说半天都能讲明白了,再让她们及时回来照顾自己,这样对急救救援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果病人身边没有一个亲人或者朋友人不仅不能协调救援,对于病人的情绪也有很大的影响,有人安慰着、陪伴着,心情能放松些,不会悲观绝望,心里还有依靠,不然的话没有人呼唤,就像是黑夜里没有明灯了。
我们普通人不知道得的是什么病,有可能感觉普通的胸痛、肚子疼,就是病情凶险的“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等疾病,轻微的头疼可能就是要人命的“脑出血”、“脑梗塞”等疾病,所以说身边有个人是多么的重要。
小结:彭某虽然已经去世了,但是她的故事还没有终结,卫健委的调查还没有出来结果,接线员是不是处理不当,或者是有违规的地方,最终也会有定论。但是希望这件事能给我们一个警示:年轻人也要对身体健康要重视,心脑血管病、猝死等疾病正在严重威胁着年轻人,改掉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健康的活着最重要!
河南大学大三女生最后八分钟求救电话折射出了什么社会问题?
接线员的冷漠就不说了,大家都说的太多了,板上钉钉的东西没必要反复说。再说一个问题作为一个大学生,能打电话给120,不能给室友打电话么?不能给男朋友打电话么?不能给辅导员打电话么?估计是打了120后出于对120的信任后面什么也没做,也许是病情导致什么也没做静静等了那么久,只能说缺乏处理事情的经验。
我父母年龄大了,我把他们的手机快速联系人都设置成了我,且反复强调有问题先给我打,因为一旦出了事情,作为出事的人要么心态着急,要么病情影响,无法正确告诉110,119或者120现状。年轻,思维清晰,无症状的人会有更好的处理。
回来说河南大学的那名女学生,如果先给室友,辅导员,男朋友打了电话,告诉他们自己的情况,然后再打120,三个以上的人处理问题,哪怕有一个人处理方法是正确的,小姑娘都不至于丢命。
讨论问题,只对事不对人,别说我冷漠,恨其不争而已,哎!多好的年华。
河南大学大三女生最后八分钟求救电话折射出了什么社会问题?
120接线员,冷漠,并且玩忽职守,这是跑不了的。这是事故!这是事故!事故!
郑州整个120指挥中心需要整改!
但是我觉得学校的教育和管理是有问题的;
我也是在河南的一个大学上学的,是个非常烂的学校,但是管理却很到位,至少事事有人负责。
但是在军训的第一天,学校就进行了基本的培训:
里面的内容就包括,学校的地理位置,处于城市中的位置,周边交通,
120,110,119,电话的拨打规则,重点就是描述自己的位置,ABCDE······后来楼宇数量多了,都有了编号。
并且强调了,要说自己的名字,院系,班级,120要描述伤者症状····119要强调火灾类型,实验楼,教学楼,还是树林大火,110,要描述性质···规模。
我记得教导员说,为什么要教,就是因为以前有学生不知道,打架斗殴竟然有拨打119的····
并且强调了,学校行政部门负责对外联络,先报警,报警说完了,让对方和行政办公室联络,那里有人24小时值班·····
当时两天,辅导员还专门交代了ATM机使用,银行卡,手机卡资费
学校周边设施,交通····
可能是我们学校比较烂,预科班的都是小孩子吧,于是学校假定我们什么都不知道,因此甚至连衣服床单换洗,都教了·····
所以,不要以为长大了什么都自然就懂了,学校还是要教的。
河南大学大三女生最后八分钟求救电话折射出了什么社会问题?
来点不一样的观点。
一群自诩善良的网友在事后站在上帝视角回听录音,他们可以理解女生因为脑出血意识模糊而表达不清,却无法理解接线员因为女生表达不清而理解困难!
然后就是各种自媒体博主对接线员的口诛笔伐!恨不得生吃活剥了接线员……
是为了善良善良还是流量?
可怜的孩子因为脑出血被夺走了生命,那么接线员就该陪葬吗?
在听录音的时候我也很着急,我着急女孩说不清楚自己的情况,着急女孩说不清楚自己的准确位置,更着急接线员理解不了女孩命悬一线的危急!!!
可当我换位到接线员的角度之后我感受到了接线员的不易……
“头疼”“呼吸比较重”“反应迟钝”“语无伦次”难道一个接线员仅凭这些就能判断出对方是脑出血病危了吗?我想显然是不能的!我们之所以可以,那是因为我们是在事后的上帝视角……
上帝视角常见在电影电视剧的时候出现,尤其是宫斗剧、谍战剧。观众因为可以了解剧情,所以他们常常会产生“都这么明显了,这个人怎么还会掉入陷阱!真是个笨蛋!”的错觉……
站在上帝视角回听录音,同样产生了“都这么明显了,接线员为什么还听不出来,问东问西的耽误时间”的感觉!
那我们回想一下自己发高烧的时候是不是也会头疼,说话也会很虚弱?我们重感冒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样的状态?甚至我们醉酒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当然还有很多导致头疼、虚弱的情况会发生,那我们为什么要求接线员仅凭“头疼”“呼吸重”“语无伦次”“反应迟钝”就能准确判断出是重症脑出血呢?
再说派不派车的问题,在我的理解中,既然拨打120电话,那就有责任清楚的进行描述,清楚的提出需求,准确的提供地址并保存电话畅通。也只有这样,接线员才能完整记录你的信息,尽快的录入急救指挥中心系统,再由指挥中心系统匹配合适的资源高效的开展救治行动。当然事情并不会像我们想的这么顺利,总有些人在电话里说不清楚关键信息,那么就需要接线员引导并帮助打电话的人提供这些关键信息,如果提供不了这些关键信息,接线员就无法录入急救中心系统,也就不会有救护车被派出!这很好理解,那么有哪些关键信息呢?患者病情、患者需求、患者地址、现场联系人。这些关键信息能否顺利的提供直接关系到后续的救治是否及时合理!
简单描述患者的病情,能够让医生有所准备。
简单的描述需求,能够让医生准备的更加充分。
提供患者的精确地址,这个不难理解吧,这是最重要的信息,没有准确地址医生就无法及时到达现场,甚至到不了现场。
提供现场联系人,医生在到达患者附近的时候可能会需要一些协助,比如在小区门口引导救护车直接开到单元楼下等等,都能更好的加快抢救的时间。
那我们重新听一下录音,患者在描述病情时反复强调“头疼”,可是头疼、肚子疼、腰疼,这能说明什么呢?让接线员怎么判断呢?接着就是最重要的地址,患者断断续续说了多个地址,其中还有错误的地址,接线员不断的引导和确认都未能获得准确的地址,最后不再回应接线员的提问了。
我们开着上帝视角,我们知道孩子因为脑出血意识模糊回答不出来了,可是接线员当时能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没有准确的地址你让接线员怎么录入急救中心系统?没有准确的地址让救护车司机往哪开?
有些网友又说了“那不能先派出去在继续联系患者吗”,可你忘了电话后半段患者已经不再回话了……
这样没有结果的120电话你想过每天接线员能接到多少吗?还有那种压根不严重还要叫救护车的又有多少吗?
我老家有个朋友爱喝酒,有次我们一群朋友一起喝酒,他喝的大醉,又哭又闹,一会哭喊着“我难受死了”一会又低着头虚弱的说“我快死了”一会突然坐起来找手机要打110……我就问他你打110干嘛?他也不说话……第二天醒来又继续喝!
他是真的快死了吗?显然没有,那假设他这样的人打120会是什么结果?很显然没有结果……
这样的人120接线员可能每天都会遇到,你说接线员该怎么判断?
说到这,又有网友说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毕竟是一条生命啊”,道德高地站上了!可你想过没有,救护车可不是无限的啊!无差别的派救护车可取吗?救护资源都被这些那些并不是很紧急的人占用了,那真正危急的病人怎么办?
多的也不说了,我就想劝一下网友们善良一点,接线员也是人不是神,隔着电话线,仅凭“头疼”“呼吸重”“语无伦次”“反应迟钝”这些症状是无法判断出病情的严重程度的,在地址不清的时候她也无法安排救护车前往救助的……
反正我相信,急救中心的120接线员在接到求救电话时不会故意拖延,更不会在有准确地址时故意不派救护车,这不符合常理,接线员也没有这么做的动机!
综上所述,我更相信这是一场因为沟通不畅引发的误会,如果我们想做点什么的话那就是想办法提点建议减少这种误会,而不是为了一时之快,甚至为了蹭点流量口诛笔伐的去毁灭另一个人的人生!
奉劝我们善良!因为举头三尺有神明!
河南大学大三女生最后八分钟求救电话折射出了什么社会问题?
120是专业救助机构,紧急情况下肯定是优先求助专业机构,女孩的做法没有问题。关键是制度问题,接线员有没专业能力判断患者有没问题派不派车?如果像110和119一样,只要接警,就必须出警,不管什么情况,到现场再说,而不是由接线员主观判断女孩情况很好,不用派车,这种悲剧就不会发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