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媳爷爷去世婆家没人去,婆家爷爷去世孙媳妇要不要去?

儿媳爷爷去世的时候,婆家没人去,婆家爷爷去世了,孙媳妇要不要去,当时儿媳妇爷爷去世只有老公一人去了通知婆婆,她提出苛刻的要求没去,婆婆这边爷爷去世了,儿媳妇要不要给婆婆面子过去,不去的话老公说以后就不过了,儿媳妇怎么办好?

我爷爷去世时婆婆他们都去了,翻过来婆家的爷爷去世爸妈也都来了。如果都不来往那还有啥意思?

儿媳妇的爷爷去世,公婆在我们当地不仅要去还要随礼,他们也是儿媳妇娘家的亲戚,去了对双方老的都好。儿媳妇和儿子去代表她们两口子的孝心,公婆去是代表着你们这一大家子的团结和对去世老人的尊敬。闺女出嫁,婆家就是闺女的脸面,娘家有事婆家该出面的还是要出面的。

还记得我刚结婚没半年爷爷就去世了,当时我怀有身孕,妈妈给我打来电话告诉我爷爷走了。这事太突然了,我有点受不了大哭起来,我喊老公起床回家看看去。因为怀孕不能靠近去世的人,婆婆交代我“不要靠近你在家待着,去爷爷家对你和胎儿都不好,我和爸爸改天去。

第三天火化,婆婆领着我去给婆家这边的婶子大娘们报丧,他们都放下手里的活跟着我回去,最让我想不到的是婆婆这边的爷爷也要跟着去,怎么劝都没用。两边的爷爷一样年龄,没想到两位老人以这种方式相见。

走到家,爸妈都忙着张罗散事,婆家这边一共去了七八个人,爸爸和妈妈给他们磕头算是“迎客礼”。叔,大爷,婶子和妈妈是第一次见,我相互介绍。妈妈看到七十多的爷爷也去了,激动的说:“你老人家咋也老了,来的路上累了吧!”爷爷说:“我在家也没事,过来送送这个没见过面的老哥哥。”爸爸急忙招呼他们坐下喝水。

火化车来之前,婆婆他们的大部队要去行礼,我娘家的叔和大爷看到也是客气的给婆家的人打招呼,他们也没想到会来这么多人。旁边看热闹的人开始指指点点,交头接耳的说:“你看小洁婆家来的人还不少,一看就是大家族,小洁在婆家那边受不了气。”婆婆他们听了也高兴,去的人多了爸妈也有面子。

我们当地是火化完要在家放几天才发丧,叔和大爷就交代我“小洁,你爷爷丧事定在哪天你一定要通知我们,到那天我们再去。”过了几天发丧事,原版人又去了。

几年后,我二爷爷突然有病去世,关系有一点点远,我告诉了公婆,他们执意要去,最后婆婆公公跟着我们一块去的。

什么事都是有来回点,去年我婆家爷爷去世,我告诉了妈妈,让她通知叔和大爷到那天有空就来。我们市区是火化丧事一天,早早的叔开车带着大爷和二爷爷家的叔就来了,公婆客气的打招呼,感觉亲戚来的多自己就有面子。

也许有其他原因,大娘家的儿媳妇娘家只来了她爸妈没像我们那样来这么多人。婆婆说“儿媳妇娘家有事,你大娘头也伸怕花钱,自己有事了你嫂的爸妈都来了,这亲家能来就是给她足够的面子了要是不来最难看的是你大娘”

丧事是大事,作为亲家还是要去的,不能把两家的事都局限在两个孩子身上,相互走动也能维系更好的关系。两边大家庭的事也不要忽视,现在谁也不缺那两个钱,大家更看重的事排面,来到亲朋好友越多说明主家越有面子。

我们这也有你说的这种情况,娘家有事,公婆宁愿在家打牌也不去。后来,婆家有事了爱较真的娘家人就不会来,懂事的爸妈为了闺女的面子来,最后只会让两家亲家关系疏远。

儿媳爷爷去世婆家没人去,婆家爷爷去世孙媳妇要不要去?

“儿媳爷爷去世婆家没人去,婆家爷爷去世孙媳妇要不要去?”

对于这样的问题,该怎么做,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去不去,完全由自己决定的,因为脚在自己身上,既不能被道德绑架,也不可被别人左右。

我们都知道,要谷好才有米好,你好我好才会大家好,你敬人家一尺,人家自会敬你一丈,你若看不起人家,或你若慢怠人家,人家又怎会看得起你而给你面子?

“儿媳爷爷去世的时候,婆家没人去,只有老公一人去了,通知婆婆,她提出苛刻的要求没去。”这是想要说明什么?

儿媳爷爷去世,老公代表婆家去了,怎么说婆家没有去人?老公就是婆家的代表啊,难道非要婆家婆家爷爷奶奶、公公婆婆去了才算是婆家去了人吗?

再说,儿媳爷爷去世时,通知婆婆,而婆婆提出苛刻的要求没去,这又说明什么?

首先,老人过世,逝者为大,作为后辈,特别是有亲缘关系或姻缘关系的后辈,按理说应该去送送最后一程,以示对长辈的尊敬和缅怀,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一个人最起码的礼节。

当然,不知者不罪,可现在已通知婆婆,说明婆婆她们对儿媳爷爷去世之事是清楚明白的,婆婆去不去那当然是她的事,可她又提出什么苛刻条件?又有什么值得她提苛刻条件?是不是婆婆在为不去而故意设置障碍?

这从中就能充分的体现出儿媳和婆婆、或婆婆和儿媳家、或儿媳和婆婆家关系不怎么对付,更谈不上融洽。

当然,其个中缘由我们不得而知,况又清官难断家务事,我们也不想去评判谁是谁非谁对谁错,人在做天在看,公理自在人心,自己好好反省和反思吧!

记住,“冤家宜解不宜结”,化干戈为玉帛才会皆大欢喜。

“儿媳爷爷去世的时候,婆家没人去;婆家爷爷去世了,孙媳妇要不要去?”

我们都明白,儿媳是婆家的人,婆家爷爷去世,作为孙辈的儿媳是不能缺席的,这是常识,怎么能因为自己爷爷过世婆家没去人而拒绝参见婆家爷爷的葬礼?

世上常有不平事,人与人之间难免会有隔阂,难免会有怨言,事情总得一码归一码,绝不能因此而非彼,至于个中的“芥蒂”事后再说,总有化解或解决的时候。因此,婆家爷爷过世,作为孙媳必须参加,没有理由也没有原因,就因为你是婆家爷爷的孙媳妇。

至于个中恩怨,不管是谁的错,双方最好及时的“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因为“冤家宜解不宜结”,化干戈为玉帛将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呢?

儿媳爷爷去世婆家没人去,婆家爷爷去世孙媳妇要不要去?

俗话说得好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你娘家爷爷老了通知你们,你们俩口子去就是了,公婆去不去无所谓。男方爷奶老了那是你自家人没理由不参加吧!

儿媳爷爷去世婆家没人去,婆家爷爷去世孙媳妇要不要去?

婆家爷爷去世,作为孙儿媳妇是必须到场的(特殊情况除外),这是人伦礼数,但凡做人者你首先要懂得自律、做好自己,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为,他人的失误、失礼甚至是错误不应成为你“非礼”的理由或借口。

儿媳爷爷去世婆家没人去,婆家爷爷去世孙媳妇要不要去?

这实际上是一个礼节性的问题,所谓"礼节",讲究的是一礼一达,一来一往,长此以往,互不相欠。若一方故意欠对方的礼不还,则视为主动放弃交情,断绝关系,不再来往。

题主说,自己爷爷去逝时,当时通知了婆婆,婆婆提出苛刻要求,谢绝前往儿媳妇娘家,去给儿媳妇的爷爷吊孝,那么,就是说婆婆这一辈不愿意与亲家来往了,要礼尚往来,就由儿子,儿媳妇去就是了,自己不参与儿媳妇家的一切事宜,儿媳妇娘家有事,儿子,儿媳妇小俩口自己赶礼就成,不必再劳烦公婆与亲家之间面对面的交往了。

儿媳妇的爷爷死,按道理讲,儿媳妇的娘家人有通知婆婆,婆婆接到消息后,应该去儿媳妇娘家奔丧,以示对死者的尊重,对亲家俩的重视,对儿媳妇的疼爱。这婆婆不会处理事,埋下了两家儿女亲家之间的矛盾,日后不好相见。

当然,儿子跟妈妈是一家,妈妈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前往儿媳妇娘家去奔丧,理论上说的过去,让儿子去也行,儿子可以代表一家人的礼到人到,也没什么好争的,儿子跟母亲本来就是一家人,送一份礼足够了。

不能说婆婆的决定是错的,很多亲家之间,越少交往越好,太近则不逊!

现在婆家爷爷去逝,儿媳妇应该到场,这不是人家的事,而是自己家的事,作为嫡亲的孙媳妇,责无旁贷,应该帮忙老公,公公料理爷爷的丧事,不能袖手旁观,更不能避而远之,逃得远远的,根本不把爷爷去逝当回事。这是一个家族的大忌,切不可犯众怒。

儿媳妇是不是觉得当初自己爷爷去世,婆婆不到场,是不给自己面子?

不是的。婆婆不到场,不是不给儿媳妇面子,是不给亲家俩面子,只是不重视儿媳妇而己。

儿媳妇的爷爷死,儿媳妇的老公有去,老公给足了媳妇面子,还有什么好争的呢?

如今婆家爷爷去世,儿媳妇可以拒绝婆家通知自己的父母来奔丧,甚至可以阻止自己的父母过来奔丧,就是不给公婆面子,一报还一报,道理上说的过去。但是,自己必须回婆家,帮忙料理爷爷的后事。如果婆家爷爷去世,孙媳妇不到场,就是不给丈夫面子,让丈夫人前人后不好做人,示为不尊重逝者,不尊重丈夫。

理是理,法是法,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做人,管不了别人,但一定要管好自己,不留下话柄让人说,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儿媳爷爷去世婆家没人去,婆家爷爷去世孙媳妇要不要去?

按我们这边的风俗,媳妇娘家爷爷去世,只要小俩口回去奔丧就行了,婆家客气一点的送个白包。

若婆家的爷爷去世,孙媳妇的娘家是不用来的,孙子孙媳当然要参加葬礼啊。这是基本礼仪啊。现在有些比较考究的人家,孙媳妇娘家还要送很多祭品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