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限电,又是煤涨价,马上进入冬天,今年北方供暖会受影响吗?

虽然感觉不会,但是心里老是没底。主要是因为这几天拉闸限电的说法太多了。不仅说法多,而且说话的口气也是无比豪横,霸道。

比如昨天吉林那家水务公司的通知:“不定期、不定时、无计划、无通知停电限电”,而且还要持续到明年三月份。这“两不两无”说得老百姓心里拔凉拔凉的。

还有一个月东北就要进入冬季供暖了。如果因为燃煤和电力问题导致无法按期供暖,或者供暖部达标,这可不是小事情,会直接影响几千万人的生活。

所以,个人感觉国家应该有妥善的考虑。

又是限电,又是煤涨价,马上进入冬天,今年北方供暖会受影响吗?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电力缺口太大了!尤其是东北地区,就在今天,沈阳限电导致了部分街道红绿灯都停电了,还引发了严重拥堵!

最近,南方大部分地区普遍限电,限的是部分能耗高的工厂,你可以说是为了减少产能,也可以说为了完成能耗双控的指标,但是东北限电,限的却是居民正常用电,已经影响了老百姓正常生活,如果不是电力供应紧张,有很大缺口,这种事是绝不会发生的!

那么,再这样下去,进入冬天后,北方,尤其是东北地区的集中供暖也会受到一定影响,为什么?

煤炭价格持续走高,北方冬天供暖的主要方式依旧是燃煤取暖!

目前,北方地区取暖使用的能源,依旧以燃煤为主,据不完全统计,燃煤取暖面积约占总取暖面积的83%,而天然气、电、太阳能、工业余热等取暖面积合计约占17%,取暖用煤年消耗约4亿吨标煤,其中散烧煤约2亿吨标煤,主要分布在少部分农村地区。

今年以来,煤炭价格一路走高,动力煤期现货价格目前已突破千元大关,相比去年同期已经涨了一倍,创历史新高;焦煤期货主力合约年内累计涨幅超60%……

所以,在我们的居民用暖气费没有涨价的情况下,面对一路疯涨的煤炭价格,即便有国家补贴,但供热公司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降低成本,这样一来北方各大城市的取暖效果,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家里的暖气可能没有去年那么热了

大部分郊区和农村地区都完成了煤改电,如果继续限电,对于这部分人取暖,影响更大!

近几年,北方很多地区冬季已经禁止烧散煤取暖了,而是改成用了家用天然气炉或者电炉来取暖。但这两种方式都需要用电,尤其是后者!

以东北地区为例,早在2018年东三省就做出了部分地区取暖方式煤改电的整体规划!截止目前,吉林省各类电采暖用户已达6.5万户,供暖面积3200万平方米,年使用电量超过18亿千瓦时。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北方,部分农村地区,一到冬天,依旧采取烧煤取暖,但这种取暖方式必须要进行排风,如果排风没有电,烧煤产生的大量一氧化碳,就无法及时从室内排出,这样很可能导致中毒。

这种局面下,如果真的因为供电紧张,限制居民用电,让这些老百姓如何度过寒冷的冬天?

写在最后

以上我说的,真的不是危言耸听,至少目前来看,形势依旧严峻!近日,东北部分地区,有些地方一天停几次电,有些地方停电超过12小时,停电区域多集中在地市级城市和农村地区。最关键的,这些停电都没有提前通知!

对于为何没有提前通知,当地供电局人员是这样回复记者的:由于电力供需紧张,整个电网有崩溃的危险,情况紧急,可能出现无法提前通知到用户的情况。

所以,以上都足以说明东北地区供电有多么紧张,而对于入冬之前,限电会结束吗?目前,没有人能给出准确答复,也就是说,电力紧张没有缓解的趋势,限电依旧会继续!

因此,北方的朋友,入冬之前多买一些棉衣服吧,以备不时之需啊!

又是限电,又是煤涨价,马上进入冬天,今年北方供暖会受影响吗?

肯定会,不限电烧的都不咋样,更不用说限电了。供暖公司都是寅吃卯粮,收采暖时,不开资,收了采暖费,补发工资,供暖期间提高工资待遇,发各种福利。反正把自己吃饱喝足了,剩下的才能供暖,而且工人能懒就懒,没电了更有理由不烧了,问我咋知道的,亲戚是惠天热电的。

又是限电,又是煤涨价,马上进入冬天,今年北方供暖会受影响吗?

全民平时就应该有节约能源的安全意识。全民都缺乏危机感,能源不是随便消耗的,更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真的需要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社会进步需要全民素质的提高,全民素质的提高,需要全社会的正能量引导和科学宣传落实,停电限电是也是一种強制节约手段和措施,这样也能让好多人知道节约能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否则,大多数人都不会重视起来,更不会自觉去践行节约和保护环境。

又是限电,又是煤涨价,马上进入冬天,今年北方供暖会受影响吗?

看了各种报道今年是寒冬,比以往的冬天都要冷,煤炭成倍涨,我坐标内蒙古通辽市,取暖费没涨和原来一样,冬季供暖温度可能会受影响,只要能承受我能理解。

又是限电,又是煤涨价,马上进入冬天,今年北方供暖会受影响吗?

有用吗。有影响又怎么样 日子会过的越来越好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