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妈妈越懒,孩子越勤快”是这样吗?
妈妈的懒是适可而止的,而不是当甩手大掌柜什么事都不管不问,她们想从一些小事来锻炼孩子的独立性。孩子上了学就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大家庭,让孩子们学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而不是什么事都依赖于父母。
当妈妈的可以从以下几点变的懒一些:
懒的喂孩子吃饭儿子上幼儿园前都是婆婆在家喂他,到了幼儿园小朋友那么多,老师会照顾不过来,这样孩子自己不会吃,他就会厌烦去幼儿园。当看到别的小朋友都会自己吃饭,他感觉自己是不是笨呀!儿子不会吃饭就是大人太勤快了,没给孩子锻炼的机会。
有了女儿,我就给婆婆说千万不要再喂了,让她自己学着吃,吃不好锻炼几次就习惯了。别说真管用,女儿一岁多一点就会自己拿着勺子吃,婆婆看到很高兴。以后,都是女儿自己吃,大人也省心。
懒的插手孩子的作业上一二年纪时孩子写作业我要在旁边站着,写的不好要等着我用橡皮擦,他说自己不会擦。后来考试,他扣了卷面分,我感觉扣的有点可惜,要是早让孩子学会自己擦橡皮就不会吃这亏。从那再也不帮他擦作业了,擦的不干净就多擦几遍,看他那笨样我也是干着急,心想多擦几次就好了。
孩子经常做手工、手抄报,他会习惯性的把这项工作交给我。后来手抄报作业越来越难,我做都有点吃力,我帮他做,他却在旁边看电视。我发誓下次一定不给他做了,也警告他这是最后一次。
下次又要做手抄报了,我直接拒绝,无赖他只能自己去做,一个手抄报能做三个小时,不过最后他很满意,也很有成就感。
懒得给孩子收拾房间我打扫卫生的时候都会顺便把孩子的学习桌,卧室打扫出来,男孩比较皮,打扫好的卫生就能撑两天。看到乱糟糟的桌子我也懒的个他收拾,桌子上不干净,自己写作业也写不好,我会给半小时的时间让他自己收拾。偷偷的看他收拾时,我内心也是高兴的,感觉孩子会干家务了。
懒得催促他早晨起床是最头疼的事,我就喊他两次,起晚了就没时间吃早点。有一次,我喊完他就去上班了,老公也没喊他,等老师打来电话才知道孩子还在家睡着觉呢。迟到这一次他也长记性了,每次喊他都会立马起床。
写作业也爱拖拉,我也只说一次,作业早写完早轻松,他不去写就墨迹,最后写到十一二点钟。自己也意识到太晚睡,早晨起不来,第二天就会早早的把作业写完。
妈妈的这些懒就是让孩子从小养成一个好习惯,这对他以后的生活是有帮助的,而不是妈妈为了偷懒,逼着孩子去做。
相反,妈妈越勤快对孩子的事大包大揽,不让孩子养成动手的习惯,就认为是对孩子的爱,其实是在耽误孩子成长。你能在孩子身边一辈子吗?孩子比同龄人差,他自己也会感觉不舒服,他会怪父母,为什么不教他,对他不放手。所以,大人适当的懒一些,是在给孩子成长的机会。
为什么说:“妈妈越懒,孩子越勤快”是这样吗?
“懒妈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懒惰,而是“身懒心不懒”。
适当学会放手,对孩子力所能力的事情不包办,鼓励孩子多尝试、勤于动手,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培养他成为一个有主见、自信的人。
《解码青春期》一书中提到:那些成功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扮演的是“教练”的角色,而非一手包办的“交通管制员”。
妈妈应该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应将自己的意志力强加给孩子,应尊重孩子的想法,只需做个好“参谋”。
稻盛和夫在《母亲的教诲改变我一生》一书中,用他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有一个“懒惰的母亲”,孩子的童年是多么幸福。只有父母懒惰,孩子才能勤奋,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找到自己的路。为什么说:“妈妈越懒,孩子越勤快”是这样吗?
这句话我对它的理解是,妈妈懒,是妈妈让孩子自己拿主意做决定,孩子帮妈妈做家务扔垃圾,自己穿衣服整理玩具,所以说的并不是妈妈什么都懒,而是选择性的懒,让孩子更独立自主。
为什么说:“妈妈越懒,孩子越勤快”是这样吗?
这样孩子就不会有依赖性,什么都要靠父母就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毛病,我家老大没怎么带,小时候都是爷爷奶奶带,老人家宠呀,现在长大了叫她干点活都不情愿
老二自己带从小事情都叫她自己做,现在都不会那么矫气[捂脸]
为什么说:“妈妈越懒,孩子越勤快”是这样吗?
不一定,有的是妈妈懒,孩子有样学样,会更懒的呢[捂脸]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