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十二号为何放弃四子王旗着陆场,而选择地形复杂的东风着陆场?
东风着陆场将在9月17日迎来神州十二号三位航天员乘组回家。为什么这次启用东风着陆场呢?
东风着陆场的条件东风着陆场地形多样,有沙漠、戈壁、山地,基本涵盖了需要进行试验的各种着陆地形,其实践意义非常大。
东风着陆场相比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其特有的沙漠、戈壁、山地等地形,不管是从数据搜集,还是从检验的角度,比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更具有研究性。
东风着陆场具备更好的条件此前大家都知道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但东风着陆场是和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同期进行建设的,而且这些年一直以来都是作为备用着陆场,时刻准备迎接航天器的回家。
而且东风着陆场目前拥有全国唯一一个搜救团队,并且通过这些年的不断演练,早就具备了航天器着陆的条件。
东风着陆场距离酒泉发射中心更近东风着陆场在地理位置上更具有优势,因为它不仅距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很近,而且距离航天城的距离也非常近。
不论是从时间成本,还是从其他条件来看,东风着陆场更适合未来的航天器着陆场地。
启用东风着陆场具有更广泛的意义此前我们都知道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这也是国际一流的着陆场。而今启用东风着陆场,将会为今后的航天器着陆提供更多的可能。
所以,此次神州十二号航天员乘组选择在东风着陆场着陆,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神州十二号为何放弃四子王旗着陆场,而选择地形复杂的东风着陆场?
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自今年6月17日成功发射以来,历时90天的三位航天英雄也将于9月17日返回地球。而比较有意思的是,本次神舟十二号返航的着陆地点不同以往,没有选择常用的四子王旗着陆场,而是启用了之前一直作为备用着陆场的东风着陆场。
看到这里很多人就很好奇,为何神州十二号要突然更换着陆地点呢?首先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下王子四旗着陆点和东风着陆点。
四子王旗着陆点:
四子王旗着陆点位于我国内蒙古中部地区的阿木古郎大草原,是我国人尽皆知的航天着陆场,先后迎接了11次神州飞船和一次嫦娥五号回家,同时也有14名航天员从四子王旗踏上了回家路。
四子王旗着陆点与美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主着陆场、俄罗斯载人航天主着陆场等航天着陆场齐名,都是世界上非常著名的航空着陆点。该着陆具有地域开阔、地面密度高、空气能见度高、人口密度小等优点,有利于飞船在着陆后,地面救援人员可以在短时间内搜救到位,保证宇航员的生命安全,所以四子王旗着路点一直是我国神舟飞船着陆的首选地。
东风着陆点:
东风着陆点相比于四子王旗着陆点来说鲜有人知,这个着陆场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和戈壁带,地形条件十分多样,既有沙漠也有咸碱地,甚至还有部分山地地形。这片着陆点地域辽阔人烟稀少,人口密度也是非常的低,非常适宜飞船着陆,所以东风着陆场一直作为四子王旗的备用着陆场使用。
那么为何本次神州十二号飞船,没有选择神州飞船的“专属”着陆点四子王旗着陆场,而是改成了靠近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东风着陆场呢?
多样化的着陆点:纵观目前世界航天强国,都具备两个甚至数个航空着陆点,比如美国即便是喜欢在海上着陆,依旧拥有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主着陆场、美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等多个陆地着陆点,此外美国还拥有靠近巴西的北大西洋着陆场和靠近澳大利亚的太平洋着陆场,所以在着陆点的多样性上,美国显然已经走在了我们前面。
我国作为世界上的航天强国,随着我国航天科技的不断发展,不可能一直都只使用四子王旗一个着陆场进行载人航天任务,毕竟随着我国空间站的建成和探月任务的进展,未来我国的载人航天任务也将更加频繁,所需要降落的飞船数量也将更多,所以本次神舟十二号飞船没有选择一直使用的四子王旗着陆点,而是选择东风着陆点进行着陆,本身就是一次测试着陆点多样化的大胆尝试,为我国后期进行多样化着陆点的建设打下基础。
着陆点的安全性神州飞船返回舱着陆时,无论是返回舱中的航天员还是在太空材料数据和样本都是我国非常宝贵的财富。如果我国长期使用一个着陆点降落的话,难免会被别有用心的国家惦记,毕竟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所以我国本次更换着陆点,本身可能也是出于安全考虑
检测应急预案东风着陆点作为四子王旗的备用着陆点,虽然也曾进行过航天器的着陆试验,但却未曾经历过载人返回舱搜救工作,所以本次就是在有准备的情况下,检测东风着陆点的应急预案,为后续的备用着陆积累经验。
虽然说返回舱在执行返回任务时,都会反复确认地面天气情况。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万一出现地面天气突然变化,而返回舱又要立刻进行着陆,那么就需要启动备用着陆点来降落返回舱。而在这种紧急情况下,如果没有足够的经验和应急预案,那么很容易出现不可控的危险,所以本次神州十二号飞船降落在东风着陆点本身就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一次为应对未来紧急情况积累经验的尝试。
不管为何选择东风着陆点作为神州十二号的着陆点,我们一切预祝神州十二号返回舱安全着陆!一起欢迎三位航天英雄回家!
神州十二号为何放弃四子王旗着陆场,而选择地形复杂的东风着陆场?
四子王旗着陆场,有着辉煌而光荣的成就,乘载和见证了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是我国航天人巡遊太空返回的落脚点,也是我国首个太空英雄杨利伟安全着陆的大本营。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国空间站的成功运行,中国人探索太空和开发利用太空的频率不断增加。仅有四子王旗着陆点是远远不够的,经过多年潜心开发建设,曾经的备用着陆场――东风着陆场,今天已经完全有能力,安全平稳的接收来自太空的第一位客人。
四子王旗着陆点,已经是成功成熟的安全大本营。这次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不是放弃四子王旗着陆点,而是根据指挥部统一安排,把备用的东风着陆场,改为完全有能力的二号着陆场;把迎接在外巡遊仨月之久的太空客人――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平安顺利的接回祖国的怀抱,为国庆献礼,再为祖国的航天事业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神州十二号为何放弃四子王旗着陆场,而选择地形复杂的东风着陆场?
第一,东风着陆场一直是备份着陆场,具体着陆的客观条件。
第二,东风着陆场距离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城更近,有了空间站后,返回着陆会越来越常态化,显然东风着陆场更适合
神州十二号为何放弃四子王旗着陆场,而选择地形复杂的东风着陆场?
回地球,过中秋!准备好迎接英雄回家。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要回家了。最新消息,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工程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决定,9月17日神舟十二号飞船返回地球。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已经在空间站工作生活了三个月,很快就要回地球了,这次飞船返回舱的着陆点不再是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而选择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着陆场。
我们回顾:随着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入飞船成功与天宫空间站对接;2021年6月17日18时48分,中国空间站迎来了第一批“居民”,分别是: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其中聂海胜担任指令长。他们要进行为期3个月的在轨驻留工作,开展舱外维修维护、设备更换、科学应用载荷等一系列操作。天和核心舱内有1243个设备,航天员上去后要负责组装、固定,还要对空间站和有效载荷进行保养维修。此外,航天员还要做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等等。
为期三个月的太空生活,三位航天员已圆满完成了此次航天任务。比如:北京时间2021年7月4日8时11分和2021年8月20日8时38分,宇航员成功出舱两次,完成预定任务。两次出舱,航天员身着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已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并已完成在机械臂上安装脚限位器和舱外工作台等工作,后续将在机械臂支持下,相互配合开展空间站舱外有关设备组装等作业。期间,在舱内的航天员配合支持两名出舱航天员开展舱外操作。两次出舱的最大不同点就是分别由聂海胜和汤洪波指挥等等。
最日终于等到三位航天员要返回的消息。本次关于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着陆场选择了内蒙古东风着陆场,而非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强大的体现。我国除了四子王旗着陆场和东风着陆场之外,还有位于位于四川遂宁的返回式卫星着陆场,另外还有一些无人监管的着陆场,主要是为了载人航天应急着陆时使用的,因为假如载人航天器返回时出现意外而偏离预定轨道,那么在可能的轨道和降落点上也需要安排一些临时着陆场,这些着陆场有的位于陆地上,也有的位于海洋上,一般人不知道其地点,而且甚至有些着陆永远不会被使用到,“红花需要绿叶配”就是这个道理。说起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不得不提的是我国航天发生中心的增加。目前已经建成四个,一个在建中,包括酒泉发射中心、太原发射中心、西昌发射中心、文昌发射中心已经宁波发射中心。
我国神舟系列飞船,从1999年的神州一号开始,到现在的2021年的神州十二号,经历了22年的发展历程。我们看一下十二次神州飞船的着陆地情况:
神舟一号
发射时间: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
返回时间: 11月21日凌晨3点41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神舟二号
发射时间: 2001年1月10日1时03秒
返回时间:2001年1月16日19时22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神舟三号
发射时间: 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
着陆时间: 2002年4月1日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 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神舟四号
发射时间: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
着陆时间:2003年1月5日19时16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神舟五号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
着陆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地区
航天员: 杨利伟
神舟六号
发射时间: 2005年10月12日9时
着陆时间:2005年10月17日4时07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四子王旗的主着陆场
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
神舟七号
发射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
着陆时间: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
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神舟八号
发射时间:2011年11月1日05时58分10秒
着陆时间:2011年11月17日19点32分30秒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
航天员:无人飞行器
神舟九号
发射时间: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
着陆时间:2012年6月29日10时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
航天员:景海鹏、刘 旺、刘 洋(女)
神舟十号
发射时间: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
着陆时间:2013年6月26日8时7分许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草原上
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女)
神舟十一号
发射时间: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航天员:景海鹏 陈冬
神舟十二号
发射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草原上
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
其中神州系列飞船多以内蒙古为返回着陆地,大部分就是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但这次我们启用了新的东方着陆场。
为什么这次启用备用的东方着陆场呢?东风着陆场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的中南部地区。场区的南部是巴丹吉林沙漠的一条小沙带,东部渐渐进入巴丹吉林沙漠,其理论瞄准点位于载人航天发射场的东南方向。场区东西平均宽约120千米,南北长约190千米,从中可以选出几块区域作为着陆区。该地区属温带干旱荒漠气候,冬季干冷,夏季炎热、少雨、多风。
2016年6月26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搭载的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返回。这是第一次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启用东风着陆场。
此外,2020年5月5日,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被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送入太空,按照飞行程序,计划于8日返回东风着陆场。
选择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和东方着陆场的原因:选择着陆场涉及许多技术和社会问题,根据上述要求,经过大量的勘测、调研、分析和比较,我国最终选择了内蒙古中部四子王旗地区作为主着陆场。而考虑到气象相关性小、地势平坦开阔、返回机会多、测控设备可充分利用等因素,我国选择了距离主着陆场1000千米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南部地区为副着陆场,即东风着陆场。而次“神舟十二号”飞船返回难度比以往大,这就是为什么要选择东方着陆场的原因。
根据任务特点,9月17号东风着陆场确定了"指挥协同顺畅、捕获跟踪及时、搜索处置高效、回收安全顺利"的任务目标。祝愿中国航天事业一切顺利,盼望英雄凯旋。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原创作品,谢谢阅读。
神州十二号为何放弃四子王旗着陆场,而选择地形复杂的东风着陆场?
神舟十二号3名航天员此次返航地点是启用了东风着陆场。在过去,东风着陆场一直是四子王旗着陆场的备用,这一次是首次检验东风着陆场的搜索救援能力。
东风着陆场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和戈壁带,地形条件多样,既有沙漠、戈壁,也有山地等。这里人烟稀少,人口密度非常低,适合返回舱降落。
返回舱在返航地球的过程中,会打开降落伞,降落伞的颜色使用了红白相间的颜色,十分醒目。该颜色能够很明显地和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区分开,引起人们的注意。
返回舱的搜索回收是一个多系统协同、接力的过程,首先从返回舱载入大气层开始,着陆场系统的测控网络,就在连续地对其进行跟踪和测量,实时获取返回景象和弹道数据。其次,在返回舱打开主伞至着陆的阶段,主要依靠空中力量进行搜索,发现目标后,直升机分队迅速收拢飞行。在整个搜索过程中,搜索人员还会接收到北京中心实时推送的预报落点信息,引导地面和空中各分队向指定区域靠拢,搜索目标。
在航天员的“回家”之旅还会有“小插曲”。神舟十二号在返回时,服务舱会携带着返回舱进入到返回轨道附近,之后服务舱会和返回舱分离,由返回舱独自返回地球。在返回地球时,会遭遇“黑障区”。
“黑障”就是返回舱在返回地球时,由于速度过快,导致飞船表面和周围气体摩擦,产生巨大热量,在飞船表面形成高温等离子气体层,而这层会将电磁波屏蔽掉,使得飞船与地面失去联系。飞船在经历“黑障”时,外界无法与返回舱的航天员进行交流,而这段时间速度又非常快,所以这个时刻对航天员的心理素质,以及随机应变能力要求非常高。
神舟十二号飞船着陆之后,神舟十三号飞船预计将会在今年10月份发射,在空间站执行为期6个月的任务。和神舟十二号飞船一样,神舟十三号飞船乘组也有3名航天员,只不过3名航天员究竟是谁,目前还没有公布。让我们一同期待神舟十二号的顺利返航。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