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额事业编还有必要再考参公单位公务员吗?

新人一枚,事业编朋友多多指点!没过试用期,报省考参公事业单位,有必要再折腾拼搏一把吗?

不知道友友是自己替自己问的吗?我还是那句话,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体制内的用人形式一般分为:公务员~行政编制,工作人员~事业编制「分为参公事业,非参公事业」,非参公事业编又分为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这三种类型,其他还有国有企业聘用人员,第三方派遣合同制人员,历史遗留的行政附属人员等。

论含金量,公务员行政编制最好,按公务员法管理,可以在体制内各系统调动提拔晋升,只要空岗空缺,一般处级以下都会到点提拔或者走职级晋升。参公事业编仅次于它,全额拨款事业可以排中间,待遇稳定,只是晋升和奖金方面不如行政编制和参公编制有优势。

对于你的问题,

首先要看自己目前实际,比如事业编岗位级别,收入待遇与同城公务员差别。如果你现在已经在事业单位独挡一面或者成了事业单位领导,单位收入也不必行政单位差,自己年龄也过了30了,那再去看考公务员意义就不大,一般这个年龄和职位,应酬就比较多了,又要照顾家人孩子,去考也大多是裸考当炮灰。即便考上了,也要从行政编最低级别起算,也许最快也要五六年爬上个科级干部,在行政编里当小兵,照样不具备太大优势,如果没背景关系,可能到退休也就是科级干部退休,平台高点,混个四级调研员退休就很难得了。

如果你刚考进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自己平常知识积累也很好,擅长公务员考试,年龄25岁左右,没有家庭负担。所在单位待遇远低于公务员,家里也没有深厚背景,无人提携,自己也不想混日子,在仕途上很有理想抱负,那就建议你有机会就好好再去考考试试,毕竟20多岁能考上公务员的话,将来还是很有前途和发展潜力的。

另一方面,事业编制人员再考公务员,一定要人往高处走,如果你目前事业单位所在城市是有竞争力的大城市,很不错,各方面工作环境待遇保障都很好,那你就不要再去考偏远小地方的低层次平台的公务员,没有太大意义。要考就要考更高层次的公务员,考上了才值得放弃目前事业编制过去上班。

以上个人浅见,供朋友参考。如有不同意见,欢迎留言给@蓝色天空下ing,我们一起探讨。

全额事业编还有必要再考参公单位公务员吗?

本人是一名在编在岗的男教师,从我自身的经验来看,要不要去考公务员,主要还是要看自己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我们来对比一下,两者之间的差距。

1.工资待遇。教师是事业编制,走的是专业技术职称,根据教龄的增加,一般都可以晋升到一定的职称。公务员是行政编制,但是现在改革后,变成职级并行了,到一定年龄以后也能晋升到固定的职称。就拿我们这里来说,两者工资待遇差不多,有些人说,教师还能带学生赚钱,这个只是部分教师会做,大部分教师都能按照规定不带生。所以工资待遇来说,可能差不多。

2.社会地位。社会地位的话,总体来说肯定是比公务员要高得多,毕竟他们是权力部门,教师只是执行他们的要求做事情,不过现在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还是比较大的,每年都在增加。因为公务员是权力部门,所以他们的社会地位比教师要高得多。

3.每年都有教师去考公务员,从来没有看见过公务员去考教师的,从这里也看得出来公务员比教师受欢迎,不过女教师的话,当老师还是很不错的,一生都能安稳,还能找个很不错的另一伴,我们这里的女教师大部分都找体制内的另一伴。

以个人经验来说,年轻的男教师可以去考考公务员,未来可能有更高的台阶可以上,考不上也没有损失,努力过了就好。

全额事业编还有必要再考参公单位公务员吗?

网友咨询:

全额事业编,还有必要再考参公单位公务员吗?没过试用期,报省考参公事业单位,有必要再折腾拼搏一把吗?

我的答复:

首先在这里纠正你一个说法,就是参公事业单位依旧是属于事业编,并不属于公务员的身份,当是它能够享受公务员的待遇,从大部分普通人的角度来看,和公务员也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作为刚刚考上普通事业单位的青年,如果你确实学有余力,也想未来有更好的发展,享受更高的工资待遇,我认为你继续努力报名参加参公事业单位的考试是完全可以的事情,也是对你未来负责的一种行为。针对你提出的问题,我建议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在普通的全额事业单位,不会有太大的发展空间

作为一个年轻人,如果你现在选择去全额事业单位工作,并且不做任何的改变,未来一直在这些单位干到退休,我认为最终你可能会感觉到比较后悔,因为在这些单位基本上是一眼望到头的生活。

尤其是在一般的全额事业单位管理岗岗位工作,你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发展空间,因为管理岗的晋升难度非常大,大部分人都是在管理九级的岗位一直干到退休,尤其是在县级以下的事业单位。

因为在县级以下的事业单位当中,大部分都是一些部门的二级机构,在这些二级机构基本上都没有定级,这也就意味着在这些二级机构工作,最高只能够晋升到管理九级。在我所在地区本科毕业生入职就是管理九级,如果你没有比较好的机会,没有做出改变自己的决定,最终你就是在管理九级一直干下去。

当然在事业单位当中也有另外一种非常好的岗位,就是专业技术岗,专业技术岗的晋升相对比较容易,只要你能够评到更高的职称,你的工作经历也符合对应的条件,就可以提升你的专业技术等级,比如说在老师岗位的人,就是属于专业技术岗。

二、在同一个地区工作,通常参公待遇要比普通事业编高很多

现在你刚刚考上全额事业单位,但是你有想法,想要去继续报考参公事业单位,我认为这个想法非常好,因为如果你能够考上参公事业单位,你的工资待遇将能够发生很大的变化,未来发展空间也会与现在的岗位有明显的不同。

比如说在我所在的地区,如果你本科毕业,考上普通的全额事业单位,每个月到手的工资是2500块钱,年底能够领取到1万块钱的绩效,这就是你一年的总收入。

如果你可以考上参公事业单位,虽然依旧属于事业编的身份,但是因为属于享受参公待遇,这时候你每个月的工资待遇和公务员一模一样,在我所在地区可以每个月达到3500块钱,年底的绩效可以达到2万块钱。

单从工资待遇这个角度来考虑,我都建议你继续报名参加参公事业单位的考试,因为你去到参公单位工作以后,你的工资待遇将能够得到比较明显的提升。

在这里还有一个地方需要提醒你,就是一旦你可以去到参公事业单位工作,未来你符合对应条件,可以直接转到公务员的岗位工作,完全没有任何的阻碍,因为公务员和参公事业单位之间,本来就可以相互转换

三、在报名参加考试的时候,要考虑你原来的岗位是否有服务期限制

作为已经考上全额事业编岗位的青年,现在你还处于试用期期间,但是却想要报考省考当中的参公事业单位,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但有一个可能会限制你的因素,就是你现在的工作岗位是否有服务期的限制?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你报名参加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考试,有一些岗位确实会设置到对应的服务年限。如果你没有满足服务年限,你就不能够离开这个工作岗位。如果你强烈要求离开工作岗位,也就是强烈要求辞职,最终你在五年之内就不能够再报名参加体制内的考试。

对你提出这个问题,最主要就是提醒你一定要看清楚自己的岗位限制,如果没有对应的限制,你当然可以继续报名参加其他的考试,这也是在事业单位工作的青年非常大的优势,只要你能够考上其他的岗位,直接就可以办理调动的手续。

在这里也提醒那些想要报名参加体制内考试的青年,在报名的时候一定要看准岗位对应的设置条件。通常有服务年限的岗位,都会放宽报名条件,但是最终你就要受到对应的限制,未来你可能就不能够那么容易产生工作调动,或者是再报名参加其他的体制内考试。

四、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年轻的时候多努力一点不会错

作为在全额事业单位工作的年轻人,我个人建议只要有机会还是应该继续报名参加其他体制内的考试,除非你本身就是在老师或者医生这些专业技术工作,不然你去到其他的岗位可能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就像前面给你分析的一样,你在一般的全额事业单位管理岗工作,确实不会有太大的发展空间,这仅仅是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且很多人都是在管理九级,一直干到退休,根本就没有机会晋升到管理八级,管理等级得不到提升,你的工资待遇自然也不会得到多大的提升。

尤其是对于一名本科毕业生来说,你完全符合报名参加参公事业单位,或者是公务员岗位,或者文职人员岗位的报名条件,这时候在年轻的时候不努力去更好的工作岗位,真正到未来你成家立业,根本就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再去考虑这些事情。

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也是最没有压力的时候,你这时候将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到工作上面来,也许对你来说是一个更好的考虑。等到未来成家立业,真的很难再将全部的精力放到工作上去。

本文由岭南通途原创,点击关注不迷路,我们下期再见。

全额事业编还有必要再考参公单位公务员吗?

我想,政府应实行双向选择,只要人更热爱那个行业,达到一定标准让他去考试实现目标,实行人生价值,发挥特长,更好的服务社会。

全额事业编还有必要再考参公单位公务员吗?

参公单位公务员与党政机关公务员无差别,可以相互调动,执行同样的人事管理和工资待遇制度。

公务员无论是社会地位、个人进步、福利待遇、工作活动空间都优于全额事业单位人员,公务员的台阶比事业编更高。只要是个人符合考公条件,尤其是年轻人,应该争取考公务员。公务员可以调往事业单位任职,而事业编人员则不能进入公务员单位任职,从中也可见一斑。

本人所在的政府部门全额事业单位,近年先后就有两名科级单位领导兼高级、副高级工程师成功争取转任公务员,有三名工作人员(分别是副高、中级、助工)考取了公务员。况且,在职报考、备考并不影响事业编工作。

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年轻人应该有进取心。

全额事业编还有必要再考参公单位公务员吗?

这个问题因人而异,看个人喜好!如果有进取心想将来在政界上谋个一官半职,那就考公务员吧!如果纯粹只为了拿份工资糊口就没必要了。全额事业编制比公务员也少不了多少,目前来说就少车补和第十三个月工资,有的发达地区事业编都发车补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