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见过一天只吃2顿饭的家庭吗?

在我没嫁入婆婆家之前,婆婆一家三口就是一天只吃2顿饭。

我家是农村,婆婆家在城中村,虽然离着有10公里的距离,但我们的吃饭时间完全不一样。没结婚之前,我在娘家都是一天三顿饭。嫁过来发现他家一天才吃两顿饭,早晨不吃早点经常饿肚子,这让我很不习惯。还好,我每天上班出门在外面吃点早点,中午在公司吃,下午回到家婆婆就把饭做好了。

两顿饭和三顿饭的时间不一样

偶尔休班的时候我都晚起一会,11点婆婆就开始做中午饭了,下午一顿就要到5点吃,这个点是根据孩子上学,大人上班的时间安排的。

我娘家是早晨8点钟左右做早饭,中午2点左右做午饭,晚上7点做晚饭。

晚饭主要就是喝汤,简单地吃点菜。到现在也是这样,每次吃完饭回娘家就会赶到饭点,不吃还不高兴,不饿也要吃点。

一样,从娘家吃完中午饭回到婆家已经把饭做好了,每次走亲戚我们的吃饭时间都会打乱。

一个人改变了一家人的吃饭习惯

我生完孩子后早晨不吃饭饿得难受,婆婆没买早点的习惯,家里也不做早饭,我都自己做点吃。后来因为早饭的事还和婆婆发生了口角,婆婆说:"我们家一直没有吃早饭的习惯",我这才明白,是我没适应这个家庭的吃饭时间。

从那以后,早点要么自己做着吃,要么公公给买回来。时间一长,他们也有了吃早点的习惯。

现在还是以两顿饭为主

孩子们都上学了,早晨简单地吃点,老公偶尔也跟着孩子们吃点早点。主餐还是两顿:中午一顿,下午一顿。

不止我们一家这样,邻居们也都这样,家里有大人的很少吃早点,中午跟着学生上班的吃,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

人们常说:“早点吃好,午饭吃饱,晚饭垫垫”我感觉吃饭还是要有个好习惯。早饭比晚饭重要,不正儿八经地做早饭也要吃点垫垫肚子。

你们见过一天只吃2顿饭的家庭吗?

前段时间因为疫情,家里来了十几个客人被隔离我家了,在我家住了半个月,说起这事我真是一言难尽,他们习惯吃两顿饭,每天把我饿得头昏眼花。

前几天的Y情太突然了,亲戚下午刚到家家,晚上封小区了,出现3例感染者!当时一听到这消息,我快愁死,这么多人堵在家里,该咋办啊!

这些亲戚都是农村的,我们这边的农村人都是两顿饭!他们到家后,晚上我做了一顿大餐,亲戚故意说:你不要这样大酒大肉地招待我们,我们还有得住,这一隔离就是半个月呢!

他们好像一点不着急似的,第二天早上我起床后,我准备做早饭,亲戚说:快别做了,这么早都吃不下。等我们做完核酸回来再吃早饭!

他们这样一说,我啥也不说了,做完核酸回来,快11点了,我准备做中午饭,亲戚们又说:你准备这么多干嘛?

我说:做中午饭,11点多了!

亲戚们说:现在做什么中午饭,这么早,我们随便吃一口,你不是有面吗?我们煮一口面吃了,下午赶过三四点再做中午饭!

我只好听他们的,随便吃一点,然后大家开始睡觉,睡到四点多起来,开始吩咐我做中午饭。做好快六点,快饿死我,吃完他们有的看电视,有的玩手机,凌晨不睡觉。

第二天早上,我饿了,我要吃早饭,楼下使劲喊最核酸,他们都起来做核酸,看见我准备做早饭,都准备吃早餐。把早餐吃好,他们开始洗漱,然后去做核酸,回来又是11点多。

我又开始准备做中午饭,大家都说:早上吃饱了,中午就不要吃了,我们都睡上一觉起来再做中午饭!我只能依着他们,把我饿得我胃疼,我头昏眼花!

三四点他们睡起来,我又开始做中午饭!我心里很不高兴,他们来我家里,把我的生活规律打乱了,他们黑白颠倒,这种生活规律我不习惯。他们爱咋咋,我按我的生活规律老。

过了五天,我我真不能忍了,早饭我按时做,三顿饭按时做,管你们吃不吃,我做好为原则。我做好他们照样吃,吃了一样睡觉,该玩的玩他们的,晚上吵得哇啦哇啦的!

我三顿饭按时做,他们吃得比谁都多,此时我严重怀疑他们吃两顿饭的真实性,什么只吃两顿饭,其实是懒,懒得不想动手,谁都想躺着坐着。

你们见过一天只吃2顿饭的家庭吗?

以前公公婆婆在乡下种地的时候,农忙的时候是一天吃两顿饭,因为根本没时间做饭,早上起来就去地里干活,因为趁早上凉快,到了中午太热了,回来做饭吃,这时才吃早饭。吃完休息一会儿,下午两点多又去地里,天黑了回来做饭,一天两顿饭就这样过去了。

还有的农村,不是农忙季节,早上起来得晚,九、十点吃早饭,下午三、四点吃中午饭,吃完就没事了。其实无论吃几顿饭,都是习惯问题,生活要有规律才行!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每天保持足够的食物摄入量,身体获得足够的能量和营养,身体才会健康!

一日三餐,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只有保持规律的饮食,身体才会健康,体力和能量才跟得上。尤其那些睡到日上三竿,晚上半夜不睡觉的,每天两顿饭,有时一顿饭,暴饮暴食,这样其实是在糟蹋自己的健康,饮食和作息根本不规律!总体来说,一天两顿饭肯定是不可行的,必须是早中晚三餐,均衡营养,合理膳食!

你们见过一天只吃2顿饭的家庭吗?

六七十年代,在内蒙的一个农村,吃不饱穿不暖,长年吃两顿饭而且大部分是以瓜菜代粮食。青黄不接时,用谷糠掺合榆树皮面充饥。

你们见过一天只吃2顿饭的家庭吗?

和我居住同一小区,另一楼梯老夫妻俩口子是外地人,为了女儿在大学时代找了一位我地同学,把老家房卖了,退休后随独生女儿来我地生活。

女儿在我地当了几年中学教师,丈夫在城工作,而后也被调往城区中学任教,父母还住在我地小区。

他们老夫妻俩每天吃二餐,上午9点后吃一餐,下午4点第二餐,每天都这样,老两口说,这里有山有水空气好,已来苏州20多年了,男老人已80岁,女老人已76岁夫妻双双,清早上山锻炼,回来顺便买菜做9点饭,多年来老夫妻身体都很棒。

你们见过一天只吃2顿饭的家庭吗?

见过,我邻居就是一天吃2顿饭,早上和晚上,中午是不吃的,因为每天早上喜欢睡懒觉,正常到9点才起床,所有早上和中午就并为一顿啦!

你们见过一天只吃2顿饭的家庭吗?

岂止是见过,还经历过,并且还比较普遍。河南的朋友是否还记得,在六、七十年代,两个熟人在街上相遇,会互问喝汤没有?只要一问喝汤没有,肯定是晚上。

我不知道外省有没有这样的语音习惯,反正河南人做晚饭叫烧汤,吃晚饭叫喝汤。原因很简单,大多数人家的粮食都不够吃,晚上做点稀汤喝喝骗骗肚子。那时大人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人是一盘磨,躺下就不饿。我家情况特殊,我小时候尿床,晚上不能喝稀汤,于是就把做稀汤的面烙成一张饼,切成小块分吃了。常常是睡到半夜被饿醒,在床上翻一会儿又睡着了。

好像是在八十年代中期,大家都不约而同地都不把做晚饭说成烧汤,把吃晚饭说成喝汤了。那时候通过城乡改革,解决了当时十亿人的温饱问题,晚上的一顿饭比白天的两顿饭吃得还好。因为白天忙工作,无暇顾及饭菜质量,下班后才有时间做顿好饭。

1993年,全国取消了粮票。1996年,我国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彻底告别了物资短缺的历史。但是,家家户户都丰衣足食了,多年养成的语言习惯很难改变,岁数大的人仍然把吃晚饭叫做喝汤。

也许是因为现在的晚餐太丰盛了,现在绝大部分人都忘了喝汤这个词,偶尔还有人说起。现在说起喝汤,我立刻会想到炖排骨、酸菜鱼、椰子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