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每到晋升职务职级和职称聘任的时候,总有人举报,什么心态?

单位进行职务职级晋升或是职称聘任的时候,每次都有人举报,有一些是有一点事实依据的,不过那些事情基本都是无伤大雅的,还有一些举报就是捕风捉影,完全没有事实依据。 我觉得有些人就是看到跟自己年龄差不多的人,发展的比自己快,心理失衡,想通过举报的方式试图拉人下水;还有一些人觉得是单位的领导任人唯亲,举报领导。其实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应该做好分内事,把自己的工作搞得漂漂亮亮的,干一件像一件,有时间了搞搞教学、科研的,机会总会来的。 各位怎么看?

个人觉得:这是人类的正常心态,也是人类的原生本性。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区别仅仅是:是举报还是诬告。举报,是被举报人有问题在先,怨不得别人;诬告,是小人所为。

毛主席在《反对自由主义》中有一段名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

发现问题,举报还是不举报、什么时候举报,要看跟自己有没有关系。事不关己,就高高挂起;事若关己,立马火起。

职级职务晋升、职称聘任都有职数限制和排他性。你升了我就升不上去,于是我就要千方百计把你拉下来。只有把你拉下来了,我才有机会。即使我不够条件,无法晋升,但是我就是看你不顺眼,看不得你比我好,我也要把你拉下来……。

正因如此,同事之间相处要保持距离。因为同事之间存在竞争。同样因为如此,我们常讲“身正不怕影子斜”、“脚正不怕鞋歪”、“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人间正道是沧桑。

单位每到晋升职务职级和职称聘任的时候,总有人举报,什么心态?

一,不排除在晋升职务职级和职称聘任时有不正之风,群众反应强烈,举报是人们的权利。二,应该是这个单位领导,要广泛的听取群众的呼声和意见,晋升侯选人是否达到群众所期待那样的人才。三,也不排除个别人忌妒心理,假举报,转移人们的视线,抱着不服气的心态。四,要在这次晋升工作中,在透明度,公正度上下功夫,经得起考验,经得起群众的调刺,

单位每到晋升职务职级和职称聘任的时候,总有人举报,什么心态?

为什么总有人举报?有人举报就说明不公平或有作假行为。

每个人的工作能力在同一单位都是有目共睹的,工作的目的也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每个人都想得到大家的认可。在职称聘任或晋升职级的时候也是公开工作能力和业绩的时候,当看到有人作假或是明显的不公平,能力和业绩好的人肯定不服气,这时候举报也是一种常态,并不能说举报人是啥心态,我觉得应该是当领导要做到公平公正。

单位每到晋升职务职级和职称聘任的时候,总有人举报,什么心态?

在体制内,有一句话很适用一些单位——劣币驱逐良币。特别是在一些小单位表现尤为明显。这些单位业务不多,干部出口不是很通常,大家没什么事做,于是把心思花在了琢磨人上。比如谁和谁是一伙的,谁又得罪了谁;涉及工作,界限划的相当清楚,只要有一点和自己搭不上边的,都推说不是他的职责,习惯性地往外推工作。他自己不做罢了,别人愿意多做多干点,他又不乐意,觉得人家多吃多占,好像占了很大便宜似的。你有意见,这些人嘴上不说什么,年底考核的时候冷不丁给你打个差,让你拿不到优秀,一年到头干再多活、表现再好也没用,让人很是无奈。一些人受此影响,慢慢地也不积极了,整个单位内部总是一些不干活的人盯着干活的人在挑刺挑理,因此变得非常压抑。

同理,涉及提拔晋升也是如此。每次组织上来搞推荐,类似的单位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不是公示举报,就是考察时讲坏话。很多事后证实都是捕风捉影的事,可依然挡不住一些人搅局。这些人的心理已经扭曲,他们得不到提拔,没有机会晋升,从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把责任推到单位身上、领导身上,认为组织不公、领导有私心。我不好,那么你们也别想好,因此每次有考察推荐他们总是会捣鼓出一些事情。久而久之,单位人与人之间丧失了基本的信任,大家各扫门前雪,互不打扰、互不抬轿子,自然就失去了很多机会。于单位所有人而言,这无异于灾难。身在这样的单位,只有更压抑,没有最压抑。

当然,每次单位有晋升必然有人举报,不排除与单位领导行事不公正不透明有关,这在体制内在所难免。但是撇开这层因素,当一个单位屡有举报,人为相互倾轧报复,那么绝对是单位内生态出了问题。这样的单位要么几乎百分之百都有干部积压出口不顺的问题,由此导致一些人心理失衡。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要改变单位这种局面,唯一的方法只有增加新鲜血液、加快干部流动,否则或多或少总会有一些异样的声音出来,给单位给领导增添麻烦。

单位每到晋升职务职级和职称聘任的时候,总有人举报,什么心态?

只要在体制内,没有人不想提拔晋升的,没有人不想当领导的。但是,提拔晋升的毕竟是少数几个人。有获得提拔的,就有没有获得提拔的,那肯定有人不舒服、不服气,肯定有人觉得不公平,肯定有人告状,甚至实名举报。我在县直单位工作时,我们一位主要领导提拔时就被人举报。

2009年,我在我们县纪委帮助工作期间,我们县委副书记拟提拔县长,提拔公示期被人举报,还是被多人实名举报。举报的问题是:①生活作风败坏,乱搞男女关系;②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职务提拔提供帮助,谋取利益;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接到实名举报后,县委副书记第一时间向市纪委、省纪委说明了情况,并积极配合调查。在公示的五个工作日内,工作组迅速对举报问题一一进行调查核实,组织了多次个别座谈,调阅了相关档案,查询了家人的所有银行账户,都证实了该实名举报属于诬告陷害。最后,提拔方案按照既定程序走下去,县委副书记成功提拔为县长。后来实名举报人被移送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现实中,提拔公示期被举报,这是非常普遍的事。有的还在考察阶段,就被别人举报。提拔公示期间被人举报,并不是所有的举报,纪检部门都会组织调查,只有实名举报或者有实际证据的举报才会进行调查。提拔被实名举报,经过调查核实,主要分为以下五种情况:

①经调查,反映问题不属实的,按预定方案予以任用;

②经调查,属于性格上的一般缺点和问题,不影响提拔任用的,按预定方案任用,但要在谈话时向你提拔干部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督促改正;

③经调查,在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生活纪律、财经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经有任免权限的党委(党组)复议研究后不予任用。并对其违纪违法问题,移交司法机关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④经调查,举报反映的问题属实,且性质比较严重,但一时难以查实但又不能否定的,暂缓任用。暂缓任用的时间一般不应超过三个月。三个月内仍未查实的,由公示对象本人作出负责任的书面说明,有任免权限的党委(党组)复议研究,认为不影响任职的,可以履行任职手续。

⑤拟提拔干部按既定程序任用后,如经调查核实,又发现其他有影响任职问题的,解除现职并依照有关规定从严处理。也可结合实行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制度,在试用期内作进一步的考察。

至于那些别人提拔时无端举报的,我认为主要出于三种心态:

①嫉妒心态。有些人与被提拔人是竞争对手,见到别人提拔,心理不高兴。他们认为,为什么提拔的是你,而不是我?为什么你能得到领导赏识,而我却得不到?为什么你可以连续多次提拔,而我一次提拔都没有?出于这样的嫉妒心理,所以在他人提拔的时候,就向上面举报被提拔人的问题。目的就是,我没能提拔,你也别想提拔。

②破坏心态。有些人,因为与被提拔人有利益冲突,或者与被提拔人关系不好,或者看不惯被提拔人某些言行习惯。所以,在他人提拔的时候,他们就搞破坏,搞拦阻,向上反应问题,目的还是让你提拔不了。

③公道心态。有的人虽然与自己没关系,但是他认为,单位提拔人员不公平公正,干活的不提拔,不干活的反而提拔;能力强的不提拔,能力弱的反而提拔;任职长的不提拔,反而提拔任职短的;工作成绩明显的不提拔,不学无术的反而提拔。所以,他们认为单位处事不公平公正,他们非常看不惯,于是就举报被提拔人的问题。

话又说回来,在干部提拔公示期,只要是被别人实名举报,举报人都握有相当的证据,足以将被举报人打倒。毕竟乱搞诬告是违法的,是要被追究法律责任的。被别人实名举报,即使最终查无实据,也或多或少都会影响提拔进程,甚至原来拟提拔的岗位被别人占据,有的还会被冷处理暂缓提拔。若经调查核实,存在问题比较严重的,还会被立案处理,不仅提拔的美好愿望断了,还会被送入监狱。

单位每到晋升职务职级和职称聘任的时候,总有人举报,什么心态?

打不着鹿也不让鹿吃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